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河南省夏谷的适宜种植密度,以豫谷2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45.0万、52.5万、60.0万、67.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系统研究了夏谷的植株形态特征、抗倒性、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之间谷子株高没有显著差异,但重心高度随密度增加显著升高,茎粗、穗长、光合速率、茎秆弯折力、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密度为60万株/hm2时谷子产量最高(6036.0kg/hm2)。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提升谷子产量,但同时加剧了植株对资源的争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