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受到了形形色色的干扰与诱惑,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明显上升,而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又能保证学科教学质量,可以使心理学理论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指导功能。
关键词:学科渗透 心理健康 教育
学校做为专门的教育机构,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既要教会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成长为知识广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新时代人才。但是,以往的学校教育多以发展智力为主,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学生在学校学到了大量的各学科知识,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以至于酿成了诸多青少年犯罪的悲剧,以下是我从政治学科角度出发为了减少这种缺憾而做的一些努力。
一.政治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性
1.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常态化、系统化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校都在自觉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并没有形成大规模、常态化的体系。大部分教师缺乏“全面渗透”的意识和观念,相当部分其他学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教师的事,与己无关,而由于现实原因很多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山村学校并没有足够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使得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可以使心理学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指导功能,体现理论的价值,并找到理论发展的生长点。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常态化、系统化。
2.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可以总结为三个内容及“治”、“防”“引”。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从政治课堂组织管理层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科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常规工作”。协助学生发展出健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美个性。
二.政治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办法
1.加强理论学习,把握教改动向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政治学科教改动态,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新课标实施纲要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等载体广泛吸取此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时充电,理清思路,不断提高心理渗透教育的能力,并在课堂活动、课后作业、小组合作等诸多方面探索,使政治学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实阵地。
立足培训、集备等平台帮助教师掌握相关技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个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实现资源互补。教师从研究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出发,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德育内容,从课堂实际出发,积极渗透。例如:教材中自尊自信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探索训练,使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深入思考,达成强化心智的目标。
2.认真贯彻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
首先,积极调节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掌控课堂节奏调节气氛,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又能不断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太慢的课堂节奏会使课堂区域沉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学生极易分心、跑神。太快的课堂节奏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造成心理压抑,产生焦虑、厌学等情绪。为了充分利用政治课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作用,教师还可以及时的、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将学习感受表达出来并加以有效引导。
其次,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会由于压力过大而引起各种心理障碍。由于初中政治课需要学生掌握背诵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在安排学习任务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学习任务安排要富有“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耐心,学会合作。
最后,重视教师心理示范作用,对学生心理施加有益影响。作为政治教师,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政治学科教学,并对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有益影响。因此,作为政治教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自身的良好心理品质实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功能。一名现代教育的教师应当具有从高尚的情操、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人际适应与交际能力等方面提高自己,并以这些心理品质对学生施加有益的影响。
政治学科作为最贴近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学科,应走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逐渐摸索出一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作者单位:辽宁鞍山市二十九中学)
关键词:学科渗透 心理健康 教育
学校做为专门的教育机构,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既要教会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成长为知识广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新时代人才。但是,以往的学校教育多以发展智力为主,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学生在学校学到了大量的各学科知识,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以至于酿成了诸多青少年犯罪的悲剧,以下是我从政治学科角度出发为了减少这种缺憾而做的一些努力。
一.政治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性
1.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常态化、系统化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校都在自觉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并没有形成大规模、常态化的体系。大部分教师缺乏“全面渗透”的意识和观念,相当部分其他学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教师的事,与己无关,而由于现实原因很多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山村学校并没有足够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使得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可以使心理学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指导功能,体现理论的价值,并找到理论发展的生长点。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常态化、系统化。
2.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可以总结为三个内容及“治”、“防”“引”。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从政治课堂组织管理层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科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常规工作”。协助学生发展出健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美个性。
二.政治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办法
1.加强理论学习,把握教改动向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政治学科教改动态,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新课标实施纲要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等载体广泛吸取此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时充电,理清思路,不断提高心理渗透教育的能力,并在课堂活动、课后作业、小组合作等诸多方面探索,使政治学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实阵地。
立足培训、集备等平台帮助教师掌握相关技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个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实现资源互补。教师从研究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出发,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德育内容,从课堂实际出发,积极渗透。例如:教材中自尊自信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探索训练,使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深入思考,达成强化心智的目标。
2.认真贯彻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
首先,积极调节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掌控课堂节奏调节气氛,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又能不断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太慢的课堂节奏会使课堂区域沉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学生极易分心、跑神。太快的课堂节奏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造成心理压抑,产生焦虑、厌学等情绪。为了充分利用政治课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作用,教师还可以及时的、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将学习感受表达出来并加以有效引导。
其次,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会由于压力过大而引起各种心理障碍。由于初中政治课需要学生掌握背诵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在安排学习任务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学习任务安排要富有“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耐心,学会合作。
最后,重视教师心理示范作用,对学生心理施加有益影响。作为政治教师,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政治学科教学,并对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有益影响。因此,作为政治教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自身的良好心理品质实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功能。一名现代教育的教师应当具有从高尚的情操、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人际适应与交际能力等方面提高自己,并以这些心理品质对学生施加有益的影响。
政治学科作为最贴近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学科,应走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逐渐摸索出一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作者单位:辽宁鞍山市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