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向着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研讨和分析,力求提出新的措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作文
小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他们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者有了素材但由于平时好词好句积累的量较少而感到无话可写。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他们不善于捕捉素材,对于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对于自己词语造句的能力培养更是不重视。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激发写作兴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二是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例如: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段、篇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例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乐于表达自己心声的欲望,彰显写作的实效
假如教师单纯将写作联系集中于一学期的八次练习是远远无法实现对小学生写作能力锻炼的目的。提升其写作水平需要令其经常记录所见所感。我在三年级上半学期就将四次小的写作练习制定出来,而下学期也将三次写作练习制定出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上述写作训练制定出来并不是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实际上还需要教师在施教环节将创造性发挥出来,将更多便于其写作的机会创造出来。阅读之中将写作训练进行渗透也是不错的方法。依据教材特征,择取读写的契合之处,将可供参考的对象提供给学生,令其可以在模仿中进行创造,进而令运用语言能够有深厚的基础。可以说,写作练习应当在阅读之中随之生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者的写作能力。而今,新课的背景之下,着眼于教学实践,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环节通常应当要有思考消化的环节,我们应当清楚,受教者在上课的时间就写出令人满意的练笔很难实现,一些学生也存在写作为了应付的情绪。所以,应当具备学生负担不加重的条件下,能够将这种练习拓展至课外,令其写作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之后施教者应当认真评改,彰显写作的实效。
三、积累素材生活与作文相结合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一切的创作有赖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达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人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四、自由表达,自己“作文”
小学生的所谓“创造”,只能是相对模仿而言的,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自己作文,要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极发现和了解事物,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或者感悟,重组语言,进行“作文”。只要是书上和其他同学没有用过的,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的叙述,一个词语的新用法,教师都要抓住机会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尝到独立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独立写作的信心,也借以激起其他学生的创造欲。尤其是在课堂上新学的词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运用,例如造句,再要求学生把它们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对于有自己新观点、新体会的作文,或者是描写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的新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当作范文读给其他同学听一昕,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讨论,为什么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写,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造,如何创造。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教育教学大纲的不断改进,课程的改革不断的得到完善,也对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小学生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知识上的有意识积累,增加学生的素材储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文学情感应该进行培养,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阅读中建立出自己的文学素养。现在我们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學当中的现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的表达方式、文学素养等方面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华琴.影响小学语文课堂作文因素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26).
[2]陈海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作文
小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他们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者有了素材但由于平时好词好句积累的量较少而感到无话可写。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他们不善于捕捉素材,对于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对于自己词语造句的能力培养更是不重视。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激发写作兴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二是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例如: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段、篇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例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乐于表达自己心声的欲望,彰显写作的实效
假如教师单纯将写作联系集中于一学期的八次练习是远远无法实现对小学生写作能力锻炼的目的。提升其写作水平需要令其经常记录所见所感。我在三年级上半学期就将四次小的写作练习制定出来,而下学期也将三次写作练习制定出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上述写作训练制定出来并不是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实际上还需要教师在施教环节将创造性发挥出来,将更多便于其写作的机会创造出来。阅读之中将写作训练进行渗透也是不错的方法。依据教材特征,择取读写的契合之处,将可供参考的对象提供给学生,令其可以在模仿中进行创造,进而令运用语言能够有深厚的基础。可以说,写作练习应当在阅读之中随之生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者的写作能力。而今,新课的背景之下,着眼于教学实践,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环节通常应当要有思考消化的环节,我们应当清楚,受教者在上课的时间就写出令人满意的练笔很难实现,一些学生也存在写作为了应付的情绪。所以,应当具备学生负担不加重的条件下,能够将这种练习拓展至课外,令其写作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之后施教者应当认真评改,彰显写作的实效。
三、积累素材生活与作文相结合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一切的创作有赖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达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人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四、自由表达,自己“作文”
小学生的所谓“创造”,只能是相对模仿而言的,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自己作文,要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极发现和了解事物,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或者感悟,重组语言,进行“作文”。只要是书上和其他同学没有用过的,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的叙述,一个词语的新用法,教师都要抓住机会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尝到独立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独立写作的信心,也借以激起其他学生的创造欲。尤其是在课堂上新学的词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运用,例如造句,再要求学生把它们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对于有自己新观点、新体会的作文,或者是描写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的新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当作范文读给其他同学听一昕,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讨论,为什么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写,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造,如何创造。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教育教学大纲的不断改进,课程的改革不断的得到完善,也对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小学生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知识上的有意识积累,增加学生的素材储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文学情感应该进行培养,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阅读中建立出自己的文学素养。现在我们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學当中的现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的表达方式、文学素养等方面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华琴.影响小学语文课堂作文因素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26).
[2]陈海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