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作为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由于各种器官组织都可以发生癌症,临床表现可谓五花八门。这给诊断特别是早期癌症的诊断带来困难,一旦确诊,晚期居多,治疗效果常不理想。
因此,如何能早期发现癌症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最近,遇到了一些急于检查癌症的朋友,他们常有一些相同又实际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我将这些问题归纳如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1.有无一步到位的先进方法,能查出体内有无癌症?
虽然这是世界各国科学家一直为之奋斗的课题,尽管个别癌症的确诊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一步到位的先进方法目前还没有。
2.做全身CT或磁共振(MRI)检查能查出各种癌症吗?
CT、MRI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癌症的诊断水平,由于无痛苦,容易为患者接受,对胸腹腔、盆腔内的实质性脏器,包括肺、肝、脾、胰腺、前列腺、肾、子宫及附件的肿瘤,脑和脊髓肿瘤以及浅表脏器,如骨、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瘤,达到一定体积时,能分别辨认。但对早期病变、微小病变,特别是对管道脏器(如胃肠道)癌症的发现,就有些“力不从心”了!由于放射性损害,更不可能一次完成所有脏器的检查。
3.检查肿瘤标记物,癌症检查能一步到位吗?
身体内某些组织发生了肿瘤后,由于肿瘤组织的生物化学或免疫学反应,体内会产生某种特殊物质,通过检验血液而发现其存在,这就是肿瘤标记物产生的原理。这些标记物虽然含量极少,但目前采用精密方法,完全可以检测出来。最常化验并为大家熟悉的有甲胎蛋白、前列腺特异抗原(PSA)、CA19-9、癌胚抗原(CEA)等。
但问题在于,这些标记物的专一(特异)性并不是绝对的,首先是标记物的多源性,例如CEA不仅来源于结肠癌,也可以由乳腺癌甚至肺癌产生。其次,标记物升高的非绝对性,例如肝癌是甲胎蛋白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但20%~3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指標并不升高,而肝炎、肝坏死等疾病也可使甲胎蛋白指标升高。再次,还有一些常见的肿瘤,目前尚无较灵敏的标记物可查。
目前看法是,标记物检查对某个肿瘤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是诊断癌症一步到位的手段。
4.健康检查能否代替癌症检查?
健康检查,不论是哪一种规格的套餐,其检查项目是预先设定的,虽然也考虑了某些特点,如年龄、性别,但更多的是要估算检查费用。健康检查不是查病,所以结合临床的针对性不强。一些重要脏器如胃肠道、某些内分泌腺的检查,也不包括在一般健康检查之内。
5.有无共同的症状,一旦出现就知道是癌症?
答案是否定的。体内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癌症,由于器官解剖、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所以出现的症状多种多样,例如咯血常常是肺癌的早期症状,而肝癌早期症状,却是右上腹部不适。同样是肺癌,有的早期表现是顽固性咳嗽,就是同一种癌症,因为病期不同,症状也相去甚远。明显消瘦、乏力、严重贫血,虽然是多种癌症共有的症状,但是没有特异性,更非早期表现,所以没有诊断意义。
6.出现症状,马上就查,可以发现早期癌症吗?
有症状,早就诊、早查当然好,但并不等于发现的都是早期癌症,危险的是很多早期癌症并无症状。如早期大肠癌,癌细胞的侵犯只限于黏膜层,而且没有淋巴结转移。早期癌症与看病、确诊早晚,不能画等号,虽然发现早期癌症机会可能多一点,不过这仍然是一种被动的策略。许多研究证明,主动查癌,比有了症状去看病,查出早期癌症的概率要高得多,德国有一项用大便隐血加结肠镜的方法,发现的结肠癌85%以上都是早期癌症,此类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日本在早期胃癌的发现上也有相同的成功经验,居世界领先水平。
7.人人都要主动查癌吗?
当然不是。任何事都有个重点,建议有以下两种情况者,应该主动查癌:
一是出现了可疑症状者,二是癌症高危人群。癌症高危人群,是指患某种癌症概率比一般人群高的群体,常常并无症状。癌症高危人群是经过长期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所确定的。各种癌症有其特定的癌症高危人群,如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 长期大量饮酒者,均属肝癌高危人群;肺癌高危人群则是长期吸烟,慢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尘肺患者等。平时多看看医学科普杂志,可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对照自己。
8.主动查癌,去哪里查好?
查癌是一个细致过程,专业性强,显然不是健康检查中心这类机构能完成的。建议到二甲以上医院专科,如呼吸科、消化科、泌尿科去查,也可考虑去相应专科医院,如肿瘤医院、妇产科医院、胸科医院等,因为他们整天接触专科患者,敏感度高,医院有其他相关专业,必要时,可以进行跨专业的会诊。
9.去检查应该如何配合?
主动配合,同样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方面。某些检查手段也许带来一些不适、不便,应该给予理解。某些检查有时还需要复查,或者过一段时间再回来观察(随访),都是必要的,这正是医生负责任的表现,千万不要嫌麻烦。
因此,如何能早期发现癌症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最近,遇到了一些急于检查癌症的朋友,他们常有一些相同又实际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我将这些问题归纳如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1.有无一步到位的先进方法,能查出体内有无癌症?
虽然这是世界各国科学家一直为之奋斗的课题,尽管个别癌症的确诊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一步到位的先进方法目前还没有。
2.做全身CT或磁共振(MRI)检查能查出各种癌症吗?
CT、MRI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癌症的诊断水平,由于无痛苦,容易为患者接受,对胸腹腔、盆腔内的实质性脏器,包括肺、肝、脾、胰腺、前列腺、肾、子宫及附件的肿瘤,脑和脊髓肿瘤以及浅表脏器,如骨、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瘤,达到一定体积时,能分别辨认。但对早期病变、微小病变,特别是对管道脏器(如胃肠道)癌症的发现,就有些“力不从心”了!由于放射性损害,更不可能一次完成所有脏器的检查。
3.检查肿瘤标记物,癌症检查能一步到位吗?
身体内某些组织发生了肿瘤后,由于肿瘤组织的生物化学或免疫学反应,体内会产生某种特殊物质,通过检验血液而发现其存在,这就是肿瘤标记物产生的原理。这些标记物虽然含量极少,但目前采用精密方法,完全可以检测出来。最常化验并为大家熟悉的有甲胎蛋白、前列腺特异抗原(PSA)、CA19-9、癌胚抗原(CEA)等。
但问题在于,这些标记物的专一(特异)性并不是绝对的,首先是标记物的多源性,例如CEA不仅来源于结肠癌,也可以由乳腺癌甚至肺癌产生。其次,标记物升高的非绝对性,例如肝癌是甲胎蛋白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但20%~3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指標并不升高,而肝炎、肝坏死等疾病也可使甲胎蛋白指标升高。再次,还有一些常见的肿瘤,目前尚无较灵敏的标记物可查。
目前看法是,标记物检查对某个肿瘤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是诊断癌症一步到位的手段。
4.健康检查能否代替癌症检查?
健康检查,不论是哪一种规格的套餐,其检查项目是预先设定的,虽然也考虑了某些特点,如年龄、性别,但更多的是要估算检查费用。健康检查不是查病,所以结合临床的针对性不强。一些重要脏器如胃肠道、某些内分泌腺的检查,也不包括在一般健康检查之内。
5.有无共同的症状,一旦出现就知道是癌症?
答案是否定的。体内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癌症,由于器官解剖、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所以出现的症状多种多样,例如咯血常常是肺癌的早期症状,而肝癌早期症状,却是右上腹部不适。同样是肺癌,有的早期表现是顽固性咳嗽,就是同一种癌症,因为病期不同,症状也相去甚远。明显消瘦、乏力、严重贫血,虽然是多种癌症共有的症状,但是没有特异性,更非早期表现,所以没有诊断意义。
6.出现症状,马上就查,可以发现早期癌症吗?
有症状,早就诊、早查当然好,但并不等于发现的都是早期癌症,危险的是很多早期癌症并无症状。如早期大肠癌,癌细胞的侵犯只限于黏膜层,而且没有淋巴结转移。早期癌症与看病、确诊早晚,不能画等号,虽然发现早期癌症机会可能多一点,不过这仍然是一种被动的策略。许多研究证明,主动查癌,比有了症状去看病,查出早期癌症的概率要高得多,德国有一项用大便隐血加结肠镜的方法,发现的结肠癌85%以上都是早期癌症,此类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日本在早期胃癌的发现上也有相同的成功经验,居世界领先水平。
7.人人都要主动查癌吗?
当然不是。任何事都有个重点,建议有以下两种情况者,应该主动查癌:
一是出现了可疑症状者,二是癌症高危人群。癌症高危人群,是指患某种癌症概率比一般人群高的群体,常常并无症状。癌症高危人群是经过长期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所确定的。各种癌症有其特定的癌症高危人群,如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 长期大量饮酒者,均属肝癌高危人群;肺癌高危人群则是长期吸烟,慢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尘肺患者等。平时多看看医学科普杂志,可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对照自己。
8.主动查癌,去哪里查好?
查癌是一个细致过程,专业性强,显然不是健康检查中心这类机构能完成的。建议到二甲以上医院专科,如呼吸科、消化科、泌尿科去查,也可考虑去相应专科医院,如肿瘤医院、妇产科医院、胸科医院等,因为他们整天接触专科患者,敏感度高,医院有其他相关专业,必要时,可以进行跨专业的会诊。
9.去检查应该如何配合?
主动配合,同样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方面。某些检查手段也许带来一些不适、不便,应该给予理解。某些检查有时还需要复查,或者过一段时间再回来观察(随访),都是必要的,这正是医生负责任的表现,千万不要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