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日潇湘,一位平凡英雄的壮举在勃发生长,一位扶贫义士的故事在温暖传颂。王新法,来自河北的一名普通中共党员,一位退伍老兵,2013年退休后来到湖南石门县薛家村义务扶贫。几年来,他扎根农村、忘我工作,尽心尽力、倾其所有,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村民富了,乡风淳了,生活好了,王新法却倒在了义务扶贫的岗位上。2017年3月17日,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追授他“扶贫楷模”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王新法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践行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学习他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王新法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退役军人、退休干部对党忠诚、为民奉献的真挚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没有改变不了的贫穷面貌”
王新法在薛家村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乡亲们仍历历在目。刚来村里,王新法谢绝了村里为他安排的两间楼房,坚持住在村民弃置的老木板房里。他以军人特有的严谨,将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每天清早出门,天黑回家,然后在灯下“做功课”到深夜:或学习文件,或为村里项目写规划、绘图纸。生活清苦、简单,工作却从未放松。
在踏勘村里六塔山时,王新法听村干部讲述了86年前这里发生的一个悲壮故事:为掩护大部队突围,红四军一个连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最后弹尽粮绝,退至“剪刀峡”绝壁顶上,战士们舍身跳崖,壮烈牺牲。当时一些农会会员在“剪刀峡”一带,找到68具红军战士遗体,草草掩埋在村里5个地方。听完故事,王新法热血沸腾,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何不请烈士们回家?让乡亲们有个精神寄托。有了这种不怕牺牲、舍身奋斗的精神,就没有改变不了的贫穷面貌!”说干就干。王新法带着村民披荆斩棘、劈山炸石,只花了几个月时间,便在海拔1200米高的六塔山顶,建起了“山河圆”烈士墓园和村民公墓。
86年前的英雄魂兮归来,王新法的扶贫蓝图更是渐次铺开,结出了累累硕果:几年来,拓宽村道10多公里,修建山道5公里,把通组道路修到了30多户村民的家门口;加固河道,架起了6座桥梁;爬山越岭,铺设管道引来山泉水,修建蓄水池,解决了6组20余户人家的安全饮水问题,还同步解决了100多亩茶园的灌溉问题;组织村民开垦荒地,栽种了600多亩油茶,建成了1100亩生态茶园;兴办茶叶产业,成立湖南薛家村(土家族)共同富裕合作社和茶叶专业合作社,与湖南高校茶叶专家团队合作成立湖南五行缘农业科技公司,注册“名誉村长”茶叶商标,推出功能茶系列,茶园真正成了乡亲们的“绿色银行”;他帮助薛家村移风易俗,推动精神上脱贫,每月组织一次新型农民培训班;买来60台摄像机送给村里的小学生,组织他们开展“我看是非我看美”摄像活动,让孩子们开办村广播,表扬村民真善美,鞭笞纠正陈规陋习;他推动绿色生态殡葬,白喜事不放鞭炮不烧纸钱,不办酒席不收礼金,村容村风焕然一新……现在的薛家村,人均年收入从4年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6000元以上、顺利脱贫,并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我们是有信仰的共产党人”
薛家村的乡亲们谈起对“名誉村长”王新法最初的印象,有一点最深刻:他不大爱说话,但见到谁都敬军礼,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军人”。2016年,王新法获得“感动常德十大人物”,在颁奖典礼上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许多朋友在问我,为什么来湖南?为什么在薛家村?为什么又出钱又出力?”“我想用我们做过的事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因为我们是忠诚于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军人!”简简单单几句话,是庄重的宣言、真诚的信仰,更是如山的责任。
王新法1969年12月入伍,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春转业回到家乡,成为石家庄市公安局一名公安民警。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王新法对党的信念和忠诚是烙进了他的血脉里的。在他写给妻子的信中,有这样的字句:“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比共产党更值得信仰的信仰!”王新法经常跟团队成员说,一个党员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
翻开王新法泛黄的档案,五好战士、优秀学员、市公安战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一年年一串串,记录着他不断追求进步、不懈奋斗的激情岁月。
1988年7月,王新法被其抓获的盗窃犯罪嫌疑人诬陷,蒙冤入狱一年半,并被“双开”。出狱后,他成了“社会人”。此后,他在为自己奔波申诉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曾是党员和军人的身份。1992年,他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了一名被困4楼的3岁儿童;2001年开始,他连续11年资助石家庄市井陉县贫困孩子张朝红,让他顺利完成了从中学到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业;2002年,他收养孤儿张恩来,一直抚养他到成家立业……
在漫长的年月里,他从未失去对组织的信任。2012年,他获得平反,恢复了工作和党籍。那天,他一个人关起门大哭一场,出来后对妻子说:“党组织没有抛弃我,共产党万岁!”第二天,他就跑到单位,将300元党费交给组织。2013年7月,办完退休手续的第二天,王新法对妻子说:“老伴,我再也耽搁不起了,得抓紧时间好好为党为国家再做点事。”
在薛家村,王新法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让群众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共产党员。2014年10月,薛家村下河路修筑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必须开山炸石,打通隧洞。一时间,炮声隆隆,碎石乱飞,施工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激励士气,王新法决定叫军人团队的几位成员带头签下“生死状”。他说:“一个军人、一个军人团队,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王新法第一个签下名字,按下红手印。军人团队的几位成员、村里10多位党员纷纷签名、按下手印。这种冲锋在前、置生死于度外的胸襟和气概,根源于他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信仰。
“有生之年,我就呆在这里”
王新法是真正将自己全部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他生活簡朴到了苛刻的地步,仅有的几身衣服,除了迷彩服还是迷彩服,鞋子也是那几双军用半筒靴,背心和外衣都磨破了,大洞连小洞。对薛家村的扶贫事业,他却“大方”到毫无保留:修“山河圆”,他拿出64万元;修下河通村通户路,他拿出10多万元;成立“五行缘”公司,他为前期启动拿出30万元;修后湾石桥,他又拿出2万元;给乡亲们免费赠送节能灯、节能燃气灶,他掏出1万多元……3年多来,为薛家村各项事业建设,王新法个人捐款超过100万元。这些钱,是他补发的20多年的工资和退休金。
在村民眼里,王新法对老百姓哪个都好,对老弱病残尤其上心。村里70多岁的田美莲老人生活困难,唯一的女儿多年前远嫁湖北。王新法听说后,只要有时间就登门看望,还经常带给老人饭菜。老人逢人便夸王新法比自己的女儿还亲。村里年纪最大的赵梅姑老人,今年100岁,和儿子住在山间。儿子是过继的,也60多岁了,身体比母亲还差。王新法经常上山到老人家里坐一坐,每次都要给老人几百块钱,去年还讲过,今年要给老人庆祝百岁生日。王新法在薛家村过了3个年,除了忙村里的大事,其他时间都是陪村里老年人过的。
王新法把身边群众当亲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爱护着。对于自己的亲人,他却亏欠得太多。3年多来,他和亲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60天,其中有一部分时间还是妻子、女儿、女婿来薛家村看他。
2014年7月,独生女儿要结婚了,王新法和亲家一起定好了婚期,并答应家人一定会参加。不料碰上村里修建下河路,他实在走不开。结果,他爽约了。去年底,他和家人约定农历腊月廿八去海南过年,并订好了常德飞海南的机票。后来他一算,要抢在汛期前修好村里的第7座桥,几天时间实在耽搁不起,只好再次硬着头皮跟家人说抱歉。
他是真正把自己交给了扶贫事业,交给了薛家村人民。他曾对乡亲们说:“有生之年,我就待在这里了,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给我在六塔山留个坑就行了。”不曾想,竟一语成谶,长眠在了薛家村这个他心心念念的“第二故乡”。
“燕人重义,一腔碧血肥湘土;楚天多情,满目红云载雄魂。”王新法,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扶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他的大义,承传千载,超越时空;他的精神,光昭日月,永励来人!
“没有改变不了的贫穷面貌”
王新法在薛家村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乡亲们仍历历在目。刚来村里,王新法谢绝了村里为他安排的两间楼房,坚持住在村民弃置的老木板房里。他以军人特有的严谨,将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每天清早出门,天黑回家,然后在灯下“做功课”到深夜:或学习文件,或为村里项目写规划、绘图纸。生活清苦、简单,工作却从未放松。
在踏勘村里六塔山时,王新法听村干部讲述了86年前这里发生的一个悲壮故事:为掩护大部队突围,红四军一个连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最后弹尽粮绝,退至“剪刀峡”绝壁顶上,战士们舍身跳崖,壮烈牺牲。当时一些农会会员在“剪刀峡”一带,找到68具红军战士遗体,草草掩埋在村里5个地方。听完故事,王新法热血沸腾,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何不请烈士们回家?让乡亲们有个精神寄托。有了这种不怕牺牲、舍身奋斗的精神,就没有改变不了的贫穷面貌!”说干就干。王新法带着村民披荆斩棘、劈山炸石,只花了几个月时间,便在海拔1200米高的六塔山顶,建起了“山河圆”烈士墓园和村民公墓。
86年前的英雄魂兮归来,王新法的扶贫蓝图更是渐次铺开,结出了累累硕果:几年来,拓宽村道10多公里,修建山道5公里,把通组道路修到了30多户村民的家门口;加固河道,架起了6座桥梁;爬山越岭,铺设管道引来山泉水,修建蓄水池,解决了6组20余户人家的安全饮水问题,还同步解决了100多亩茶园的灌溉问题;组织村民开垦荒地,栽种了600多亩油茶,建成了1100亩生态茶园;兴办茶叶产业,成立湖南薛家村(土家族)共同富裕合作社和茶叶专业合作社,与湖南高校茶叶专家团队合作成立湖南五行缘农业科技公司,注册“名誉村长”茶叶商标,推出功能茶系列,茶园真正成了乡亲们的“绿色银行”;他帮助薛家村移风易俗,推动精神上脱贫,每月组织一次新型农民培训班;买来60台摄像机送给村里的小学生,组织他们开展“我看是非我看美”摄像活动,让孩子们开办村广播,表扬村民真善美,鞭笞纠正陈规陋习;他推动绿色生态殡葬,白喜事不放鞭炮不烧纸钱,不办酒席不收礼金,村容村风焕然一新……现在的薛家村,人均年收入从4年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6000元以上、顺利脱贫,并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我们是有信仰的共产党人”
薛家村的乡亲们谈起对“名誉村长”王新法最初的印象,有一点最深刻:他不大爱说话,但见到谁都敬军礼,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军人”。2016年,王新法获得“感动常德十大人物”,在颁奖典礼上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许多朋友在问我,为什么来湖南?为什么在薛家村?为什么又出钱又出力?”“我想用我们做过的事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因为我们是忠诚于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军人!”简简单单几句话,是庄重的宣言、真诚的信仰,更是如山的责任。
王新法1969年12月入伍,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春转业回到家乡,成为石家庄市公安局一名公安民警。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王新法对党的信念和忠诚是烙进了他的血脉里的。在他写给妻子的信中,有这样的字句:“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比共产党更值得信仰的信仰!”王新法经常跟团队成员说,一个党员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
翻开王新法泛黄的档案,五好战士、优秀学员、市公安战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一年年一串串,记录着他不断追求进步、不懈奋斗的激情岁月。
1988年7月,王新法被其抓获的盗窃犯罪嫌疑人诬陷,蒙冤入狱一年半,并被“双开”。出狱后,他成了“社会人”。此后,他在为自己奔波申诉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曾是党员和军人的身份。1992年,他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了一名被困4楼的3岁儿童;2001年开始,他连续11年资助石家庄市井陉县贫困孩子张朝红,让他顺利完成了从中学到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业;2002年,他收养孤儿张恩来,一直抚养他到成家立业……
在漫长的年月里,他从未失去对组织的信任。2012年,他获得平反,恢复了工作和党籍。那天,他一个人关起门大哭一场,出来后对妻子说:“党组织没有抛弃我,共产党万岁!”第二天,他就跑到单位,将300元党费交给组织。2013年7月,办完退休手续的第二天,王新法对妻子说:“老伴,我再也耽搁不起了,得抓紧时间好好为党为国家再做点事。”
在薛家村,王新法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让群众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共产党员。2014年10月,薛家村下河路修筑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必须开山炸石,打通隧洞。一时间,炮声隆隆,碎石乱飞,施工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激励士气,王新法决定叫军人团队的几位成员带头签下“生死状”。他说:“一个军人、一个军人团队,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王新法第一个签下名字,按下红手印。军人团队的几位成员、村里10多位党员纷纷签名、按下手印。这种冲锋在前、置生死于度外的胸襟和气概,根源于他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信仰。
“有生之年,我就呆在这里”
王新法是真正将自己全部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他生活簡朴到了苛刻的地步,仅有的几身衣服,除了迷彩服还是迷彩服,鞋子也是那几双军用半筒靴,背心和外衣都磨破了,大洞连小洞。对薛家村的扶贫事业,他却“大方”到毫无保留:修“山河圆”,他拿出64万元;修下河通村通户路,他拿出10多万元;成立“五行缘”公司,他为前期启动拿出30万元;修后湾石桥,他又拿出2万元;给乡亲们免费赠送节能灯、节能燃气灶,他掏出1万多元……3年多来,为薛家村各项事业建设,王新法个人捐款超过100万元。这些钱,是他补发的20多年的工资和退休金。
在村民眼里,王新法对老百姓哪个都好,对老弱病残尤其上心。村里70多岁的田美莲老人生活困难,唯一的女儿多年前远嫁湖北。王新法听说后,只要有时间就登门看望,还经常带给老人饭菜。老人逢人便夸王新法比自己的女儿还亲。村里年纪最大的赵梅姑老人,今年100岁,和儿子住在山间。儿子是过继的,也60多岁了,身体比母亲还差。王新法经常上山到老人家里坐一坐,每次都要给老人几百块钱,去年还讲过,今年要给老人庆祝百岁生日。王新法在薛家村过了3个年,除了忙村里的大事,其他时间都是陪村里老年人过的。
王新法把身边群众当亲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爱护着。对于自己的亲人,他却亏欠得太多。3年多来,他和亲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60天,其中有一部分时间还是妻子、女儿、女婿来薛家村看他。
2014年7月,独生女儿要结婚了,王新法和亲家一起定好了婚期,并答应家人一定会参加。不料碰上村里修建下河路,他实在走不开。结果,他爽约了。去年底,他和家人约定农历腊月廿八去海南过年,并订好了常德飞海南的机票。后来他一算,要抢在汛期前修好村里的第7座桥,几天时间实在耽搁不起,只好再次硬着头皮跟家人说抱歉。
他是真正把自己交给了扶贫事业,交给了薛家村人民。他曾对乡亲们说:“有生之年,我就待在这里了,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给我在六塔山留个坑就行了。”不曾想,竟一语成谶,长眠在了薛家村这个他心心念念的“第二故乡”。
“燕人重义,一腔碧血肥湘土;楚天多情,满目红云载雄魂。”王新法,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扶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他的大义,承传千载,超越时空;他的精神,光昭日月,永励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