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分析巨结肠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经肛门Swenson术(即完整保留直肠肛管黏膜及肌层)及经肛门Soave术三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结合我科巨结肠经肛门行改良Swenson术505例经验,加上统计国内外文献巨结肠经肛门Swenson术456例及经肛门Soave术1443例的大宗病例,将其各种并发症加以统计并予以分析.结果 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的污粪发生率为
【机 构】
: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小儿外科,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小儿外科,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小儿外科,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小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析巨结肠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经肛门Swenson术(即完整保留直肠肛管黏膜及肌层)及经肛门Soave术三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结合我科巨结肠经肛门行改良Swenson术505例经验,加上统计国内外文献巨结肠经肛门Swenson术456例及经肛门Soave术1443例的大宗病例,将其各种并发症加以统计并予以分析.结果 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的污粪发生率为0.6%、经肛门Swenson术为3.5%、经肛门Soave术为6.4%;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分别是0.4%、0、2.1%;失禁发生率为0.2%、0.4%、0.4%;结肠小肠炎发生率为1.2%、0.4%、7.2%;便秘复发率为1.2%、0.9%、4.1%.三种手术方式并发症数据进行3×2行列表x2检验,两两比较分析,经肛门Swenson术组和改良Swenson术组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6546,P=0.1983);而经肛门Soave术组与经肛门Swenson术组和改良Swenson术组的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56.3752、P<0.0001和x2=78.1408、P<0.0001.结论 三种经肛门手术均降低了手术创伤,但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经肛门Swenson术术后并发症较少,临床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漏斗胸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Nuss手术治疗CHD术后漏斗胸28例的病例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效果、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CHD术后漏斗胸28例患儿行Nuss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5~75 min,平均(61.1±7.6)min;住院时间7~13 d,平均(9.2±1.5)d.术中出现心包积血、心脏压塞1
目的 总结小儿胃切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月间行小儿胃切除术15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均手术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年10例;3年以内5例.9例行不规则胃壁病灶切除、小于50%胃体切除及毕Ⅰ式胃肠重建,术后1年期随访血色素、白蛋白以及身高体重均达到正常标准,饮食及生长发育状况良好.行胃体切除达50%以上以及采取毕Ⅱ式胃
目的 评价介入栓塞对肝母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介入栓塞后经手术治疗的肝母细胞瘤3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术前予介入栓塞治疗2~4个疗程后,均可手术切除,术后2周均予辅助化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肿瘤的完整切除,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5年,存活30例.结论 术前介入栓塞治疗可减少肿瘤血供,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综合治疗后可提高
患儿 男,6h,足月剖宫产.出生时即被发现头顶部一红色包块(图1).体检:头顶部可见约5 cm×3 cm×3 cm暗红色肿物,隆出皮面,瘤体边缘皮肤色泽正常,质软,无明显活动度,未触及波动感.局部彩色超声:可扫及深约1.9cm实性不均质回声,内可见强回声光团,与深部未见明显相通.头颅MRI平扫:左顶部可见一类圆形以等T1、T2信号为主包块影,中心可见稍短T1、短T2信号影,病灶大小约2.4cm×3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复杂性阑尾炎100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LA组和OA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LA组有24例中转开腹手术,Trocar孔/切口感染发生率(6.1%)较OA组(11.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目的 探讨重症腹型紫癜出现外科并发症时的手术处理方法及术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手术治疗的腹型紫癜12例的临床资料.出现的外科并发症包括:肠套叠8例,肠梗阻2例,肠穿孔2例.结果 5例肠套叠因受累肠管血供良好行手术复位;另7例均出现了肠坏死,其中4例位于回肠,1例位于空肠,1例位于回盲部,1例出现空肠和回肠两处坏死.这7例都作了肠造瘘+延期肠吻合术.关造瘘时间为初次手
目的 探讨儿童肌间血管瘤的特点、分析误诊的原因、减少误诊的方法和手术治疗的关键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肌间血管瘤24例的治疗体会及误诊原因.结果 本组24例中有13例术前误诊,误诊率为54.2%.门诊获随访11个月~9年10个月,平均4年7个月.彻底切除的22例术后有1例复发;未完全切除术后2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没有再复发.随访时有5例轻微跛行或肌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