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阵地,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落实教师教学发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是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正视的问题。
美国国家教育协会认为教师发展包括教师个人发展、组织发展、教学发展。徐延宇从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历程出发,分析了“高校教师发展”的六种典型解释和三种类型划分,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规模扩张之后,进入教育质量的转型时期,而高校教师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陈时见分析了教师发展和教师教学发展的关系.指出教师教学发展的主体是教师,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雷玉对郑家茂、吴振利、周卫萍、林杰和李玲等学者定义的教师教学发展的概念进行总结和评述.采用众多学者的观点,即教师教学发展包括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情意的发展等,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三维统合发展模式。
综合相关文献,教师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发展就是要通过控制或干预影响教师教学的各个因素,引导教师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而教师教学的影响因素既有个人专业知识和对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还包括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情怀,教师发展的核心都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发展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学校最基本的职责,在整个学校的工作中占有绝对的地位,教师教学发展对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参考其他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调研,发现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学校激励制度不健全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一直是大家公认的状况,认为教学工作全凭对教学工作的情怀。近些年,虽然各学校都在对学校风向标性的政策进行改革,即职称评审、绩效分配、岗位聘任等,但评审或考核的多项指标中,科研项目和论文仍是重中之重或限制性指标。指标中加进的教学获奖、科技奖、荣誉等级别过高,对教师的吸引力不够,一方面省级及以上这些奖项难度较大,获奖的概率难以企及,而且一些奖项也需要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支撑:另一方面,这些条件往往不是硬性指标,只是获奖后在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优先或者直接晋级。这些关系教师贴身利益的政策以科研作为限制性考核指标,加剧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投身教学的激情。
1.2教师结构不尽合理
20世纪后半叶,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我国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从1978年27.8万人,到2019年431.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人数也从1978年的20.6万人到2019年的122.6万人。学生数的迅速增加要求教师的数量必须跟上,而各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评估,学校也需要更上一个台阶申硕、申博等,需要引进大批的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使各学校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很不平衡,年龄两极分化较严重,部分学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达40%左右。这种结构下,年龄稍大的老师职称高,但知识较陈旧,不太愿意接受信息化的新思路、新方法,而年轻教师学历高又缺乏教学经历和经验,引进的博士很大一部分是一路从本科读到博士,没有任何教学经历,还有一部分博士的专业和学习经历与课堂教学基本没什么关系.导致进校后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3教师缺乏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主动性
地方院校由于學校原本基础较薄弱,地域条件不占优势,对引进的教师除了学历、学位外,基本没有太多的要求和进校后的任务,教学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而地方院校师资普遍较为缺乏,很多学校做不到让新进教师先听课、备课一段时间后再正式上课、上岗,而是一进校就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青年教师一方面努力搞科研,评职加薪,一方面要完成自己并不擅长的课堂教学,致使部分老师课堂上笑话百出,让学生节节课念书本、不会板书,还有个别老师上课和学生聊得热火朝天,下课学生不知所讲何为。目前,虽然各个学校在教师新入职后会举办一系列的培训,但收效甚微,绝大部分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基本的认识,积极性不高,仅限于完成任务、取得教师资格,学校的各类教学比赛也只是个别教师的一腔热情。凡此种种,归结到底教师重视不够,对于教学的认识模糊,缺乏主动投身教学的情义。
1.4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职能发挥不充分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首次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等方式来,寻找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措施。搜索陕西省30所普通本科高校的官网(包括4所民办高校),其中教发中心为独立处级建制单位的有13所,其余基本上是挂靠人事处、教务处,或者与宣传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合署办公,甚至个别学校官网机构设置中没有教发中心字样,没有教发中心工作职责。非独立机构的教发中心中心主任大多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主任由相关职能部门处长或副处长担任,工作人员以专、兼职组成,专职工作人员没有具体人数,日常工作基本是被动性的进行教师培训和外派教师学习.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些和教学相关的工作,不能有计划、有安排的开展教师培训、培养、教学咨询、教师发展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使教发中心的职能发挥不充分,在教师教学发展方面的效果不突出。
2教师教学发展的建议
自2014年,教育部提出鼓励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近年来在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和调研、分析发现的问题,从学校、教发中心和教师个人三个角度,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给出以下建议: 2.1学校政策引导
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经历往往是和学校政策息息相关。在国家破“五唯”的指导意见下,学校应切实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分配等关键政策上花大力气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在职称评审政策上开展分类评审,切实将以科研为主和以教学为主分开评聘,在评审限制性条件的设置上多元化且科学、合理,而在教学为主的评审办法中,要真正体现教学在其中的分量。岗位考核中用长期、可持续的考核方式代替阶段性的聘期考核,避免在一个聘期完成任务的教师在同一聘期出成果时有所顾忌。
2.2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
学校教发中心要联动教务、督导、人事等部门,充分发挥教发中心的职能。一是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結合各专业教师的学习、教学背景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教育教学培训目标对教师进行分类,制订培训计划。二是尽可能创造条件,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开展教师对外交流学习,送教师多外出参加高质量的研讨会及教学前沿论坛等,使教师多接触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开阔视野。三是要结合校内的专业设置和师资现状,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名师、各类带头人、教学成果获得者等的引领作用,培养自己的培训团队,便于开展常态化培训,扩大受众面,节约培训成本。四是建立一支教学素养过硬的督导团队,定期开展教学基本功大演练,指导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提高教学技能的办法,而不是一派和谐,只说好的,也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要指出改正方法。五是适当地通过教师教学档案录像、各种教学比赛、教改项目、师德师风建设等,引导教师正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师职业的满足感和荣誉感,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激发教师投入教学的热情。最后,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不仅是会用PPT,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使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借助已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
2.3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修养
近年来各地媒体曝光的教师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虽然有些自媒体有夸大、博取眼球的嫌疑,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职业教育方面自身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教师只有自己风清气正、积极向上、是非明确时,才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定期开展教育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和交流,使教师深刻理解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教育评价知识培训,使教师了解学校、教师、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正确地处理与学校、学生问的关系,客观地评价学校、同行及学生:加强教师敬业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使教师心甘情愿地主动投入教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3结语
引导教师“回归本分”,热爱教学、倾心教学和研究教学是当前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课题,创设激励教师投身教学的政策、制度,规划教师培养、培训项目,是学校必须完善的顶层设计。在信息化时代,在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这一国家的重要战略安排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从教育教学层面出发,肩负起振兴本科教学的重任。对青年教师从岗前培训开始,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培训、常态化的教学研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掌握课堂,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对信息化的了解,鼓励他们运用信息化教学、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对中老年教师,更应该因势利导,肯定他们对学校教学的付出和经验,鼓励他们改革创新、适应信息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上继续建功立业,实现教学知识、教学经验向教学智慧的转化。
美国国家教育协会认为教师发展包括教师个人发展、组织发展、教学发展。徐延宇从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历程出发,分析了“高校教师发展”的六种典型解释和三种类型划分,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规模扩张之后,进入教育质量的转型时期,而高校教师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陈时见分析了教师发展和教师教学发展的关系.指出教师教学发展的主体是教师,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雷玉对郑家茂、吴振利、周卫萍、林杰和李玲等学者定义的教师教学发展的概念进行总结和评述.采用众多学者的观点,即教师教学发展包括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情意的发展等,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三维统合发展模式。
综合相关文献,教师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发展就是要通过控制或干预影响教师教学的各个因素,引导教师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而教师教学的影响因素既有个人专业知识和对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还包括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情怀,教师发展的核心都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发展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学校最基本的职责,在整个学校的工作中占有绝对的地位,教师教学发展对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参考其他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调研,发现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学校激励制度不健全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一直是大家公认的状况,认为教学工作全凭对教学工作的情怀。近些年,虽然各学校都在对学校风向标性的政策进行改革,即职称评审、绩效分配、岗位聘任等,但评审或考核的多项指标中,科研项目和论文仍是重中之重或限制性指标。指标中加进的教学获奖、科技奖、荣誉等级别过高,对教师的吸引力不够,一方面省级及以上这些奖项难度较大,获奖的概率难以企及,而且一些奖项也需要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支撑:另一方面,这些条件往往不是硬性指标,只是获奖后在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优先或者直接晋级。这些关系教师贴身利益的政策以科研作为限制性考核指标,加剧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投身教学的激情。
1.2教师结构不尽合理
20世纪后半叶,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我国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从1978年27.8万人,到2019年431.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人数也从1978年的20.6万人到2019年的122.6万人。学生数的迅速增加要求教师的数量必须跟上,而各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评估,学校也需要更上一个台阶申硕、申博等,需要引进大批的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使各学校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很不平衡,年龄两极分化较严重,部分学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达40%左右。这种结构下,年龄稍大的老师职称高,但知识较陈旧,不太愿意接受信息化的新思路、新方法,而年轻教师学历高又缺乏教学经历和经验,引进的博士很大一部分是一路从本科读到博士,没有任何教学经历,还有一部分博士的专业和学习经历与课堂教学基本没什么关系.导致进校后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3教师缺乏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主动性
地方院校由于學校原本基础较薄弱,地域条件不占优势,对引进的教师除了学历、学位外,基本没有太多的要求和进校后的任务,教学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而地方院校师资普遍较为缺乏,很多学校做不到让新进教师先听课、备课一段时间后再正式上课、上岗,而是一进校就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青年教师一方面努力搞科研,评职加薪,一方面要完成自己并不擅长的课堂教学,致使部分老师课堂上笑话百出,让学生节节课念书本、不会板书,还有个别老师上课和学生聊得热火朝天,下课学生不知所讲何为。目前,虽然各个学校在教师新入职后会举办一系列的培训,但收效甚微,绝大部分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基本的认识,积极性不高,仅限于完成任务、取得教师资格,学校的各类教学比赛也只是个别教师的一腔热情。凡此种种,归结到底教师重视不够,对于教学的认识模糊,缺乏主动投身教学的情义。
1.4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职能发挥不充分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首次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等方式来,寻找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措施。搜索陕西省30所普通本科高校的官网(包括4所民办高校),其中教发中心为独立处级建制单位的有13所,其余基本上是挂靠人事处、教务处,或者与宣传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合署办公,甚至个别学校官网机构设置中没有教发中心字样,没有教发中心工作职责。非独立机构的教发中心中心主任大多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主任由相关职能部门处长或副处长担任,工作人员以专、兼职组成,专职工作人员没有具体人数,日常工作基本是被动性的进行教师培训和外派教师学习.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些和教学相关的工作,不能有计划、有安排的开展教师培训、培养、教学咨询、教师发展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使教发中心的职能发挥不充分,在教师教学发展方面的效果不突出。
2教师教学发展的建议
自2014年,教育部提出鼓励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近年来在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和调研、分析发现的问题,从学校、教发中心和教师个人三个角度,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给出以下建议: 2.1学校政策引导
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经历往往是和学校政策息息相关。在国家破“五唯”的指导意见下,学校应切实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分配等关键政策上花大力气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在职称评审政策上开展分类评审,切实将以科研为主和以教学为主分开评聘,在评审限制性条件的设置上多元化且科学、合理,而在教学为主的评审办法中,要真正体现教学在其中的分量。岗位考核中用长期、可持续的考核方式代替阶段性的聘期考核,避免在一个聘期完成任务的教师在同一聘期出成果时有所顾忌。
2.2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
学校教发中心要联动教务、督导、人事等部门,充分发挥教发中心的职能。一是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結合各专业教师的学习、教学背景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教育教学培训目标对教师进行分类,制订培训计划。二是尽可能创造条件,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开展教师对外交流学习,送教师多外出参加高质量的研讨会及教学前沿论坛等,使教师多接触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开阔视野。三是要结合校内的专业设置和师资现状,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名师、各类带头人、教学成果获得者等的引领作用,培养自己的培训团队,便于开展常态化培训,扩大受众面,节约培训成本。四是建立一支教学素养过硬的督导团队,定期开展教学基本功大演练,指导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提高教学技能的办法,而不是一派和谐,只说好的,也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要指出改正方法。五是适当地通过教师教学档案录像、各种教学比赛、教改项目、师德师风建设等,引导教师正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师职业的满足感和荣誉感,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激发教师投入教学的热情。最后,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不仅是会用PPT,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使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借助已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
2.3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修养
近年来各地媒体曝光的教师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虽然有些自媒体有夸大、博取眼球的嫌疑,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职业教育方面自身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教师只有自己风清气正、积极向上、是非明确时,才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定期开展教育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和交流,使教师深刻理解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教育评价知识培训,使教师了解学校、教师、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正确地处理与学校、学生问的关系,客观地评价学校、同行及学生:加强教师敬业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使教师心甘情愿地主动投入教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3结语
引导教师“回归本分”,热爱教学、倾心教学和研究教学是当前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课题,创设激励教师投身教学的政策、制度,规划教师培养、培训项目,是学校必须完善的顶层设计。在信息化时代,在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这一国家的重要战略安排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从教育教学层面出发,肩负起振兴本科教学的重任。对青年教师从岗前培训开始,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培训、常态化的教学研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掌握课堂,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对信息化的了解,鼓励他们运用信息化教学、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对中老年教师,更应该因势利导,肯定他们对学校教学的付出和经验,鼓励他们改革创新、适应信息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上继续建功立业,实现教学知识、教学经验向教学智慧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