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在天津
埃里克·利迪尔,中文名李爱锐,又名李达,1902年1月16日出生于天津。父母均为苏格兰人,父亲李德修是一位牧师,与玛莉·雷登在上海结婚后迁居天津。利迪尔儿时经常在伦敦会院内(现天津口腔医院)一个露天运动场里踢球,体育天赋由此得到了最初的开发,1907年,5岁的利迪尔跟随父母回国接受教育,直到1924年,成就了他在巴黎奥运会打破400米世界纪录并获得金牌的壮举。
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后,他拒绝了一些英国公司的聘用,回到他的出生地天津,居于伦敦布道区6号,在新学书院(现在天津十七中)做了一位教书先生,他执教的主要科目是理工类。新学书院是一所英国伦敦会创办的教会学校,校舍模仿剑桥大学的风格,宏伟而古雅。学校对教师的选拔采用一套严格的标准,需要经过考试,立下决心书,并且要到比较贫困的山东山村地区实习后通过答辩,才能录用。利迪尔通过了层层筛选,又到燕京大学补修一年中文,才获准登上讲坛。他的讲课风格以幽默放松见长,深得学生的喜爱。
由于利迪尔在体育界的声望,他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他还以伦敦史达姆福德桥运动场为范本,为学校设计出标准的西式运动场,这个运动场成为中国当时最好的田径场地。利迪尔在这个场地上展示自己的运动才华和教育才华,培养出一代中国运动员,比如后来定居美国的全能跳高选手吴必显,是当时奥运会的中国选手。
在天津新学书院的时光,正值利迪尔的青春年华,他于1928年参加了在大连举行的国际运动会,轻取200米和400米桂冠。1929年英租界当局在天津民园体育场举办万国田径赛,27岁的利迪尔,击败了500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德国运动员奥拓·费尔莎,这成为利迪尔获得的最后一枚金牌。现在,这枚金牌珍藏在天津十七中校长办公室,是由利迪尔的侄女代表利迪尔的女儿于1992年捐献的。
1929年,利迪尔的父亲退休后举家回到英格兰,利迪尔只身留在天津。1932年6月,利迪尔在苏格兰公理教会取得了牧师的身份,显然,他选择了长期在中国居住,并以教育为生。1934年3月27日,在英租界戈登道合众教堂,利迪尔与他的学生——加拿大籍女护士弗劳伦丝·麦肯齐结婚,天津及北京的许多报纸都在头版刊载了这则新闻。后来,大女儿帕特丽夏、二女儿希兹相继出生。这是利迪尔在中国最为美满幸福的一段生活,很快,日本的侵华战争结束了这一切。
“七七事变”之后,利迪尔的教育事业被战争摧毁了。受英驻华使馆之命,利迪尔迁移到河北北部乡间,在兄长罗布·利迪尔的教会医院里做救护工作。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过两位抗日战士,并且在营救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日寇杀害八路军战士的惨状,抗战的历练使得利迪尔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人民的一边。
1939年利迪尔携全家去加拿大探亲,本来可以远离战争,但作为一个反战主义者,他们全家毅然返津,融入中国人民的抗战洪流。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1941年5月,他安排家人赴加拿大多伦多避难,当时他的夫人怀着身孕。战乱使利迪尔与家人失去联系,直到去世也没能见到出生在加拿大的女儿。
(二)成名在奥运
利迪尔卓越的体育天赋让他的青春大放异彩,大学期间他就入选苏格兰国家橄榄球队,成为一位体育明星。英国报界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只要有利迪尔参加的比赛,全场的球迷几乎都疯狂了,他的双腿在奔跑中似乎闪烁着一种精神。他总是怀着必胜的信念,只要不犯规,没有一个对手敢接近他。”当他的中长跑才能被著名田径教练麦格查发现之后,注定了利迪尔的体育事业将达到巅峰。
机会终于来临了。1924年7月11日,巴黎奥运会上,400米小组赛,美国选手霍·菲奇以47秒8的成绩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而利迪尔则以48秒2的成绩获400米赛另一小组的第一名。真正的较量是在两小时之后,决赛枪声一响,第6赛道的利迪尔就冲在最前面,他的动作奇特:双臂大摆,膝盖高抬,脑袋后仰,步伐富有节奏,脚力弹性极好。我们从第8届奥运会的纪录片中还可以看到他这种有趣的奔跑动作。最终,他以47秒6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与他同场竞技的那位美国运动员在冲刺的关键时刻摔倒在终点。
真正让埃里克·利迪尔成为明星的是奥斯卡获奖影片《火的战车》,这部奥运会传记片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利迪尔。他被刻画成一位虔诚的教徒,当他乘船离开集训地前往巴黎时,获悉自己将要参加的100米预赛项目被安排在星期日举行。恪守宗教信条的利迪尔只能放弃比赛,因为他必须要在休息日将时间献给上帝的教义。为了友情和信仰,已获3000米银牌的林赛博士,毅然将自己的400米项目让给利迪尔。辉煌的成绩没有辜负虔诚的信仰:利迪尔以47秒6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火的战车》以利迪尔的运动生涯为主线,表现出两名长跑运动员在纳粹统治下的社会黑暗中坚持人道主义立场,不屈不挠,奋力抗争,其社会意义和道德力量远远超出运动本身。《火的战车》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原创剧本奖、音乐作曲奖和服装设计奖。这是迄今为止奥运会题材影片赢得的最高荣誉,这个荣誉属于电影艺术家,也应该属于埃里克·利迪尔。
(三)长眠在山东
直到1943年,侵华日军将华东地区的1500位外国侨民关押在山东省潍县集中营的时候,作为囚犯的埃里克·利迪尔依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因为300多位来自于烟台教会学校的儿童也被关押在此,他们需要教育环境,哪怕是在集中营。利迪尔成为孩子们最受欢迎的老师,这一点,从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所写的回忆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新泽西州议员戴爱美女士写过《潍县集中营经历纪述》,美国人兰格登·古凯著有《山东集中营》,他们都是当时被关押的儿童。
潍县集中营所用的房舍和场地原为美国长老会的房产,此处设有:中学、小学、医院和教会(今在潍坊人民医院和广文中学院内,主体建筑“乐道院”以及附属建筑群部分尚存)。根据戴爱美记载:校舍占用楼房四至五座,另有饭厅、厨房3处,烤面包室一间和供寄宿生用的宿舍房间多不胜数。昔日,作家赛珍珠和《时代》《生活周刊》主人鲁斯先后随其父母居于此地。
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半饥饿状态的人该不该运动?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听说上海和香港集中营的医生反对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运动。但是潍县集中营不一样,人类需要精神生活,因此至少在每星期六利迪尔组织大家练篮球、曲棍球和足球。回忆录的作者以孩子的口吻骄傲地声明:主持人是曾在奥运会得过金牌的李爱锐,我们便称呼他艾瑞叔叔,或直呼他的绰号“苏格兰飞毛腿”。“我们的曲棍球坏了,就去找艾瑞叔叔。他将床单剪下一条布缕重新捆绑,外加修正,完好如新。”
集中营里经常弥漫着不可言状的苦闷和绝望情绪,有人开始无组织地越狱逃亡,而失败后受到的处罚是相当严酷的。为此,他联合教士们组织康乐中心,自己担任主席,在夜晚进行游戏和比赛。为了改善劳动气氛,集中营有3个厨房相互比赛成绩和效率,结果利迪尔的一号厨房获得冠军。
根据戴爱美女士的回忆,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将利迪尔的运动经验和生活型态加以戏剧化了。例如他拒绝于星期日出场参赛等,实际上他并不是那么严肃或摆大架子,他也不喜出风头。只要合乎他自己趣味或有利于他人的工作,他都默默地做。
在集中营的3年中,埃里克·利迪尔以自己社会声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和帮助那些年幼、年老、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美国人兰格登·古凯回忆:我在晚上经过娱乐室的时候,经常看到埃里克·利迪尔俯身在棋盘或模型船上面,或者正在指导人们跳着一些英式社交方格舞;他全神贯注地辅导学生,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看上去有些疲惫而不乏兴致。
1945年2月,春寒料峭,利迪尔有一周的时间没有给学生们上课了,大家获悉老师病倒了。2月20日,即利迪尔临终的前一天,他还和同学们在棒球场上交谈,谁也看不出他正隐藏着病痛。第二天上午,利迪尔的脑瘤突然发作,这位运动天才溘然去世。整个集中营陷入悲痛之中,葬礼举行时,学生们组成一个仪仗队,示哀致敬,由生前好友抬棺,葬在乐道院外不远的狭小墓地上。简单的十字架上,难友们用黑色鞋油书写上“埃里克·利迪尔”的名字。这时,距抗战胜利仅6个月。长眠此地者30余人,成为埃里克·利迪尔永远的伙伴。也成为中国与苏格兰连接的圣地。
(四)永久的怀念
在埃里克·利迪尔墓地前,有一块苏格兰马尔岛花岗石制成的纪念碑,上面镌刻有中英文碑文。正面是:“埃里克·利迪尔运动场”“他们应可振翅高飞,为展翼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言疲劳。”背后记载了这位巴黎奥运会冠军的生平。
对埃里克·利迪尔的纪念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没有中断过。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同埃里克·利迪尔一起被关进集中营的加拿大、美国之罘(烟台)校友会成员专程到山东省潍坊市访问,戴维·米歇尔一行5人带来了为纪念埃里克·利迪尔逝世40周年的匾额,现存广文中学。
埃里克·利迪尔,中文名李爱锐,又名李达,1902年1月16日出生于天津。父母均为苏格兰人,父亲李德修是一位牧师,与玛莉·雷登在上海结婚后迁居天津。利迪尔儿时经常在伦敦会院内(现天津口腔医院)一个露天运动场里踢球,体育天赋由此得到了最初的开发,1907年,5岁的利迪尔跟随父母回国接受教育,直到1924年,成就了他在巴黎奥运会打破400米世界纪录并获得金牌的壮举。
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后,他拒绝了一些英国公司的聘用,回到他的出生地天津,居于伦敦布道区6号,在新学书院(现在天津十七中)做了一位教书先生,他执教的主要科目是理工类。新学书院是一所英国伦敦会创办的教会学校,校舍模仿剑桥大学的风格,宏伟而古雅。学校对教师的选拔采用一套严格的标准,需要经过考试,立下决心书,并且要到比较贫困的山东山村地区实习后通过答辩,才能录用。利迪尔通过了层层筛选,又到燕京大学补修一年中文,才获准登上讲坛。他的讲课风格以幽默放松见长,深得学生的喜爱。
由于利迪尔在体育界的声望,他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他还以伦敦史达姆福德桥运动场为范本,为学校设计出标准的西式运动场,这个运动场成为中国当时最好的田径场地。利迪尔在这个场地上展示自己的运动才华和教育才华,培养出一代中国运动员,比如后来定居美国的全能跳高选手吴必显,是当时奥运会的中国选手。
在天津新学书院的时光,正值利迪尔的青春年华,他于1928年参加了在大连举行的国际运动会,轻取200米和400米桂冠。1929年英租界当局在天津民园体育场举办万国田径赛,27岁的利迪尔,击败了500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德国运动员奥拓·费尔莎,这成为利迪尔获得的最后一枚金牌。现在,这枚金牌珍藏在天津十七中校长办公室,是由利迪尔的侄女代表利迪尔的女儿于1992年捐献的。
1929年,利迪尔的父亲退休后举家回到英格兰,利迪尔只身留在天津。1932年6月,利迪尔在苏格兰公理教会取得了牧师的身份,显然,他选择了长期在中国居住,并以教育为生。1934年3月27日,在英租界戈登道合众教堂,利迪尔与他的学生——加拿大籍女护士弗劳伦丝·麦肯齐结婚,天津及北京的许多报纸都在头版刊载了这则新闻。后来,大女儿帕特丽夏、二女儿希兹相继出生。这是利迪尔在中国最为美满幸福的一段生活,很快,日本的侵华战争结束了这一切。
“七七事变”之后,利迪尔的教育事业被战争摧毁了。受英驻华使馆之命,利迪尔迁移到河北北部乡间,在兄长罗布·利迪尔的教会医院里做救护工作。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过两位抗日战士,并且在营救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日寇杀害八路军战士的惨状,抗战的历练使得利迪尔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人民的一边。
1939年利迪尔携全家去加拿大探亲,本来可以远离战争,但作为一个反战主义者,他们全家毅然返津,融入中国人民的抗战洪流。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1941年5月,他安排家人赴加拿大多伦多避难,当时他的夫人怀着身孕。战乱使利迪尔与家人失去联系,直到去世也没能见到出生在加拿大的女儿。
(二)成名在奥运
利迪尔卓越的体育天赋让他的青春大放异彩,大学期间他就入选苏格兰国家橄榄球队,成为一位体育明星。英国报界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只要有利迪尔参加的比赛,全场的球迷几乎都疯狂了,他的双腿在奔跑中似乎闪烁着一种精神。他总是怀着必胜的信念,只要不犯规,没有一个对手敢接近他。”当他的中长跑才能被著名田径教练麦格查发现之后,注定了利迪尔的体育事业将达到巅峰。
机会终于来临了。1924年7月11日,巴黎奥运会上,400米小组赛,美国选手霍·菲奇以47秒8的成绩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而利迪尔则以48秒2的成绩获400米赛另一小组的第一名。真正的较量是在两小时之后,决赛枪声一响,第6赛道的利迪尔就冲在最前面,他的动作奇特:双臂大摆,膝盖高抬,脑袋后仰,步伐富有节奏,脚力弹性极好。我们从第8届奥运会的纪录片中还可以看到他这种有趣的奔跑动作。最终,他以47秒6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与他同场竞技的那位美国运动员在冲刺的关键时刻摔倒在终点。
真正让埃里克·利迪尔成为明星的是奥斯卡获奖影片《火的战车》,这部奥运会传记片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利迪尔。他被刻画成一位虔诚的教徒,当他乘船离开集训地前往巴黎时,获悉自己将要参加的100米预赛项目被安排在星期日举行。恪守宗教信条的利迪尔只能放弃比赛,因为他必须要在休息日将时间献给上帝的教义。为了友情和信仰,已获3000米银牌的林赛博士,毅然将自己的400米项目让给利迪尔。辉煌的成绩没有辜负虔诚的信仰:利迪尔以47秒6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火的战车》以利迪尔的运动生涯为主线,表现出两名长跑运动员在纳粹统治下的社会黑暗中坚持人道主义立场,不屈不挠,奋力抗争,其社会意义和道德力量远远超出运动本身。《火的战车》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原创剧本奖、音乐作曲奖和服装设计奖。这是迄今为止奥运会题材影片赢得的最高荣誉,这个荣誉属于电影艺术家,也应该属于埃里克·利迪尔。
(三)长眠在山东
直到1943年,侵华日军将华东地区的1500位外国侨民关押在山东省潍县集中营的时候,作为囚犯的埃里克·利迪尔依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因为300多位来自于烟台教会学校的儿童也被关押在此,他们需要教育环境,哪怕是在集中营。利迪尔成为孩子们最受欢迎的老师,这一点,从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所写的回忆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新泽西州议员戴爱美女士写过《潍县集中营经历纪述》,美国人兰格登·古凯著有《山东集中营》,他们都是当时被关押的儿童。
潍县集中营所用的房舍和场地原为美国长老会的房产,此处设有:中学、小学、医院和教会(今在潍坊人民医院和广文中学院内,主体建筑“乐道院”以及附属建筑群部分尚存)。根据戴爱美记载:校舍占用楼房四至五座,另有饭厅、厨房3处,烤面包室一间和供寄宿生用的宿舍房间多不胜数。昔日,作家赛珍珠和《时代》《生活周刊》主人鲁斯先后随其父母居于此地。
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半饥饿状态的人该不该运动?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听说上海和香港集中营的医生反对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运动。但是潍县集中营不一样,人类需要精神生活,因此至少在每星期六利迪尔组织大家练篮球、曲棍球和足球。回忆录的作者以孩子的口吻骄傲地声明:主持人是曾在奥运会得过金牌的李爱锐,我们便称呼他艾瑞叔叔,或直呼他的绰号“苏格兰飞毛腿”。“我们的曲棍球坏了,就去找艾瑞叔叔。他将床单剪下一条布缕重新捆绑,外加修正,完好如新。”
集中营里经常弥漫着不可言状的苦闷和绝望情绪,有人开始无组织地越狱逃亡,而失败后受到的处罚是相当严酷的。为此,他联合教士们组织康乐中心,自己担任主席,在夜晚进行游戏和比赛。为了改善劳动气氛,集中营有3个厨房相互比赛成绩和效率,结果利迪尔的一号厨房获得冠军。
根据戴爱美女士的回忆,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将利迪尔的运动经验和生活型态加以戏剧化了。例如他拒绝于星期日出场参赛等,实际上他并不是那么严肃或摆大架子,他也不喜出风头。只要合乎他自己趣味或有利于他人的工作,他都默默地做。
在集中营的3年中,埃里克·利迪尔以自己社会声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和帮助那些年幼、年老、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美国人兰格登·古凯回忆:我在晚上经过娱乐室的时候,经常看到埃里克·利迪尔俯身在棋盘或模型船上面,或者正在指导人们跳着一些英式社交方格舞;他全神贯注地辅导学生,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看上去有些疲惫而不乏兴致。
1945年2月,春寒料峭,利迪尔有一周的时间没有给学生们上课了,大家获悉老师病倒了。2月20日,即利迪尔临终的前一天,他还和同学们在棒球场上交谈,谁也看不出他正隐藏着病痛。第二天上午,利迪尔的脑瘤突然发作,这位运动天才溘然去世。整个集中营陷入悲痛之中,葬礼举行时,学生们组成一个仪仗队,示哀致敬,由生前好友抬棺,葬在乐道院外不远的狭小墓地上。简单的十字架上,难友们用黑色鞋油书写上“埃里克·利迪尔”的名字。这时,距抗战胜利仅6个月。长眠此地者30余人,成为埃里克·利迪尔永远的伙伴。也成为中国与苏格兰连接的圣地。
(四)永久的怀念
在埃里克·利迪尔墓地前,有一块苏格兰马尔岛花岗石制成的纪念碑,上面镌刻有中英文碑文。正面是:“埃里克·利迪尔运动场”“他们应可振翅高飞,为展翼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言疲劳。”背后记载了这位巴黎奥运会冠军的生平。
对埃里克·利迪尔的纪念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没有中断过。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同埃里克·利迪尔一起被关进集中营的加拿大、美国之罘(烟台)校友会成员专程到山东省潍坊市访问,戴维·米歇尔一行5人带来了为纪念埃里克·利迪尔逝世40周年的匾额,现存广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