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关于“在”的讨论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德格尔一生都在讲形而上学。他指出哲学的主导问题是追问在者的在,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问题。“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在海德格尔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这是所有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在”的问题不容易首先被考虑,但它却是首要的。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应该追问的是“在”而不是“在者”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更深层次的领悟形而上学,体会海德格尔对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超越。
  关键词:在,在者,无,思
  “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在海德格尔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问题。对于“在”的讨论犹如窗为什么是窗,门为什么是门一样。海德格尔认为这是所有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在”的问题不容易首先被考虑,但它却是首要的。这个首要并非指时间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这个首要包含了三重含义:最广泛、最深刻、最原始。它的最广泛体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区域上,以无为界,所有在者都包括,强调了“在”的广泛。最深刻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刨根问底,去深究它的“根据”,而这种根据就是在者在的根据。我们可以把最原始理解为逻辑上在人的认识之前。海德格尔认为追问在者在本身就是跳跃的,强调了发问本身很重要。问题本身似乎没什么,关键所在,是问问题的人,问问题的思想。从“在者”跳到“在”,这就不由得使我想到黑格尔的“反思”思想。每一次思想都在跳跃,无跳跃就无法产生反思。所以追问“在者在”,重要的是站在“在”的层面。伟大的提问比伟大的答案更重要,只有站在新的高度才能看到原来的限度。“在者在”的问题是理性的问题,海德格尔把在与过去、现在、将来联系起来。认为哲学活动就是对“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到不在”这一问题的追问。
  一、究竟为什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
  当海德格尔将“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个问题进行展开的时候。他进一步地带领着我们探寻了在和无的含义。在、在者、无,都进入到了这个问题之中,被探寻的东西是“在”,被问及到的是“在者”,面对着“在者”去问“在”。 海德格尔认为讨论“无”是非逻辑的。海德格尔认为,思想最原始的规定性就是“有”、“无”,思想很重要,思想本身就是“有”和“无”。在对海德格尔“有”和“无”的讨论的学习中,不乏可以联想到黑格尔哲学,黑格尔的伟大哲学思想开端于逻辑学,而他的逻辑学开端于“有”、“无”。其中纯粹的存在就是纯粹的“无”,就是纯粹的思想,“无”不是否定,是各种否定的基础。“有”“无”相互不可分离。有不是肯定不是对某个具体事物的肯定。无论哪个哲学家进行思考,都不能将有和无当作某个具体的东西,否则永远都无法探究出结果,有和无最好的理解应该是思想。海德格尔分析了“在”,分析了“无”,并且解释了为什么将在与不在捏在一起。海德格尔形容这是一个摇摆的状态,因为这种摇摆状态才有张力。“在”首先是生存问题,其次是一个文化问题。我们所追问的在并非是为了建立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所以说,这个问题是让人领会在的真正含义,而非建构曾经本体论意义上的事情。
  二、追溯在的语法和语言
  海德格尔的几点批判如下:第一,科技、理性,所以诸神逃遁。第二,精神在地球上的没落。第三,反对大众,强调人类精英化。第四,平庸,思想平庸,能力平庸。海德格尔认为世界是一世之界限,一生一世人的世界。世界是不断移动变化的,这里更强调精神。精神力量充盈了才会流溢,精神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留意向他人,留意向其他文化延伸。在美国和俄国,无差别性平均状态盛行。所谓平均化是批判常人即人的沉沦状态,所谓沉沦记平均化无高低,无个性,所以反对日常生活中的平均状态。我们应该做的是对“在”开放,让在在精神中敞开,防止在世界中沉沦。海德格尔非常强调语言,语言不是平时的声音,文字的语言,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语言,语言是存在本身。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
  海德格尔从语法和语言中找“在”,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始含义。长出来、升起来、停在那,最后留在那里。“在”是个领域,从一开始就反对在是某个东西。语法上的的在的三种形式: 不定式,动词,名词。最终从词性上在意味着模糊,不确定。“在”在古希腊中是一种常住,所谓常住即使出现停留逗留。在即产生、出现、停留,在指的是对我们显现自己,不在指对我们隐匿自己,不显现。如果理解为不在,就忽视了在的真正意义,这里主要对在的语法,词性进行理解,产生了三种特性以及在中包含着不确定性。通过追问,最终所概括的在的含义就是生、升起、停留。产生在我们面前并对我们显现,然后停留就是存在。通过语法和词源中形成了在的含义并追问了在的本质,海德格尔认为,想追问在的本质,首先要区分在與不在。一方面,海德格尔认为在的含义是不断变化的,生成的。从历史性人们对在的理解中,在是不断显现生成,从而形成了在的含义。海德格尔提到:“任何不是绝对地无的事物都“在”,甚至无在我们处也属“在”。
  三、对在的限制
  在与应当,是不能推出应是,真不能推出善。在与应当相比是事实,通过应当把在上升。在与表象,在与比较就是原形,表象所代表的是原形和模本的关系。在与思,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胡塞尔的我思进行了很多的延伸,近代哲学思显现了近代思与在的对立,古代哲学对应着世界说世界而近代哲学则是从思出发。海德格尔说:“思存在就是听从思的召唤”。思与在听从思的召唤,在也同样包含着应当的问题。思是在的基础。在召唤思,在是活的,有生命的。在理性科教中思是死的,僵硬的。在文学、艺术、诗人,眼中思是有生命的。通过以上区分可以知道真正的在是落到真正的思。思不是客观的,理性的,逻辑的思,而是诗意的思,因为语言导向了艺术化、诗化。在与形成,万事万物都是生成变化的,在的停留与思相比是具有客观性的,在对应着形成,不同的区分形成不同的含义。
  注释: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9月第1版,第24页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9月第1版,第42页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9月第1版,第85页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J].孙周兴译.哲学译从,1992(05)
  作者简介:宋晓琳(1997年-),女,汉族,哈尔滨市呼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图书馆开通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意义、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的优势。旨在为图书馆智能化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  一、图书馆开通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意义  1.1获取更多可行性和实用性强的数据信息  众所周知,人们的所有活动,包括生活、学习、生产等等方面的任何活动都会产生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信息无论是对于企业而言,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
期刊
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需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以提高其上染率,但含盐染色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利用双子季铵盐对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的阳离子化改性,能够大量减少无机盐的使用从而实现其清洁染色。论文通过不同原料与工艺分别制备了结构相似但疏水碳链长度等比例增加的弱亲水性系列双子季铵盐。论文使用该系列双子季铵盐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从而削弱棉织物的阴离子性,研究了双子季铵盐疏水碳链长度对其在棉纤维上吸附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所属的吸附模型,计算了在不同改性条件下季铵盐对棉纤维的亲和力。并且对改性后的棉纤维进
摘要: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爆发,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养殖业发展。而通过早期采用相应防控措施可降低非洲猪瘟影响,为确保防控效果还应对在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展开研究,阐述其特点,分析在基层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对策;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基层生态环境队伍应急能力,保护好基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获得感。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从加强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着手,对当前基层生态应急能力的现状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如何加强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确保基层生态环境安全。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现
期刊
靛蓝又称靛青,其染色织物色泽天然饱满,色牢度较好。但研究人员发现,将靛蓝染色棉织物暴露于空气中很快会出现褪色现象;尤其是在光氧条件下,染色织物褪色速率快,褪色程度较高。本文将靛蓝染料及靛蓝染色棉织物置于光氧、无光氧化及无氧光照等条件下进行处理,研究了紫外光、日照光及氧气、臭氧等因素对靛蓝棉织物褪色的影响,并探究其褪色机制;通过优化靛蓝染色工艺提高靛蓝染色织物的抗光氧化性能,确立最优的染料浓度,NaOH浓度,Na2S2O4浓度及皂洗温度;使用不同的抗氧化剂对靛蓝染色棉织物进行后整理,提高其抗光氧化褪色性能。
摘要:在当下的发展背景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成為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导致环境污染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汽车尾气问题,持续排放汽车尾气不但消耗能源,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目前能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话题。然而通过利用新能源技术,将新能源技术运用到汽车制造业中,可以很大程度的较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问题。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发展路径  一、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智能化  现阶段,我
期刊
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面料之一,棉织物因其优良的服用性能被用于服饰、室内装饰、医疗、军事等各个领域。然而,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仅约为18.4%,是一种易燃织物,这极大地限制了棉织物的应用范围。层层自组装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地在纺织品表面构造阻燃涂层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易与棉织物结合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富含氮元素和磷元素的聚磷酸铵(APP)、环保无毒的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和六水合硝酸镍作为阻燃剂,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将其组装到棉织物上制备阻燃棉织物。本文中APTES为阳离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国家“弘扬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传统手工艺”的指导背景下,运用互联网的优势介入手工艺保护与发展是大势所趋。文章从传统手工艺需紧贴社会生活入手,梳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指出工艺秘密与互联网传播特性的分歧,进而提出传统手工艺在互联网的传播中需要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保护。  关键词:手工艺;互联网传播;知识产权  一、互联网——大势所趋  1、手工艺与社会生活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很多习俗和文化传统在二十四节气中充分体现出来。目前,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各方高度重视,也成为了文创产品新的设计主题。本文将基于对文创产品设计原则等方面的分析,探索二十四节气在文创设计的应用方式,助力节气文化的传播及其艺术价值的挖掘。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文创设计;应用研究  引言:  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千
期刊
摘要:艺术作品创作主体除了可以是单一也可以的多元的。本文主要从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和创作主体的多元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意在论述和展示艺术创作主体多元化的设想与可能,分析创作主体多元化后作品面貌的呈现方式。多元主体创作的意义是深刻的,有新的创作主体的加入可以影响作品创作的过程和方式,可以拓宽作品的维度,还可以使作品的呈现方式发生改变。对当代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主体多元性;艺术创作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