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活动课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志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一、数学活动课的地位、作用与目标
人们对数学活动课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学校课程以升学为惟一的价值取向,学校开设的是有限的几门学科课程,音、体、美、劳等科目往往被严重忽视,活动课程更是无人问津。部分学生误认为参加课外活动是浪费时间,糟踏精力,耽误学业。一般教师更不屑于开展课外活动,认为它是无关紧要的闲事。可见,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活动课的地位基本上是没有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完全改革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将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加强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笔者认为,新增实践活动课内容,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改“学数学”为“做数学”,与国际教学接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
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说明了这一道理:“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实践与自主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就活动课而言,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给他们较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在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中,注重形式的多样是必不可少的,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
1.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其自身的抽象性、严谨性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匮乏和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多方面限制,老师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困难,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了困难。如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远程教育进入课堂,就为数学情景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2.精选内容,注重普及性。
数学活动课既然列入了课程计划,就应当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因此所选的活动内容既要拓宽知识面,突出重点,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普及性;内容既要有科普知识方面的,又要有科技活动方面的;既要突出操作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动手做一做,又要有阶梯性,以利于因材施教。例如,在教学了《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后,笔者安排了一节电脑操作的活动课,让每个学生自己上机操作“七巧板的拼图”及“图案设计”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并把他们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创造园地”,让同学们及教师进行投票评价。由于注重普及,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活动课中,也应考虑到异步性原则,提倡保留“异步”。数学活动课不象数学学科课,要求学生考试成绩至少“及格”,最好“优秀”,师生都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分数”包袱。活动课师生均可“放开”,同一年级同一内容,在培养层次上可以不同,效果上允许差异,发展上不受限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兴趣转移,以满足学生多种兴趣爱好的需求,适应每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有所得。
三、对数学活动课的反思
教学评价是数学活动能否真正开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以往数学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业成绩;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数学活动课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和窗口,站在这个平台,透过这个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活动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
要使活动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在活动课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目的;
活动课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能力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活动内容,才能充分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到参加数学活动既能在知识水平上有所提高,又能感受到心理的愉悦,体验成功,受到激励。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并圆满地解决问题,达到活动目的。
2.活动课要重组知识,重发现规律,重操作过程
活动过程不仅重视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发现,也重视对已知知识的整理和重组,要求学生不断提高抽象水平,并能用动作、语言、符号、图像等形式表达出来,为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准备条件。在活动中要提高智力操作的强度,重视思维的训练。应当要求学生用主动探索发现的态度和方法进行,不仅要发现知识的由来,更要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数学活动课是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活动内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绝对划一的,而是会存在明显的弹性。所以一节成功的数学活动课应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数学活动课的地位、作用与目标
人们对数学活动课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学校课程以升学为惟一的价值取向,学校开设的是有限的几门学科课程,音、体、美、劳等科目往往被严重忽视,活动课程更是无人问津。部分学生误认为参加课外活动是浪费时间,糟踏精力,耽误学业。一般教师更不屑于开展课外活动,认为它是无关紧要的闲事。可见,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活动课的地位基本上是没有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完全改革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将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加强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笔者认为,新增实践活动课内容,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改“学数学”为“做数学”,与国际教学接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
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说明了这一道理:“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实践与自主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就活动课而言,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给他们较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在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中,注重形式的多样是必不可少的,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
1.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其自身的抽象性、严谨性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匮乏和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多方面限制,老师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困难,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了困难。如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远程教育进入课堂,就为数学情景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2.精选内容,注重普及性。
数学活动课既然列入了课程计划,就应当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因此所选的活动内容既要拓宽知识面,突出重点,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普及性;内容既要有科普知识方面的,又要有科技活动方面的;既要突出操作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动手做一做,又要有阶梯性,以利于因材施教。例如,在教学了《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后,笔者安排了一节电脑操作的活动课,让每个学生自己上机操作“七巧板的拼图”及“图案设计”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并把他们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创造园地”,让同学们及教师进行投票评价。由于注重普及,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活动课中,也应考虑到异步性原则,提倡保留“异步”。数学活动课不象数学学科课,要求学生考试成绩至少“及格”,最好“优秀”,师生都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分数”包袱。活动课师生均可“放开”,同一年级同一内容,在培养层次上可以不同,效果上允许差异,发展上不受限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兴趣转移,以满足学生多种兴趣爱好的需求,适应每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有所得。
三、对数学活动课的反思
教学评价是数学活动能否真正开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以往数学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业成绩;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数学活动课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和窗口,站在这个平台,透过这个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活动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
要使活动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在活动课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目的;
活动课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能力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活动内容,才能充分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到参加数学活动既能在知识水平上有所提高,又能感受到心理的愉悦,体验成功,受到激励。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并圆满地解决问题,达到活动目的。
2.活动课要重组知识,重发现规律,重操作过程
活动过程不仅重视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发现,也重视对已知知识的整理和重组,要求学生不断提高抽象水平,并能用动作、语言、符号、图像等形式表达出来,为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准备条件。在活动中要提高智力操作的强度,重视思维的训练。应当要求学生用主动探索发现的态度和方法进行,不仅要发现知识的由来,更要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数学活动课是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活动内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绝对划一的,而是会存在明显的弹性。所以一节成功的数学活动课应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