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阿尔法狗”在与人类的围棋对决中获胜,“人工智能”一词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人工智能”成为了目前最为瞩目的热门关键词之一。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诸多方面都面临的重新的思考。本文将通过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几点忧虑分析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冲击与挑战。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忧虑;冲击;挑战
2016年是人工智能(Articial Intelligence.AI)集中爆发的一年,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也都因这场风潮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变革,尤其在传媒行业。此时的传统传媒业的边界正在弱化,媒介产业的格局也正在重新塑造,因此,不少学者将2016年成为“智媒元年”。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目前的AI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所谓弱人工智能阶段指“发展研究人类和动物智能的理论,并能通过建立工作模型来测试这些理论......他们并不认为机器本身能够思考、具有感情和意识。”由此人工智能在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精神文化等层面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
1.数据风险
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出于对大数据的主动探索,延伸出了一系列的新闻生产方式,例如:机器人写作和个性化新闻推荐。他们都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大数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4个V:Volume(体量大)、Velocity(速度快)、variety(种类多)以及value(价值低)。这四个特点可以从其优势出发研究大数据的好处,但我们也可以发现正是因为这四个特点增大了数据的风险。其根本原因在于数据的不确定性。数据的提供者有着不同的身份、动机以及不同的精确度和专业度。在这里我们无法剔除数据造假、数据操控等其他信息噪音,由此而产生的的算法偏见与信息操控则会给社会各产业带来巨大的伤害。
AI时代,数据的体量大幅度增长,然后巨量数据的背后是价值密度的稀释。有相关学者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还达不到可在短时间内高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因为有太多的噪音影响准确度,虚假关系的风险越来越大且影响因素并不是轻易可控的。
2.信息垄断
2.1.数据的垄断
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开放、去中心化,因此数据也应该是被所有人享用的,但就现实情况而言,信息往往集中在政府和几个大公司的手中,人工智能技术同样也是。信息开放的目的,是让数据可以流动起来产生更多的数据以便于人们取用,从而实现更大的价值。然后纵观全世界,不论是国外的微软、谷歌还是国内的BAT、今日头条,大家都各自为营,仅基于各自的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信息壁垒使得数据缺乏多样化,许多有价值的数据却因为用户的重叠分析而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数据的垄断会间接的影响数据的价值。
2.2.数据分析的垄断
行业巨头对于信息的垄断不仅仅体现在数据垄断层面,还有关于数据分析技术和分析结果等层面。其中,数据分析团队也成为了各行业巨头争抢的对象。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数据的分析需要专家的参与,不论是机器人写作还是精准推送,其背后都要有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的输出。正如吉登斯所说:专家系统嵌入 到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数据都由行业巨头的专家来分析评估,信息垄断本质上是一种权利垄断。根据“二八法则”,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着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当行业巨头掌控了大部分的信息后,其他公司将举步维艰。一些大型企业甚至是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拒绝信息的流动与交流,这不仅仅造成了严重的数据浪费的现象,同时也阻碍了创新的实现。对于数据的挖掘和使用主要限制于那些具有计算机开发和使用背景的专业人士。
3.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的,他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指出: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分享和获取大量的信息,但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一个巨大的“回音室”中。人们习惯性的将自己包裹在由兴趣引起的单一的信息环境中,从而将自己禁锢在“茧房”中。这样的一种现象叫做“信息茧房”。
人工智能时代,赋予了受众更多的选择权。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就指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定一份“我的日报”。可以指出的是,“信息茧房”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媒体不断的去中心化、裂变化的内容生产模式。但人工智能的出现则进一步加深了社会“信息茧房”的程度。人工智能最显著的一个能力就是基于算法和大数据来采集用户的信息。基于算法媒体内容的生产与推送都会更加准确。
人工智能可以搜集用户各类账号的相关信息、搜索历史已经浏览痕迹,最终形成一个专属于个人的兴趣图谱。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扮演了一个过滤的功能,受众不喜欢的信息被屏蔽,导致受众沉浸在自己兴趣世界中。媒介提供的环境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市场,信息的流动应该是自主自发的,当个人的思想也被限制时,极易造成社会群体极化。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信息客户端竞争日益激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成为主导,新闻客户端以不断地给受众提供精准推送为目标,以此来争取更多的用户。今日头条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今日头条为用户量身定做了一份个人化日报,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在满足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为受众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今日头条满足了用户的小众化需求。但光凭借着无感性的算法判定用户的喜好和需求过分的迎合,会影响受众自主的选择信息。
4.媒介侵权
在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所有移动设备都可以被用来捕捉、记录各种信息以备用来分析、传输、储存。所有的移动数码电子设备都可以作为传感器,在为受众提供多种便利之时也为社会对新型媒体的监督带来了困难,在媒介侵权等方面引起了大众的忧虑。
目前,人工智能依托的是程序背后的强大的数据资源,人工智能只负责在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而并不能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已经侵犯到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同时,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这些信息是否在法律上已经被赋予了使用权与传播权我们也无从知晓。
2017年年末,支付宝推出了个性化的年度账单,在该账单中一年内你的消费金额、场所被全部记录。在这其中不仅精确到你的消费地点同时还记录了你的消费次数。此举一出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关于支付宝是否有保护用户隐私以及是否合法的告知了受众其相关数据已经被收集且记录等相关问题又被大众重新提出。
人工智能时代的带来为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但目前的人工智能,用户的信息被控制在少数的组织手中,社会的管理者容易通过不对称的方式来实现低成本而有效的社會控制。因此,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理性的处理侵权问题是我们当前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5.总结
莱文森说过:技术的运作就像转动的电扇扇叶,只有等到他达到功能的顶端后,我们才容易将技术看个清楚。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的潮流已不可逆。在推动AI技术改进与完善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应对AI对人类既有模式和规范多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以防陷入“乌托邦”失去心智。
参考文献
[1].刘杰.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业的发展及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
[2].徐靖德.人工智能时代的几个忧虑.[J].新媒在线.2017.
[3].刘胜男.人工智能对传媒教育有何冲击?.[N].传媒教育.2017
作者简介
陈硕,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舆论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忧虑;冲击;挑战
2016年是人工智能(Articial Intelligence.AI)集中爆发的一年,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也都因这场风潮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变革,尤其在传媒行业。此时的传统传媒业的边界正在弱化,媒介产业的格局也正在重新塑造,因此,不少学者将2016年成为“智媒元年”。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目前的AI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所谓弱人工智能阶段指“发展研究人类和动物智能的理论,并能通过建立工作模型来测试这些理论......他们并不认为机器本身能够思考、具有感情和意识。”由此人工智能在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精神文化等层面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
1.数据风险
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出于对大数据的主动探索,延伸出了一系列的新闻生产方式,例如:机器人写作和个性化新闻推荐。他们都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大数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4个V:Volume(体量大)、Velocity(速度快)、variety(种类多)以及value(价值低)。这四个特点可以从其优势出发研究大数据的好处,但我们也可以发现正是因为这四个特点增大了数据的风险。其根本原因在于数据的不确定性。数据的提供者有着不同的身份、动机以及不同的精确度和专业度。在这里我们无法剔除数据造假、数据操控等其他信息噪音,由此而产生的的算法偏见与信息操控则会给社会各产业带来巨大的伤害。
AI时代,数据的体量大幅度增长,然后巨量数据的背后是价值密度的稀释。有相关学者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还达不到可在短时间内高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因为有太多的噪音影响准确度,虚假关系的风险越来越大且影响因素并不是轻易可控的。
2.信息垄断
2.1.数据的垄断
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开放、去中心化,因此数据也应该是被所有人享用的,但就现实情况而言,信息往往集中在政府和几个大公司的手中,人工智能技术同样也是。信息开放的目的,是让数据可以流动起来产生更多的数据以便于人们取用,从而实现更大的价值。然后纵观全世界,不论是国外的微软、谷歌还是国内的BAT、今日头条,大家都各自为营,仅基于各自的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信息壁垒使得数据缺乏多样化,许多有价值的数据却因为用户的重叠分析而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数据的垄断会间接的影响数据的价值。
2.2.数据分析的垄断
行业巨头对于信息的垄断不仅仅体现在数据垄断层面,还有关于数据分析技术和分析结果等层面。其中,数据分析团队也成为了各行业巨头争抢的对象。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数据的分析需要专家的参与,不论是机器人写作还是精准推送,其背后都要有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的输出。正如吉登斯所说:专家系统嵌入 到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数据都由行业巨头的专家来分析评估,信息垄断本质上是一种权利垄断。根据“二八法则”,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着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当行业巨头掌控了大部分的信息后,其他公司将举步维艰。一些大型企业甚至是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拒绝信息的流动与交流,这不仅仅造成了严重的数据浪费的现象,同时也阻碍了创新的实现。对于数据的挖掘和使用主要限制于那些具有计算机开发和使用背景的专业人士。
3.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的,他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指出: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分享和获取大量的信息,但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一个巨大的“回音室”中。人们习惯性的将自己包裹在由兴趣引起的单一的信息环境中,从而将自己禁锢在“茧房”中。这样的一种现象叫做“信息茧房”。
人工智能时代,赋予了受众更多的选择权。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就指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定一份“我的日报”。可以指出的是,“信息茧房”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媒体不断的去中心化、裂变化的内容生产模式。但人工智能的出现则进一步加深了社会“信息茧房”的程度。人工智能最显著的一个能力就是基于算法和大数据来采集用户的信息。基于算法媒体内容的生产与推送都会更加准确。
人工智能可以搜集用户各类账号的相关信息、搜索历史已经浏览痕迹,最终形成一个专属于个人的兴趣图谱。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扮演了一个过滤的功能,受众不喜欢的信息被屏蔽,导致受众沉浸在自己兴趣世界中。媒介提供的环境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市场,信息的流动应该是自主自发的,当个人的思想也被限制时,极易造成社会群体极化。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信息客户端竞争日益激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成为主导,新闻客户端以不断地给受众提供精准推送为目标,以此来争取更多的用户。今日头条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今日头条为用户量身定做了一份个人化日报,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在满足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为受众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今日头条满足了用户的小众化需求。但光凭借着无感性的算法判定用户的喜好和需求过分的迎合,会影响受众自主的选择信息。
4.媒介侵权
在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所有移动设备都可以被用来捕捉、记录各种信息以备用来分析、传输、储存。所有的移动数码电子设备都可以作为传感器,在为受众提供多种便利之时也为社会对新型媒体的监督带来了困难,在媒介侵权等方面引起了大众的忧虑。
目前,人工智能依托的是程序背后的强大的数据资源,人工智能只负责在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而并不能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已经侵犯到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同时,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这些信息是否在法律上已经被赋予了使用权与传播权我们也无从知晓。
2017年年末,支付宝推出了个性化的年度账单,在该账单中一年内你的消费金额、场所被全部记录。在这其中不仅精确到你的消费地点同时还记录了你的消费次数。此举一出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关于支付宝是否有保护用户隐私以及是否合法的告知了受众其相关数据已经被收集且记录等相关问题又被大众重新提出。
人工智能时代的带来为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但目前的人工智能,用户的信息被控制在少数的组织手中,社会的管理者容易通过不对称的方式来实现低成本而有效的社會控制。因此,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理性的处理侵权问题是我们当前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5.总结
莱文森说过:技术的运作就像转动的电扇扇叶,只有等到他达到功能的顶端后,我们才容易将技术看个清楚。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的潮流已不可逆。在推动AI技术改进与完善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应对AI对人类既有模式和规范多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以防陷入“乌托邦”失去心智。
参考文献
[1].刘杰.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业的发展及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
[2].徐靖德.人工智能时代的几个忧虑.[J].新媒在线.2017.
[3].刘胜男.人工智能对传媒教育有何冲击?.[N].传媒教育.2017
作者简介
陈硕,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舆论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