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搏击激流,力挽狂澜,永不退缩,甘于奉献,这是一个搏浪者的可贵品格
走近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的办公大楼,你可能会不经意间碰上一个衣着朴素的人,戴着眼镜,一派学者风范,却略显憔悴,步履匆忙。他就是国机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敬桢。
刘敬桢是国机集团基层领导中的传奇人物。他被称为急难险重企业疑难杂症的“诊治专家”,到哪里哪里就火。他被同事心疼地称为“拼命三郎”,眼里只有忙不完的工作和沉甸甸的责任,为了工作可以几天不眠不休。12年间,他多次受命于企业危难之时,拼搏于企业困苦之中,带领10多家困难企业或起死回生,或焕发勃勃生机,成就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打造了一段段让人无法忘怀的辉煌。
“国机集团经过多年改革重组,发展迅猛,在各个基层岗位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国企带头人。刘敬桢同志就是其中一位。”国机集团工会主席魏锋表示。
危难之际显身手
“我就不信搞不好国有企业。”这是刘敬桢常挂在嘴边的话。每一次临危受命,从不服输的他都这样给自己鼓劲。
临危受命的“救火队长”
2000年,原属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机电广告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为扭转局面,刘敬桢被委以重任。
2000年5月29日,刘敬桢刚刚接到调任中国机电广告公司总经理的任命令,前脚刚进办公室,后脚法院起诉书就不期而至。这份特殊的礼物让刘敬桢意识到前路的艰辛。
经过整整5年不停顿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到2005年底,中国机电广告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经营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是期初的6倍、11倍、8倍和5倍,进入中国广告行业百强企业行列,获得中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首都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单位、国机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公司的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提高,面貌和形象焕然一新。
正是在中国机电广告公司的经历让刘敬桢初步展现了他善于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收拾烂摊子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从此开启了刘敬桢屡次接收困难亏损企业的道路。此后,刘敬桢辗转13家企业当“一把手”,其中10余家都是岌岌可危的困难国企。他从事的行业涉及广告、展览、设计、工程、贸易、航运、房地产、酒店、旅游、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物流等众多领域。他所从事的这些领域,都属于完全竞争性的行业,即使国有企业也没有资源优势或者垄断优势,发展相当困难,都要到市场上找饭吃。凡经他手,企业都能扭亏为盈,焕发勃勃生机。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救火队长”。
2005年11月,刘敬桢再次临危受命,以待遇降低八成、退出原来公司所有股份的代价来到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中汽国际),肩负起对中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等6家单位进行重组的艰巨使命。这六家企业历史复杂,底子薄,规模小,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多家企业亏损。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再困难也要顶着压力上。”刘敬桢咬紧牙关开始进行六家企业的重组。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历史问题,清理整顿子孙公司,挖掘真正能为企业而用的人才。改革必然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从上任开始,就不断有员工聚众闹事,围攻领导,各种哭喊叫骂、各式上访抗议轮番上演,投诉信满天飞。
“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否则死路一条。”在这样的坚定信念下,刘敬桢软硬兼施,一方面采取提前内退、买断工龄等多项灵活措施,耐心细致解释,动之以情安抚群众;另一方面当机立断对故意闹事者绝不姑息,很快平息了动荡。“那段时间,巨大的压力让他寝食难安,满嘴血泡,便血不止。”提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很多职工唏嘘不已。
刘敬桢在担任13家国有企业“一把手”期间,呕心沥血、忍辱负重,先后亲自妥善处理群体闹事事件50起,经济法律纠纷数十起。“只要经济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刘敬桢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每到一个企业,刘敬桢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企业经营。
善谋善断的“将帅良才”
刘敬桢不仅能救火,更擅长建设。他的将帅之才,谋断之能,在中汽国际等困难国企创造的奇迹中表露无遗。
入主中汽国际之后,他明白,要扭亏为盈就必须统揽全局,依市场而变,找准战略定位。在了解中汽国际“只有一个几近出局的北京车展业务”的尴尬处境后,刘敬桢毅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打破原来文化传媒公司的单一定位,要走“业务多元化、投资产业化、市场国际化、经营品牌化、管理集团化”的长远、持续、稳健发展之路,并具体提出“工程成套、贸易发展、实业投资、展览经营、文化传媒”五大业务板块共同支撑、和谐发展的经营模式。
在一片质疑声中,刘敬桢颇为自信和坚定:“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坚决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必须全力推进战略实施!”他很清楚,畏缩不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
在刘敬桢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2010年底,中汽国际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连年翻番,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倍,净利润增长43倍,净资产增长7倍,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累计高达552%。中汽国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家濒临破产、业务单一展览服务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业务多元、品牌优良、拥有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旺盛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涅重生。
2010年10月,刘敬桢再担重任,成为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海航)董事长、党委副书记。2011年9月,他又兼任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这两个企业不仅人员众多,而且涉足行业领域众多,战线布局全球各地。
通过对两家企业的仔细调研,刘敬桢开出了药方。经过努力,虽然大环境不好,但两个企业的业务合同飙升,效益、企业文化建设得到改观。
男儿流血也流泪
12年来,刘敬桢书写的国企扭亏传奇让人惊叹不已,但也催人深思:是怎样的精神支持着他,哪怕天塌下来都要坚持下去,带领国企跨越艰难险阻,迎来新生?
“组织信任,领导支持,员工期盼,我唯有踏踏实实干事、规规矩矩做人,把企业搞好,让员工活得有骨气、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质量、活得有价值,才能对得起大家。”这个朴素的想法激励着刘敬桢面对一次次艰难困苦永不退缩。 “拼命三郎”
“他不能这样了,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在采访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位领导同事都重复着相同的话。
他既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员”,又是冲锋陷阵的“战斗员”。由于企业发展中专业市场人才急缺,刘敬桢亲自拉业务,拓市场,奔波在市场第一线。无论是北京车展的纷争、深圳香港澳门三展合一、上海汽车零部件展的开拓,他都冲锋在前。为了敲开印度电站市场的大门,刘敬桢连续鏖战七天七夜,接连拜访十几个客户,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此种现象司空见惯。由于经常忙项目,他吃住在办公室。12年来,他从没休过年假和病假,就算是平常工作日,半夜回家,也是家常便饭。
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让年仅45岁的他满头白发。在公司危机时,他经常急得牙龈肿痛,满嘴血泡,牙齿有好几颗因为巨大的压力、玩命似的高强度工作而提前“下岗”。“哪怕他生病,从医院打点滴回来就直奔办公室。” 时任总裁办公室主任的彭明京既心疼又无奈。
他给予家庭的时间更加吝啬。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他的父母和岳父母先后住院手术,妻子面瘫,孩子住院等诸多不幸接踵而至。其间父亲患癌症病逝,他都没有抽出更多的时间陪自己的亲人。只有到晚上九十点忙完工作,他才能在夜里跑到医院陪护父亲。看着躺在床上日渐憔悴的父亲,他心如刀割,却又只能将眼泪咽下。第二天一早,他又赶到公司上班。
让刘敬桢愧疚的又何止父母。“你不是好爸爸,你几乎没带我去旅游过。”女儿的话让在旁边的彭明京都倍感心酸。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刘敬桢的天平没法平衡。心里苦,唯有让泪水在眼眶打转。
很多接触刘敬桢的民企老总不时感慨:“你所做的,我在自己的企业都做不到。”
以心换心
2011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结束了中汽国际普通职工于清风的生命。听到噩耗的刘敬桢,急忙放下手头工作火速飞到烟台员工家里,流着泪将自己攒的两万元送到亲人手里,并与大家一起连续工作七天,安抚家属,处理事故。那时,刘敬桢已经调到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工作,而于清风也曾因工作向他提出过尖锐的反对意见。但他经常说,员工就是他的兄弟姐妹。
一次办公会上,看着财务报表中年终奖中有的员工只有3000元,刘敬桢几度哽咽:“没想到我来一年了,我们的员工还过得这么艰辛,我们这些领导要承担主要责任。”采访中,刘敬桢不止一次说:“我们的责任是让我们的员工活得有骨气,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质量,活得有价值。‘人穷志短’,员工抬不起头,我们怎么对得起领导和员工的信任。”
怀着这样朴素的情感,刘敬桢一面带领大家埋头苦干创效益,一面像亲人般关怀员工。刘敬桢像一团火,总能给人以温暖,在生活上,只要员工有困难,必然能看到刘敬桢忙碌的身影;老职工生病住院,年轻人结婚,他每逢必到。在工作上,对于员工不同甚至反对的声音,耐心倾听;对于员工选拔,任人唯贤,不拘一格使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员工。也正因此,他不仅能听到基层最真实的声音,而且将一大批优秀人才汇聚到身边,充分发挥团队的积极性。
中汽国际的老员工刘唐山就是其中一个。刘敬桢刚调来时,他经常背后“捣乱”。但是因为业务能力出众,刘敬桢毅然将他挽留并委以重任。“因为离公司远,他还专门为我租房子住。”刘敬桢的不计前嫌,让刘唐山感动良久。
刘敬桢的真心赢得了员工的高度认同。国机集团曾对刘敬桢在中汽国际的任期进行考核,其民主测评优秀率达到100%。这在干部考核历史上极为罕见。
以身作则
“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一把手,就有什么样的职工队伍。”多年来,刘敬桢一直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去年5月,刘敬桢合肥工业大学的恩师专程来北京看他。把老师安顿好后,刘敬桢将2000元钱交给秘书小龚,告诉他,这是老师的餐费。
这就是刘敬桢,他担任多年困难企业一把手,深知企业赚钱不易,所以自己坚决不能享有特权,做勤俭节约的表率。2010年和2011年,刘敬桢分别担任中国海航董事长和中机建设董事长,两个公司都要按规定给他配一辆新车。但他坚决不让买,至今仍坐着一辆从中汽国际带过来的普通旧车。他出差多,每次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坐飞机只坐经济舱,坚决不让买头等舱、公务舱。到外地或下属单位出差经常当天去当天回,不给企业增加任何负担。
“刘敬桢可谓当代焦裕禄。我是老同志,参加工作几十年,这样的央企领导人真不多见。”中国海航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李忠国连连表示。
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在中汽国际五周年庆典大会上是这样评价刘敬桢的:“一个困难企业可以成为盈利企业,中汽国际就是好的证明。在此我想谈一下敬桢同志。十年前,他从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到中国机电广告公司做当家人,五年前,他又从集团总部到中汽国际,从来没有任何一次讲过条件,集团提出要求,他无条件地服从。敬桢同志是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同志,今年我们非常高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十年来,他付出了很多心血、汗水,让我们大家一起鼓掌,感谢敬桢同志!”
刘敬桢就是这样一个任劳任怨、永不退缩的人,也是一个激情四射、朴实真诚的国企基层领导干部。他对员工关心,对客户诚心,对朋友真心,唯独对自己狠心。正是忘我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认输的坚定信念激励着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因为有万千个像刘敬桢这样的“国企带头人”搏浪激流,国企的未来犹如朝阳初生。即使当下经济形势恶劣,亦复何惧?
走近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的办公大楼,你可能会不经意间碰上一个衣着朴素的人,戴着眼镜,一派学者风范,却略显憔悴,步履匆忙。他就是国机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敬桢。
刘敬桢是国机集团基层领导中的传奇人物。他被称为急难险重企业疑难杂症的“诊治专家”,到哪里哪里就火。他被同事心疼地称为“拼命三郎”,眼里只有忙不完的工作和沉甸甸的责任,为了工作可以几天不眠不休。12年间,他多次受命于企业危难之时,拼搏于企业困苦之中,带领10多家困难企业或起死回生,或焕发勃勃生机,成就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打造了一段段让人无法忘怀的辉煌。
“国机集团经过多年改革重组,发展迅猛,在各个基层岗位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国企带头人。刘敬桢同志就是其中一位。”国机集团工会主席魏锋表示。
危难之际显身手
“我就不信搞不好国有企业。”这是刘敬桢常挂在嘴边的话。每一次临危受命,从不服输的他都这样给自己鼓劲。
临危受命的“救火队长”
2000年,原属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机电广告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为扭转局面,刘敬桢被委以重任。
2000年5月29日,刘敬桢刚刚接到调任中国机电广告公司总经理的任命令,前脚刚进办公室,后脚法院起诉书就不期而至。这份特殊的礼物让刘敬桢意识到前路的艰辛。
经过整整5年不停顿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到2005年底,中国机电广告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经营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是期初的6倍、11倍、8倍和5倍,进入中国广告行业百强企业行列,获得中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首都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单位、国机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公司的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提高,面貌和形象焕然一新。
正是在中国机电广告公司的经历让刘敬桢初步展现了他善于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收拾烂摊子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从此开启了刘敬桢屡次接收困难亏损企业的道路。此后,刘敬桢辗转13家企业当“一把手”,其中10余家都是岌岌可危的困难国企。他从事的行业涉及广告、展览、设计、工程、贸易、航运、房地产、酒店、旅游、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物流等众多领域。他所从事的这些领域,都属于完全竞争性的行业,即使国有企业也没有资源优势或者垄断优势,发展相当困难,都要到市场上找饭吃。凡经他手,企业都能扭亏为盈,焕发勃勃生机。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救火队长”。
2005年11月,刘敬桢再次临危受命,以待遇降低八成、退出原来公司所有股份的代价来到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中汽国际),肩负起对中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等6家单位进行重组的艰巨使命。这六家企业历史复杂,底子薄,规模小,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多家企业亏损。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再困难也要顶着压力上。”刘敬桢咬紧牙关开始进行六家企业的重组。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历史问题,清理整顿子孙公司,挖掘真正能为企业而用的人才。改革必然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从上任开始,就不断有员工聚众闹事,围攻领导,各种哭喊叫骂、各式上访抗议轮番上演,投诉信满天飞。
“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否则死路一条。”在这样的坚定信念下,刘敬桢软硬兼施,一方面采取提前内退、买断工龄等多项灵活措施,耐心细致解释,动之以情安抚群众;另一方面当机立断对故意闹事者绝不姑息,很快平息了动荡。“那段时间,巨大的压力让他寝食难安,满嘴血泡,便血不止。”提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很多职工唏嘘不已。
刘敬桢在担任13家国有企业“一把手”期间,呕心沥血、忍辱负重,先后亲自妥善处理群体闹事事件50起,经济法律纠纷数十起。“只要经济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刘敬桢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每到一个企业,刘敬桢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企业经营。
善谋善断的“将帅良才”
刘敬桢不仅能救火,更擅长建设。他的将帅之才,谋断之能,在中汽国际等困难国企创造的奇迹中表露无遗。
入主中汽国际之后,他明白,要扭亏为盈就必须统揽全局,依市场而变,找准战略定位。在了解中汽国际“只有一个几近出局的北京车展业务”的尴尬处境后,刘敬桢毅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打破原来文化传媒公司的单一定位,要走“业务多元化、投资产业化、市场国际化、经营品牌化、管理集团化”的长远、持续、稳健发展之路,并具体提出“工程成套、贸易发展、实业投资、展览经营、文化传媒”五大业务板块共同支撑、和谐发展的经营模式。
在一片质疑声中,刘敬桢颇为自信和坚定:“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坚决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必须全力推进战略实施!”他很清楚,畏缩不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
在刘敬桢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2010年底,中汽国际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连年翻番,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倍,净利润增长43倍,净资产增长7倍,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累计高达552%。中汽国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家濒临破产、业务单一展览服务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业务多元、品牌优良、拥有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旺盛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涅重生。
2010年10月,刘敬桢再担重任,成为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海航)董事长、党委副书记。2011年9月,他又兼任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这两个企业不仅人员众多,而且涉足行业领域众多,战线布局全球各地。
通过对两家企业的仔细调研,刘敬桢开出了药方。经过努力,虽然大环境不好,但两个企业的业务合同飙升,效益、企业文化建设得到改观。
男儿流血也流泪
12年来,刘敬桢书写的国企扭亏传奇让人惊叹不已,但也催人深思:是怎样的精神支持着他,哪怕天塌下来都要坚持下去,带领国企跨越艰难险阻,迎来新生?
“组织信任,领导支持,员工期盼,我唯有踏踏实实干事、规规矩矩做人,把企业搞好,让员工活得有骨气、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质量、活得有价值,才能对得起大家。”这个朴素的想法激励着刘敬桢面对一次次艰难困苦永不退缩。 “拼命三郎”
“他不能这样了,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在采访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位领导同事都重复着相同的话。
他既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员”,又是冲锋陷阵的“战斗员”。由于企业发展中专业市场人才急缺,刘敬桢亲自拉业务,拓市场,奔波在市场第一线。无论是北京车展的纷争、深圳香港澳门三展合一、上海汽车零部件展的开拓,他都冲锋在前。为了敲开印度电站市场的大门,刘敬桢连续鏖战七天七夜,接连拜访十几个客户,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此种现象司空见惯。由于经常忙项目,他吃住在办公室。12年来,他从没休过年假和病假,就算是平常工作日,半夜回家,也是家常便饭。
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让年仅45岁的他满头白发。在公司危机时,他经常急得牙龈肿痛,满嘴血泡,牙齿有好几颗因为巨大的压力、玩命似的高强度工作而提前“下岗”。“哪怕他生病,从医院打点滴回来就直奔办公室。” 时任总裁办公室主任的彭明京既心疼又无奈。
他给予家庭的时间更加吝啬。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他的父母和岳父母先后住院手术,妻子面瘫,孩子住院等诸多不幸接踵而至。其间父亲患癌症病逝,他都没有抽出更多的时间陪自己的亲人。只有到晚上九十点忙完工作,他才能在夜里跑到医院陪护父亲。看着躺在床上日渐憔悴的父亲,他心如刀割,却又只能将眼泪咽下。第二天一早,他又赶到公司上班。
让刘敬桢愧疚的又何止父母。“你不是好爸爸,你几乎没带我去旅游过。”女儿的话让在旁边的彭明京都倍感心酸。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刘敬桢的天平没法平衡。心里苦,唯有让泪水在眼眶打转。
很多接触刘敬桢的民企老总不时感慨:“你所做的,我在自己的企业都做不到。”
以心换心
2011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结束了中汽国际普通职工于清风的生命。听到噩耗的刘敬桢,急忙放下手头工作火速飞到烟台员工家里,流着泪将自己攒的两万元送到亲人手里,并与大家一起连续工作七天,安抚家属,处理事故。那时,刘敬桢已经调到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工作,而于清风也曾因工作向他提出过尖锐的反对意见。但他经常说,员工就是他的兄弟姐妹。
一次办公会上,看着财务报表中年终奖中有的员工只有3000元,刘敬桢几度哽咽:“没想到我来一年了,我们的员工还过得这么艰辛,我们这些领导要承担主要责任。”采访中,刘敬桢不止一次说:“我们的责任是让我们的员工活得有骨气,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质量,活得有价值。‘人穷志短’,员工抬不起头,我们怎么对得起领导和员工的信任。”
怀着这样朴素的情感,刘敬桢一面带领大家埋头苦干创效益,一面像亲人般关怀员工。刘敬桢像一团火,总能给人以温暖,在生活上,只要员工有困难,必然能看到刘敬桢忙碌的身影;老职工生病住院,年轻人结婚,他每逢必到。在工作上,对于员工不同甚至反对的声音,耐心倾听;对于员工选拔,任人唯贤,不拘一格使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员工。也正因此,他不仅能听到基层最真实的声音,而且将一大批优秀人才汇聚到身边,充分发挥团队的积极性。
中汽国际的老员工刘唐山就是其中一个。刘敬桢刚调来时,他经常背后“捣乱”。但是因为业务能力出众,刘敬桢毅然将他挽留并委以重任。“因为离公司远,他还专门为我租房子住。”刘敬桢的不计前嫌,让刘唐山感动良久。
刘敬桢的真心赢得了员工的高度认同。国机集团曾对刘敬桢在中汽国际的任期进行考核,其民主测评优秀率达到100%。这在干部考核历史上极为罕见。
以身作则
“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一把手,就有什么样的职工队伍。”多年来,刘敬桢一直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去年5月,刘敬桢合肥工业大学的恩师专程来北京看他。把老师安顿好后,刘敬桢将2000元钱交给秘书小龚,告诉他,这是老师的餐费。
这就是刘敬桢,他担任多年困难企业一把手,深知企业赚钱不易,所以自己坚决不能享有特权,做勤俭节约的表率。2010年和2011年,刘敬桢分别担任中国海航董事长和中机建设董事长,两个公司都要按规定给他配一辆新车。但他坚决不让买,至今仍坐着一辆从中汽国际带过来的普通旧车。他出差多,每次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坐飞机只坐经济舱,坚决不让买头等舱、公务舱。到外地或下属单位出差经常当天去当天回,不给企业增加任何负担。
“刘敬桢可谓当代焦裕禄。我是老同志,参加工作几十年,这样的央企领导人真不多见。”中国海航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李忠国连连表示。
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在中汽国际五周年庆典大会上是这样评价刘敬桢的:“一个困难企业可以成为盈利企业,中汽国际就是好的证明。在此我想谈一下敬桢同志。十年前,他从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到中国机电广告公司做当家人,五年前,他又从集团总部到中汽国际,从来没有任何一次讲过条件,集团提出要求,他无条件地服从。敬桢同志是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同志,今年我们非常高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十年来,他付出了很多心血、汗水,让我们大家一起鼓掌,感谢敬桢同志!”
刘敬桢就是这样一个任劳任怨、永不退缩的人,也是一个激情四射、朴实真诚的国企基层领导干部。他对员工关心,对客户诚心,对朋友真心,唯独对自己狠心。正是忘我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认输的坚定信念激励着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因为有万千个像刘敬桢这样的“国企带头人”搏浪激流,国企的未来犹如朝阳初生。即使当下经济形势恶劣,亦复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