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最坏的时代已经过去。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电影还没完成市场化转型,大量DVD冲击市场,电影人改行拍广告,摄影棚改仓库,电影院改舞厅,投资人自然不见踪影。
而如今,电影市场一派繁荣, 700部电影的年产量、170亿元的总票房……电影投资随着电影行业的兴衰而起伏。投资人更感兴趣的,无疑是像《泰囧》这样的电影,12.4亿元的超高票房成绩,成本仅4000万元,上映21天时间就为投资方赚回30倍利润!
热钱蜂拥而至。电影投资圈,成为冒险家们最爱的乐园。但这投出去的钱,是“聪明钱”还是“傻钱”?不到真金白银的回报落袋为安,谁都说不准。
亲自操刀剧本的投资人
杨智勇(化名)在房地产行业完成了原始积累,觉得人生应该进入“圆梦”阶段了。他的梦想是电影。年轻时曾幻想自己是银幕中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现在年龄大了,当不了英雄,当个织梦者,也好。
当然,老杨同样看重,如今国内电影票房每年保持30%的超高增速。从2010年的100亿元人民币,到2012年的170亿元人民币,两年时间内就增加了70%的收益。
老杨找到多年好友,同时也是制片人的林旭(化名)成立了电影公司,想把第一部电影锁定在80后女性,毕竟如今影迷主力基本是80后,而观影的选择权大多又在女性手上。
拿什么吸引她们?宫廷内斗已经过时,武侠科幻太过无聊。“女生最八卦的话题是什么?爱情!职场!”对30岁上下的80后而言,工作、结婚是现实大事。
题材有了方向,剧本呢?
在发布征集剧本的消息不久后,老杨公司收稿邮箱被来自全国的各式剧本挤爆,甚至还有人捧着剧本上门。但这些剧本连老杨这个外行人看了都直摇头,“不说故事根本落不了地,就连基本的分镜、台词都没写明白。”
找熟手写剧本,也在同时进行。朋友帮忙联系上一位国内曾创作过数个热门电影剧本的知名剧作家,对方的条件是:300万元创作费,以及两年时间的创作周期。
老杨大呼等不起。通常影视剧本创作在一年内,如果时间过长,会逐渐消耗投资者的热情,甚至产生弃剧的想法;另外谁也不敢保证两年后影视主流是否还是职场爱情类型,甚至可能在这期间内就已经出现类似影片。
经人点拨老杨才发现,电影圈其实对投资“新人”颇有偏见,对方这样随便开高价明显是认为玩票性质的“人傻钱多”,要让自己知难而退。“300万元不是不能给,但你好歹也不至于这么直接吧。”伤自尊了。
老杨干脆一发狠:自己写剧本!
老杨走的是野路子,负责把故事大纲提列出来,林旭负责丰富内容,进行分镜、对白的添加和组织。
为了让电影迎合现代人的猎奇感,老杨在编写剧本时还加入软科幻因素,以“人造机器女友”为噱头,将职场爱情故事打造为人与机器人之恋。
林旭不同意。好端端的小清新爱情电影这么一来成了四不像。两人谁也没说服谁,不得不召集公司全体人员进行投票来决定方案,最后都是80、90后的员工们投票,老杨胜出。
不是钱的问题
2013年初,老杨的“完美剧本”出炉,老杨掷下5000万元作拍摄资金。其实这在如今国内电影动辄近亿元的投资中仅算中档,“《泰囧》的投入也才4000万元上下。”
老杨将这5000万元分成了三部分:30%演员片酬+40%制作费用+30%宣传费用:制作费用不能少,这关系着影片是否完美;而至于演员片酬和宣传费用,则可以就具体情况“适当增减”。
没想到的是,安排得井然有序的资金比例,很快就出现了状况。
由于电影是青春爱情题材,那么片中主演必须具备时尚潮流气息,其中男女一号更是关键。老杨将目光盯在了国内影坛小有名气的L姓演员身上。联系上对方经纪人,原以为会得到热烈的回应,可老杨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剧本内容,对方就直截了当地询问片酬数目。
老杨报了个700万元。
在打电话之前,老杨知道该演员片酬最多在500万元上下,但苦于自己“资历尚浅”,不得已之下只能靠提高费用来邀请加盟。
“1000万元,否则免谈。”1000万元!这一等级的片酬足以请到古天乐、吴彦祖这种一线小生了。对方附加条件更苛刻:“全程豪华房车跟随”、“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签约费用按票房分成”。
老杨感觉再次被“欺负”了。再联系其他的备选演员。价格不少,对方还多提出了“拍摄休息期间视线内不能出现其他工作人员”条款。
“终于知道为什么行业这么厌烦热钱的进入了,确实搅乱了整个市场!”——早在2012年,导演高群书就曾抱怨不懂行的投资者单纯认为只要将最红的演员签下来,电影就能够大卖,而他们邀请演员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疯狂掷金,自然造成演员费畸涨。
对于演员的漫天要价,纠结万分的老杨最终下定了决心,请!大不了自己在其他成本上节省一点,他半开玩笑半赌气地指示“从今天开始剧组盒饭少肉,多菜。”老杨感觉800万元还是能谈下来,“一定要多拍几组镜头,不然浪费了。”
林旭负责招聘其他演员,在经历了数十人表演雷同的试镜后,他忍不住问:“你能不能用另外的方式来表达男2号在女主角最终选择男主角,离他而去的那种心疼挫败感?”
更哭笑不得的是,招聘人员时常遇到“美人计”,一些女演员为了获得出演机会,在递交名片或者握手时都会做一些挑逗小动作,甚至更直接地则暗示私下交流。一般来说,没人敢回应,一方面是道德原则问题,一方面是圈内也有口碑一说,这种负面消息很可能影响以后寻找投资,名声坏了在圈内也呆不下去了。
正式签约之前,明星L同意来试镜,可惜根本没仔细看过剧本,台词都背不下来。几次NG后,人家烦了,找到老杨要求在拍摄时自己光张口就是,台词可以由后期制作补录上去。
老杨只能辞退该主演,和林旭重新开始找演员。他们不知道这个磨人的过程什么时候能结束,也不知道等人凑齐了开工,还赶得上职场爱情这趟热潮不。 NG不断
相比老杨还未正式进入拍摄阶段就在不断NG,王风幸运地进入了第二阶段,但是“从建组开始,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当所有问题都得以解决后,影片也杀青了。”
王风入行比老杨早,尽管此前他连续两次投资“会成功”的电影均告败北,但对此仍抱有信心:“前两次亏了几百万没关系,只要赌对一次,就能赚回数倍的利润,一举把之前的亏损全部捞回。”这次他押宝了谍战电影。
为稳妥起见,王风找到三位有意向的传统投资圈朋友,预算1900万元人民币,这其中王风出资400万元,其他费用由另外三人平摊,但最终利润以每人25%进行分配。出资最少的王风需要多出力,担任影片制片人,跟随剧组进行拍摄工作,同时全权沟通解决剧组和投资者之间的问题。
自从剧组进场地开始,每天无数的突发事件让王风疲于应付,甚至一度怀疑是否是在开机仪式上“心不诚”,而遭到神灵惩罚,由此还有了去普陀山“拜拜”的想法。
在王风的计划书中,电影拍摄时长在2~3个月时间,比以往所拍摄的电影生生少了一个月。如此紧张的原因在于一个投资者点名邀请的演员档期冲突,为了配合他,整个剧组不得不调整时间,不但每天工作量从一般情况下的11个小时上升到了14个小时,甚至还将原本计划在夏季才运作的开机时间提前到了春季。这让剧组工作人员颇为不满,很快导演和摄影师为首的“谈判小组”找到了王风。
王风很是无奈。该演员是由投资者指定要求,得罪不起出钱的人;加薪?投资者不会同意。
王风暗自算了笔账,如果更换带头“闹事”的导演,最坏的打算就是全盘重新拍摄,此前的支出完全白费,另外不少演员在导演手下拍摄完自己的部分就离开剧组,重拍的话将会再度增加近300万元的投资。
王风在继续稳定主创们的情绪之余,四处寻找新的投资人,以补上那300万元的窟窿。
短时间内,哪里去找人砸300万元呢?王风将目标范围缩小在煤矿老板身上。“很多煤老板早已厌烦外界对他们‘暴发户’的定义,他们渴望包装自己,认为拍摄电影就是和文化挂钩,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文化人。”
果然,很快有人回应了,只是提出条件:电影主题曲的歌词由他来创作,这样才能更加显得“有文化”。
没办法,王风实在摆不平剧组内讧,只好换导演杀鸡儆猴。钱到账的同时,王风收到了对方的“作品”,看到那些语法不通的词句,王风数度有一把撕破歌单的冲动。最后“万恶”的资本赢得了胜利,插曲采用了这首奇怪的歌。王风安慰自己,反正一部电影中至少有3、4首插曲,而且都不一定是全首歌曲,随便找个不重要的地方安插几句就是了。
更多的钱窟窿,还需要王风来堵。
在影片拍摄计划中,有组镜头需要在机场进行拍摄。王风剧组工作人员和器材全部就位后,仅拍摄了15分钟就被机场相关人员叫停,对方说,机场临时有安检任务,要求非机场人员全部撤离,而之前所答应的17个小时的拍摄时间全部作废。交涉了半天,王风只能额外加钱。
最惊险的一次是电影拍摄进展到2/3,一个投资者想要撤资。
本来这个投资人就是王风拉来救急的,其对投资电影兴趣不大,不过碍于和王风的关系,说投资还是算了,但钱可以给,就当是借。所以双方当时只是签了借条,而没有签订合资协议。
为了不让电影半路夭折,为了拍摄过程中各种意外的超支,王风又奔波在拉投资的路上……
终端截杀
经历百般波折后,王风的片子终于杀青了。意外再次出现:因为题材涉及间谍、机密等客观因素,电影迟迟无法过审。
既然大银幕遥遥无望,王风只得打起了省电视台电影频道的主意。如果电视台接手播出,至少在播放中途以及片尾处能通过安插广告,收回一定成本。某省电视台节目采购负责人一开口就把他呛了回去:“你题材又没什么特色,影片中又没涉及本地元素,收视率谁来保证?”
“本地元素”让王风灵光一现,立刻回去组织演员重新在当地补拍了几个镜头,后期重新剪辑。“反正多的钱都花了,也不在乎再追加这些了。”
一个月后,王风再度找上了购片负责人,对方在看到影片中不时闪现出的熟悉场景,以及影片结尾硕大的“感谢地方电视台友情提供”等字幕笑了起来,成交。
当然,王风的另辟蹊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幸运的,因为避开了最残酷的终端院线渠道争夺。在这里,排期成为一门深奥学问。
排期,是指各大影院放映电影的时间表,如果一部好电影没摊上黄金时间段,那么票房也只能以惨败收场。比如杜琪峰执导的《盲探》,香港首映当天就赚到1730万元不俗票房,但在国内不少院线,《盲探》的排片却仅有几百场,远逊于同期《太极侠》的2000多场。这背后原因,是作为《太极侠》投资者之一的万达影视,在排片上的偏心。
没有强力“干爹”的影片,需要早早做筹备。早在《咒·丝》开机之初,发行方负责人于昊就开始考虑起发行问题。今年将会有《校花诡异事件》、《怨灵人偶》等多部惊悚片上映,为了让影院对自己这部电影印象深刻,争取到好的排片时间,于昊一方面要求手下所有影片发行员到每一个城市去找当地大型影城的经理沟通,以多种方式赢得对方配合,并落实《咒·丝》从海报摆放到多加映场次的每个环节;另一方面,他亲赴浙江横店参与影院看片推介会,向每个影院负责人推荐影片,并对他们做详细的营销方案介绍。
最终,于昊成功地获得了十多家院线老板的支持,《咒·丝》的档期定在7月5日,领先其他同类型影片提前上映,占足了先机。
对于投资者来说,票房就如同牌底,自己之前疯狂砸钱所期望得到的回报全部寄托于此。据艺恩资讯所调查的数据显示,《咒·丝》一片投资大概在2300万元左右,但从7月5日到7月14日的10天上映时间内,票房仅获得708万元票房,显然赔得很惨。
猜到了开头,却猜不透结局。于昊唯有苦笑。 黑色幽默
2013年,最风光的电影无疑是《小时代》。
粉丝们只看到郭敬明、杨幂,内行人却看到《小时代》的投资人安晓芬,原星美传媒集团副总裁、星美影院发展公司董事长、星美影业公司董事长,现任大盛国际传媒总裁。
在安的运作下,首映当天,《小时代》在20多个城市数百家影院的院线排片中占到了45.01%,打破中国影史全项纪录,同时更是将其他同时上映的影片挤到每天观影段的“垃圾时间”,独占黄金时间段。《小时代》在三天内票房轻松破亿。
但安晓芬真的就大赚了吗?
尽管《小时代》的投资资金一直是个谜,但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其投资应该在5000万元上下,最终票房约5亿元,但真正回报投资方的资金却远非票房减去投资那么简单。
安晓芬也明白,在确定票房成绩为5亿元后,首先会向国家相关影视协会缴纳5%的费用做为电影专项基金,另外还会缴纳3.3%的费用作为税款。这是“雷打不动”的必需款项,剩下的91.7%则大概为4.5亿元出头。
这剩下的4.5亿元中,投资者还要分给院线以及影院比重为38%~43%不等的相关费用,毕竟渠道是票房的强力保障,也是整个产业链的强势一方。除开这两笔固定支出后,5亿元的票房回报剩下不到50%的利润,而票房分配支出还远没有结束。
通常而言,一部电影在制作和宣传中分别由制作方和发行方负责,而往往发行方都采用“外包”方式,当制作方将电影拍摄完成后,再由乐视传媒等专业发行公司进行推广宣传,而在电影下映,确定最终票房后,作为“功臣”之一的发行方也会从总票房中提取5%~15%的分成,以此作为电影导演或主创人员奖励,并充抵发行方在宣传时所花费的发行成本、电影宣传费等费用。
到现在,票房所剩下的部分才是投资者所获得的回报,而如此计算下来的话,往往剩下的不到40%,而这其中还包含前期所投资的5000万元成本费用。
《小时代》还算国内电影较为成功的代表之作,在2012年所诞生的600部国产电影中,最终在影院上映的只有120部,其中实现票房大卖只有20%。换句话说,赚到钱的仅有20多部电影,而其他剩下的80%结局很可能就是“血本无归”。
只是那盈利的20%被外界不断放大,让电影投资圈喧嚣不断。其中有老杨这类寄托梦想的老文艺青年,有王风这样等待下一部片子翻盘的赌徒,也有安晓芬这样优化盘活手中资源的翻云覆雨手。他们或许都清楚,中国电影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最好的时候仍未到来。
而如今,电影市场一派繁荣, 700部电影的年产量、170亿元的总票房……电影投资随着电影行业的兴衰而起伏。投资人更感兴趣的,无疑是像《泰囧》这样的电影,12.4亿元的超高票房成绩,成本仅4000万元,上映21天时间就为投资方赚回30倍利润!
热钱蜂拥而至。电影投资圈,成为冒险家们最爱的乐园。但这投出去的钱,是“聪明钱”还是“傻钱”?不到真金白银的回报落袋为安,谁都说不准。
亲自操刀剧本的投资人
杨智勇(化名)在房地产行业完成了原始积累,觉得人生应该进入“圆梦”阶段了。他的梦想是电影。年轻时曾幻想自己是银幕中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现在年龄大了,当不了英雄,当个织梦者,也好。
当然,老杨同样看重,如今国内电影票房每年保持30%的超高增速。从2010年的100亿元人民币,到2012年的170亿元人民币,两年时间内就增加了70%的收益。
老杨找到多年好友,同时也是制片人的林旭(化名)成立了电影公司,想把第一部电影锁定在80后女性,毕竟如今影迷主力基本是80后,而观影的选择权大多又在女性手上。
拿什么吸引她们?宫廷内斗已经过时,武侠科幻太过无聊。“女生最八卦的话题是什么?爱情!职场!”对30岁上下的80后而言,工作、结婚是现实大事。
题材有了方向,剧本呢?
在发布征集剧本的消息不久后,老杨公司收稿邮箱被来自全国的各式剧本挤爆,甚至还有人捧着剧本上门。但这些剧本连老杨这个外行人看了都直摇头,“不说故事根本落不了地,就连基本的分镜、台词都没写明白。”
找熟手写剧本,也在同时进行。朋友帮忙联系上一位国内曾创作过数个热门电影剧本的知名剧作家,对方的条件是:300万元创作费,以及两年时间的创作周期。
老杨大呼等不起。通常影视剧本创作在一年内,如果时间过长,会逐渐消耗投资者的热情,甚至产生弃剧的想法;另外谁也不敢保证两年后影视主流是否还是职场爱情类型,甚至可能在这期间内就已经出现类似影片。
经人点拨老杨才发现,电影圈其实对投资“新人”颇有偏见,对方这样随便开高价明显是认为玩票性质的“人傻钱多”,要让自己知难而退。“300万元不是不能给,但你好歹也不至于这么直接吧。”伤自尊了。
老杨干脆一发狠:自己写剧本!
老杨走的是野路子,负责把故事大纲提列出来,林旭负责丰富内容,进行分镜、对白的添加和组织。
为了让电影迎合现代人的猎奇感,老杨在编写剧本时还加入软科幻因素,以“人造机器女友”为噱头,将职场爱情故事打造为人与机器人之恋。
林旭不同意。好端端的小清新爱情电影这么一来成了四不像。两人谁也没说服谁,不得不召集公司全体人员进行投票来决定方案,最后都是80、90后的员工们投票,老杨胜出。
不是钱的问题
2013年初,老杨的“完美剧本”出炉,老杨掷下5000万元作拍摄资金。其实这在如今国内电影动辄近亿元的投资中仅算中档,“《泰囧》的投入也才4000万元上下。”
老杨将这5000万元分成了三部分:30%演员片酬+40%制作费用+30%宣传费用:制作费用不能少,这关系着影片是否完美;而至于演员片酬和宣传费用,则可以就具体情况“适当增减”。
没想到的是,安排得井然有序的资金比例,很快就出现了状况。
由于电影是青春爱情题材,那么片中主演必须具备时尚潮流气息,其中男女一号更是关键。老杨将目光盯在了国内影坛小有名气的L姓演员身上。联系上对方经纪人,原以为会得到热烈的回应,可老杨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剧本内容,对方就直截了当地询问片酬数目。
老杨报了个700万元。
在打电话之前,老杨知道该演员片酬最多在500万元上下,但苦于自己“资历尚浅”,不得已之下只能靠提高费用来邀请加盟。
“1000万元,否则免谈。”1000万元!这一等级的片酬足以请到古天乐、吴彦祖这种一线小生了。对方附加条件更苛刻:“全程豪华房车跟随”、“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签约费用按票房分成”。
老杨感觉再次被“欺负”了。再联系其他的备选演员。价格不少,对方还多提出了“拍摄休息期间视线内不能出现其他工作人员”条款。
“终于知道为什么行业这么厌烦热钱的进入了,确实搅乱了整个市场!”——早在2012年,导演高群书就曾抱怨不懂行的投资者单纯认为只要将最红的演员签下来,电影就能够大卖,而他们邀请演员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疯狂掷金,自然造成演员费畸涨。
对于演员的漫天要价,纠结万分的老杨最终下定了决心,请!大不了自己在其他成本上节省一点,他半开玩笑半赌气地指示“从今天开始剧组盒饭少肉,多菜。”老杨感觉800万元还是能谈下来,“一定要多拍几组镜头,不然浪费了。”
林旭负责招聘其他演员,在经历了数十人表演雷同的试镜后,他忍不住问:“你能不能用另外的方式来表达男2号在女主角最终选择男主角,离他而去的那种心疼挫败感?”
更哭笑不得的是,招聘人员时常遇到“美人计”,一些女演员为了获得出演机会,在递交名片或者握手时都会做一些挑逗小动作,甚至更直接地则暗示私下交流。一般来说,没人敢回应,一方面是道德原则问题,一方面是圈内也有口碑一说,这种负面消息很可能影响以后寻找投资,名声坏了在圈内也呆不下去了。
正式签约之前,明星L同意来试镜,可惜根本没仔细看过剧本,台词都背不下来。几次NG后,人家烦了,找到老杨要求在拍摄时自己光张口就是,台词可以由后期制作补录上去。
老杨只能辞退该主演,和林旭重新开始找演员。他们不知道这个磨人的过程什么时候能结束,也不知道等人凑齐了开工,还赶得上职场爱情这趟热潮不。 NG不断
相比老杨还未正式进入拍摄阶段就在不断NG,王风幸运地进入了第二阶段,但是“从建组开始,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当所有问题都得以解决后,影片也杀青了。”
王风入行比老杨早,尽管此前他连续两次投资“会成功”的电影均告败北,但对此仍抱有信心:“前两次亏了几百万没关系,只要赌对一次,就能赚回数倍的利润,一举把之前的亏损全部捞回。”这次他押宝了谍战电影。
为稳妥起见,王风找到三位有意向的传统投资圈朋友,预算1900万元人民币,这其中王风出资400万元,其他费用由另外三人平摊,但最终利润以每人25%进行分配。出资最少的王风需要多出力,担任影片制片人,跟随剧组进行拍摄工作,同时全权沟通解决剧组和投资者之间的问题。
自从剧组进场地开始,每天无数的突发事件让王风疲于应付,甚至一度怀疑是否是在开机仪式上“心不诚”,而遭到神灵惩罚,由此还有了去普陀山“拜拜”的想法。
在王风的计划书中,电影拍摄时长在2~3个月时间,比以往所拍摄的电影生生少了一个月。如此紧张的原因在于一个投资者点名邀请的演员档期冲突,为了配合他,整个剧组不得不调整时间,不但每天工作量从一般情况下的11个小时上升到了14个小时,甚至还将原本计划在夏季才运作的开机时间提前到了春季。这让剧组工作人员颇为不满,很快导演和摄影师为首的“谈判小组”找到了王风。
王风很是无奈。该演员是由投资者指定要求,得罪不起出钱的人;加薪?投资者不会同意。
王风暗自算了笔账,如果更换带头“闹事”的导演,最坏的打算就是全盘重新拍摄,此前的支出完全白费,另外不少演员在导演手下拍摄完自己的部分就离开剧组,重拍的话将会再度增加近300万元的投资。
王风在继续稳定主创们的情绪之余,四处寻找新的投资人,以补上那300万元的窟窿。
短时间内,哪里去找人砸300万元呢?王风将目标范围缩小在煤矿老板身上。“很多煤老板早已厌烦外界对他们‘暴发户’的定义,他们渴望包装自己,认为拍摄电影就是和文化挂钩,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文化人。”
果然,很快有人回应了,只是提出条件:电影主题曲的歌词由他来创作,这样才能更加显得“有文化”。
没办法,王风实在摆不平剧组内讧,只好换导演杀鸡儆猴。钱到账的同时,王风收到了对方的“作品”,看到那些语法不通的词句,王风数度有一把撕破歌单的冲动。最后“万恶”的资本赢得了胜利,插曲采用了这首奇怪的歌。王风安慰自己,反正一部电影中至少有3、4首插曲,而且都不一定是全首歌曲,随便找个不重要的地方安插几句就是了。
更多的钱窟窿,还需要王风来堵。
在影片拍摄计划中,有组镜头需要在机场进行拍摄。王风剧组工作人员和器材全部就位后,仅拍摄了15分钟就被机场相关人员叫停,对方说,机场临时有安检任务,要求非机场人员全部撤离,而之前所答应的17个小时的拍摄时间全部作废。交涉了半天,王风只能额外加钱。
最惊险的一次是电影拍摄进展到2/3,一个投资者想要撤资。
本来这个投资人就是王风拉来救急的,其对投资电影兴趣不大,不过碍于和王风的关系,说投资还是算了,但钱可以给,就当是借。所以双方当时只是签了借条,而没有签订合资协议。
为了不让电影半路夭折,为了拍摄过程中各种意外的超支,王风又奔波在拉投资的路上……
终端截杀
经历百般波折后,王风的片子终于杀青了。意外再次出现:因为题材涉及间谍、机密等客观因素,电影迟迟无法过审。
既然大银幕遥遥无望,王风只得打起了省电视台电影频道的主意。如果电视台接手播出,至少在播放中途以及片尾处能通过安插广告,收回一定成本。某省电视台节目采购负责人一开口就把他呛了回去:“你题材又没什么特色,影片中又没涉及本地元素,收视率谁来保证?”
“本地元素”让王风灵光一现,立刻回去组织演员重新在当地补拍了几个镜头,后期重新剪辑。“反正多的钱都花了,也不在乎再追加这些了。”
一个月后,王风再度找上了购片负责人,对方在看到影片中不时闪现出的熟悉场景,以及影片结尾硕大的“感谢地方电视台友情提供”等字幕笑了起来,成交。
当然,王风的另辟蹊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幸运的,因为避开了最残酷的终端院线渠道争夺。在这里,排期成为一门深奥学问。
排期,是指各大影院放映电影的时间表,如果一部好电影没摊上黄金时间段,那么票房也只能以惨败收场。比如杜琪峰执导的《盲探》,香港首映当天就赚到1730万元不俗票房,但在国内不少院线,《盲探》的排片却仅有几百场,远逊于同期《太极侠》的2000多场。这背后原因,是作为《太极侠》投资者之一的万达影视,在排片上的偏心。
没有强力“干爹”的影片,需要早早做筹备。早在《咒·丝》开机之初,发行方负责人于昊就开始考虑起发行问题。今年将会有《校花诡异事件》、《怨灵人偶》等多部惊悚片上映,为了让影院对自己这部电影印象深刻,争取到好的排片时间,于昊一方面要求手下所有影片发行员到每一个城市去找当地大型影城的经理沟通,以多种方式赢得对方配合,并落实《咒·丝》从海报摆放到多加映场次的每个环节;另一方面,他亲赴浙江横店参与影院看片推介会,向每个影院负责人推荐影片,并对他们做详细的营销方案介绍。
最终,于昊成功地获得了十多家院线老板的支持,《咒·丝》的档期定在7月5日,领先其他同类型影片提前上映,占足了先机。
对于投资者来说,票房就如同牌底,自己之前疯狂砸钱所期望得到的回报全部寄托于此。据艺恩资讯所调查的数据显示,《咒·丝》一片投资大概在2300万元左右,但从7月5日到7月14日的10天上映时间内,票房仅获得708万元票房,显然赔得很惨。
猜到了开头,却猜不透结局。于昊唯有苦笑。 黑色幽默
2013年,最风光的电影无疑是《小时代》。
粉丝们只看到郭敬明、杨幂,内行人却看到《小时代》的投资人安晓芬,原星美传媒集团副总裁、星美影院发展公司董事长、星美影业公司董事长,现任大盛国际传媒总裁。
在安的运作下,首映当天,《小时代》在20多个城市数百家影院的院线排片中占到了45.01%,打破中国影史全项纪录,同时更是将其他同时上映的影片挤到每天观影段的“垃圾时间”,独占黄金时间段。《小时代》在三天内票房轻松破亿。
但安晓芬真的就大赚了吗?
尽管《小时代》的投资资金一直是个谜,但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其投资应该在5000万元上下,最终票房约5亿元,但真正回报投资方的资金却远非票房减去投资那么简单。
安晓芬也明白,在确定票房成绩为5亿元后,首先会向国家相关影视协会缴纳5%的费用做为电影专项基金,另外还会缴纳3.3%的费用作为税款。这是“雷打不动”的必需款项,剩下的91.7%则大概为4.5亿元出头。
这剩下的4.5亿元中,投资者还要分给院线以及影院比重为38%~43%不等的相关费用,毕竟渠道是票房的强力保障,也是整个产业链的强势一方。除开这两笔固定支出后,5亿元的票房回报剩下不到50%的利润,而票房分配支出还远没有结束。
通常而言,一部电影在制作和宣传中分别由制作方和发行方负责,而往往发行方都采用“外包”方式,当制作方将电影拍摄完成后,再由乐视传媒等专业发行公司进行推广宣传,而在电影下映,确定最终票房后,作为“功臣”之一的发行方也会从总票房中提取5%~15%的分成,以此作为电影导演或主创人员奖励,并充抵发行方在宣传时所花费的发行成本、电影宣传费等费用。
到现在,票房所剩下的部分才是投资者所获得的回报,而如此计算下来的话,往往剩下的不到40%,而这其中还包含前期所投资的5000万元成本费用。
《小时代》还算国内电影较为成功的代表之作,在2012年所诞生的600部国产电影中,最终在影院上映的只有120部,其中实现票房大卖只有20%。换句话说,赚到钱的仅有20多部电影,而其他剩下的80%结局很可能就是“血本无归”。
只是那盈利的20%被外界不断放大,让电影投资圈喧嚣不断。其中有老杨这类寄托梦想的老文艺青年,有王风这样等待下一部片子翻盘的赌徒,也有安晓芬这样优化盘活手中资源的翻云覆雨手。他们或许都清楚,中国电影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最好的时候仍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