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长在苏联,23岁成为苏联最高级别的朗诵演员,曾经三次为斯大林演出;她与毛岸青、刘允斌等在一个大学读书,并获得副博士学位。
她,曾是苏联专家,但受尽屈辱,十四年没有国籍,是邓小平给了她中国国。
她,掌握九门语言,出版了五本汉俄(俄汉)词典;她,桃李满天下,1989年接待戈尔巴乔夫的中方俄文记者就是她的得意门生……
初冬时节,在古城长沙的岳麓山下,我走进一个普通人家,采访了这位饱经磨难的共产国际的女儿——沙安之教授。燕燕于飞——艰难起飞的“海燕”
1929年6月29日,莫斯科的一家妇产医院里,诞生了一个黄皮肤的小女孩.丈夫俯下身子对躺在产床上的妻子说:“《诗经》上说‘燕燕于飞’。就叫于飞吧,让她长大成为一只飞翔的海燕!”
女孩的父母都是1925年入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个月以后,他俩接到党组织的命令,要离开莫斯科回国。鉴于中国当时的严峻形势,无法带上自己的孩子,只得把她留在了第三国际办的索科尼基区的孤儿院里。
十月革命恢复时期的苏联孤儿院,生活十分艰苦。小小的于飞常常站在孤儿院的门前眺望,盼望着父母突然出现在她的眼前.三年过后的一天,于飞又在门前眺望时,见到一个身驱高大头发黑红的男人,她认定这就是她的父亲,便赶上去抱着这个人的腿,直叫爸爸.也是生来有缘,这位名叫鲍斯特列姆的人竟是苏联布尔什维克的一员。他瞪着这个有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姑娘,心中顿生怜悯。他询问孤儿院领导,得知她是一对不知姓名的中国共产党员留下的孤儿,他当即就做出决定:领养这个中国女孩。于是,就在鲍斯特列姆举行婚礼的这一天,四岁的于飞成了这个苏联家庭中的一员。
鲍斯特列姆的祖先是移居俄国的芬兰籍瑞典贵族,但这位知识渊博的男爵却接受了马列主义。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这个后代宠爱有加,但留在小于飞记忆里的童年往事更多的是养母的打骂和养父母之间为她的争吵。漂亮的养母是波兰皇族的后裔,她不愿意家中有个异族女孩。每当养父不在家时,养母就把她当佣人看待,骂她是奴隶民族的女儿,让她干各种笨活、脏活,并且稍不如意就打,有一次竞打断了她一根肋骨。
童年的磨难铸就了于飞坚韧顽强的性格.在她刚刚上学的时候,一群俄罗斯男孩经常欺侮她,揪她的辫子,故意冲撞她、打她.一次,她忍无可忍,抓起一把高背椅子向围攻她的六个男生横扫过去,打得他们头破血流。这事轰动了全校,老师认为她是个野蛮的黄种人,要将她开除。幸亏校长开明,弄清事情原委后,让她继续读书。从此,那些男孩儿也不敢无事找事惹她了。
于飞苦读不辍,甚至在雪地里排队购物时,也要捧上一本书.每次考试,她几乎都以门门满分的成绩傲视同窗.然而,不管她怎么努力,虽然她的俄文作业经常用于展览和传阅,但总是得不到满分。后来才知道,饿文老师曾公开说过:“如果给中国学生的俄文打满分,那俄罗斯人会怎么看?”不过,在后来的高考中,也许是因为背靠背阅卷的缘故吧,她的俄丈还是得了满分,真让她舒服了一把。
早在童年时期,于飞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薰陶.曾是波兰公主的养外婆很喜欢这个外孙女,经常朗诵普希金的长诗给她听,她也跟着声情并茂地朗诵.7岁时她就在学校登台表演,获得过比赛一等奖.以后,她常常被邀请和大人一起参加一些大型演出,报纸上登了她的大幅照片,电台播出了她朗诵的声音.她成了小有名气的童星。
1939年的一个秋日,在莫斯科一家最有声望的剧院里,十岁的于飞登台朗诵一篇叫《杜鹃鸟》的抒情散文,文中讲的是三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的故事,她把对亲生母亲的怀念融会在朗诵中,激情震撼着所有的观众.节目表演完了,台下竟然鸦雀无声,她心中一沉,难道不成功?她竟然忘了鞠躬谢幕.突然间,掌声如雷.二楼一间豪华包厢里,斯大林也站起来向她鼓掌.
15岁那年,于飞以满分的成绩被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同时录取.她选中了自己喜爱的戏剧学院,成了该校年龄最小的学生.
于飞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斯大林曾经三次看过她的演出,最后一次是1952年,即斯大林去世的前一年.有次斯大林还在电台点播过她的节日,甚至还托人带话给她,说他非常喜欢她的朗诵.于飞牢记斯大林的鼓励,奋斗不止,艺术水平日益提高,到23岁时就成了苏联最高级别的一级甲等朗诵员.
在国立戏剧学院,于飞结识了一位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同学——孙维世(周总理的干女儿).这是她第一次结识自己民族的同学,也是她第一次有机会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她认真地艰苦地向孙维世学习中文,因为,她认定自己总有一天要回中国去.
一桩偶然事件改变了她的表演生涯.当时在戏剧学院任教的老师,多是艺术明星,有的作风放荡,对女学生心怀不轨.少女于飞那双美萌的黑眼睛时常引来各种各样的目光.一天课间休息时,一位教师对于飞动手动脚,于飞忍无可忍,一巴掌打伤了这个想吃“天鹅肉’的人.那个教师是一位人民功勋演员,于飞枚学校开除了.
于飞只好来到东方大学求学.因为她能歌善舞,被选为系里的工会委员,负责文娱活动.在这里,她结识了毛岸青(毛泽东之予),刘允斌(刘少奇之子)等÷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子女.回忆这段往事,于飞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年龄最小,他们比我大很多;总管我叫‘小于飞’.哦!那时,刘允斌都留起了小胡子咧!”在学校里,不少中国来的同学都改了苏联名字,当时毛岸青叫高里亚,刘允斌叫克林姆.而于飞却始终没有更改过父母亲略她取的这个中国名字。
冬去春来,几年之后;于飞从东方大学以优等成绩提前毕业并被留校教中文.继而又以优异成绩考入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副博士学位,毕业后就留在该所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绩的积累,她的生活条件也日益优越,已经有能力自己买车买房了.然而,一个自小就在她心中扎根的愿望此时却迅速地长大.她一直打听父母的下落,还曾托一个中国姑娘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联系,请求帮忙.她还做好了回中国的准备,她知道,对于她来说,回中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既来之,则安之——坎坷中锤炼成的赤子
转眼间到了1955年,于飞已经26岁了.一天,她接到中国大使馆的邀请,意外地受到了张闻天同志的接见.张老告诉她:他是受党中央和她的父母亲的委托来找她的.她的父亲叫沙文汉,现在是中国浙江省的省长;她的母亲叫陈修良,现在是浙江省委的宣传部长.他们就住在浙江杭州的西子湖畔.
喜从天降!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于飞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时就学过这首诗.她的家乡,这个在诗人笔下有如一位绝代佳人的地方,激起了她的无限向往.26年了,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了,这种亲情更是在召唤着她.于是,这位饱经苦难的“海燕”,在她人生的锦绣年华,以苏联专家的名义,带着一腔热情,满腹才学,飞回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在首都北京,她受到了当时在中央工作的张闻天、安子文等领导人的接见.
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于飞长期的悲喜哀怨就像奔腾的野马,再也抑制不住,身体竟然一下于垮了,此后住了一年多医院。父亲怜惜地拉着女儿的手说:“孩子,既来之,则安之,你就在我们身边好好休养,以后就叫安之吧!”从此于飞就一直用着父亲给她取的这个带有某种人生况味的名字,她长期心安理得地看待世态炎凉、世事沧桑,即使在最黑暗的岁月,她也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等待黎明。
一年后,沙安之的病基本治愈,被安排到浙江大学为进修的教授们讲授俄语.那时,苏联专家在我国是相当受器重的,对这个既是省长女儿又是苏联专家的沙安之,学校自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经过严格挑选,学校特别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政治上可靠、又是学俄语专业的年轻人张淦荣安排作她的秘书。张淦荣为人忠厚,办事麻利,把个苏联专家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特别是他那成天一脸的微笑一开始就让这位苏联专家有了好感.27岁的大姑娘开始有了自己的心事,她用另外一种眼神看待着她的秘书,用特别的关爱对待着她的下级,她爱上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同时,张淦荣对这位上司也深藏着一份莫名的好感。
几个月之后的一天,浙大组织一批年轻人游览西湖宝叔塔。天突然下起了雨.同伴们都跑到附近的亭廊躲雨去了,沙安之和张淦荣却仍在竹林里有着说不完的话,雨水打湿了他俩的衣襟,也湿润着他俩的心.沙安之将自己带来的雨衣遮到张淦荣的头上,张淦荣将一半雨衣回罩到她头顶.激情荡漾,沙安之先吐为快:“小张,你看我条件够不够,能配上你吗?”还在大学攻读俄语专业时,张淦荣就曾幻想着要找一位俄罗斯姑娘做伴侣,自打他同沙安之接触,他总是把她当师长、当偶像.在他的心里,沙安之是“天上的大人物”,而他只是“地上的小小兵”。沙安之大胆的表白,让张淦荣惊慌失措.他怔在那里,终于低着头喃喃道:“不!我们大门不当户不对了.”
然而沙安之不理会那些,她频频约张淦荣散步。谈心,带他到家里玩,细心地关照他的生活.母亲跟安之谈心,安之说:“我不找地位不找钱,就找一个好人.”父母理解女儿的心事,悄悄派人到张淦荣的家乡调查他的家史。没过多久,沙省长趁张淦荣来家的时候亲自发话:“小张,你出身贫苦人家,又很有才干,我们都是革命者.你要是看得上安之,就不要有顾虑,大胆地爱吧!”就这样,沙安之“征服”了这位小秘书,1957年元旦,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苏联专家沙安之在浙江大学辅导教授们学习俄语卓有成效,消息很快传到北京.沙安之夫妇被调到北京,安排在国际广播电台工作,主要负责培训俄语播音员和俄语编辑记者,当俄文稿件审定人,还从事俄、英、法文的翻译工作.她成了将《毛主席诗词》翻译成俄语的第一人。
正当沙安之竭诚报效祖国的时候,噩运却悄悄降临了。一场“反右”风暴,把她的父母打入了十八层地狱,父亲受潘汉年、杨帆冤案株连,成为全国惟一被打成“右派”的省长。这时,有人找到沙安之,说组织上知道她长在苏联,没有同父母生活多长时间,只要她揭发父母的“问题’,写个声明同父母脱离关系,她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沙安之想:为了革命,父母出生入死几十年,连亲生女儿都可以抛下,怎么会是反党分子呢?她怎么也不相信,便以沉默相对抗。著名的苏联专家,一夜之间变成了著名的中国大右派的女儿,1963年,她被国际台开除。
中苏关系日益恶化,苏联强行撤走专家.当时,沙安之的国籍是苏联,于是她也被列入撤走的苏联专家名单之内。苏联领事馆对她软硬兼施,一方面勒令她回国,一方面又以配给汽车、住房并解决好家属问题等优厚待遇劝说她.面对这一切,她坚定地答道:“我不当逃命的老鼠。”“逃命的老鼠”是西方一个古老的谚语故事,沙安之借此表达自己决不会因为祖国贫穷而离去的决心。
在“大右派的女儿”这顶帽子上面,沙安之又被加了顶里通外国的“苏联特嫌”的帽子,首都北京已不可能再是她的栖身之地,她像莱蒙托夫著名诗中那一片随风飘落的橡树叶子,被刮到了举目无亲的湖南.教授的职称被剥夺了,连做人的身份也失去了.幸而湖南师范学院的院长刘寿祺力排众议,让她重上讲台.她妁丈夫张淦荣与她共患难,同赴湖南,以下放干部的名义也被安排在师院外语系任教.沙安之得以暂时有一个安静的栖身之处,潜心教学,钻研业务,继续编撰1946年便开始的《汉俄词典》,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梅香依旧——待到山花烂漫时
那时,她已经没有了国籍,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对她来说本应是局外人,但因为她是右派女儿、“苏修特嫌”,她必须承受无休无止的批斗.精神和肉体所受到的折磨,是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所难以想象的.
其实,从她决定坚决不回苏联开始,:就正式中请她的中国国籍,上百次地向上级有关部门写信,但都石沉大海.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无人理会了.整整十四年,她都是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她觉得自己一生中所有的痛苦加在一起都不如这种失落对她的打击大.那时候,选择生比选择死要容易得多,活下去需要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沙安之曾经多次在生死之间拂徊,终于选择了一条艰难的生存之路.选择一经确定,她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她开始自己学做蜂窝煤、缝制全家的衣服、养鸡鹅、学摄影,甚至还养蜜蜂.她还学会了针灸,成了周围颇有名气的“大夫”,她所记录的病例足足堆了一尺多高。她决心重新活出自己的价值,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减轻痛苦。
一天,岳麓山上跑下来了一只山猫,在沙安之家的走廊里产下了两只小猫。哦,可怜的小猫!沙安之马上承认了它们的“家籍”,小心地把它们抱起,细心地给它们搭起一个小窝,精心喂养。小猫天天依偎在她的身边,她把许多的话都讲给小猫听,小猫带给沙安之一家极大的的乐趣,为此,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两万字的英文小说《会说话的猫》。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78年,邓小平同志重新主持了党中央的工作,沙安之父母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沙安之郑重提笔用法丈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汇报了自己的情况.信发出去了,—连几天,她都忐忑不安.小平同志能顾及选种与国家大事比起来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个人小事吗?然而,仅仅过了40天,她便收到了有关部门的通知,她终于有了自己祖国的国籍,有了自己的尊严,同时也迎来了她一生中最灿烂的春天.
1978年9月6日,沙安之被授予当时湖南师大外语系惟一的教授职称,并当上了先进工作者。1996年她成为中国致公党全国优秀党员.从1978年起直到现在,她参与编纂了四大部近千万事的词典,她倾力著述的大型《汉俄翻译词典》、《实用公关俄语》一问世,就受到了俄语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她熟练地掌握了俄、汉、英、法,回、德,乌克兰、拉丁、世界语等九种语言,并就这多种语言发表了四十多篇科研论文.此外,她还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无偿为《中国画报》、 《中国建设》的俄丈版一期不漏地做着审阅工作。粗略统计下来,她的书面著作已有两千多万字。她创作的拥有600万字的大型工具书《汉俄翻译修辞词典》即将完稿,不久将可出版.她着手翻译的俄丈唐诗,刚刚翻泽了几十首,就有人联系要出版.不久前,沙安之固积劳成疾,眼睛几乎失明。她正在翻译苏联著名作家布格洛夫斯基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文化生态根源》,湖南科技出版杜决定尽快出版.湖南省委书记杨振午、省长张云川闻讯,特指示有关部门,给她配备了俄语秘书,在工作上给了她极大的支持.她硕果累累,但是她说,所有这一切成果都抵不上她培养的一大批外语人才的分量,她所辅导的学于已经在全国以至世界各地发挥着光和热,不少已是栋梁之材.她的不少学生,至今仍是首都广播电祝界的外语骨干力量.1989年夏天,当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华,中方记者范娟娟一口流畅的俄语颇让戈氏感到意外。他忍不住打破常规,询问范娟娟在哪里学的俄语,老师是谁?范娟娟回答说老师是沙安之,一个在苏联长大的中国俄语教育家。
沙安之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闲暇时,她喜好朗诵、唱歌、跳舞、舞剑、摄影、参观画展,尤其喜欢游泳。每年5至10月,她都要下河游泳。她曾经多次横渡湘江,还能够躺在水面上休息。去年,沙安之还和长沙60岁的静漂能手唐继林女士发起,要从湘潭漂到长沙,创造个在江河上平躺静漂1万米的吉尼斯纪录。只是后来湘江连续洪水,才没有使此举得以成行.
沙安之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张老夸夫人说:“你是河边的一棵柳树,你可以弯到水面上,但又可以直起来,重新挺拔于世.”妻子则笑吟吟地回答:“没有你,我的心上人,柳树怎么能直得起来!”说罢,两人相视而笑。
他们养育了一对女儿,大女儿张蕾利主攻俄语,小女儿张蕾芳主攻英语,分别在杭州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工作,都已有成果问世.
沙安之常常告诫两个女儿:“能比常人多十倍、百倍地体验人生的悲苦,并不一定是不幸的事情,因为更多的人类精华就是在痛苦中孕育成长起来的.’
她的人生轨迹也印证了这点.
(责编 关山越)
她,曾是苏联专家,但受尽屈辱,十四年没有国籍,是邓小平给了她中国国。
她,掌握九门语言,出版了五本汉俄(俄汉)词典;她,桃李满天下,1989年接待戈尔巴乔夫的中方俄文记者就是她的得意门生……
初冬时节,在古城长沙的岳麓山下,我走进一个普通人家,采访了这位饱经磨难的共产国际的女儿——沙安之教授。燕燕于飞——艰难起飞的“海燕”
1929年6月29日,莫斯科的一家妇产医院里,诞生了一个黄皮肤的小女孩.丈夫俯下身子对躺在产床上的妻子说:“《诗经》上说‘燕燕于飞’。就叫于飞吧,让她长大成为一只飞翔的海燕!”
女孩的父母都是1925年入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个月以后,他俩接到党组织的命令,要离开莫斯科回国。鉴于中国当时的严峻形势,无法带上自己的孩子,只得把她留在了第三国际办的索科尼基区的孤儿院里。
十月革命恢复时期的苏联孤儿院,生活十分艰苦。小小的于飞常常站在孤儿院的门前眺望,盼望着父母突然出现在她的眼前.三年过后的一天,于飞又在门前眺望时,见到一个身驱高大头发黑红的男人,她认定这就是她的父亲,便赶上去抱着这个人的腿,直叫爸爸.也是生来有缘,这位名叫鲍斯特列姆的人竟是苏联布尔什维克的一员。他瞪着这个有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姑娘,心中顿生怜悯。他询问孤儿院领导,得知她是一对不知姓名的中国共产党员留下的孤儿,他当即就做出决定:领养这个中国女孩。于是,就在鲍斯特列姆举行婚礼的这一天,四岁的于飞成了这个苏联家庭中的一员。
鲍斯特列姆的祖先是移居俄国的芬兰籍瑞典贵族,但这位知识渊博的男爵却接受了马列主义。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这个后代宠爱有加,但留在小于飞记忆里的童年往事更多的是养母的打骂和养父母之间为她的争吵。漂亮的养母是波兰皇族的后裔,她不愿意家中有个异族女孩。每当养父不在家时,养母就把她当佣人看待,骂她是奴隶民族的女儿,让她干各种笨活、脏活,并且稍不如意就打,有一次竞打断了她一根肋骨。
童年的磨难铸就了于飞坚韧顽强的性格.在她刚刚上学的时候,一群俄罗斯男孩经常欺侮她,揪她的辫子,故意冲撞她、打她.一次,她忍无可忍,抓起一把高背椅子向围攻她的六个男生横扫过去,打得他们头破血流。这事轰动了全校,老师认为她是个野蛮的黄种人,要将她开除。幸亏校长开明,弄清事情原委后,让她继续读书。从此,那些男孩儿也不敢无事找事惹她了。
于飞苦读不辍,甚至在雪地里排队购物时,也要捧上一本书.每次考试,她几乎都以门门满分的成绩傲视同窗.然而,不管她怎么努力,虽然她的俄文作业经常用于展览和传阅,但总是得不到满分。后来才知道,饿文老师曾公开说过:“如果给中国学生的俄文打满分,那俄罗斯人会怎么看?”不过,在后来的高考中,也许是因为背靠背阅卷的缘故吧,她的俄丈还是得了满分,真让她舒服了一把。
早在童年时期,于飞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薰陶.曾是波兰公主的养外婆很喜欢这个外孙女,经常朗诵普希金的长诗给她听,她也跟着声情并茂地朗诵.7岁时她就在学校登台表演,获得过比赛一等奖.以后,她常常被邀请和大人一起参加一些大型演出,报纸上登了她的大幅照片,电台播出了她朗诵的声音.她成了小有名气的童星。
1939年的一个秋日,在莫斯科一家最有声望的剧院里,十岁的于飞登台朗诵一篇叫《杜鹃鸟》的抒情散文,文中讲的是三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的故事,她把对亲生母亲的怀念融会在朗诵中,激情震撼着所有的观众.节目表演完了,台下竟然鸦雀无声,她心中一沉,难道不成功?她竟然忘了鞠躬谢幕.突然间,掌声如雷.二楼一间豪华包厢里,斯大林也站起来向她鼓掌.
15岁那年,于飞以满分的成绩被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同时录取.她选中了自己喜爱的戏剧学院,成了该校年龄最小的学生.
于飞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斯大林曾经三次看过她的演出,最后一次是1952年,即斯大林去世的前一年.有次斯大林还在电台点播过她的节日,甚至还托人带话给她,说他非常喜欢她的朗诵.于飞牢记斯大林的鼓励,奋斗不止,艺术水平日益提高,到23岁时就成了苏联最高级别的一级甲等朗诵员.
在国立戏剧学院,于飞结识了一位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同学——孙维世(周总理的干女儿).这是她第一次结识自己民族的同学,也是她第一次有机会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她认真地艰苦地向孙维世学习中文,因为,她认定自己总有一天要回中国去.
一桩偶然事件改变了她的表演生涯.当时在戏剧学院任教的老师,多是艺术明星,有的作风放荡,对女学生心怀不轨.少女于飞那双美萌的黑眼睛时常引来各种各样的目光.一天课间休息时,一位教师对于飞动手动脚,于飞忍无可忍,一巴掌打伤了这个想吃“天鹅肉’的人.那个教师是一位人民功勋演员,于飞枚学校开除了.
于飞只好来到东方大学求学.因为她能歌善舞,被选为系里的工会委员,负责文娱活动.在这里,她结识了毛岸青(毛泽东之予),刘允斌(刘少奇之子)等÷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子女.回忆这段往事,于飞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年龄最小,他们比我大很多;总管我叫‘小于飞’.哦!那时,刘允斌都留起了小胡子咧!”在学校里,不少中国来的同学都改了苏联名字,当时毛岸青叫高里亚,刘允斌叫克林姆.而于飞却始终没有更改过父母亲略她取的这个中国名字。
冬去春来,几年之后;于飞从东方大学以优等成绩提前毕业并被留校教中文.继而又以优异成绩考入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副博士学位,毕业后就留在该所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绩的积累,她的生活条件也日益优越,已经有能力自己买车买房了.然而,一个自小就在她心中扎根的愿望此时却迅速地长大.她一直打听父母的下落,还曾托一个中国姑娘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联系,请求帮忙.她还做好了回中国的准备,她知道,对于她来说,回中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既来之,则安之——坎坷中锤炼成的赤子
转眼间到了1955年,于飞已经26岁了.一天,她接到中国大使馆的邀请,意外地受到了张闻天同志的接见.张老告诉她:他是受党中央和她的父母亲的委托来找她的.她的父亲叫沙文汉,现在是中国浙江省的省长;她的母亲叫陈修良,现在是浙江省委的宣传部长.他们就住在浙江杭州的西子湖畔.
喜从天降!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于飞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时就学过这首诗.她的家乡,这个在诗人笔下有如一位绝代佳人的地方,激起了她的无限向往.26年了,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了,这种亲情更是在召唤着她.于是,这位饱经苦难的“海燕”,在她人生的锦绣年华,以苏联专家的名义,带着一腔热情,满腹才学,飞回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在首都北京,她受到了当时在中央工作的张闻天、安子文等领导人的接见.
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于飞长期的悲喜哀怨就像奔腾的野马,再也抑制不住,身体竟然一下于垮了,此后住了一年多医院。父亲怜惜地拉着女儿的手说:“孩子,既来之,则安之,你就在我们身边好好休养,以后就叫安之吧!”从此于飞就一直用着父亲给她取的这个带有某种人生况味的名字,她长期心安理得地看待世态炎凉、世事沧桑,即使在最黑暗的岁月,她也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等待黎明。
一年后,沙安之的病基本治愈,被安排到浙江大学为进修的教授们讲授俄语.那时,苏联专家在我国是相当受器重的,对这个既是省长女儿又是苏联专家的沙安之,学校自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经过严格挑选,学校特别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政治上可靠、又是学俄语专业的年轻人张淦荣安排作她的秘书。张淦荣为人忠厚,办事麻利,把个苏联专家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特别是他那成天一脸的微笑一开始就让这位苏联专家有了好感.27岁的大姑娘开始有了自己的心事,她用另外一种眼神看待着她的秘书,用特别的关爱对待着她的下级,她爱上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同时,张淦荣对这位上司也深藏着一份莫名的好感。
几个月之后的一天,浙大组织一批年轻人游览西湖宝叔塔。天突然下起了雨.同伴们都跑到附近的亭廊躲雨去了,沙安之和张淦荣却仍在竹林里有着说不完的话,雨水打湿了他俩的衣襟,也湿润着他俩的心.沙安之将自己带来的雨衣遮到张淦荣的头上,张淦荣将一半雨衣回罩到她头顶.激情荡漾,沙安之先吐为快:“小张,你看我条件够不够,能配上你吗?”还在大学攻读俄语专业时,张淦荣就曾幻想着要找一位俄罗斯姑娘做伴侣,自打他同沙安之接触,他总是把她当师长、当偶像.在他的心里,沙安之是“天上的大人物”,而他只是“地上的小小兵”。沙安之大胆的表白,让张淦荣惊慌失措.他怔在那里,终于低着头喃喃道:“不!我们大门不当户不对了.”
然而沙安之不理会那些,她频频约张淦荣散步。谈心,带他到家里玩,细心地关照他的生活.母亲跟安之谈心,安之说:“我不找地位不找钱,就找一个好人.”父母理解女儿的心事,悄悄派人到张淦荣的家乡调查他的家史。没过多久,沙省长趁张淦荣来家的时候亲自发话:“小张,你出身贫苦人家,又很有才干,我们都是革命者.你要是看得上安之,就不要有顾虑,大胆地爱吧!”就这样,沙安之“征服”了这位小秘书,1957年元旦,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苏联专家沙安之在浙江大学辅导教授们学习俄语卓有成效,消息很快传到北京.沙安之夫妇被调到北京,安排在国际广播电台工作,主要负责培训俄语播音员和俄语编辑记者,当俄文稿件审定人,还从事俄、英、法文的翻译工作.她成了将《毛主席诗词》翻译成俄语的第一人。
正当沙安之竭诚报效祖国的时候,噩运却悄悄降临了。一场“反右”风暴,把她的父母打入了十八层地狱,父亲受潘汉年、杨帆冤案株连,成为全国惟一被打成“右派”的省长。这时,有人找到沙安之,说组织上知道她长在苏联,没有同父母生活多长时间,只要她揭发父母的“问题’,写个声明同父母脱离关系,她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沙安之想:为了革命,父母出生入死几十年,连亲生女儿都可以抛下,怎么会是反党分子呢?她怎么也不相信,便以沉默相对抗。著名的苏联专家,一夜之间变成了著名的中国大右派的女儿,1963年,她被国际台开除。
中苏关系日益恶化,苏联强行撤走专家.当时,沙安之的国籍是苏联,于是她也被列入撤走的苏联专家名单之内。苏联领事馆对她软硬兼施,一方面勒令她回国,一方面又以配给汽车、住房并解决好家属问题等优厚待遇劝说她.面对这一切,她坚定地答道:“我不当逃命的老鼠。”“逃命的老鼠”是西方一个古老的谚语故事,沙安之借此表达自己决不会因为祖国贫穷而离去的决心。
在“大右派的女儿”这顶帽子上面,沙安之又被加了顶里通外国的“苏联特嫌”的帽子,首都北京已不可能再是她的栖身之地,她像莱蒙托夫著名诗中那一片随风飘落的橡树叶子,被刮到了举目无亲的湖南.教授的职称被剥夺了,连做人的身份也失去了.幸而湖南师范学院的院长刘寿祺力排众议,让她重上讲台.她妁丈夫张淦荣与她共患难,同赴湖南,以下放干部的名义也被安排在师院外语系任教.沙安之得以暂时有一个安静的栖身之处,潜心教学,钻研业务,继续编撰1946年便开始的《汉俄词典》,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梅香依旧——待到山花烂漫时
那时,她已经没有了国籍,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对她来说本应是局外人,但因为她是右派女儿、“苏修特嫌”,她必须承受无休无止的批斗.精神和肉体所受到的折磨,是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所难以想象的.
其实,从她决定坚决不回苏联开始,:就正式中请她的中国国籍,上百次地向上级有关部门写信,但都石沉大海.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无人理会了.整整十四年,她都是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她觉得自己一生中所有的痛苦加在一起都不如这种失落对她的打击大.那时候,选择生比选择死要容易得多,活下去需要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沙安之曾经多次在生死之间拂徊,终于选择了一条艰难的生存之路.选择一经确定,她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她开始自己学做蜂窝煤、缝制全家的衣服、养鸡鹅、学摄影,甚至还养蜜蜂.她还学会了针灸,成了周围颇有名气的“大夫”,她所记录的病例足足堆了一尺多高。她决心重新活出自己的价值,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减轻痛苦。
一天,岳麓山上跑下来了一只山猫,在沙安之家的走廊里产下了两只小猫。哦,可怜的小猫!沙安之马上承认了它们的“家籍”,小心地把它们抱起,细心地给它们搭起一个小窝,精心喂养。小猫天天依偎在她的身边,她把许多的话都讲给小猫听,小猫带给沙安之一家极大的的乐趣,为此,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两万字的英文小说《会说话的猫》。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78年,邓小平同志重新主持了党中央的工作,沙安之父母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沙安之郑重提笔用法丈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汇报了自己的情况.信发出去了,—连几天,她都忐忑不安.小平同志能顾及选种与国家大事比起来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个人小事吗?然而,仅仅过了40天,她便收到了有关部门的通知,她终于有了自己祖国的国籍,有了自己的尊严,同时也迎来了她一生中最灿烂的春天.
1978年9月6日,沙安之被授予当时湖南师大外语系惟一的教授职称,并当上了先进工作者。1996年她成为中国致公党全国优秀党员.从1978年起直到现在,她参与编纂了四大部近千万事的词典,她倾力著述的大型《汉俄翻译词典》、《实用公关俄语》一问世,就受到了俄语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她熟练地掌握了俄、汉、英、法,回、德,乌克兰、拉丁、世界语等九种语言,并就这多种语言发表了四十多篇科研论文.此外,她还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无偿为《中国画报》、 《中国建设》的俄丈版一期不漏地做着审阅工作。粗略统计下来,她的书面著作已有两千多万字。她创作的拥有600万字的大型工具书《汉俄翻译修辞词典》即将完稿,不久将可出版.她着手翻译的俄丈唐诗,刚刚翻泽了几十首,就有人联系要出版.不久前,沙安之固积劳成疾,眼睛几乎失明。她正在翻译苏联著名作家布格洛夫斯基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文化生态根源》,湖南科技出版杜决定尽快出版.湖南省委书记杨振午、省长张云川闻讯,特指示有关部门,给她配备了俄语秘书,在工作上给了她极大的支持.她硕果累累,但是她说,所有这一切成果都抵不上她培养的一大批外语人才的分量,她所辅导的学于已经在全国以至世界各地发挥着光和热,不少已是栋梁之材.她的不少学生,至今仍是首都广播电祝界的外语骨干力量.1989年夏天,当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华,中方记者范娟娟一口流畅的俄语颇让戈氏感到意外。他忍不住打破常规,询问范娟娟在哪里学的俄语,老师是谁?范娟娟回答说老师是沙安之,一个在苏联长大的中国俄语教育家。
沙安之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闲暇时,她喜好朗诵、唱歌、跳舞、舞剑、摄影、参观画展,尤其喜欢游泳。每年5至10月,她都要下河游泳。她曾经多次横渡湘江,还能够躺在水面上休息。去年,沙安之还和长沙60岁的静漂能手唐继林女士发起,要从湘潭漂到长沙,创造个在江河上平躺静漂1万米的吉尼斯纪录。只是后来湘江连续洪水,才没有使此举得以成行.
沙安之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张老夸夫人说:“你是河边的一棵柳树,你可以弯到水面上,但又可以直起来,重新挺拔于世.”妻子则笑吟吟地回答:“没有你,我的心上人,柳树怎么能直得起来!”说罢,两人相视而笑。
他们养育了一对女儿,大女儿张蕾利主攻俄语,小女儿张蕾芳主攻英语,分别在杭州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工作,都已有成果问世.
沙安之常常告诫两个女儿:“能比常人多十倍、百倍地体验人生的悲苦,并不一定是不幸的事情,因为更多的人类精华就是在痛苦中孕育成长起来的.’
她的人生轨迹也印证了这点.
(责编 关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