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道德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必须靠“养”来形成。本套教材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联结,重视学生体验、反思、探究、对话,重视道德实践的指导。
——追求与选择
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整合教材内容,进行价值观教育,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影响人的德性与人格健全。
——基调与底色
生命教育需要老师卷入生命来做——朱小蔓
关键词:四新·四研·四重
道法课程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以及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道法课能否真的构成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否被激活,还在于师生真实的身心生命是否“在场”,并且不止于有关生命的知识在意识的“表层”留下印迹。
——实施与建议
一、万象更新 旗帜为先
新教材、新理念、新要求、新方向
新教材注重引导,启思导行,为学生更好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在参与中得到成长。教材力求提供一些复杂的情境和贴近现实生活的真问题,着眼于深化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呈现真实的想法,在思考中发现问题的答案,在思考中深化和扩展自己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其中拓展空间的设计,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升华,并与社会现实问题或者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对此这就对道法教师提出更好的要求,具体如下:
1.教材需深入研究,理清编写意图。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
2.设计要讲究实用,达到育人目的。更加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3.学法应灵活多样,注重情感生成。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躬身研究 势在必行
研教材、研思路、研内涵、研设计
新教材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存在价值,需要认真研读、研究,读懂教材。培训会后上传的资料和教师教学用书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尊重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更需要学习、理解、挖掘隐含于文本背后的内涵。在促进教学的同时,提升对教材的解读、处理能力,用智慧来处理教材,理清栏目功能,相近内容可以进行整合,依据课程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和再加工,优化设计每一个课堂问题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具体如下:我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民法总则》的扩展、杜正云视频的情感升华,还是诚信事例我知晓、吴家东院几起几落的视频及小方迟到了的情景剧选择等教学素材都来自教材,将尊重教材的观念渗透到常规课堂,我将“拓展空间之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诚信小故事”这一栏目内容进行调整,出现在第一板块诚信无价之畅所欲言环节,生成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大胆舍去“探究与分享中两企业的案例”这一栏目,改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片段”巧设问题(1.吴家东院几起几落,屹立不倒靠的是什么?2.企业为什么诚信才能屹立不倒?);我对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之小方的事例”这一栏目进行整合与再加工,把教材中出现在导入环节的,在第二板块践行环节以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并追加一问(思考:去的路上小方发现地上有200元,于是告诉身边的小张别声张两人平分,你若是小张该如何去做?)。
三、多措并举 素养生根
重学生、重生成、重温度、重素养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教育价值的实现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让教育价值和核心素养落地,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要有生成,生成会让我们的课堂有魅力无边。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必定是超越知识,指向教育价值,着眼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必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课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回答与反馈,开展有效的师生对话,善于抓住并营造教育契机,如教学中,姚同学反其道而行之说自己的爸爸不讲诚信,我抓住此资源请姚同学讲述老爸不诚信的缘由,得知老爸答应若成绩他进步了,会奖励一部手机,结果进步了,手机没给买。我让其他学生评价姚爸爸的行为→姚同学自评:体会老爸的良苦用心→教师评价。得出姚爸爸是一位具有诚信智慧的家长,也自然生成践行诚信要运用诚信智慧的观点,本应出现在第二板块的内容,学生的一句话,在第一环节就出现了,这样的生成比预设的事例情景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具有教育的价值。
第二,教学要有温度,温度会让我们的课堂有情有义。通过一堂课看似不经意的一段对话能要学生理解父亲的用意,感悟父爱的伟大,消除对父亲的误解,感受道法带给的温暖,也是道法教师的荣幸。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教师不仅要有人文情怀,更要有家国情怀,为了让学生学习本课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国家为诚信做出的举措,我播放《诚信中国》的宣传片,传播正能量,彰显诚信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第三,课堂要有素养,素养会让我们的课堂沁人心脾。新教材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我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导向。我把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之小方的事例”这一栏目以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并追加一问(思考:去的路上小方发现地上有200元,于是告诉身边的小张别声张两人平分,你若是小张该如何去做?)通过案例,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能力有担当、法治意识有尊严、科学精神有思想和政治认同有信仰,帮助学生做负责人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让学生从意识到行动,自觉地接受并内化道德价值观念。
最后,学生的存在,会让我们的课堂活灵活现。我们的教学是师生双主体之间真诚有温度的对话,而这种对话始于人,经于情,忠于味,循环往复,有人有情有味才能顺应新教材,才能让学科的核心素养温柔地落地。
参考文献:
[1]李应东.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01).
[2]贾静.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存在的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56-78.
——追求与选择
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整合教材内容,进行价值观教育,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影响人的德性与人格健全。
——基调与底色
生命教育需要老师卷入生命来做——朱小蔓
关键词:四新·四研·四重
道法课程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以及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道法课能否真的构成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否被激活,还在于师生真实的身心生命是否“在场”,并且不止于有关生命的知识在意识的“表层”留下印迹。
——实施与建议
一、万象更新 旗帜为先
新教材、新理念、新要求、新方向
新教材注重引导,启思导行,为学生更好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在参与中得到成长。教材力求提供一些复杂的情境和贴近现实生活的真问题,着眼于深化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呈现真实的想法,在思考中发现问题的答案,在思考中深化和扩展自己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其中拓展空间的设计,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升华,并与社会现实问题或者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对此这就对道法教师提出更好的要求,具体如下:
1.教材需深入研究,理清编写意图。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
2.设计要讲究实用,达到育人目的。更加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3.学法应灵活多样,注重情感生成。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躬身研究 势在必行
研教材、研思路、研内涵、研设计
新教材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存在价值,需要认真研读、研究,读懂教材。培训会后上传的资料和教师教学用书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尊重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更需要学习、理解、挖掘隐含于文本背后的内涵。在促进教学的同时,提升对教材的解读、处理能力,用智慧来处理教材,理清栏目功能,相近内容可以进行整合,依据课程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和再加工,优化设计每一个课堂问题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具体如下:我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民法总则》的扩展、杜正云视频的情感升华,还是诚信事例我知晓、吴家东院几起几落的视频及小方迟到了的情景剧选择等教学素材都来自教材,将尊重教材的观念渗透到常规课堂,我将“拓展空间之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诚信小故事”这一栏目内容进行调整,出现在第一板块诚信无价之畅所欲言环节,生成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大胆舍去“探究与分享中两企业的案例”这一栏目,改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片段”巧设问题(1.吴家东院几起几落,屹立不倒靠的是什么?2.企业为什么诚信才能屹立不倒?);我对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之小方的事例”这一栏目进行整合与再加工,把教材中出现在导入环节的,在第二板块践行环节以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并追加一问(思考:去的路上小方发现地上有200元,于是告诉身边的小张别声张两人平分,你若是小张该如何去做?)。
三、多措并举 素养生根
重学生、重生成、重温度、重素养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教育价值的实现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让教育价值和核心素养落地,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要有生成,生成会让我们的课堂有魅力无边。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必定是超越知识,指向教育价值,着眼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必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课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回答与反馈,开展有效的师生对话,善于抓住并营造教育契机,如教学中,姚同学反其道而行之说自己的爸爸不讲诚信,我抓住此资源请姚同学讲述老爸不诚信的缘由,得知老爸答应若成绩他进步了,会奖励一部手机,结果进步了,手机没给买。我让其他学生评价姚爸爸的行为→姚同学自评:体会老爸的良苦用心→教师评价。得出姚爸爸是一位具有诚信智慧的家长,也自然生成践行诚信要运用诚信智慧的观点,本应出现在第二板块的内容,学生的一句话,在第一环节就出现了,这样的生成比预设的事例情景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具有教育的价值。
第二,教学要有温度,温度会让我们的课堂有情有义。通过一堂课看似不经意的一段对话能要学生理解父亲的用意,感悟父爱的伟大,消除对父亲的误解,感受道法带给的温暖,也是道法教师的荣幸。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教师不仅要有人文情怀,更要有家国情怀,为了让学生学习本课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国家为诚信做出的举措,我播放《诚信中国》的宣传片,传播正能量,彰显诚信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第三,课堂要有素养,素养会让我们的课堂沁人心脾。新教材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我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导向。我把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之小方的事例”这一栏目以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并追加一问(思考:去的路上小方发现地上有200元,于是告诉身边的小张别声张两人平分,你若是小张该如何去做?)通过案例,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能力有担当、法治意识有尊严、科学精神有思想和政治认同有信仰,帮助学生做负责人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让学生从意识到行动,自觉地接受并内化道德价值观念。
最后,学生的存在,会让我们的课堂活灵活现。我们的教学是师生双主体之间真诚有温度的对话,而这种对话始于人,经于情,忠于味,循环往复,有人有情有味才能顺应新教材,才能让学科的核心素养温柔地落地。
参考文献:
[1]李应东.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01).
[2]贾静.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存在的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