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建筑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而水资源的利用是建筑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绿色建筑的设计和使用强调对于水的循环利用以及节约。本文从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定位出发,研究了节水和污水利用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节水;污水再利用;绿色建筑
引言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综合考虑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环境保护与室内环境等方面,实现建筑、环境以及用户的和谐发展的建筑。节水和污水再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使用对于绿色建筑的总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1绿色建筑节水污水利用技术概述
绿色建筑作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的重要对策,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环境保护与室内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可见节水技术对于绿色建筑的效益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节水技术和污水再利用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水资源的节约,并通过对于污水的回收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两类技术相辅相成能够很好地提高建筑的资源使用效率。节水和污水再利用技术并非仅仅在绿色建筑中使用,然而由于绿色建筑对于建筑的节水性能要求更高且需要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的节水和污水利用技术的研究更加有必要。
2 绿色建筑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水环境系统来说,要考虑的主要是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因此,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也是在这两个问题基础上来实现节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般而言建筑的节水和污水再利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于总体控制以及污水雨水资源化等手段来进行。主要而言绿色建筑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应用方式。
2.1 中水回收利用技术
建筑中水系统是将建筑或小区内使用后的生活污水、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或小区作为杂用水的供水系统,它适用于严重缺水的城市和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中水回收利用技术对于整个建筑而言,能够有效减少建筑从外在使用的水资源的数量,同时能够经过一定的处理减少排放水中的氮磷总量,从而是一项对于建筑和水资源都有益的技术。建筑中水系统主要包括原水系统、处理系统和供水系统三个部分。中水的回收利用应选用优质的杂排水以及冷却水和雨水,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分析将不同的中水通过回收利用后,应用到不同的地方。一般而言,中水主要的用途可以用作冲洗厕所、冷却用水、消防用水以及绿化和道路清扫等各个方面。中水很少采用单一的水质来源,中水原水水量是水源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中水系统的规划时需要合理考虑并布置。
2.2 雨水利用技术
雨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自然资源,其所含的污染物和有机物比较少,通过回收和简单的处理后,就可以直接用于生活中的杂用水和工业用水等。雨水的回收利用比回收生活中的废水更加的可靠和安全,其中的溶氧量接近饱和,因此处理的程序也会相对简单。目前应用范围有: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绿色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等。绿色建筑的雨水利用技术可以通过将景观技术与雨水利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屋顶花园、水景以及渗透等方式,综合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在绿色建筑中通过这种技术的集成使用,能够更加有效的實现节水、节能以及环保的目的,同时也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2.3 采用节水型的器具和设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节水器具和设备也相应产生,节水型器具和设备的使用能够极大的减少建筑中水资源的使用量,是绿色建筑中鼓励使用的一类用具。建筑生活用水是整个建筑中用水较多的部分,而作为用水终端的配水装置和卫生设备对于水资源的控制有着很大的作用,只有采用有节水性能的器具,才能从用户端节约水资源的使用。节水型器具主要包括了节水型水龙头,节水便器和其他各种节水器具等。节水型水龙头具有手动或自动启闭和控制出水口水流量功能,在使用中可以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而节水型便器也有这不同的规格和型号,有直冲式和虹吸式两大类。在进行器具的选择和设计时,应根据系统的整体性能和需求进行布置,保证节水效率实现最优。
3 绿色建筑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建筑的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也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加节水的专业化给排水技术和设备,采用以陶瓷芯节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除了更加节水以外还有着经久耐用以及噪音小的特点。采用光电感应式龙头可以通过感应的方式实现自动控制,从而能够提高节水的效率。通过研发纳米陶瓷材料替代普通卫生陶瓷,可以减少冲洗水量,不仅节水效能可观,而且清洁美观。除了各种设备和器具的发展,未来的给排水系统将实现一种自动化控制的模式,通过对于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的监控,测试水压和水量的变化,并通过系统的自动化调节,保证在满足系统基本运行需要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性和效益。最后,随着绿色建筑的社区化和聚集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将为绿色建筑的节水与污水再利用系统的建造和运行提供更好的条件,提高整体的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语
绿色建筑的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和技术,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的系统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系统的选择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到绿色建筑的整体功能和需求,通过合理的布置实现绿色建筑的整体最优。
参考文献
[1] 柴宏祥,孙永利,林玲.绿色建筑供水系统的节水设计要点[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4): 44-46.
[2] 褚俊英,秦大庸,杨柄.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调查分析[J].节水灌溉,2008(7):27-30.
[3] 耿安锋,王启山,王秀艳.绿色建筑再生水回用可行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6(1):3-4.
关键词:节水;污水再利用;绿色建筑
引言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综合考虑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环境保护与室内环境等方面,实现建筑、环境以及用户的和谐发展的建筑。节水和污水再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使用对于绿色建筑的总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1绿色建筑节水污水利用技术概述
绿色建筑作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的重要对策,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环境保护与室内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可见节水技术对于绿色建筑的效益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节水技术和污水再利用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水资源的节约,并通过对于污水的回收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两类技术相辅相成能够很好地提高建筑的资源使用效率。节水和污水再利用技术并非仅仅在绿色建筑中使用,然而由于绿色建筑对于建筑的节水性能要求更高且需要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的节水和污水利用技术的研究更加有必要。
2 绿色建筑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水环境系统来说,要考虑的主要是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因此,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也是在这两个问题基础上来实现节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般而言建筑的节水和污水再利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于总体控制以及污水雨水资源化等手段来进行。主要而言绿色建筑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应用方式。
2.1 中水回收利用技术
建筑中水系统是将建筑或小区内使用后的生活污水、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或小区作为杂用水的供水系统,它适用于严重缺水的城市和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中水回收利用技术对于整个建筑而言,能够有效减少建筑从外在使用的水资源的数量,同时能够经过一定的处理减少排放水中的氮磷总量,从而是一项对于建筑和水资源都有益的技术。建筑中水系统主要包括原水系统、处理系统和供水系统三个部分。中水的回收利用应选用优质的杂排水以及冷却水和雨水,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分析将不同的中水通过回收利用后,应用到不同的地方。一般而言,中水主要的用途可以用作冲洗厕所、冷却用水、消防用水以及绿化和道路清扫等各个方面。中水很少采用单一的水质来源,中水原水水量是水源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中水系统的规划时需要合理考虑并布置。
2.2 雨水利用技术
雨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自然资源,其所含的污染物和有机物比较少,通过回收和简单的处理后,就可以直接用于生活中的杂用水和工业用水等。雨水的回收利用比回收生活中的废水更加的可靠和安全,其中的溶氧量接近饱和,因此处理的程序也会相对简单。目前应用范围有: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绿色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等。绿色建筑的雨水利用技术可以通过将景观技术与雨水利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屋顶花园、水景以及渗透等方式,综合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在绿色建筑中通过这种技术的集成使用,能够更加有效的實现节水、节能以及环保的目的,同时也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2.3 采用节水型的器具和设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节水器具和设备也相应产生,节水型器具和设备的使用能够极大的减少建筑中水资源的使用量,是绿色建筑中鼓励使用的一类用具。建筑生活用水是整个建筑中用水较多的部分,而作为用水终端的配水装置和卫生设备对于水资源的控制有着很大的作用,只有采用有节水性能的器具,才能从用户端节约水资源的使用。节水型器具主要包括了节水型水龙头,节水便器和其他各种节水器具等。节水型水龙头具有手动或自动启闭和控制出水口水流量功能,在使用中可以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而节水型便器也有这不同的规格和型号,有直冲式和虹吸式两大类。在进行器具的选择和设计时,应根据系统的整体性能和需求进行布置,保证节水效率实现最优。
3 绿色建筑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建筑的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也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加节水的专业化给排水技术和设备,采用以陶瓷芯节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除了更加节水以外还有着经久耐用以及噪音小的特点。采用光电感应式龙头可以通过感应的方式实现自动控制,从而能够提高节水的效率。通过研发纳米陶瓷材料替代普通卫生陶瓷,可以减少冲洗水量,不仅节水效能可观,而且清洁美观。除了各种设备和器具的发展,未来的给排水系统将实现一种自动化控制的模式,通过对于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的监控,测试水压和水量的变化,并通过系统的自动化调节,保证在满足系统基本运行需要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性和效益。最后,随着绿色建筑的社区化和聚集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将为绿色建筑的节水与污水再利用系统的建造和运行提供更好的条件,提高整体的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语
绿色建筑的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和技术,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的系统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系统的选择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到绿色建筑的整体功能和需求,通过合理的布置实现绿色建筑的整体最优。
参考文献
[1] 柴宏祥,孙永利,林玲.绿色建筑供水系统的节水设计要点[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4): 44-46.
[2] 褚俊英,秦大庸,杨柄.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调查分析[J].节水灌溉,2008(7):27-30.
[3] 耿安锋,王启山,王秀艳.绿色建筑再生水回用可行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