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教学中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模式的特定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追求的是一种求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标准化考试形式的限制,要求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判断最终必须统一在一种固定的、唯一的答案中。这样长期训练的结果,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格格不入。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冲破常规,勇于开拓创新,是一个应引起教育工作者注意的问题,也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求异思维是一种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人们普遍认为完美无缺的定论提出质疑。人的思维发端于疑问,这种疑问的产生,说明思维者关注了事物间的差异,意在暴露已知与未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这种敢于对人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态度的精神是应该赞许的,因为它不仅满足于去想“这个问题原来是这样的”,而且要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可以是那样的?”显然,求异思维给学生带来的思维空间远远超过了求同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都是十分有利的。
  如何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呢?
  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带有求异思维性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认可和引导,并启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索。古人云:“于不疑处生疑方为进”。对于学生的质疑提问,教师绝不能厌烦,更不能简单地认为这种学生是思路怪异,“钻牛角尖”,应懂得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具有创新意识是科学创造的必备素质。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和发明,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敏捷的,甚至是反传统、反常规的思维触角,并将其伸到了一个广阔的领域,触及到常人不去关注的一些问题,才有了各种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我们的确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
  如在讲述高中《生物》课本中生物的无氧呼吸时,教师告诉学生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物质是乳酸,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不产生酒精?甚至有人会问:若产生酒精结果将如何?针对学生中出现的这种求异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借题发挥,激励学生作深层次的思索和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愉快地启动思维过程,达到引导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对于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至今还没有完全定论的内容,如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机制等问题,由于仍停留在假说和推测水平上,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不同于教材内容的观点。甚至可以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鼓励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冲破教材内容的束缚,提出各种符合科学规律的假说和猜想,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讨论时,教师首先应认可每一种答案,再仔细分析每种结论的合理部分。这样做,既可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又鼓舞了学生的思维创造,防止了思维的僵化、单一。
  另外,针对目前广泛流行的标准化试题(选择题),只要教学时间允许,就应在讲清了正确答案之后,训练学生分析其余备选答案的错误原因;若时间不允许,也应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此种分析。这样做可使学生克服片面性、绝对化的思维弱点,增强学生辩证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因此,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有意留心、认真积累并加以综合归纳,寻找可作为求异思维训练的材料,学生听多了,用多了,逐渐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思维习惯,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处于应试教育重压下的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会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其他文献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要抓得紧、抓得细。就会象毫末之苗终成合抱之木一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提高的。  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教师产生了一种近乎错误的认识,认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可有可无,说多了耽误时间,说少了无济于事,教学的任务之重,作文的次数又有限。于是,每次作文干脆简单的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冥思苦想各显神通。殊不知,长此以
期刊
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一、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
期刊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初二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初二物理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之中,教与学将是一片阳光明媚。笔者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最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     在课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新课,层次性、渐进性提问与追问,反馈式聊天谈话,击掌式相约,四个方面阐述了实施激励性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 启发 激励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新的物理课程必然对传统的物理教学带来强烈的冲击,新的理念对我们的物理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
期刊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教学的指导。    一、朗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
期刊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在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可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语文这门学科不和谐的现象,使我们的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  关键词:新理念 语文课 创新 得失    新课程下,新颖的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信息素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本文试着对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做出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 信息素质    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逐步改
期刊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实施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探索,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从而让学生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力图使语感教学具有实践意义,使语感教学真正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重视 培养 语感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现在很多
期刊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与之适应的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正式提出了“计算机文化是人类的第二文化”,这就是说,不懂、不会计算机将来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文盲,象今天不识字,不识数一样无法面对社会。   今天随着多媒体的到来,电脑教育软件将使教师如虎添翼:只要有了电脑,有了良好的教育软件,无论是天涯海角,人们都可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并且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快捷、更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脑科学家,“
期刊
内容摘要:多媒体中学语文课,既指“多种电教媒体组合优化的语文课”,也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语文课”。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感熏陶,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 组合 教学    多媒体中学语文课,既指“多种电教媒体组合优化的语文课”,也指“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