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中不少同学应用物理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较差。课堂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测试当中答题的语言叙述不到位现象比较普遍。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就此问题做一些探究,希望对同学们的物理学习和将面临的中考有所帮助。
[关键词]物理;语言;表达;培养
一、物理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
(一)程序性思维能力薄弱。在阐述实验的探究方案,或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表述的内容较多,或涉及到多个物理量,由于同学们程序性思维薄弱,导致思维无序,表述的条理性差,常出现语言表述混乱或不完整的情况。例如描述“水沸腾的现象”,要求同学描述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沸腾前后水中气泡数量的变化,沸腾前后气泡从烧杯底部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二)对物理规律认识不清。在观察和实验时,发现部分学生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常常走马观花,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对于物理规律的建立认识不深刻,没有全面理解其物理意义,因果关系颠倒,或者忽略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致使表述错误或不完整。例如:欧姆定律表述为“导体的电阻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三)物理学习中受习惯用语和思维定势的影响。由于受习惯用语或惯用说法先入为主的影响,造成有的人不能用物理的专用名词或术语进行表述或表述不准确、不规范,甚至出现错误。如:(1)“重力”表述为“重量”。(2)速度“1米/秒”读做“每秒1米”。
(四)学习物理综合分析能力薄弱。学到的知识不能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对于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不能透过现象,抓住物理的实质;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清楚用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去解释现象或解决问题。
(五)物理概念混淆。物理学中许多概念或名词、术语往往是一字之别,貌视相同而实质却大相径庭,以致于相邻或相近的概念常常混淆,表述时词不达意,不能到点上。例如:(1)“物体铁块的质量”表述为“物质铁块的质量”。(2)长度测量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表述为“最小值”。(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常常表述为方向 “垂直向下”。
二、培养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加强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打牢夯实我们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俗话说:“心中有,口上才有。”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而物理概念、规律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概念教学中,把形似质异的物理概念,名词、术语列举出来,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记忆。如:“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中的“物体”与“物质”“属性”与“特性”两对概念。
对规律的教和学,要立足于观察和实验,全面理解规律建立的过程,找出书本中有关规律表述的关键词,认真咀嚼,深刻体会。如:“功的原理——利用任何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其中,“任何”机械即没有哪一个机械可以例外,“所有”阻力指包括机械自重及因摩擦而形成的内耗力。
(二)立足观察和实验,课堂内多做语言交流。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培养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在学习中认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拟定探究方案,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规律,通过教师分层提示,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程序性思维能力,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动口的机会,通过教师面对面的纠正,在课堂教学中规范物理语言,强化使用物理语言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不断提高物理语言的表达水平。
(三)构建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突破典型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对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说理,是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采用找出相关知识点,构建有关模式来突破。
例一:汽车急刹车时,为什么乘客会向前倒?答案:乘客的脚因受摩擦停止下来,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运动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前倒。相关知识点:惯性构建模式:物体的一部分因受力运动或静止,而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还要保持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前倾。
例二:为什么向后划桨,小船却向前进?答案向后划桨,桨对船施加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水对桨也将施加一个大小相等向前的作用力,所以小船就向前进。相关知识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构建模式: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加一个相反的作用力,因此向前进。
(四)激发学生爱说爱写作兴趣,搞好科学论文。撰写物理知识科普论文是教材对物理教和学的新要求之一。这是需要学生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整合资料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文字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老师可通过批改后,选出优秀的作文在班级、年级、学校的学习园地、板报宣传,甚至推荐到有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或报刊上发表,使同学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写作的热情。
总之,不少经验表明:同学们在物理方面的知识积累愈丰富,思维能力愈强,其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就愈强,物理文字表达能力亦就愈强,学习物理的激情也会更强。
[关键词]物理;语言;表达;培养
一、物理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
(一)程序性思维能力薄弱。在阐述实验的探究方案,或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表述的内容较多,或涉及到多个物理量,由于同学们程序性思维薄弱,导致思维无序,表述的条理性差,常出现语言表述混乱或不完整的情况。例如描述“水沸腾的现象”,要求同学描述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沸腾前后水中气泡数量的变化,沸腾前后气泡从烧杯底部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二)对物理规律认识不清。在观察和实验时,发现部分学生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常常走马观花,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对于物理规律的建立认识不深刻,没有全面理解其物理意义,因果关系颠倒,或者忽略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致使表述错误或不完整。例如:欧姆定律表述为“导体的电阻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三)物理学习中受习惯用语和思维定势的影响。由于受习惯用语或惯用说法先入为主的影响,造成有的人不能用物理的专用名词或术语进行表述或表述不准确、不规范,甚至出现错误。如:(1)“重力”表述为“重量”。(2)速度“1米/秒”读做“每秒1米”。
(四)学习物理综合分析能力薄弱。学到的知识不能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对于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不能透过现象,抓住物理的实质;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清楚用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去解释现象或解决问题。
(五)物理概念混淆。物理学中许多概念或名词、术语往往是一字之别,貌视相同而实质却大相径庭,以致于相邻或相近的概念常常混淆,表述时词不达意,不能到点上。例如:(1)“物体铁块的质量”表述为“物质铁块的质量”。(2)长度测量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表述为“最小值”。(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常常表述为方向 “垂直向下”。
二、培养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加强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打牢夯实我们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俗话说:“心中有,口上才有。”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而物理概念、规律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概念教学中,把形似质异的物理概念,名词、术语列举出来,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记忆。如:“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中的“物体”与“物质”“属性”与“特性”两对概念。
对规律的教和学,要立足于观察和实验,全面理解规律建立的过程,找出书本中有关规律表述的关键词,认真咀嚼,深刻体会。如:“功的原理——利用任何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其中,“任何”机械即没有哪一个机械可以例外,“所有”阻力指包括机械自重及因摩擦而形成的内耗力。
(二)立足观察和实验,课堂内多做语言交流。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培养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在学习中认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拟定探究方案,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规律,通过教师分层提示,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程序性思维能力,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动口的机会,通过教师面对面的纠正,在课堂教学中规范物理语言,强化使用物理语言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不断提高物理语言的表达水平。
(三)构建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突破典型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对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说理,是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采用找出相关知识点,构建有关模式来突破。
例一:汽车急刹车时,为什么乘客会向前倒?答案:乘客的脚因受摩擦停止下来,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运动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前倒。相关知识点:惯性构建模式:物体的一部分因受力运动或静止,而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还要保持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前倾。
例二:为什么向后划桨,小船却向前进?答案向后划桨,桨对船施加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水对桨也将施加一个大小相等向前的作用力,所以小船就向前进。相关知识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构建模式: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加一个相反的作用力,因此向前进。
(四)激发学生爱说爱写作兴趣,搞好科学论文。撰写物理知识科普论文是教材对物理教和学的新要求之一。这是需要学生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整合资料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文字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老师可通过批改后,选出优秀的作文在班级、年级、学校的学习园地、板报宣传,甚至推荐到有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或报刊上发表,使同学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写作的热情。
总之,不少经验表明:同学们在物理方面的知识积累愈丰富,思维能力愈强,其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就愈强,物理文字表达能力亦就愈强,学习物理的激情也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