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走向大众的有益尝试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宪帝制——袁氏帝梦破灭记》读后。
  
  近年来,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大众文化的崛起呈现锐不可当之势。学术走向通俗、历史走进大众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许多学者和机构为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张华腾著《洪宪帝制——袁氏帝梦破灭记》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该书是中华书局所出“大史记书系”之一种,它选择历史上具有影响力或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不仅介绍其经过,而且关注其影响,并将这个事件作为一个舞台,让众多的历史人物在这里表演,以叙事为手段,融笔者的历史观和价值判断于其中,从而引起阅读兴趣,使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其命运,窥见其人性,提高对历史的认知。该书以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事件为中心,以相关人物的活动为重点,以袁世凯称帝前后的心路历程为线索,对洪宪帝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进行了全面解读。
  
  全面描绘和深入挖掘事件真相。塑造历史的故事性和立体感
  
  张华腾从事袁世凯研究多年,在这一领域有着深厚积累和独到见解,对“洪宪帝制”自然是驾轻就熟。作者采用纪事本末体的形式,以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为全书序幕,描绘阐释了洪宪帝制的详细过程和各种原因,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袁氏帝梦发生、发展直至破灭的宏大画面。作者充分发挥纪事本末体的优势,因事命篇,以袁世凯称帝为线索,分蠢蠢欲动、迷途难返等五个篇章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与分析,从夺权到专权,从称帝到撤销,情节跌宕起伏,结构紧凑丰满,在记述历史事件的始末、显示历史事件的完整过程方面获得了成功。
  该书参考相关资料和著作近四十种,内容十分丰富。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事件和袁世凯本身,而是以袁世凯称帝为中心,把与之有关的各种派系和众多人物的活动和意图纳入到描述和分析的视线之内,从北洋系到革命派,从部下到亲人,从朋友到敌人,对他们在洪宪帝制舞台上的表现做了有声有色的展示,并对其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精彩解读,勾勒出了一段多维、立体的历史,为走近历史真实,窥探历史本来面目提供了路径,使我们对洪宪帝制这一民国初年的重大事件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同时,依据翔实的资料,作者不仅对袁世凯称帝前后的心理变化做了细致入微的推理和刻画,而且揭示出事件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表现了很强的故事性。重大历史事件本身就具有突出的故事性,故事性也是传统史学的一大特征。传统史学通过这一特点,生生不息地发挥着历史的一些主要功能。回归传统,可以使我们发现许多历史原本具有而后来渐被忽略的意义。
  
  置人物于历史环境之中,进行客观评价和理性分析
  
  洪宪帝制之后,对袁世凯似乎可以盖棺论定了,后人评价他口是心非、反复无常、背信弃义、阴险狡诈,骂他是嗜血成性的专制暴君、臭名昭著的窃国大盗、寡廉鲜耻的卖国贼等等,不一而足。袁世凯生前死后至今的一个世纪里,一直是一个受人唾骂的人物。袁世凯之所以备受贬抑,以至于他对历史的贡献也被抹杀,究其原因,晚年的洪宪帝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节点。中国人向来注重晚节,不管一个人早期如何为非作歹,不仁不义,只要晚年改邪归正,乐善好施,即可视为浪子回头,千错万错都能得到谅解;相反,不管早年怎样进步,如果晚年有不义行径,则难逃被贬斥的下场。白乐天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假设袁世凯早死6年,走在武昌起义之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缘,那么他当是摄政王载沣集权的牺牲品、受害者,晚节自然可佳,说不定治史者出于对其老死彰德的同情而生出无限的幽思来,也未可知。即便在逼清帝退位、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不久去世,人们也会珍视他的就职誓词,把其看作结束二千年帝制、缔造共和的一大勋臣彪炳于史册,而不会像后来那样以窃国大盗和复辟帝制的民贼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因为此举容易陷入以论带史的泥淖。
  洪宪帝制是当时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却令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之前袁世凯已是手握北洋军的大权,脚踏大总统的宝座,可谓身居高位,权倾一时,为什么还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千方百计地复辟称帝呢?长期以来,人们大多数认为,复辟称帝完全是袁世凯的野心所致,他成为正式大总统之后就准备改元登极,实行帝制是其既定方针。但这种解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过分夸大了个人的历史作用,具有片面性。张教授认为导致袁世凯称帝的因素很多,“包括国外、国内、主观和客观等诸方面”,“洪宪帝制是一场非常复杂的矛盾运动”。(《洪宪帝制——袁氏帝梦破灭记》,第3页)袁世凯称帝并非袁氏的一厢情愿,而是有着复杂的背景,既有他个人的因素,又是民初复杂政治形势演进的结果,同时也是当时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产物。作者以资料取胜,论从史出,不发无源之水,不立无本之木,不轻易拘泥于成说,而是依据资料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与流行的历史演义和小说相比,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观察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在谴责袁世凯的同时,给予更多的理性思考,而不是停留在发泄情感的感性层面。
  
  既坚持科学性思想性,又注意通俗性可读性,力争二者有机统一
  
  走出史学界,这是近年来史学界发出的呐喊。黄朴民在《历史的第三种读法》一文中提出:历史的第三种读法“就是要打破壁垒森严的专业与业余的界限,跳出高雅与通俗的人为圈子,让专业历史工作者暂时放低身段,离开高高的象牙之塔,走向社会,融入大众,以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方式,弘扬健康的历史观念,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与更多的大众分享历史的智慧,反省历史的经验,化腐朽为神奇,变深奥为平易,使尽可能多的人消除对历史有形无形的隔膜,使阅读历史,认识历史,借鉴历史成为社会大众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光明日报2007年5月18日第9版)
  《洪宪帝制——袁氏帝梦破灭记》一书以通俗表述方式为外在,融学术于内核之中,致力于学术走向通俗、历史走进大众,用实际成果勇敢尝试了历史的第三种读法。该书线索明确,细节突出,语言形象,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物和事件的认知,让人读后有所启发,增强了对相关历史的理解。史学研究以文字表述为主体方式,长期以来即是如此。中国古代史家特别重视史书文字表述问题,把“善序事”作为“良史之才”的一条重要标准。作者很注意这方面的突破,在写作手法上力避艰涩,力图通畅,寓历史真实于生动活泼的文字之中,读来节奏明快,引人入胜,通俗易懂。同时书中还镶入了大量图片和书影,如人物照片,历史图像,时人漫画和资料书影等有近百幅。历史图片是形象化的历史,它最便捷、最生动地切人生活,引读 者进入历史的场景,感受当时的历史画面。将老照片与重大历史事件熔为一炉,不仅真实可信,增强了文字的说服力,而且形象直观,增加了著作的色彩感,富有观赏性和可读性。以史识图,以图证史,作者将书斋中的学识,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其在表述方式的变革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作者先后三易其稿,努力使这本书做到科学性、思想性、通俗性和可读性的统一,这种尝试可为历史研究走出象牙之塔,历史知识普及民间贡献一些力量。
  扩大历史学的社会基础,避免历史学的社会边缘化,这是对历史学的自我救赎。史学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成了在史学界范围内流浪的幽灵。为什么历史学影响不及文学,就是因为历史学忽略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比如,在书写话语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学味道太淡,更谈不上优美如歌。试想,历史学如若失却读者,岂不就是无水之游鱼、无根之浮萍?只有更多的人亲近历史,关注历史,才能使历史研究拥有更坚实的基础,注入更活泼的生机;才能使历史专业读法在更理想的环境下坚持下去,壮大起来;才能使社会大众的历史通俗读法提高层次,实现升华。说到底,此乃双赢选择。
  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责任是传统和文化认同问题,如果仅仅局限在学院和课堂里,就没法说文化认同,所以,历史的学术研究是必须和社会沟通的。除了知识训练外,学术研究有一个知识传递的问题,就是怎么让你的研究传达给更多的人知道。但关键在于,是我们降低水准来将就公众的水平和兴趣,还是使公众逐渐提高自己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来增进自己对历史和经典的了解?很显然,后者才是我们努力和发展的方向。以科学性不失其价值,以可读性不失其受众,如此,历史知识才能在民间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学术的作品能不能装衬通俗的包装?在学界与大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能不能搭建起自由流动的阳关大道?史学能不能真正地深入民间?怎样才能把好的学术传达给公众?这些问题已越来越受学界的关注。无疑,张华腾教授在历史走进大众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洪宪帝制——袁氏帝梦破灭记》一书在学术与通俗、历史与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学术大众化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不过,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注意故事性和可读性,未免使有些情节出于设想和夸张;重视全面考察,又难免使行文显得冗繁等等。当然,这些也是事物表现出来的两面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其他文献
“文革”前,我喜欢蹭旧书店,每到一地,必定逛逛,去不了的,去信邮购。原因简单,旧书便宜。所买的旧书上,有的有原主人的题记。这些题记,与学者考订版本源流、评骘内容得失、阐发著作内蕴等不同,只是用短简文字,或记下购买时间,或描绘读书环境、心情,或抒发一点感慨。当时未曾注意,待它们躲过“文革”浩劫,重读其中的几本时,觉得这些题记似显示了上世纪20-60年代读书人的文化底蕴和读书境界,或许可以把它们看作反
近两年来,法国精神分析学大师雅克·拉康在中国学术界内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当人们发现,对米歇尔·福柯和雅克·德里达的研究很难再有所突破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曾深深启发过这两个人的雅克·拉康。笔者近六年来一直潜心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自然为人们给予拉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欣喜。  加上拙著《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拉康研究专著至少已有四五本了。其中张一兵先生的《不可能的存在之真——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是一位政治思想上错误多端、艺术成就却很高的复杂人物。他的一生,是将文学和感性化政治调和在一起而精心绘制的一幅撼动人心的油画。在这幅充满了诡异的油画中,“美”——凌驾于他的文学与政治人生之上。在很多人看来,1970年三岛由纪夫的切腹自杀,应归咎于他“企图发动政变”的失败。但笔者认为:三岛由纪夫是一位对世界文学有着独特贡献的杰出作家、是一位对独特美学执着追求与大胆实践的作家;三岛由纪
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习称“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主办的“2011华夏阅读论坛”之“文学阅读与鉴赏暨江苏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研讨会”与“校园阅读与学习型图书馆研讨会”先后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中原工学院图书馆举行。  首场论坛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与江苏省图书馆学会阅读与用户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3月31日至4月3日在苏州召开,旨在探讨全民阅读、健康阅读和文学阅读引导等方面的问题。第二场由中
看到快递送来的《(亦报)随笔》摆在案头,想要岳麓书社的这_版已很久,总算又了结了一桩事。  近来知堂文字颇热,坊间版本也多,单长沙钟叔河先生就先后编了三种,《散文全集》太贵,《类编》嫌它又厚又零乱,还是二三十年前钟先生以敢为天下先般勇毅印制的几种知堂文集最合我意。每种册子都以极素朴的封面出现,淡淡墨色隐隐现出原版风貌,集知堂墨迹以为书名,编校严谨不说,书后还有人名书名索引,看似简单的背后是有大尊重
读着龚静的《上海细节》,我忽然想起去年看过她的一篇《张岱雪意》。龚静是很喜欢张岱的文章的,赞赏这位深受公安派、竟陵派影响的晚明文人对于人生高远超脱的审美态度和清澈空灵的文章境界,倾慕那种“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幽情单绪,孤行静寄”的艺术追求,表现“真性情”。不过张岱既喜雪中天地的“大静”,也极爱繁华、热闹。龚静却只喜静静地寄情于日常人生,记下城市生活的“余情”。  在上海闹市中,吸引作者的是小马
在中国,鲁迅在四个重要的城市生活过,那就是:北京、广州、厦门、上海。城市提供了观察现时代的一个最迫近、最鲜明的视角,而城市形态本身也即构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内容。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鲁迅对同他的生活发生直接关系的几个实体城市的感知状况,通过他的叙述,了解他的思想变化;而且通过这一层面,重温当年中国社会艰难转型的过程。    北京    北京,这个城市对鲁迅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鲁迅自从日本经受
[日]小园晃司译  今年3月6日,由日本《群像》杂志主办,莫言先生和用日语写作的美国犹大裔作家李比英雄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了一场以文学为主题的对话(本刊曾在今年第2期的“东亚视野”栏目中介绍李比英雄先生的经历与文学成就)。今年7月号的《群像》杂志发表了这次对话的日文文本。本刊经由莫言先生和李比英雄先生授权,并承蒙《群像》杂志允许,独家发表其中译文本。译者是留学于北京大学的日本学者小园晃司先生。
我以为理解教材编写者意图,用好教材,发挥教材设定的课型功能,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美丽的颜色》一文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这一单元分别由两篇回忆性散文鲁迅的《藤野先生》、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和两篇人物传记茨威格的《托尔斯泰》、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组成。根据教材定位前两篇是教读课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   统编教材实行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组合,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
显示社会特征、记录历史变迁、见证政治得失的方式有多种,最有力、最可信的莫过于法律。“文革”之后,中国重上民主与法制的轨道,步履尽管缓慢,目标始终坚定。在改革开放的大旗下。每一个重要法律的出台,每一项法律条文的修改,每一件震惊全国的司法大案,不仅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不仅反映出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也深刻地影响着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历史定位。像颁布通过《宪法》(修订)《破产法》《公司法》(修订)《物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