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不确定性的探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评价一节课,尤其是公开课,通常有一条很重要的标准,即看其教案的设计是否有清晰完整的教学过程以及与整个教学过程相匹配的课件。我对这一标准不完全认同,因为在这一标准里,太多地突出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控制作用。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虽具有可控制性,但其不确定性是绝不容忽视的。
  我在这里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更充分地重视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那么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在哪里呢?比如我在讲《祝福》一课时,预先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对祥林嫂、鲁四老爷等主要人物的分析和小说主题的挖掘。关于主题,“教参”认为作者主要通过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反应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这似乎是无可置疑的。然而课堂上有的学生却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物既然是小说的中心要素,那么探究小说的主题自然要紧紧围绕人物;而涉及到妇女命运的问题,我们就不能仅着眼于祥林嫂一人,还应该看到小说中还有“戴绞丝银镯子”而又双臂泡得通红的妇女,还应该联系到小说中的鲁四老爷的“应声虫”四婶。该同学提出的这一问题,立刻引起全班同学的共鸣,而这一问题又是出乎教师意料的,这个因素的出现便具有不确定性。
  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处理体现出不同传统教育观与创新教育观的区别。
  首先体现在价值观上。传统教育往往通过规范有序的流水线铸造出能够完整地继承和内化前人所创造的既有的文明成果,所以传统教育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控制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内化前人的文明成果。但是他们的“教育产品”与前人并无人文本质上的根本差异,很难被确认为具有崭新人文本质的“新人”,可以说传统教育只是在发挥着一种“克隆”前人的功能,并无深刻、内涵独特的创新意义可言,这一点与严格驾驭控制教学过程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创新教育则通过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殊流程“创造”出能够不单纯受役于现存世界之规范、而且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这种“新人”往往产生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因素之中。
  其次表现在教学观上,创新教育废除传统教育变相“奴化”学生人格的做法,自觉发展学生以创新为内核的主体性人格。传统教育偏重于维持性学习,使学生通过获得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问题,重视学生的摹仿继承功能,而创新教育提倡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并能自主调控学习进程和学习策略。如我在讲《祝福》一课时遇到的“意外”情况,正是因为我以创新教育观为指导,所以在处理小说的主题上有了新的拓展。当学生提出分析小说的主题时不应局限于祥林嫂一人时,我便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一种很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很有创新意味:某学生提出,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劳动妇女的命运固然是悲惨的,然而生活在社会中层的妇女,如戴着绞丝银镯子而两臂浸得通红的一群妇女,同样没有地位,同样愚昧麻木,甚至生活在社会上层的四婶,也没有独立的人格而只能做四叔的应声虫。可见,小说反映的是旧中国妇女的群体命运,造成他们可悲可怜命运的罪魁是封建礼教。这样,通过争论和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得以更深层次地开掘,学生也从中得到探索的乐趣,他们的创新精神也从教师的重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因素中得到了鼓励和肯定。
  区别体现在思维观上,传统教育由于习惯于提供无可置疑、不容争辩的现成结论,势必导致学生思维方法上的一元、封闭和聚合。而创新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在思维训练中的独立自主权,鼓励他们自觉选择、矢志突破、发奋建构。尤其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所必须具备的独特的优异品质,诸如对既定学理的怀疑意识、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对传统体系的突破意识,追求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等等;这样,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实质上是在教给学生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为其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提供一把释疑解难的精神钥匙。
  另外,在育才观上,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努力塑造智商情商和谐共融的完美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在传统教育的人才观下,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育,导致思想依附、灵魂萎缩,那种唯师是从、唯书本是从,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精神现象。而课堂教学的“灵活机智”则追求人格发展的和谐性与特异性相统一。所谓人格发展的和谐性,就是注重德、智、体、美诸方面在学生身心发育中的有机渗透,培养其高尚亮丽的人生信念、坚忍不拔的奋斗意志、崇高纯洁的道德品质、超尘拔俗的审美理想。宽广渊深的文化素养和敏捷灵巧的生活技能等;所谓人格发展的特异性,即是从事未来创造性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主要包括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破除框格的批判精神,不拘陈见、富于变通的灵活态度,博采众长、吸纳百川的广阔胸怀,等等。这样,创新教育真正使个体生命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成为辉煌太阳底下大写的人。
  许金德,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
其他文献
目前的考古发现还不能够对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生成发展演变等诸多问题做出完满的解释,而在此基础之上从思想观念和艺术角度出发所进行的研究无疑是对这一不足的很好补充。本
焦作出土汉代陶仓楼系目前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中国秦汉建筑的实物例证,其种类多,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根据历年来相关考古报告和研究资料,
一、选择题(6小题,共计48分)  1.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  A. 碱基对的种类  B. 碱基配对方式  C. 碱基对的不同排列顺序  D. 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 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遗传效应”的含义( )  A. 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  B. 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 能在蛋白质合成中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  D. 能转录一种信使RNA  
[摘要]管理层收购(Managemenf Buyout,简称MBO)MBO在明确公司产权、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激励内部人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实施MB0可以实惠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所有者虚位”问题,并推动中国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过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交易价格不透明、收购价格偏低、收购资金来源不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将从财务的角度出发,通过中西方
相关链接:    据《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安定医院的医生对北京市的10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社交恐惧症现状的调查。参与调查的汤宜朗博士说,目前在中学生中社交恐惧症患病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学生中从没有出现过社交恐惧症状的不足两成,出现社交恐惧症状者高达80%,其中严重者占1.4%。汤宜朗博士说:这一时期,父母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在孩子做错事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不仅是批评。另外,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