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耶鲁解构学派是在1980年左右传入我国的,但是纵观其研究史的演变,其在中国的传播总是屡屡受挫。本文以耶鲁解构学派在中国传播的现状为背景,从两个方面对其传播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产生局限性的原因。
关键词:耶鲁解构学派 传播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是科学主义影响中国的时期。关于科学主义的研究深入我国各行各业,文学界也不例外,关于句法、语法、语言特性的研究都带上了科学主义的“解剖”特性,从而试图将文学进一步了解透彻。正是此时,作为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的产物之一——美国解构主义被介绍到了中国。美国解构主义主要是以耶鲁解构学派为代表,其在中国的传播可谓是困难重重。在我国对于解构主义的研究当中,主要是以法国德里达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知网上进行“解构主义”的相应检索,大多数也是以“德里达思想”为主要研究内容。因此,我国关于解构主义的研究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未来的理论研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向上都需要进一步拓宽。
一、耶鲁解构学派介绍
耶鲁解构学派并不是一个庞大的学术组织和流派,准确地讲,是由几名在耶鲁大学从事教育学术研究,并在文学批评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几名教授组成,他们分别是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保罗·德曼等人。而耶鲁学派解构主义真正诞生的标志是《解构与批评》一书的出版,书中对几人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并引入了德里达的文章。我国关于耶鲁解构学派的研究也正是在此书基础上,结合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
二、中国研究现状
耶鲁学派是20世纪后期美国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及以后的文论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国内外很多知名的文论史著作和教材都为耶鲁学派及耶鲁学派代表人物开辟过专章或加以论述。我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关注较多,却疏于对耶鲁学派及其批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在具体应用解构批评理论及方法时也存在着许多误解。
近些年来,也有一些专著对耶鲁学派中的某位批评家进行单独研究,如秦旭的《J·希利斯·米勒批评研究》(2011)、曾洪伟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理论研究》(2010)、张海龙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观》(2012)等。虽然这些文章都对进一步研究解构主义及耶鲁学派有所裨益,但这些研究更过关注批评家自身的学术生涯,追溯背景,然后梳理其发展变化,未从整體上考察耶鲁学派的学理方法。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关于耶鲁学派的研究与应用还停留于理论层面,研究及传播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耶鲁解构学派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和原因
(一)中国注重理念与思潮
在中国的文学土壤中,存在道德主义批评及价值评价理论两个重要特性,文学批评领域的创新和研究也大多围绕这两点进行。而耶鲁解构学派作为一种注重科学性的先进思想,难以在我国的文化领域扎下根来,但其作为中国学术界80年代所需要的先进思潮,仍对我国学术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掀起了一股“方法论”的短暂热潮。从耶鲁学派的规模以及相应的学术成果来看,仅凭耶鲁解构学派难以支撑我国学术界对于先进思潮的追求与满足。因此,该学派很难形成思潮作为批评观念起作用,而作为方法论吸收当代文学批评则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注定会在注重理念与思潮、不断追求学术创新和理论研究过程的中国被替换。
(二)在叙事学框架里传播
耶鲁学派在中国传播受到局限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内容上的原因。在耶鲁解构学派中,比较注重文本和结构的分析,从其研究的主要观点来看,与“叙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别并不十分明显。而在耶鲁学派刚刚传入中国的80年代,“叙事学”作为社会研究的热门理论,猛然间出现一个与其相类似的新型思想,而且似乎观点和理论研究有超越“叙事学”的趋势,其很难得到在叙事学上苦心孤诣的国内研究学者的认可。因此,在主观上存在一定的传播阻碍。国内的众多学者也是在“叙事学”对策角度上再对耶鲁学派进行研究,最多也只是试图将耶鲁解构学派和“叙事学”进行结合,实现创新,很少有专门研究耶鲁解构学派的专家和学者,这便导致耶鲁解构学派始终难以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界的主要思想,给耶鲁解构学派在中国的传播造成局限。
四、结语
美国的解构主义声称要走向社会、走向现实,仍然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点,只是在修辞的天地里透出了一些社会现实的影子而已。他们仍然十分关注文本和结构的分析。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来说,始终没有系统地吸收欧美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所以还是有很大的自我完善空间。当我国传统文学、当代文学的创作日益成熟,我们将会有大量的文学宝藏值得进行细读式的文学批评。目前,耶鲁学派在我国的传播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但当我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界的学风日益自由、开放,更多欧美的文学批评理论成果,包括美国解构主义将会被接纳和吸收,中国文学批评也会成为世界文学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梁可, 女, 硕士,西安市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宋倩)
关键词:耶鲁解构学派 传播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是科学主义影响中国的时期。关于科学主义的研究深入我国各行各业,文学界也不例外,关于句法、语法、语言特性的研究都带上了科学主义的“解剖”特性,从而试图将文学进一步了解透彻。正是此时,作为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的产物之一——美国解构主义被介绍到了中国。美国解构主义主要是以耶鲁解构学派为代表,其在中国的传播可谓是困难重重。在我国对于解构主义的研究当中,主要是以法国德里达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知网上进行“解构主义”的相应检索,大多数也是以“德里达思想”为主要研究内容。因此,我国关于解构主义的研究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未来的理论研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向上都需要进一步拓宽。
一、耶鲁解构学派介绍
耶鲁解构学派并不是一个庞大的学术组织和流派,准确地讲,是由几名在耶鲁大学从事教育学术研究,并在文学批评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几名教授组成,他们分别是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保罗·德曼等人。而耶鲁学派解构主义真正诞生的标志是《解构与批评》一书的出版,书中对几人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并引入了德里达的文章。我国关于耶鲁解构学派的研究也正是在此书基础上,结合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
二、中国研究现状
耶鲁学派是20世纪后期美国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及以后的文论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国内外很多知名的文论史著作和教材都为耶鲁学派及耶鲁学派代表人物开辟过专章或加以论述。我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关注较多,却疏于对耶鲁学派及其批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在具体应用解构批评理论及方法时也存在着许多误解。
近些年来,也有一些专著对耶鲁学派中的某位批评家进行单独研究,如秦旭的《J·希利斯·米勒批评研究》(2011)、曾洪伟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理论研究》(2010)、张海龙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观》(2012)等。虽然这些文章都对进一步研究解构主义及耶鲁学派有所裨益,但这些研究更过关注批评家自身的学术生涯,追溯背景,然后梳理其发展变化,未从整體上考察耶鲁学派的学理方法。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关于耶鲁学派的研究与应用还停留于理论层面,研究及传播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耶鲁解构学派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和原因
(一)中国注重理念与思潮
在中国的文学土壤中,存在道德主义批评及价值评价理论两个重要特性,文学批评领域的创新和研究也大多围绕这两点进行。而耶鲁解构学派作为一种注重科学性的先进思想,难以在我国的文化领域扎下根来,但其作为中国学术界80年代所需要的先进思潮,仍对我国学术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掀起了一股“方法论”的短暂热潮。从耶鲁学派的规模以及相应的学术成果来看,仅凭耶鲁解构学派难以支撑我国学术界对于先进思潮的追求与满足。因此,该学派很难形成思潮作为批评观念起作用,而作为方法论吸收当代文学批评则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注定会在注重理念与思潮、不断追求学术创新和理论研究过程的中国被替换。
(二)在叙事学框架里传播
耶鲁学派在中国传播受到局限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内容上的原因。在耶鲁解构学派中,比较注重文本和结构的分析,从其研究的主要观点来看,与“叙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别并不十分明显。而在耶鲁学派刚刚传入中国的80年代,“叙事学”作为社会研究的热门理论,猛然间出现一个与其相类似的新型思想,而且似乎观点和理论研究有超越“叙事学”的趋势,其很难得到在叙事学上苦心孤诣的国内研究学者的认可。因此,在主观上存在一定的传播阻碍。国内的众多学者也是在“叙事学”对策角度上再对耶鲁学派进行研究,最多也只是试图将耶鲁解构学派和“叙事学”进行结合,实现创新,很少有专门研究耶鲁解构学派的专家和学者,这便导致耶鲁解构学派始终难以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界的主要思想,给耶鲁解构学派在中国的传播造成局限。
四、结语
美国的解构主义声称要走向社会、走向现实,仍然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点,只是在修辞的天地里透出了一些社会现实的影子而已。他们仍然十分关注文本和结构的分析。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来说,始终没有系统地吸收欧美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所以还是有很大的自我完善空间。当我国传统文学、当代文学的创作日益成熟,我们将会有大量的文学宝藏值得进行细读式的文学批评。目前,耶鲁学派在我国的传播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但当我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界的学风日益自由、开放,更多欧美的文学批评理论成果,包括美国解构主义将会被接纳和吸收,中国文学批评也会成为世界文学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梁可, 女, 硕士,西安市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