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基于学生唱歌不好听,提出打造充满情趣的课堂,增强学生对美感的认识,提高艺术审美力,加强唱歌的指导。那么怎样让音乐教学趣味性呢?为什么要研究趣味性呢,因为它可以使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活动,让歌声变得更加好听。
第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感的认识,提高艺术审美力。
《新课程标准》 规定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愉悦性,情趣化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特质。让学生沉浸在音乐斑斓的视听世界中释放童趣,展现童心的根源。表现童心里的音乐美。
比如:在教学《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时,先采用艺术直观的方法,营造四季的场景,同时聆听着伴奏音乐,感受四季的美和音乐中的画面:小树苗,小蜻蜓,鸽子,雪人等,再听孩子在四季里优美的歌唱录音,放飞理想,信念,以及爱大自然的情怀。审美力随之上升,在饶有童趣的聆听中感受美,再用歌声表现美。充分聆听之后,有了音乐联想,想像力,表象,声音就有感染力了。无独有偶,在《大鸟笼》一个教学,我如何打造童趣的呢?先走进森林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聆听音乐中走出了谁?很多学生都能回答出啦,小鸟。小鸟们在干什么,看老师把《大鸟笼》音乐用符号画出来,我用不同的符号画着,让学生听着音乐联想各种符号小鸟们的活动,有的说在捉虫,在玩耍,在飞翔等。在聆听中理解了音乐再对着音乐图谱表演,童趣横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音乐,童心满足了,音乐学习有趣了,发展了审美力。音乐课堂一旦有了生命的活力,就呈现出勃勃生机,人性得到回归,潜质与灵感得到绽放。这样教学还担心唱歌难听吗?
还有一次,我再让学生聆听音乐时,有一个学生说,他仿佛听到花开的声音了,所以,要想唱好歌,首先要充分聆听,在视听世界中释放童趣,感受美,才能表现美,唱好歌。
一、趣味性
兴趣是都事物自主自愿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呢?那么怎样培养呢?
1.首先要激发动机,调动情趣,激活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好奇心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我常常挖一个情境的池塘,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好奇心。比如:《西风的话》一课教学,一开始我语言描述深秋的景色,大雁南飞,树叶飘落,秋风瑟瑟,秋天来了,秋姑娘会给我们说些什么?对我们挂念吗?然后开始播放歌曲。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了。然后开始歌曲教学。还可以一开始播放一段音乐,问题引发,让学生说说音乐感受。
2.以“动”激趣,针对中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和善模仿的特点,采用律动,舞蹈活动,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玩中快乐地接受音乐的熏陶,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比如,在学习《音乐是好朋友》这首歌曲时我播放伴奏音乐,孩子们一起在宽阔的音乐教室里跟着老师一起跳起了华尔兹的舞。来感受音乐旋律,三拍子节拍特点,培养了乐感,其乐融融。《新疆之春》老师就跳上一段新疆舞。或者跟学生一起打打新疆歌曲的典型节奏,咚哒哒咚哒,拍拍凳子。又如,在学习《五月的夜晚》一课,引导学生想象仿佛来到匈牙利的树下,玩拍手游戏,掌握了歌曲节奏,在玩玩中学习音乐,增加了兴趣。从而自主自愿地歌唱了。除了舞蹈、动作、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兴趣之外,还有故事教学,一段音乐,一个故事,一首歌,一个故事。研究发现,人脑对故事特别感兴趣,把音乐变成故事,拉近学生音乐学习的距离。其次是动画,可爱有趣的动画,插图,视频。一下子就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芦笛》一课,先播放歌曲动画视频,学生边看边感受音乐的情绪,内容,速度,风格。
激发兴趣的手段很多,如,猜谜活动,个别角色表演。艺术争章,小组比赛活动,鼓励性评价等等。
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著作中提出新三中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相统一。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有了兴趣,就有了强烈的需要,学习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就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爱音乐,自然爱唱歌了,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在趣味理念下,让我们用与学生相同的眼光审视着,完善着自己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实践,活动为中心,让音乐教学充满情趣额,童趣,兴趣。让歌声更美,陶冶性情,愉悦身心,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徜徉,飞到理想的彼岸。
第二步 随着趣味性的增强,审美力不断提高了,对美感的认识加深了,接下来就是声音的指导,歌唱技巧的运用了。如何唱好歌呢?
二、首先要掌握歌唱技巧方法:
唱歌姿势的指导:身体要平直,双肩放松,保持积极而兴奋的状态,着力点在腰部以及正确的呼吸支持下进行发生训练。
(1)哼鸣(m)练习
(闭口哼唱)
要求:口腔内好像含着半口水,声音从鼻子上端(眉心间)发出似的,练习时气息要做到“匀,慢,稳”。学生建立混合共鸣及头腔共鸣的感觉,保证声音具有“高位置。”咽腔内张合适,歌唱器官的运动能协调自如。保持唱歌状态,轻声高位置。在日常的歌唱教学中,我是采用哼唱旋律,来完成的闭口哼唱,这样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发生训练,也熟悉了歌曲旋律,培养了乐感。
(2)以弱声来练习
(张开口唱)
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哼鸣位置上慢慢张开唇部来唱各种母音,让学生体会歌唱时好像头顶上顶着一本书的感觉,并且一直要保持这种歌唱状态。常态教学中,我让学生张嘴在心里默默地唱,保持咽部打开的唱歌状态,第二遍轻声填歌词,咬字,吐字。注意气与声音的比例正确,平衡。
学会了之后,唱歌状态保持了,咽腔内张合适之后,再放声歌唱。
假如,课前专门发声训练会有点枯燥,学生会坐不住,相反,把发声练习纳入歌曲中,课堂会很有效。达到一取两得的效果,不仅进行了发生训练,也完成了新歌教学。比如:《西风的话》一课教学,先随着旋律模仿风声,再心里默唱,最后放出声音歌唱。天长日久,贯穿于日常教学,学生的声音自然也就变美了。
三、音准,音高的训练
唱歌时有的地方跑调,音不准,会更难听,如何训练?在多听的基础上,培养乐感。集体练习时多唱些基本练习,各种调式音阶,音程,注意音高的准确性,听唱结合,效果更好。如用“互帮法”来矫正音准,经常请音准的同学到前面唱,树立榜样,用歌声影响大家,也可以让他们当小老师帮助纠正,还可以借助“拐杖”钢琴伴奏来纠正音准。画音高图,旋律走向,比如上行音阶,下行的旋律,做手势的方法等。视觉听觉结合来矫正。比如在《七个小兄弟》的歌曲教学中,后面的一句“七个小兄弟”与第一段的“七个小兄弟”学生总是容易混淆,要么唱不准这一句,我就在黑板上画出这两句的旋律走向,再结合手势,边唱边比划。有些同学掌握了,就请好同学到前面范唱,再去小组活动,小组长帮助那些唱不准的同学。
四、歌曲节拍特点的训练
歌曲节拍特点的掌握,也就是强弱规律。不要都唱的很响亮,一般3拍子的歌曲要唱的轻柔优美,要有动感。三八拍,六八拍,三四拍等。比如课本上的《牧羊女》,《树叶儿飘飘》等等。2拍子的歌曲要唱的活泼,欢快。如:《木瓜恰恰恰》,《七个小兄弟》,《七色光》等等。歌唱要有节拍感。在日常教学中,我请学生用身体的摆动,感受3拍子的起伏。用拍手,拍肩,原地踏步的方法感受2拍子的强弱规律。如:《玩具进行曲》。等,借助声势动作来完成节拍特点的掌握。还可以老师听学生演唱边示范指挥帮助掌握歌曲节拍特点。钢琴伴奏弹出节拍感,三拍子伴奏,咚哒哒,强调强拍,二拍子咚哒。四拍子咚哒咚哒,等等。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受。最后是老师用美的声音感染学生。学生掌握了节拍特点,再演唱就能唱出节拍感了。另外,对比示范演唱法,是唱好歌曲的有效方法,没有节拍感的演唱与有节拍感的演唱形成听觉对比,美的事物人人爱,学生的歌唱自然有所提高了。
總之,精心设计每一节音乐课,分两步走,打造趣味性,发展审美力。再加入有效的声音指导。或弹性的声音,或优美的声音,或有力度的声音。学生的歌声变得最美,用歌声来歌唱生活,歌唱自然,表现童心里的音乐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第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感的认识,提高艺术审美力。
《新课程标准》 规定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愉悦性,情趣化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特质。让学生沉浸在音乐斑斓的视听世界中释放童趣,展现童心的根源。表现童心里的音乐美。
比如:在教学《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时,先采用艺术直观的方法,营造四季的场景,同时聆听着伴奏音乐,感受四季的美和音乐中的画面:小树苗,小蜻蜓,鸽子,雪人等,再听孩子在四季里优美的歌唱录音,放飞理想,信念,以及爱大自然的情怀。审美力随之上升,在饶有童趣的聆听中感受美,再用歌声表现美。充分聆听之后,有了音乐联想,想像力,表象,声音就有感染力了。无独有偶,在《大鸟笼》一个教学,我如何打造童趣的呢?先走进森林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聆听音乐中走出了谁?很多学生都能回答出啦,小鸟。小鸟们在干什么,看老师把《大鸟笼》音乐用符号画出来,我用不同的符号画着,让学生听着音乐联想各种符号小鸟们的活动,有的说在捉虫,在玩耍,在飞翔等。在聆听中理解了音乐再对着音乐图谱表演,童趣横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音乐,童心满足了,音乐学习有趣了,发展了审美力。音乐课堂一旦有了生命的活力,就呈现出勃勃生机,人性得到回归,潜质与灵感得到绽放。这样教学还担心唱歌难听吗?
还有一次,我再让学生聆听音乐时,有一个学生说,他仿佛听到花开的声音了,所以,要想唱好歌,首先要充分聆听,在视听世界中释放童趣,感受美,才能表现美,唱好歌。
一、趣味性
兴趣是都事物自主自愿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呢?那么怎样培养呢?
1.首先要激发动机,调动情趣,激活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好奇心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我常常挖一个情境的池塘,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好奇心。比如:《西风的话》一课教学,一开始我语言描述深秋的景色,大雁南飞,树叶飘落,秋风瑟瑟,秋天来了,秋姑娘会给我们说些什么?对我们挂念吗?然后开始播放歌曲。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了。然后开始歌曲教学。还可以一开始播放一段音乐,问题引发,让学生说说音乐感受。
2.以“动”激趣,针对中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和善模仿的特点,采用律动,舞蹈活动,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玩中快乐地接受音乐的熏陶,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比如,在学习《音乐是好朋友》这首歌曲时我播放伴奏音乐,孩子们一起在宽阔的音乐教室里跟着老师一起跳起了华尔兹的舞。来感受音乐旋律,三拍子节拍特点,培养了乐感,其乐融融。《新疆之春》老师就跳上一段新疆舞。或者跟学生一起打打新疆歌曲的典型节奏,咚哒哒咚哒,拍拍凳子。又如,在学习《五月的夜晚》一课,引导学生想象仿佛来到匈牙利的树下,玩拍手游戏,掌握了歌曲节奏,在玩玩中学习音乐,增加了兴趣。从而自主自愿地歌唱了。除了舞蹈、动作、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兴趣之外,还有故事教学,一段音乐,一个故事,一首歌,一个故事。研究发现,人脑对故事特别感兴趣,把音乐变成故事,拉近学生音乐学习的距离。其次是动画,可爱有趣的动画,插图,视频。一下子就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芦笛》一课,先播放歌曲动画视频,学生边看边感受音乐的情绪,内容,速度,风格。
激发兴趣的手段很多,如,猜谜活动,个别角色表演。艺术争章,小组比赛活动,鼓励性评价等等。
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著作中提出新三中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相统一。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有了兴趣,就有了强烈的需要,学习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就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爱音乐,自然爱唱歌了,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在趣味理念下,让我们用与学生相同的眼光审视着,完善着自己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实践,活动为中心,让音乐教学充满情趣额,童趣,兴趣。让歌声更美,陶冶性情,愉悦身心,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徜徉,飞到理想的彼岸。
第二步 随着趣味性的增强,审美力不断提高了,对美感的认识加深了,接下来就是声音的指导,歌唱技巧的运用了。如何唱好歌呢?
二、首先要掌握歌唱技巧方法:
唱歌姿势的指导:身体要平直,双肩放松,保持积极而兴奋的状态,着力点在腰部以及正确的呼吸支持下进行发生训练。
(1)哼鸣(m)练习
(闭口哼唱)
要求:口腔内好像含着半口水,声音从鼻子上端(眉心间)发出似的,练习时气息要做到“匀,慢,稳”。学生建立混合共鸣及头腔共鸣的感觉,保证声音具有“高位置。”咽腔内张合适,歌唱器官的运动能协调自如。保持唱歌状态,轻声高位置。在日常的歌唱教学中,我是采用哼唱旋律,来完成的闭口哼唱,这样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发生训练,也熟悉了歌曲旋律,培养了乐感。
(2)以弱声来练习
(张开口唱)
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哼鸣位置上慢慢张开唇部来唱各种母音,让学生体会歌唱时好像头顶上顶着一本书的感觉,并且一直要保持这种歌唱状态。常态教学中,我让学生张嘴在心里默默地唱,保持咽部打开的唱歌状态,第二遍轻声填歌词,咬字,吐字。注意气与声音的比例正确,平衡。
学会了之后,唱歌状态保持了,咽腔内张合适之后,再放声歌唱。
假如,课前专门发声训练会有点枯燥,学生会坐不住,相反,把发声练习纳入歌曲中,课堂会很有效。达到一取两得的效果,不仅进行了发生训练,也完成了新歌教学。比如:《西风的话》一课教学,先随着旋律模仿风声,再心里默唱,最后放出声音歌唱。天长日久,贯穿于日常教学,学生的声音自然也就变美了。
三、音准,音高的训练
唱歌时有的地方跑调,音不准,会更难听,如何训练?在多听的基础上,培养乐感。集体练习时多唱些基本练习,各种调式音阶,音程,注意音高的准确性,听唱结合,效果更好。如用“互帮法”来矫正音准,经常请音准的同学到前面唱,树立榜样,用歌声影响大家,也可以让他们当小老师帮助纠正,还可以借助“拐杖”钢琴伴奏来纠正音准。画音高图,旋律走向,比如上行音阶,下行的旋律,做手势的方法等。视觉听觉结合来矫正。比如在《七个小兄弟》的歌曲教学中,后面的一句“七个小兄弟”与第一段的“七个小兄弟”学生总是容易混淆,要么唱不准这一句,我就在黑板上画出这两句的旋律走向,再结合手势,边唱边比划。有些同学掌握了,就请好同学到前面范唱,再去小组活动,小组长帮助那些唱不准的同学。
四、歌曲节拍特点的训练
歌曲节拍特点的掌握,也就是强弱规律。不要都唱的很响亮,一般3拍子的歌曲要唱的轻柔优美,要有动感。三八拍,六八拍,三四拍等。比如课本上的《牧羊女》,《树叶儿飘飘》等等。2拍子的歌曲要唱的活泼,欢快。如:《木瓜恰恰恰》,《七个小兄弟》,《七色光》等等。歌唱要有节拍感。在日常教学中,我请学生用身体的摆动,感受3拍子的起伏。用拍手,拍肩,原地踏步的方法感受2拍子的强弱规律。如:《玩具进行曲》。等,借助声势动作来完成节拍特点的掌握。还可以老师听学生演唱边示范指挥帮助掌握歌曲节拍特点。钢琴伴奏弹出节拍感,三拍子伴奏,咚哒哒,强调强拍,二拍子咚哒。四拍子咚哒咚哒,等等。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受。最后是老师用美的声音感染学生。学生掌握了节拍特点,再演唱就能唱出节拍感了。另外,对比示范演唱法,是唱好歌曲的有效方法,没有节拍感的演唱与有节拍感的演唱形成听觉对比,美的事物人人爱,学生的歌唱自然有所提高了。
總之,精心设计每一节音乐课,分两步走,打造趣味性,发展审美力。再加入有效的声音指导。或弹性的声音,或优美的声音,或有力度的声音。学生的歌声变得最美,用歌声来歌唱生活,歌唱自然,表现童心里的音乐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