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改革,实行素质考试以来,这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考核,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就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种机遇。为了应对考试的要求,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思想品德课教学就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影响,造成学生长期对思想品德课厌学,并当成副科,导致思想品德课功能丧失,这确实给我们政治教师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及时寻找原因及解决办法,成为我们政治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学生厌学思想品德的因素
1、教师本身因素
某些学校老师甚至领导都这样认为,思想品德课不管专业还是非专业谁都可以上,实际上恰恰相反。对于一些专业术语,非专业教师理解一般不能与专业教师相媲美。加上学校教师配备不齐,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先枯燥无味地讲道理,然后讲事例,学生被动听着,生搬硬套,怎能不厌学。
教学观念落后,信息来源渠道窄:相当部分教师很少接触当代生活中科技信息。广大教师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思想品德课学习应有的广大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有些教师担心学生主动参与,需要太多单位,课堂秩序难以调控,学生得出结论、规律不够完整、条理。
如今各中学教学设备部分陈旧,适宜不了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学生。
2、学生本身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开卷难道不容易?到考试时,翻翻书本、资料,就能得高分。”导致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课、不记笔记,课后懒得复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要求、责任感缺乏。
3、家长本身因素
有些家长本身就歧视思想品德课这门学科,思想品德课再学得好,都没有用,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再好也看不上。家长这种态度怎么不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1、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新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材料,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课本知识或选取有价值能力型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
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了解和分析的;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把“导”的重点放在心理、思维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上,启发引导学生把不同的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拓展思想,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交互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注重自身能力提高,充分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大力提倡校内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以举办讲座、座谈会及教研成果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互相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教师应进一步深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多读有关教学书刊、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著作,不断充实自己,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教学技巧。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校园网络,购置教学软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先进教学大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全员参与,构建二位一体教改网络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程有效参与机制,使学校、家庭、社会在教学中形成合力,为教学发展献计献策。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发校园、家庭、社会资源等。
3、纠正学生错误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念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让学生认识其中的危害。并且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科学安排时间,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4、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关系上古人讲“教必有趣,以趣促学”。现代教育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1)创设兴趣情境
深厚的兴趣是诱发学生催化剂。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愉悦有趣和震动心灵的情态中产生求知热情与求知冲动。
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创设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很好的环境可以唤醒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现代心理学表明。人处于乐观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环境,愉快的心情,兴趣油然而生。
创设情境要尽可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受。通过学生模仿性表演,利用图片,实物观察,学生课外实地考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等方面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完成任务对问题的理解。
(2)情感激趣
教師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众多因素中最突出因素。教师的爱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学生从教师那里感觉到到真诚关怀和爱后,他会从内心受到鼓舞、激励,并愉快教诲;同时还能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智力活动积极性。可见野生情感深浅制约学生的行为与发展。
学生因为崇拜、喜爱某教师而发奋学习其所教学科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为此教师要从情感入手,增强自己吸引力、让学生喜爱自己,进而喜爱自己所教的科目。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可接受的水平。精心设计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生动有趣的语言、自然端正的态度、简洁明了的板书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艺术享受和不断进取的激情。教师要善于创设催人向上的情景,激励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学中要善于留给学生交流、合作空间,还要注意尊重学生,把情感融入教学中,要关爱差生,并适时地向学生流露自己的爱。因为爱是教育得以成功的保证。教师要经常以活泼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鼓励每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到每一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在关心他们,激励他们,从而让他们“迷恋”教师,积极参与学习。
(3)培养学习自信心
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习举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在在课堂上不敢说,怕说错,甚至不敢正视他人。因而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积极发言,哪怕说错,也要给与积极而肯定的评价。对于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及时准确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鼓舞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一、学生厌学思想品德的因素
1、教师本身因素
某些学校老师甚至领导都这样认为,思想品德课不管专业还是非专业谁都可以上,实际上恰恰相反。对于一些专业术语,非专业教师理解一般不能与专业教师相媲美。加上学校教师配备不齐,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先枯燥无味地讲道理,然后讲事例,学生被动听着,生搬硬套,怎能不厌学。
教学观念落后,信息来源渠道窄:相当部分教师很少接触当代生活中科技信息。广大教师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思想品德课学习应有的广大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有些教师担心学生主动参与,需要太多单位,课堂秩序难以调控,学生得出结论、规律不够完整、条理。
如今各中学教学设备部分陈旧,适宜不了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学生。
2、学生本身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开卷难道不容易?到考试时,翻翻书本、资料,就能得高分。”导致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课、不记笔记,课后懒得复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要求、责任感缺乏。
3、家长本身因素
有些家长本身就歧视思想品德课这门学科,思想品德课再学得好,都没有用,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再好也看不上。家长这种态度怎么不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1、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新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材料,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课本知识或选取有价值能力型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
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了解和分析的;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把“导”的重点放在心理、思维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上,启发引导学生把不同的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拓展思想,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交互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注重自身能力提高,充分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大力提倡校内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以举办讲座、座谈会及教研成果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互相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教师应进一步深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多读有关教学书刊、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著作,不断充实自己,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教学技巧。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校园网络,购置教学软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先进教学大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全员参与,构建二位一体教改网络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程有效参与机制,使学校、家庭、社会在教学中形成合力,为教学发展献计献策。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发校园、家庭、社会资源等。
3、纠正学生错误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念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让学生认识其中的危害。并且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科学安排时间,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4、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关系上古人讲“教必有趣,以趣促学”。现代教育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1)创设兴趣情境
深厚的兴趣是诱发学生催化剂。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愉悦有趣和震动心灵的情态中产生求知热情与求知冲动。
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创设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很好的环境可以唤醒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现代心理学表明。人处于乐观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环境,愉快的心情,兴趣油然而生。
创设情境要尽可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受。通过学生模仿性表演,利用图片,实物观察,学生课外实地考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等方面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完成任务对问题的理解。
(2)情感激趣
教師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众多因素中最突出因素。教师的爱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学生从教师那里感觉到到真诚关怀和爱后,他会从内心受到鼓舞、激励,并愉快教诲;同时还能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智力活动积极性。可见野生情感深浅制约学生的行为与发展。
学生因为崇拜、喜爱某教师而发奋学习其所教学科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为此教师要从情感入手,增强自己吸引力、让学生喜爱自己,进而喜爱自己所教的科目。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可接受的水平。精心设计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生动有趣的语言、自然端正的态度、简洁明了的板书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艺术享受和不断进取的激情。教师要善于创设催人向上的情景,激励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学中要善于留给学生交流、合作空间,还要注意尊重学生,把情感融入教学中,要关爱差生,并适时地向学生流露自己的爱。因为爱是教育得以成功的保证。教师要经常以活泼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鼓励每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到每一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在关心他们,激励他们,从而让他们“迷恋”教师,积极参与学习。
(3)培养学习自信心
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习举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在在课堂上不敢说,怕说错,甚至不敢正视他人。因而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积极发言,哪怕说错,也要给与积极而肯定的评价。对于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及时准确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鼓舞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