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巴拉的隆冬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520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冰封雪裹,寒风怒号的隆冬。
  这是我又一次在雪域高原最缺氧的季节,登上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
  这是我第一次决定在阵地上住一天。亲身感受官兵们在这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是如何生活的。体验他们在这含氧量还不足内地一半的极地是如何捱过漫漫长夜的,寻觅让他们在苍鹰都极少光顾的。生命禁区。如何执著固守的缤纷彩色的……
  
  极地晚餐
  
  “甘巴拉最缺两样东西:一是氧气,二是绿色。”对在甘巴拉整整固守了12年的驻藏雷达某团副团长胡大庆来说。这一点刻骨馅心,而他的这句话。又让我刻骨馅心。
  因而。那个阳光璀璨的下午,我们启程上山时,把车里塞满了蒜苔、黄瓜,豆角等十余种五颜六色的时令果蔬。还有猪肚、鸭胗等卤菜和几箱啤酒。因为山上哪怕是一滴水,都是从拉萨运上去的。所以,为山上的弟兄们捎带果蔬。已成为高原官兵沿袭多年的习惯。
  “这个季节,甘巴拉该拥有怎样单调的色彩?”在沿峭壁和深渊间云梯般的199道盘山弯道攀升时。我的脑子里还闪现着胡大庆给我讲述的亲身经历;他在甘巴拉当站长时。有一年大雪封山。物资送不上去。官兵们整整吃了半个月脱水菜和罐头。吃得嘴唇起泡。嘴角溃烂。想起那单调的暗黄色就反胃……
  真应了他的话,登上耸入云端的雷达阵地没多久。缺氧便开始向我“示威”,头疼胸闷。还伴着阵阵恶心。为了分散注意力。我随正在山上带班的教导员蔡刚走进了储蓄室,鲜红的西红柿、碧绿的黄瓜和辣椒、紫色的茄子等10余种色彩艳丽的新鲜果蔬映入眼帘。打开冰柜。鸡蛋,肉类、纯牛奶等副食品琳琅满目……这原本高原极地最缺少的缤纷。这各级党委拨专款在西藏启动的。绿色工程。的杰作。让我倏然忘记了高原反应。
  正在悦目的颜色中流连,晚餐的时间到了。除了值班的官兵。大家都聚在温暖的指挥室。热热闹闹地围满了一桌子,就像大家族的节日聚会,菜肴一律大气地盛在不锈钢盆子里,散发着诱人的浓香。我仔细一瞧,除了我们带的卤菜,还有水煮鱼、西芹烧肉,海带炖排骨和清炒油白菜。那映入眼底的美丽颜色,让我无法反应过来自己是在海拔5374米的高原极地。
  尝尝被红彤彤的辣油浸润着的水煮鱼。味道地道极了!里面还专业地加了粉条和芹菜。听到我的夸奖,正和官兵们一起吃着的广东汕尾籍一级士官、炊事员杨杰峰腼腆地笑着告诉我:每次探亲,他都要专门到酒店品尝各种特色菜。先学着做给女朋友和家里人。回来再给官兵们露一手。
  “干什么都要干到最好!”这个当兵前在深圳做粮油生意的“小老板”认为,这是在甘巴拉5年里他最大的收获。
  和官兵们一起端着搪瓷海碗边吃边聊,我竟完全忘记了“吃饭没吃饭不知道,吃啥没吃啥不知道”的高原反应。顺着一张张年轻黝黑的脸望去,没有发现一个胖的。我知道,这是极地对兵们最严酷也最慷慨的无声馈赠。
  
  极地长夜
  
  上阵地前,有位老甘巴拉严肃地警告我:“晚上在阵地住和白天上去是两回事。如果半夜感觉不行就赶快下来,千万别硬挺着!”
  我知道,即便是睡觉也相当于在平原负重20公斤行走的神山之上。黑夜就如一头饥饿的猛兽。随时准备吞噬和它抗衡的生灵。当年人民解放军征战西藏的途中,不知有多少官兵在睡梦中将生命留在了这块离天最近的土地上。而两年前的深秋。甘巴拉雷达站的广东兵张海光。在阵地值班时因感冒睡觉时处于昏迷之中。幸亏官兵们发现及时。团里火速派车上来送他到山下的医院急救。才脱离了危险。
  望着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官兵。望着这些充满稚气的官兵的脸,我的心里没有惧怕。
  晚饭后,我走进俱乐部,许多官兵正围着大屏幕落地式彩电看电视,换了一遍台,竟然能看20多个频道,那立于海拔5374米海拔高度的卫星接收天线。让雪山之巅充满了世界各地的绚烂色彩!下楼走进阳光棚,官兵们有的坐在藤条桌椅边下棋,有的打台球、乒乓球,有的静静地看书。我脑海中的边防官兵守着灰黄的大山,围着昏黄灯光和炉火“侃大山”的业余生活画面瞬间删除。
  当我把操纵排,炊事班,记事班、油机班都走了一遍时,黑夜已将雷达阵地牢牢罩住。阵地上靠油机发电。熄灯的时间到了。赶忙回到专门为我腾出来的站部。电脑开着,显示屏上是蔡教导员2岁的女儿贝贝粉嘟嘟的笑脸。吃了两粒“高原康”躺到床上,脑子里又闪现出刚才在操纵排见到的一幕:雷达操纵员、一级士官宋臣臣女朋友的照片正被官兵们欢呼着传看。宋臣臣羞涩而自豪地给大家“交待”着恋爱经过……
  那美丽女孩、山东体育学院大学生纯真的爱情。为这与世隔绝的雄性世界增添了缠绵的温存。为边防军人的戍边生活增添了斑澜色彩。
  在一个个镜头的闪回中,疲惫和困意疯狂袭来。可那一阵紧似一阵的头痛和令人窒息的憋闷。让我的脑子吓人地清醒,倏然又想起官兵们对漫漫长夜的不同感受;蔡教导员总会在半夜惊醒。感觉胸口压着一座大山。而2004年从雷达学院一毕业就上了阵地的雷达技师李金山则风趣地说。在山上睡觉总是做梦,做小时候的梦。
  在幽灵般游走的稀薄空气中。我索性披着大衣坐起身靠在床头。制氧机和放置红景天,高原康等五颜六色的抗缺氧保健药品就在旁边。像妖艳的罂粟,对我充满了诱惑,可我咬牙坚持着。我知道,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夜晚,但对官兵们来说。却是无数个与残酷而永恒的死亡威胁抗衡的长夜。操纵员朱存华唱的歌又在耳边荡起:“云彩飘不过你哦甘巴拉,鸟儿飞不过你哦甘巴拉,有一队军人向你走来哦甘巴拉……”
  
  极地清晨
  
  在不知道睡着没睡着的浑沌中。天渐渐放亮,起床的时间还没到,阵地上仍然一片沉寂。我起了床,随手拿起桌上的小镜,发现自己脸色腊黄,嘴唇泛着可怕的蓝紫色。
  穿上大衣,戴上棉帽,走出温暖的宿舍楼,刺骨的寒风扑面袭来。寒风中,招展的五星红旗与精灵般的雪花在湛蓝的高天共同飞舞,雪域格桑花般鲜艳美丽。顺着64级台阶攀向云雾缭绕的雷达阵地,只觉得醉酒般头重脚轻。不足200米的路足足歇了4次。
  眼前浮现出了3名甘巴拉人坚毅黝黑的面孔;1987年从海拔4米的福建原部队自愿上甘巴拉的现驻藏空军雷达某团46岁的工程师晏德忠,1998年写血书要求上高原的现甘巴拉雷达站33岁的教导员蔡刚、2007年从雷达学院毕业前夕毅然放弃家人已经联系好的沿海部队写申请上甘巴拉的23岁的雷达技师李志……虽然他们申请上甘巴拉的时间和年龄跨越了20个春秋,但这同样的举动,映照着一代代边关官兵护卫边关的赤胆忠诚。
  慢慢行走在阵地上,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圣洁宁静得凝固了一般。在由棕、黑、白几个单调大色块组成的雪域之巅,草绿色的雷达天线傲然旋转。刚刚配备的全能抗紫外线辐射迷彩雷达车、月亮般的抗紫外线辐射雷达防护罩,在银色的冰雪世界里格外夺目……
  就在前一天,我刚上阵地时就响起了一等战备铃声,登上雷达车,只见身着抗紫外线辐射沙漠迷彩服的操纵员杨同军紧盯着显示屏上的目标,10余批飞行目标的方位和距离瞬间便通过传输系统自动发布在显示屏上,让我领略了新型雷达车的魅力。
  行走在白雪覆盖的雷达阵地上,身体渐渐冻僵。赶忙奔下阵地,只见福建籍二级士官、报务班长王清江正在清扫积雪。那官兵们用罐头盒和石子拼起的“雄鸡版图”清晰展现,“祖国在我心中”几个大字鲜红耀眼。
  路过太阳能采光浴房和利用高原地热资源建起的“保温水池”,走进有着内廊式阳光棚的白色二层小楼,刺骨的寒风立刻被阻隔在外、强烈的阳光透过阳光棚柔和地泼洒下来。让人立刻感受到融融春意和暖暖的欣慰:从餐餐见青的餐桌到流光溢彩的影屏,从迷彩的装备到温暖的住房,固守荒凉的边防官兵的生活洒满了五彩经幡般的彩色。
  置身这个连续24年被评为“优质雷达情报站”、连续14年被评为“先进基层连队”的英雄雷达站,我深深感到。那绚丽迷人的颜色,折射了高原军人戍边生活和精神世界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更点燃了官兵戍边卫国的无穷的心灵力量,让他们的忠诚和信念如同无语的雪山,高耸入云,亘古不变……
  
  责任编辑 余彦隆
其他文献
菲律宾总统府消息人士14日透露,总统阿基诺三世已经接受中国邀请,出席9月3日至6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菲律宾媒体称,菲律宾是今年博览会的主题国,依照传统,主题国的元首将会亲自出席。分析认为,菲律宾政府最近在南海争议上缓和了对中国的措辞,阿基诺此行将寻求修补与中国的关系。菲外交部发言人赫尔南德斯14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总统表示希望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意向,但未最终确定是否
期刊
初到连队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下午1点,按照军训部的统一部署安排,我与其他7名同志到某工程维护部队二团当兵蹲连。  到团部后,二团派车分别把我们送到指定连队报到。我来到一营二连“蹲连”。 所谓“蹲连”,就是住在连队,与官兵实行“五同”,了解基层情况,帮助官兵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全程参加连队的一日生活。按照要求,在15天的连队生活中,还将列席一次连队的支委会、进
期刊
驻藏某部一年之内成建制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生疏地域,开展为期半年以上时间的野外驻训,已实现常态化。  高寒缺氧、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但官兵们却大胆挑战高危训练课目,最大限度地挖掘释放作战潜能。这是官兵利用冰雪天气开展冰峰攀登、雪地搏斗、雪地搜索等训练。他们每天只吃一顿藏餐,带一点点水,全程使用实枪实弹,营造近似实战的氛围。拍摄过程中,一名士兵的生满冻疮的手吸引了我的视线,那双肿胀并且冻得发紫的手
期刊
6月5日至7月31日,南京军区空军在酷暑中连续组织了3期“五级”主官培训,一名名师旅团营连级主官从各自岗位奔赴培训地,他们将面对的是什么?他们会思考些什么?他们又将带走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入他们的培训生活。  哆:重温“兵之初”  集训第一天。  镜头一:南空雷达某团指导员李强在报到的第一天下午就领教了什么是“来真的”。在教学中心组织第一次全体军人大会,还没有开始,军区空军林副参谋长就给大家
期刊
走在校园里,你总能看到一个短发清秀的年轻女干部,左肩右斜的挎包里总放着书本,略带小跑的步幅里总赶着时间。  直到《解放军报》整版报道她的事迹,大家才全面了解她是多么优秀的女干部,品学兼优、乐于助人、获奖无数,大学为战友修了四年鞋,打扫四年晾衣间,擦了四年黑板……原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李继耐主任亲自为她批示“对军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借鉴意义”。大家更加喜欢上了这个“另类”小姑娘。学员队纷纷邀请冰彬
期刊
“留学,就是为了干一番事业。”这个1.78米的个头儿,偶尔羞涩一笑的新兵,仅仅7个月就出色完成从“海归”到“海岛”、从“硕士”到“战士”、从“士兵”到“尖兵”的“三级跳”……  “做个有英雄故事的军人”  他是英国萨利大学的硕士王川阳,为了实现强军理想,去年10月学成归国后,即进入沈阳军区外长山要塞区某海防团“黄海前哨好二连”,当了一名列兵。  王川阳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
期刊
一般的人提起空降兵,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一朵朵雪白的伞,像雨后天晴新长出的蘑菇,星星点点的飘挂在蓝蓝的天上……伞似乎是空降兵诗意浪漫的道具。其实伞对空降兵来说是沉重的。至少不像一般人眼里的那样轻松。空降兵不上天的时候,在陆地上有一项训练课目叫做叠伞——就是把打开的伞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入伞包。如果伞叠不好,在天上二伞就不好打开。打不开伞的后果是什么,你们自己想吧。老兵对新兵说,伞就是命。你们叠伞就是在叠
期刊
2007年,学院常委分3個方向赴船艇部队调研,得到一个共同反映:部队更需要安分一条心、军政一肩挑的人才。学院党委细细分析,现实是:船艇部队编制架构小,点多线长,且大多数船艇不编配政工干部。责任是:船艇部队80%的干部都来自我院,责无旁贷。结论是:部队的声音就是我们的行动。心要用文化来滋养,肩要靠实践去担当。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打响了。  一时间,院风院训和教风学风“训诫墙”,“江海魂”主
期刊
奥运花灯俏校园 2月20日,武警徐州支队百余名官兵。带着自制的“奥运花灯”以及各式福娃面具来到驻地小学,与学生们共同举办“欢度快乐元宵,喜迎8月奥运”祈愿活动,表达对北京奥运会的期盼和祝福。  (李杰 摄影报道)
期刊
我始终认为摄影和射击有某些不解之缘。  射击——据枪瞄准。缺口,准星的平正。三点一线的贯通,捕捉目标,屏住呼吸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响。目标应声落地。  摄影——端稳相机,速度、光圈的调整,近,中,远景的选取,锁定景物。屏住呼吸轻摁快门,“咔嚓”一声轻响。将瞬间定格成永远,  我爱摄影,或许与自己的军旅生涯有关。如同射击枪响之前少不了捕捉目标一样。在撼动相机快门之前。也需要对镜头里的人或物进行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