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北腹露蝗若虫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分析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in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地学统计学研究广东北部桑田中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 Will)1~5龄若虫的空间格局动态.结果表明:越北腹露蝗1~5龄若虫种群变异曲线函数均为球状模型,表现为聚集分布,但各龄若虫的空间依赖范围分别为1.973、1.968、2.169、2.302和4.307m.利用Kriging插值法由地学统计学软件Surfer8.0产生的各龄若虫等值线图清晰地反映了各龄若虫的空间位置,表明越北腹露蝗有别于其它一些蝗虫,其低龄若虫呈聚居型,高龄若虫呈散居型分布.
其他文献
概述了中国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的主要生物生态学特征及其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确定小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生物学特性、种群变化规
为了研究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对小麦赤霉菌抑菌活性(G/%)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4种上述化合物的电性距离矢量(MD).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它们
以GIS为平台,建立了泥沙输移分布模型SEDD(sediment delivery distributed model),包括模拟流域年侵蚀量的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和
运用系统动力学思想,对2001-2030年新疆吐鲁番市旅游、经济、生态之间的反馈关系和相互作用程度进行模拟,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旅游人数、旅游收入;GDP及其增加量;"三废"
用20个随机引物对7个不同来源的鲍氏层孔菌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20个随机引物中,有17个引物的扩增产物DNA条带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不同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现的DNA条带
土壤风蚀是沙漠化过程的重要组成过程和首要环节,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从风蚀的形成机制出发,按性质将控制风蚀的措施分为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和机械
采用水提取和微生物提取的方式对青刺果(Prinsepia utilis Royle)黄酮、总糖进行提取,并测定粗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水提取与微生物提取青刺果黄酮的提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