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建构与当代文学对五四现代性的超克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并不是非常平稳,很多人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出现差异,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冲突性研究。如果人们想要在20世纪百年的历史中正确评估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意义,就不能脱离对当代文学的真实评价。五四现代性研究的根本就是要正确理解五四现代性和中国现实情况的关系,人们只有历史地研中国的实际国情,才能让当代文学与社会主义、民族认同、现代化融合起来。一切关于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研究,都离不开中国这个特有的环境,这让文学研究更有地方性。笔者从民族形式建构出发,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重新思考,分析当代文学如何继承五四现代化的理念,使其重新成为新时期的历史诉求。
  民族形式,顾名思义,是指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各个民族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艺术和文学形式。而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际应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于民族形式,人们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其不仅仅局限在形式上,更多地包含中华民族和长期以来当代文学的双重解释。换句话说,如果脱离开中国新的理念方式,当代文学的民族形式无从谈起。不过,这不能简单说明中国理念能从当代文学的实践中分离出来,当代文学的民族形式建构对中国文学起到辅助或点缀作用。所有与当代文学的民族形式建构相关的作品,其内涵都包容中国理念,对这一理念进行新的理解和塑造。所以,对民族形式进行研讨,并不是要将内容和形式进行重复分解,真正需要学者研讨的是如何在实践活动中使民族形式、国家和文学建立历史性的关联。
  为什么要研讨民族形式呢?研讨的意义在哪里呢?这就需要每个学者真正将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境况和当时全球的历史境况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在当代文学时期,中国的主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们想要探讨民族形式,就要从中跳出来看一看,要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的民族和国家的认可,了解当代中国所处的周边关系是什么样的体系,以这些思想为基本视角来形成民族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社会主义,是当代文学对中国的自我表达和认同,而对民族形式的探讨,能更明显地体现出中国的实践过程是将自身置于世界的范围内和关系结构中。具体来说,它不是让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而是要使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彼此依赖以达到共同塑造的目的。
  中国当代文学,一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文学,二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新中国的成立带来了巨大的历史变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这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关于当代文学,无论后人如何评价其历史意义,都不能否认其与现代文学的差别。这就使當代文学真正超越了现代文学,其属于更高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的实践过程不是一两句模棱两可的话能敷衍过去的,其发展史的研究需要做的是超越实践的主观性,在广阔的历史关系格局中重新研讨其文学和政治实践意义。这说明当代文学在实践过程中确有独特的内涵。无论是否肯定当代文学的内涵性所在,人们都缺乏确凿的理论语言来进行探讨。当代文学具有独特性,它正确地阐释了现代文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解答了其特殊形式所产生的质疑。因此,这些都是民族形式问题对于当代文学研究所提供的方法论。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第一,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面临如何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巨大压力;第二,作为一个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第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东方国家,虽然受西方理念影响,但是仍然努力建构具有自己民族形式的文学。以上三个方面的融合以及超克,最后造就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特性。如果人们能够理解这个复杂的过程,就能够轻易理解当代文学的独特历史实践基础。
  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在不同程度上对当代文学产生了影响。一是作家的知识结构和体制性不同,如文学传播方式的不同、教育理念的不同等,作家的创作方式又回归到五四新文学时期的专业化层面。二是当代文学的阅读范围和传播方向也有所变化,与城市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当代文学的主要内容和题材,开始从工农兵慢慢向知识分子和城市居民转变,这是中国认同方式发生的根本变化。
  新时期,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时,作家不再努力去乡下书写民族形式的现代性,或者将民族传统文化转化为革命的通俗描述,而是选择与城市现代化站在一起,把所有的民族传统认定为封建与落后,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诉求产生直接冲突。
  在中国特色的历史构成中,当代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将回归现代文学,它所表现的文学制度和民族国家构想成为一体。让五四现代化重新成为新时期的历史诉求,体现自我意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反复性。在短暂的20世纪,它成为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投影,也成为中国当代意识形态的修饰之一。这个反复的过程遗漏了一个重点,就是当代文学在超克五四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特殊历史经验,以及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主体性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简介:刘媛媛(1980-),女,山东泰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每一个汉字都有特定的寓意,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寓意得到不断扩充和完善,这对于人们解读文言文和诗歌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高中阶段人教版的课本为
期刊
秦腔作为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戏种,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可以说是西北地区戏曲中的奇葩,因此保护、继承和发展秦腔音乐具有重大的意义。在21世纪特殊音乐环境里,对传统音乐研究方法的探索是历史赋予音乐工作者的新任务。当前,国家正积极倡导和建设“一带一路”。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丝绸之路的文化背景,然后阐述了秦腔在絲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了新时代下秦腔发展的新机遇。  一、丝绸之路文化背景  丝
期刊
无线安全通信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无线网络的开放性和无线终端数目的急剧增加,人们很难防止窃听者进行干扰和窃听。近年来由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无线网
卫星导航系统信号质量监测是卫星导航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设计以及关键技术在轨试验验证提供手段及支撑,同时可以监测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学位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文学作品的载体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纸质书开始发展成电子书等多种媒介形式。目前,中文文学媒介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媒介转变为多种承载媒介,手机、电脑等均可以用于文字承载,这代表着中文文学活动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中文写作应以此为出发点,促进中文文学的发展与进一步完善。同时,媒介变迁对中国文学写作要求、作者的写作方式以及讀者的阅读方式等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变迁对中国文学转
期刊
学位
无线通信中,由于物体的运动或者其它原因,信道是时变的。如果在设计通信系统的时候依据最坏的环境来设计,那么在信道好的时候,并没有充分利用信道容量;如果依据最好的环境来设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文学应运而生,这对传统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网络文学与传统价值观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不少优秀的传统价值观贯穿网络文学全文,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同时,网络文学的作者大都接受过传统价值观的熏陶,在作品中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为传统价值观注入了新的生命。  一、网络文学的概述与现状  (一)网络文学概述  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LBS平台丰富的服务已经形成了海量级的轨迹数据。轨迹数据包含了移动对象各个采样点的空间位置等信息,蕴含丰富的知识。时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近些年来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迅速发展。本文拟通过阿来研究史的个案,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学人类学在我国文学研究中的现状与未来。首先,文学人类学在我国的发展体现了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其次,在研究阿来文学作品的学术史中,人们更能很好地发现这一转向。即使是在传统的文学研究领域,在评论阿来作品时,人们也会自发地使用诸多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概念。最后,通过一组案例的比较,人们可以更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