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陡增,人们生活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还面临着外贸出口的下滑和投资方式的转变,国家经济决策部门需要在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复杂环境下做出艰难选择。
其实,这个局面在前几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些许端倪: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粗放式增长成就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一轮“大牛市”,但同时也为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的经济困境埋下了隐患。投资方面,房地产项目的“短平快”特点吸引了大部分社会资源向这个行业过度倾斜,造成了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并迅速推高了资源价格。需求方面,不断攀升的房价抑制了居民家庭的其他消费,对一般消费品形成了很大的挤出效应,成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障碍之一。由于我国CPI自身编制的特点,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成本的重要指标,并没有反映出房价暴涨给居民消费能力以及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无法及时催生“限制房地产业粗放式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一系列有预见性战略对策的出台,造就了今天的政策抉择被动局面。
在今天,CPI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其不但是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还是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比如当前出现的“CPI效应”。
一、CPI效应
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启动了一场历时两年并令全世界都瞠目结舌的大牛市,全国人民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将求知的目光投向财经领域。一个个平时只出现在经济学家报告中或者出自政府官员口中的经济词汇,开始褪去神秘的色彩,成为普通老百姓口中的流行语;特别是近半年来,国内股市疲态尽现,市场神经过度紧绷,影响到股市的每一个经济因素都被密切关注着。这些影响着众多投资者投资心理的经济数据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衡量社会生活成本的CPI。于是,每个月的CPI发布日前后,国家统计局都会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股市也要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
上述一系列因CPI数据发布引发的现象,可定义为“CPI效应”,简单概括为:经济社会中的各个群体因过度关注CPI数据而引发的一系列后续行为。在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中,这种过激的心理波动会给整个市场的稳定带来种种不确定性影响。但这种关注也积极地反映了社会民众对自身生活状态全面认知的心理诉求,他们试图通过一系列行为来应对经济社会的各种变化。
由此可见,伴随着CPI数据使用主体的公众化,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组反映经济生活某些方面的指标,还促成了社会公众的各种心理预期,反过来又影响到人们的各种经济行为,比如CPI的高企不下会使得公众产生价格上涨预期,从而可能会出现消费品被大量抢购囤积的行为等等。假如拥有一整套能够客观全面反映经济事实的CPI统计方法,不但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经济生活的运行情况,还可以引导公众理性预期,并成为政府有针对性制定政策的向导和依据。
二、什么是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一段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它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基础数据,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4.8%,这意味着,现在的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4.8%。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你只需要100元就可以购置的商品或服务,今日你需要104.8元才能买得到。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三、CPI的构成因素是什么
各国CPI的统计,都是基于对本国一定样本量的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抽样调查。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民族消费习惯等不同,CPI中的消费品和服务的类别及其权重也不尽相同。因此,CPI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各个类别中每一个规格品种的价格变化,另一方面取决于各个类别在CPI构成中所占的权重,确定依据是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
我国目前采用的CPI商品分类目录和编制方法始于2000年,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8个大类,251个基本分类。每个基本分类又有2个到10多个不同数量的规格品,共计700多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规格品的选择和每个基本分类所占的权重,随着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而相应调整,5年调整一次,每年进行适当微调。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2006年的CPI权数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食品消费,为33.20%;其次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为14.20%;第三是居住,为13.20%;其后依次是交通通讯的10.4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的10.00%,衣着的9.10%,家庭设备与维修服务的6.00%,烟酒及用品的3.90%。各类支出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可能与实际CPI的权重略有差异,但这基本上不影响本文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
四、当前我国CPI指标的统计盲点
在我国CPI统计构成中值得注意的是,权数位居第3的“居住”类消费性支出,在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上,与人们想象中的居住支出有很大的出入。它主要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房租、房屋维修费、物业费、自有住房贷款利息、水电燃气以及其他与居住有关的服务等的支出,而不包括居民的购房支出,后者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来处理的。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案例,讲的是中美两个老太太买房子的事情:美国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利用贷款买房,然后住着新房用一生去还贷;中国老太太住在简陋的旧房子里,攒了一辈子买房的钱,直到晚年才住上新房。这则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中美两国消费理念的差异,也阐明了两国普通居民对于住房支付的真实态度——种基于美好居住生活享用的长期消费。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不发达,想有一处安身之地的老百姓无法接受一辈子租房住的观念,要千方百计攒钱买一处房子来实现“安居乐业”;可以说,现实社会中的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抱着“住有所居”的朴素愿望去购置房产的。这种单纯基于居住而购置房产的经济行为,与同样为了“住有所居”的人们采取的租房行为基本上属于同 种性质,即更多彰显的是一种居住消费理念,而不是追求其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
CPI统计中,在“住房”这个科目,我们可以参考美国是如何统计的。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按月发布两种CPI,即CPI-W(统计调查只针对工资收入者和神职人员,这两类人员占全部雇员的1/3)和CPI-U(统计调查针对所有的城市消费者,不包括农村消费者,这类人员占全国消费者总数的87%)。
美国的CPI包括8个大类、211个基本分类、38个地区指数。每个基本分类所占的权重,随着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而相应调整,每两年调整一次。其中“住房(Housing)”科目包括:居住费用(占CPI的32.78%),燃料及公共服务(占CPI的4.89%);家具及生活用品(占CPI的5.02%)。在第一项“居住费用”中又具体包括:房租、外出居住支出、房屋保险、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四项,各项在CPI中的比重分别为5.93%、2.65%、0.37%、23.83%。从中不难看出,在美国CPI构成中,居住类占比重最大,为42.69%。而居住类中的“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所占比重最大,为23.83%。所谓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是指居民若没有自有住房而另租同等条件住房所支付的等值租金。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CPI构成中“居住”类价格的内涵和权重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美国CPI-U的“居住”类价格中包含了“虚拟租金”,即当居民没有自有住房时每月租房的等值租金。而中国的CPI构成没有同类的科目。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个科目的支出占据了居民收入中很大的比重,而且能够切实反映居民生活质量受价格波动影响的程度。对于“买房居住”情节较浓的中国老百姓来讲,它在居民消费中代表的内涵就更大了。
五、CPI统计亟待改革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在不断调整各自的CPI构成。在中国,房价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关键数据的统计也在今年进行着新一轮的变革。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将积极创建和完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专业统计,“完善CPI的编制工作,研究建立城镇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制度,研究改进城市房屋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完善居民个人收入统计监测体系。”
针对我国居住类消费占CPI比重偏低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居住类消费占比有望在5年内上升到20%,从而接近国际上超过25%的水平。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通过完善以CPI为核心的统计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依据以及政策有效性的考核标准,对于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切实提高全国人民福利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其实,这个局面在前几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些许端倪: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粗放式增长成就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一轮“大牛市”,但同时也为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的经济困境埋下了隐患。投资方面,房地产项目的“短平快”特点吸引了大部分社会资源向这个行业过度倾斜,造成了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并迅速推高了资源价格。需求方面,不断攀升的房价抑制了居民家庭的其他消费,对一般消费品形成了很大的挤出效应,成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障碍之一。由于我国CPI自身编制的特点,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成本的重要指标,并没有反映出房价暴涨给居民消费能力以及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无法及时催生“限制房地产业粗放式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一系列有预见性战略对策的出台,造就了今天的政策抉择被动局面。
在今天,CPI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其不但是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还是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比如当前出现的“CPI效应”。
一、CPI效应
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启动了一场历时两年并令全世界都瞠目结舌的大牛市,全国人民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将求知的目光投向财经领域。一个个平时只出现在经济学家报告中或者出自政府官员口中的经济词汇,开始褪去神秘的色彩,成为普通老百姓口中的流行语;特别是近半年来,国内股市疲态尽现,市场神经过度紧绷,影响到股市的每一个经济因素都被密切关注着。这些影响着众多投资者投资心理的经济数据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衡量社会生活成本的CPI。于是,每个月的CPI发布日前后,国家统计局都会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股市也要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
上述一系列因CPI数据发布引发的现象,可定义为“CPI效应”,简单概括为:经济社会中的各个群体因过度关注CPI数据而引发的一系列后续行为。在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中,这种过激的心理波动会给整个市场的稳定带来种种不确定性影响。但这种关注也积极地反映了社会民众对自身生活状态全面认知的心理诉求,他们试图通过一系列行为来应对经济社会的各种变化。
由此可见,伴随着CPI数据使用主体的公众化,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组反映经济生活某些方面的指标,还促成了社会公众的各种心理预期,反过来又影响到人们的各种经济行为,比如CPI的高企不下会使得公众产生价格上涨预期,从而可能会出现消费品被大量抢购囤积的行为等等。假如拥有一整套能够客观全面反映经济事实的CPI统计方法,不但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经济生活的运行情况,还可以引导公众理性预期,并成为政府有针对性制定政策的向导和依据。
二、什么是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一段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它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基础数据,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4.8%,这意味着,现在的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4.8%。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你只需要100元就可以购置的商品或服务,今日你需要104.8元才能买得到。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三、CPI的构成因素是什么
各国CPI的统计,都是基于对本国一定样本量的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抽样调查。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民族消费习惯等不同,CPI中的消费品和服务的类别及其权重也不尽相同。因此,CPI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各个类别中每一个规格品种的价格变化,另一方面取决于各个类别在CPI构成中所占的权重,确定依据是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
我国目前采用的CPI商品分类目录和编制方法始于2000年,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8个大类,251个基本分类。每个基本分类又有2个到10多个不同数量的规格品,共计700多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规格品的选择和每个基本分类所占的权重,随着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而相应调整,5年调整一次,每年进行适当微调。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2006年的CPI权数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食品消费,为33.20%;其次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为14.20%;第三是居住,为13.20%;其后依次是交通通讯的10.4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的10.00%,衣着的9.10%,家庭设备与维修服务的6.00%,烟酒及用品的3.90%。各类支出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可能与实际CPI的权重略有差异,但这基本上不影响本文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
四、当前我国CPI指标的统计盲点
在我国CPI统计构成中值得注意的是,权数位居第3的“居住”类消费性支出,在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上,与人们想象中的居住支出有很大的出入。它主要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房租、房屋维修费、物业费、自有住房贷款利息、水电燃气以及其他与居住有关的服务等的支出,而不包括居民的购房支出,后者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来处理的。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案例,讲的是中美两个老太太买房子的事情:美国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利用贷款买房,然后住着新房用一生去还贷;中国老太太住在简陋的旧房子里,攒了一辈子买房的钱,直到晚年才住上新房。这则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中美两国消费理念的差异,也阐明了两国普通居民对于住房支付的真实态度——种基于美好居住生活享用的长期消费。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不发达,想有一处安身之地的老百姓无法接受一辈子租房住的观念,要千方百计攒钱买一处房子来实现“安居乐业”;可以说,现实社会中的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抱着“住有所居”的朴素愿望去购置房产的。这种单纯基于居住而购置房产的经济行为,与同样为了“住有所居”的人们采取的租房行为基本上属于同 种性质,即更多彰显的是一种居住消费理念,而不是追求其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
CPI统计中,在“住房”这个科目,我们可以参考美国是如何统计的。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按月发布两种CPI,即CPI-W(统计调查只针对工资收入者和神职人员,这两类人员占全部雇员的1/3)和CPI-U(统计调查针对所有的城市消费者,不包括农村消费者,这类人员占全国消费者总数的87%)。
美国的CPI包括8个大类、211个基本分类、38个地区指数。每个基本分类所占的权重,随着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而相应调整,每两年调整一次。其中“住房(Housing)”科目包括:居住费用(占CPI的32.78%),燃料及公共服务(占CPI的4.89%);家具及生活用品(占CPI的5.02%)。在第一项“居住费用”中又具体包括:房租、外出居住支出、房屋保险、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四项,各项在CPI中的比重分别为5.93%、2.65%、0.37%、23.83%。从中不难看出,在美国CPI构成中,居住类占比重最大,为42.69%。而居住类中的“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所占比重最大,为23.83%。所谓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是指居民若没有自有住房而另租同等条件住房所支付的等值租金。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CPI构成中“居住”类价格的内涵和权重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美国CPI-U的“居住”类价格中包含了“虚拟租金”,即当居民没有自有住房时每月租房的等值租金。而中国的CPI构成没有同类的科目。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个科目的支出占据了居民收入中很大的比重,而且能够切实反映居民生活质量受价格波动影响的程度。对于“买房居住”情节较浓的中国老百姓来讲,它在居民消费中代表的内涵就更大了。
五、CPI统计亟待改革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在不断调整各自的CPI构成。在中国,房价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关键数据的统计也在今年进行着新一轮的变革。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将积极创建和完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专业统计,“完善CPI的编制工作,研究建立城镇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制度,研究改进城市房屋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完善居民个人收入统计监测体系。”
针对我国居住类消费占CPI比重偏低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居住类消费占比有望在5年内上升到20%,从而接近国际上超过25%的水平。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通过完善以CPI为核心的统计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依据以及政策有效性的考核标准,对于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切实提高全国人民福利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