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古人有"声入心通"之说,中国传统教育从发端之时就非常注重声音的作用。《周礼》记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其中"讽""诵"两项就是指记背("倍文曰讽")和吟诵("以声节之曰诵")。古代经典在流传过程中被赋予音乐性,既辅助了文本记忆,更有助于辞章审美意识的感发。与音乐关系密切的诗词歌赋等韵文自不待言,即便是散体的史传和古文,古人也常常按照一定的旋律来吟咏,从中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古人有"声入心通"之说,中国传统教育从发端之时就非常注重声音的作用。《周礼》记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其中"讽""诵"两项就是指记背("倍文曰讽")和吟诵("以声节之曰诵")。古代经典在流传过程中被赋予音乐性,既辅助了文本记忆,更有助于辞章审美意识的感发。与音乐关系密切的诗词歌赋等韵文自不待言,即便是散体的史传和古文,古人也常常按照一定的旋律来吟咏,从中体会"词气之缓急,韵味之厚薄"。一篇文章的线索脉络是否连贯、段落承转是否自然、框架结构是否完整,固然来自临场作文之时的选材、构思、布局,但从内在看,则受制于作者在日常涵泳中体会到的气脉、气韵、气势。吟咏的声音上通于"气","声气"就是文章的生命,
其他文献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习作编排自成体系,教师备课时要研究该课在统编教科书习作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地位及功能,确立学习起点,定位教学目标,以选择合适的路径来达成目标。教材提供的范例当中往往包含着表达支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这些表达支架,以助力学生的书面表达,使本课"记录想法"类的书面表达有清晰路径可循。
书信的写作属于应用文写作方面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培养学生运用应用文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侧重书信的正确格式、书信的写作内容、书信写作的点评和修改等方面;有意识地尊重学生自主发现与学习的过程,注重习作教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让学生在自主发现中学习书信写作的知识和要求。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对各单元习作有明确要求,应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做好习作教学:把握教学要求,明确习作目标;创设交际语境,把握习作话题,激发学生写作动机;交流习作素材,明确写作对象,拓宽习作思路;关注习作过程,搭设习作支架,突破习作难点;借助课堂习作评价表,进行数据分析,重建习作课堂。
分角色表演是低年段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语文要素,是适合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思维发展的实践方法。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课文特点和要素定位明确分角色表演的作用,通过立足文本内容和角色个性,遵循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分角色朗读为基础,使学生深度融入文本并产生综合效应。
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创新性编排,但在教学实施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与矫正。基于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从教学推动力是什么、教什么、教学起点在哪里、学生怎么学、教师如何教、教师角色定位六个方面深入讨论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的基本问题,有助于剖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根源并进行矫正。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习作单元进一步凸显了习作教学的重要性,是集中突破小学习作教学难点的最好平台。明确习作单元的内容和结构特点,充分整合并用好单元的丰富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突破习作立意、思维训练、语言运用等难点,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创编了习作单元,旨在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习作教学。当前,部分教师在习作单元的教学中还存在领会编排意图不深入、习作修改指导不具体等问题。从习作单元的定位出发,梳理与分析典型问题,提出实施建议,对进一步明确习作教学改革要求,用好教科书,提高习作教学效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父爱之舟》是篇幅较长的回忆性散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关注单元要素,其次要聚焦这篇文本的独特风格。可以围绕品味场景与细节,感受父爱内涵;探究课题与主题,体会思念之情;整体把控场景与梦境,感知散文特色,带领学生在深度的思维中整体感知文本,感受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熏陶。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有计划地编排了关于想象能力的语文要素,尝试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建立训练体系。聚焦想象要素,通过解析要素明确教学转化路径,立足选文加强阅读实践,关注表达提升想象思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该文在理论层面建构产教融合、高校人才培养、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联系。在实证层面分析高校机电专业产教融合育人现状、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实际状况,寻找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在助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层面,完善产教融合下高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助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策略,促进专业教育与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