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俗称喇嘛教。它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属于北传佛教,但归属于以密宗传承为主要特色的大乘佛教。其主要流传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内蒙古、山西、河北和辽宁等地区,并汇聚了佛教的显宗、密宗和西藏地区的苯教等内容。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不仅是西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更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从公元7世纪伊始,它从早期模仿中原、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等西藏周边地区的造像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吸收和融会后,再经历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藏传佛教造像逐渐形成了雪域高原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神只众多,风格多样,带有浓烈的藏民族特征。
除了泥、石、木以外,藏传佛教造像的所用材质还有金铜等;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金铜佛造像。这些金铜佛造像,不仅彰显了藏传佛教造像的艺术成就,凝聚了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融会了外来文化的艺术风格,还将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融入其中,从而使得造像的风格极具多元文化因素。它的种类,不仅包括佛、菩萨、罗汉、护法,而且还有祖师、密修本尊等,丰富多彩。本文现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中,《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专题展馆里的此类典藏,归纳成四类分别为读者简单介绍。
藏传佛教中的佛类金铜造像
16世纪·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图1)高42.5厘米
释迦牟尼(前565—前486),佛教创始人、开启者,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属于刹帝利种姓。古印度著名思想家,被世人尊为神明。其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被后世尊称为“觉悟者”佛陀、世尊等,而汉地尊称他为佛祖(佛教祖师)。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于19岁时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开启佛时为35岁,其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之时,随后在印度中部恒河流域一带和北部传教。80岁涅槃于拘尸那迦城。此释迦牟尼佛像,颧骨凸显,面相方圆,鼻翼较宽而嘴较小,于莲座上结跏趺坐。
15世纪·鎏金铜药师佛坐像(图2)高24.5厘米
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以及医王善逝或十二愿王。此药师佛坐像,饰摩尼宝珠于发髻顶端,两耳饰花。其右手持药果,左手托钵,于莲座上结跏趺坐。
18世纪·鎏金铜宝生佛坐像(图3)高18厘米
宝生佛又称宝生如来,是密教金刚界五佛之一。他位于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等之五解脱轮中,在显教的一些经典里亦称作“南方宝相佛”或“南方宝幢佛”。而在密教里,宝生佛象征着大日如来的平等性智,是修习密法观想的佛陀之一,为密教的重要膜拜对象。此宝生佛坐像,模仿了尼泊尔早期的造像风格。螺发,身着露出饱满身躯的袒右肩袈裟,铺地在宽大饱满的莲瓣之上。
13世纪·鎏金铜阿閦佛坐像(图4)高46.5厘米
阿閦佛为不动如来,由菩提心坚定不动如山、有无嗔恚之意,而名为“不动”。《佛说阿閦佛经》中,记载为菩萨时的阿閦佛,曾在大目如来(或称广目如来)前发“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生嗔恚”等誓愿;并通过万劫不复的修行之后,终于东方的阿比罗提世界七宝树下成佛,且將佛刹取为“妙喜”之名。此阿閦佛坐像,螺发密集均匀。细长的眉眼,高挺的鼻梁,微敛的双唇,可谓面目清秀。其宽肩细腰,身着轻薄贴体的袒右肩式袈裟。于莲座上结跏趺坐,有金刚杵置于莲座正中。
藏传佛教中的菩萨类金铜造像
14世纪·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图5)高27厘米
弥勒佛意译为慈氏,又称弥勒菩萨摩诃萨,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他还是释迦牟尼尊的继任者,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道安、支谦和玄奘的推崇,而庞大的思想体系则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此弥勒菩萨坐像,高束发,头戴三叶宝冠。其上身袒露,帔帛斜披,下着裙。右手持净瓶,左手结说法印,于莲座上结跏趺坐。
18世纪·鎏金铜文殊菩萨坐像(图6)高49厘米
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童真或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意译为妙德、妙乐、妙吉祥或法王子。其与般若经典有很深的关系,所以还有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之称。作为释迦佛的两胁侍,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另外文殊菩萨还是如来佛祖的怙恃之一,其所乘的狮子象征着威猛。此文殊菩萨坐像,不仅有西藏人的面貌特征,莲座还带有汉地造像的风格。其头戴宝冠,左右肩花上分别托经书和宝剑,上身袒露,双手牵莲枝,下身着刻花长裙,显然为汉藏艺术融合之作。
18世纪·鎏金铜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图7)高84厘米
在佛教密宗中,具有很高地位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经典很多;其中在佛教史上最著名和最流行的,是《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音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唐代天竺高僧不空译),以及《千手千眼观世音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伽梵达摩译)两部。而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型,莫过于首、眼、手三大部分最为特殊。
此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由下而上共分五层。各三面的第一层至第三层,第一层是面相平静、见众生而生慈悲的慈相,第二层是怜悯众生的悲相,第三层是劝进佛法之相的喜相。仅一面的第四层,是忿怒明王相。第五层是主尊阿弥陀佛。而身前有八臂,在胸前合十有两主臂,另六手结不同手印。于身后呈扇形展开的其余各手,每手掌心有一代表二十五因果的眼睛,一千由二十五乘四十所得,故成为千手千眼观音。
藏传佛教中的祖师类金铜造像
16世纪·鎏金铜宗喀巴坐像(图8)高21.7厘米
宗喀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和佛教理论家,青海湟中县人。受沙弥戒时,其本名为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他在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出生;并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10月25日,其享年63岁时圆寂。而他被尊称为宗喀巴,是由于藏语称今塔尔寺一带的湟中为“宗喀”之故。此面相方圆的宗喀巴坐像,其身体两侧的莲花上分别托经书与宝剑,双手牵莲枝,结说法印,在莲座上就坐。 16世纪·鎏金铜得银协巴坐像(图9)高13.5厘米
得银协巴(1383—1415)本名却贝桑波,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巴支派的黑帽系经五世活佛,西藏东部娘布人。其7岁时在则拉岗出家,18岁到昌都的馆觉(今贡觉)、类乌齐一带传教传法,20岁时受比丘戒。明成祖朱棣曾召他进京,永乐四年(1406)冬,其奉诏达今江苏南京的古应天。当年三月,永乐帝朱棣赐其“如来”之名,“银协巴”即藏译的“如来”一词。此后,噶玛巴支派黑帽系历代转世活佛遂承袭该封号,直至明末皆自称“大宝法王”。永乐六年(1406)自应天辞归后,其在西藏涅槃。此头戴僧帽的得银协巴坐像,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持念珠,在莲座上就坐。
16世纪·鎏金铜弥觉多吉坐像(图10)高23厘米
弥觉多吉(1507—1554),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黑帽系僧,为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八世活佛,昌都(今属西藏)西北的叶垄噶迪普巴当人。他五岁时,即被认定是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七世却扎嘉措的转世。次年就取名却吉扎巴贝桑波,而受大乘别解脱戒。明正德十一年(1516),他云游云南丽江的回途中途经甘孜时,曾热迎桑杰年热授沙弥戒。其长期在今四川和西藏传播佛教。但1517年,明武宗耗资巨亿派人到西藏迎请这位活佛,他仍不肯出见而使明廷无功而返。此头戴有日月标志的国师帽之弥觉多吉坐像,其双手牵莲枝,双脚踩莲花,在长方形法座上就坐。
18世纪·鎏金铜白丹意希宁波坐像(图11)高21厘米
白丹意希宁波(1639—1694),是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第七世转世活佛。此头戴红色僧帽的白丹意希宁波坐像,是四川德格八蚌寺的造像佳作。其身着刻花的僧衣,在双层坐垫上就坐。
18世纪·鎏金铜莲花生坐像(图12)高31厘米
莲花生(约8世纪),是8世纪后半期将佛教密宗传入西藏的宁玛派印度僧人,藏传佛教尊其为古如仁波且(师尊宝)、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或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之称。此佛装像的莲花生,其头戴正面有日月标识的红色佛冠,上着汉式袈裟;虽左手托着惜已失的颅器,右手则持金刚杵,但面相、袈裟和莲座的造型,却极富汉地造像的风格。
藏传佛教中的其他类金铜造像
12世纪·鎏金铜阿弥陀佛坐像(图13)高21厘米
“阿弥陀佛”为印度梵文音译,中文是原文音译,为无量觉、无量光、无量寿等之意。其亦尊称为“南无阿弥陀佛”,意为对佛的尊敬、皈依、归命和归敬。
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尽管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弥陀佛,但以专心信仰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特色。此头戴宝冠的阿弥陀佛坐像,其帔帛斜披,双手捧宝瓶,在莲座上结跏趺就座。
16世紀·鎏金铜财宝天王坐像(图14)高36厘米
财宝天王名为朗梯色,亦称毗沙门天王或多闻天王。他不仅是北方多宝佛的化现,也是八地菩萨示现的护法身,还是毗沙门天王的变化身之一。而作为财神护法,他示现则是以出世间护法的身份。他属于金刚手菩萨的部属,身居北方柳叶宫这片金刚手菩萨的净土。其具有大福德,是世上一切财富的守护者,专门保护众生的财富,为掌管财宝富贵、护持佛法的善神。因为其为人间布下了无穷财富,且乐善好施,故亦称财宝天王。此身穿铠甲的财宝天王坐像,头戴宝冠,右手持宝伞,左手握吐宝鼠,在狮子身上就座。
18世纪·鎏金铜白度母坐像(图15)高44厘米
白度母也称增寿救度佛母,是卓玛嘎尔姆的藏译音,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有32种应化身的观世音,仅其中的度母化身就可以变化为21位救度母;而圣救度佛母的二十一尊化身之一,就是白度母。在藏传密教中,二十一尊度母中流传最广的,即为白度母和绿度母。且由于白度母有救度八难之威德,故藏密又常用长寿佛、白度母和尊胜佛母等三尊,合称为“长寿三尊”。此高盘发髻的白度母坐像,其珠链、小花和绿松石等饰物饰于头部,而项链、帔帛、手镯和臂钏则饰于身上,其中帔帛、长裙还采用了鎏金嵌银工艺,装饰精美。
19世纪·鎏金铜白玛宁切旺波坐像(图16)高15.5厘米
相对于三宝信仰的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则有“上师、佛、法、僧”之四宝信仰。因藏传佛教修持强调上师传授、口耳相传,故上师顺理成章地拥有崇高的地位,其造像也成为了藏传佛教造像最主要内容的构成之一。此头戴红色僧帽的白玛宁切旺波坐像,外罩大氅,身着僧衣。右手当胸结说法印,左手禅定印托宝瓶,在方形台座上结跏趺坐。该台座有两层坐垫,仿的是西藏高僧坐禅时之所用。另有译成汉文为“白玛宁切旺波”的藏文,刻于台座背面。
纵观以上十六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传佛教造像,我们可了解其发展初期的造像尽管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主要还是以印度、尼泊尔等地艺术风格的模仿为主。不过至14世纪以后,造像便独具特色地逐渐形成了西藏本土的艺术风格。而到了15—16世纪,造像更是如日中天般地达到了其艺术的高峰水平。并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还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地产生了藏西、藏中、藏东和蒙古等地域的造像风格。虽然17世纪以后,藏传佛教造像造型趋于程式化,且多追求外表装饰,但采用高超的写实手法之高僧造像,仍具较高的艺术水准。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不仅是西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更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从公元7世纪伊始,它从早期模仿中原、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等西藏周边地区的造像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吸收和融会后,再经历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藏传佛教造像逐渐形成了雪域高原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神只众多,风格多样,带有浓烈的藏民族特征。
除了泥、石、木以外,藏传佛教造像的所用材质还有金铜等;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金铜佛造像。这些金铜佛造像,不仅彰显了藏传佛教造像的艺术成就,凝聚了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融会了外来文化的艺术风格,还将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融入其中,从而使得造像的风格极具多元文化因素。它的种类,不仅包括佛、菩萨、罗汉、护法,而且还有祖师、密修本尊等,丰富多彩。本文现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中,《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专题展馆里的此类典藏,归纳成四类分别为读者简单介绍。
藏传佛教中的佛类金铜造像
16世纪·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图1)高42.5厘米
释迦牟尼(前565—前486),佛教创始人、开启者,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属于刹帝利种姓。古印度著名思想家,被世人尊为神明。其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被后世尊称为“觉悟者”佛陀、世尊等,而汉地尊称他为佛祖(佛教祖师)。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于19岁时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开启佛时为35岁,其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之时,随后在印度中部恒河流域一带和北部传教。80岁涅槃于拘尸那迦城。此释迦牟尼佛像,颧骨凸显,面相方圆,鼻翼较宽而嘴较小,于莲座上结跏趺坐。
15世纪·鎏金铜药师佛坐像(图2)高24.5厘米
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以及医王善逝或十二愿王。此药师佛坐像,饰摩尼宝珠于发髻顶端,两耳饰花。其右手持药果,左手托钵,于莲座上结跏趺坐。
18世纪·鎏金铜宝生佛坐像(图3)高18厘米
宝生佛又称宝生如来,是密教金刚界五佛之一。他位于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等之五解脱轮中,在显教的一些经典里亦称作“南方宝相佛”或“南方宝幢佛”。而在密教里,宝生佛象征着大日如来的平等性智,是修习密法观想的佛陀之一,为密教的重要膜拜对象。此宝生佛坐像,模仿了尼泊尔早期的造像风格。螺发,身着露出饱满身躯的袒右肩袈裟,铺地在宽大饱满的莲瓣之上。
13世纪·鎏金铜阿閦佛坐像(图4)高46.5厘米
阿閦佛为不动如来,由菩提心坚定不动如山、有无嗔恚之意,而名为“不动”。《佛说阿閦佛经》中,记载为菩萨时的阿閦佛,曾在大目如来(或称广目如来)前发“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生嗔恚”等誓愿;并通过万劫不复的修行之后,终于东方的阿比罗提世界七宝树下成佛,且將佛刹取为“妙喜”之名。此阿閦佛坐像,螺发密集均匀。细长的眉眼,高挺的鼻梁,微敛的双唇,可谓面目清秀。其宽肩细腰,身着轻薄贴体的袒右肩式袈裟。于莲座上结跏趺坐,有金刚杵置于莲座正中。
藏传佛教中的菩萨类金铜造像
14世纪·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图5)高27厘米
弥勒佛意译为慈氏,又称弥勒菩萨摩诃萨,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他还是释迦牟尼尊的继任者,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道安、支谦和玄奘的推崇,而庞大的思想体系则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此弥勒菩萨坐像,高束发,头戴三叶宝冠。其上身袒露,帔帛斜披,下着裙。右手持净瓶,左手结说法印,于莲座上结跏趺坐。
18世纪·鎏金铜文殊菩萨坐像(图6)高49厘米
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童真或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意译为妙德、妙乐、妙吉祥或法王子。其与般若经典有很深的关系,所以还有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之称。作为释迦佛的两胁侍,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另外文殊菩萨还是如来佛祖的怙恃之一,其所乘的狮子象征着威猛。此文殊菩萨坐像,不仅有西藏人的面貌特征,莲座还带有汉地造像的风格。其头戴宝冠,左右肩花上分别托经书和宝剑,上身袒露,双手牵莲枝,下身着刻花长裙,显然为汉藏艺术融合之作。
18世纪·鎏金铜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图7)高84厘米
在佛教密宗中,具有很高地位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经典很多;其中在佛教史上最著名和最流行的,是《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音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唐代天竺高僧不空译),以及《千手千眼观世音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伽梵达摩译)两部。而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型,莫过于首、眼、手三大部分最为特殊。
此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由下而上共分五层。各三面的第一层至第三层,第一层是面相平静、见众生而生慈悲的慈相,第二层是怜悯众生的悲相,第三层是劝进佛法之相的喜相。仅一面的第四层,是忿怒明王相。第五层是主尊阿弥陀佛。而身前有八臂,在胸前合十有两主臂,另六手结不同手印。于身后呈扇形展开的其余各手,每手掌心有一代表二十五因果的眼睛,一千由二十五乘四十所得,故成为千手千眼观音。
藏传佛教中的祖师类金铜造像
16世纪·鎏金铜宗喀巴坐像(图8)高21.7厘米
宗喀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和佛教理论家,青海湟中县人。受沙弥戒时,其本名为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他在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出生;并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10月25日,其享年63岁时圆寂。而他被尊称为宗喀巴,是由于藏语称今塔尔寺一带的湟中为“宗喀”之故。此面相方圆的宗喀巴坐像,其身体两侧的莲花上分别托经书与宝剑,双手牵莲枝,结说法印,在莲座上就坐。 16世纪·鎏金铜得银协巴坐像(图9)高13.5厘米
得银协巴(1383—1415)本名却贝桑波,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巴支派的黑帽系经五世活佛,西藏东部娘布人。其7岁时在则拉岗出家,18岁到昌都的馆觉(今贡觉)、类乌齐一带传教传法,20岁时受比丘戒。明成祖朱棣曾召他进京,永乐四年(1406)冬,其奉诏达今江苏南京的古应天。当年三月,永乐帝朱棣赐其“如来”之名,“银协巴”即藏译的“如来”一词。此后,噶玛巴支派黑帽系历代转世活佛遂承袭该封号,直至明末皆自称“大宝法王”。永乐六年(1406)自应天辞归后,其在西藏涅槃。此头戴僧帽的得银协巴坐像,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持念珠,在莲座上就坐。
16世纪·鎏金铜弥觉多吉坐像(图10)高23厘米
弥觉多吉(1507—1554),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黑帽系僧,为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八世活佛,昌都(今属西藏)西北的叶垄噶迪普巴当人。他五岁时,即被认定是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七世却扎嘉措的转世。次年就取名却吉扎巴贝桑波,而受大乘别解脱戒。明正德十一年(1516),他云游云南丽江的回途中途经甘孜时,曾热迎桑杰年热授沙弥戒。其长期在今四川和西藏传播佛教。但1517年,明武宗耗资巨亿派人到西藏迎请这位活佛,他仍不肯出见而使明廷无功而返。此头戴有日月标志的国师帽之弥觉多吉坐像,其双手牵莲枝,双脚踩莲花,在长方形法座上就坐。
18世纪·鎏金铜白丹意希宁波坐像(图11)高21厘米
白丹意希宁波(1639—1694),是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第七世转世活佛。此头戴红色僧帽的白丹意希宁波坐像,是四川德格八蚌寺的造像佳作。其身着刻花的僧衣,在双层坐垫上就坐。
18世纪·鎏金铜莲花生坐像(图12)高31厘米
莲花生(约8世纪),是8世纪后半期将佛教密宗传入西藏的宁玛派印度僧人,藏传佛教尊其为古如仁波且(师尊宝)、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或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之称。此佛装像的莲花生,其头戴正面有日月标识的红色佛冠,上着汉式袈裟;虽左手托着惜已失的颅器,右手则持金刚杵,但面相、袈裟和莲座的造型,却极富汉地造像的风格。
藏传佛教中的其他类金铜造像
12世纪·鎏金铜阿弥陀佛坐像(图13)高21厘米
“阿弥陀佛”为印度梵文音译,中文是原文音译,为无量觉、无量光、无量寿等之意。其亦尊称为“南无阿弥陀佛”,意为对佛的尊敬、皈依、归命和归敬。
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尽管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弥陀佛,但以专心信仰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特色。此头戴宝冠的阿弥陀佛坐像,其帔帛斜披,双手捧宝瓶,在莲座上结跏趺就座。
16世紀·鎏金铜财宝天王坐像(图14)高36厘米
财宝天王名为朗梯色,亦称毗沙门天王或多闻天王。他不仅是北方多宝佛的化现,也是八地菩萨示现的护法身,还是毗沙门天王的变化身之一。而作为财神护法,他示现则是以出世间护法的身份。他属于金刚手菩萨的部属,身居北方柳叶宫这片金刚手菩萨的净土。其具有大福德,是世上一切财富的守护者,专门保护众生的财富,为掌管财宝富贵、护持佛法的善神。因为其为人间布下了无穷财富,且乐善好施,故亦称财宝天王。此身穿铠甲的财宝天王坐像,头戴宝冠,右手持宝伞,左手握吐宝鼠,在狮子身上就座。
18世纪·鎏金铜白度母坐像(图15)高44厘米
白度母也称增寿救度佛母,是卓玛嘎尔姆的藏译音,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有32种应化身的观世音,仅其中的度母化身就可以变化为21位救度母;而圣救度佛母的二十一尊化身之一,就是白度母。在藏传密教中,二十一尊度母中流传最广的,即为白度母和绿度母。且由于白度母有救度八难之威德,故藏密又常用长寿佛、白度母和尊胜佛母等三尊,合称为“长寿三尊”。此高盘发髻的白度母坐像,其珠链、小花和绿松石等饰物饰于头部,而项链、帔帛、手镯和臂钏则饰于身上,其中帔帛、长裙还采用了鎏金嵌银工艺,装饰精美。
19世纪·鎏金铜白玛宁切旺波坐像(图16)高15.5厘米
相对于三宝信仰的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则有“上师、佛、法、僧”之四宝信仰。因藏传佛教修持强调上师传授、口耳相传,故上师顺理成章地拥有崇高的地位,其造像也成为了藏传佛教造像最主要内容的构成之一。此头戴红色僧帽的白玛宁切旺波坐像,外罩大氅,身着僧衣。右手当胸结说法印,左手禅定印托宝瓶,在方形台座上结跏趺坐。该台座有两层坐垫,仿的是西藏高僧坐禅时之所用。另有译成汉文为“白玛宁切旺波”的藏文,刻于台座背面。
纵观以上十六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传佛教造像,我们可了解其发展初期的造像尽管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主要还是以印度、尼泊尔等地艺术风格的模仿为主。不过至14世纪以后,造像便独具特色地逐渐形成了西藏本土的艺术风格。而到了15—16世纪,造像更是如日中天般地达到了其艺术的高峰水平。并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还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地产生了藏西、藏中、藏东和蒙古等地域的造像风格。虽然17世纪以后,藏传佛教造像造型趋于程式化,且多追求外表装饰,但采用高超的写实手法之高僧造像,仍具较高的艺术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