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net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境创设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的,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特点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完成身体练习,同时陶冶情操。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情境 创设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可以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双方的积极性。教师应努力学习,认真备课,不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学法,调动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创设教学情境是达到教学目的的较好方法之一。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意志品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上课内容、场地器材、学生特点创设不同的体育游戏,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为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情境。下面笔者结合多年课堂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运用形象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语言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运用语言法创设情境即通过讲故事、提问、设问、诱导等,把学生引入情境的方法,使用语言法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方法与要求,迅速进入情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的一句形象化的语言提示,胜过让学生做多次机械模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队列练习时,教师首先主动向学生提问:“你们看过国庆60周年阅兵式吗?”并引导学生积极模仿解放军的形象雄赳赳、气昂昂,精神饱满地进行队列练习。又如教学跳远起跳技术时,把踏跳板比喻为“似烧烫”的铁板,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快速有力地完成起跳动作,把短跑起跑过程比喻为“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意犹未尽,余味无穷,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抓住学生爱听、爱看,爱讲童话故事,喜欢在故事情境中玩耍的特点,使他们身处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沙包投准”的教学时,可创设“小青蛙找妈妈”的情境。开始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在找妈妈的途中遇到许多小动物,指导学生模仿它们做准备活动:模仿大雁飞(上肢运动)、小鸭子走路(下肢运动)、小猴看东西(头部运动)、小熊摘玉米(体转运动)、大象走路(腹背运动)、小白兔跳(跳跃运动),遇到小河,要踏石过河(专项准备),要过比较宽的河,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看谁的学本领学得快;在稻田里要消灭害虫,于是它们拿起武器(沙包)消灭害虫(投准)。最后,小青蛙终于找到妈妈,与妈妈一起跳起优美的舞蹈(放松活动)。
  三、运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游戏是一项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它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将障碍跑的教学过程设计成送“鸡毛信”的游戏。铺垫子作“草地”,把栏架当做“钢丝网”,用两条绳子摆成一条“小河”,用实心球作“地雷”;让学生进行爬、钻、跨、绕等动作的练习,最后将信送到“目的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练习情绪十分高涨,学习效果得到极大强化。
  四、运用场地、器材创设教学情境
  体育场地、活动器械等都能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作用于学生感官,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进而感染学生情绪。但客观物质本身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精心设计和创造,使体育场地、器材“活”起来。场地器材的布置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方法。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平整的场地,清晰美观的图案线条造型,新颖的器材,醒目的标志,以及特制的教具,一个新颖、美观、和谐的教学场景,定能给学生清新的情境和直观感觉,引发其好奇心,吸引其置身于情境之中,激发其运动的欲望。
  体育教学中的“情景”是“人化”的,需要创造才能产生,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景”中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创设情境的手段也丰富多彩。适度运用能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会运动技能的同时,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独特乐趣,在乐中学,学中乐,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宋美超.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探索,2005.5.
  [2]叶松.中学体育情景教学的特点与常用方法.
  [3]王殿林.协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4]中学体育情景教学二三例.中国学校体育,2008.1.
其他文献
摘 要: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务之急,体育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师是教学教育过程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主体因素,不仅担负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任务,还担负培养思想品德的职责。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德育渗透,全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本文探讨了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
摘 要: 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保障和助推力。本文分析了如何利用灵活多变的策略,营造兴趣式英语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兴趣激发 初中英语 教学效率  什么是学习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就是一个人面对某一事物时,内心有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并力
摘 要: 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成为教学的主题。本文阐述了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彰显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理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在快乐中体验,激发小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体育课堂激情飞扬。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游戏 兴趣课堂  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教师要贯彻落实“健康友谊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小学生的实际
摘 要: 体育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体育教育与智育的关系和体育教育中智育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强调了智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智育 智力  智育,即开发智力的教育,指科学文化知识课程的教学。智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智育随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近现代,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在
摘 要: 小学体育教学是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手段。小学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趣味性、娱乐性强,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体育热情,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是小学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游戏教学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内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