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从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在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改革、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抓住重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监控体系;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9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生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也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给高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1]中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分类分层教学,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实行弹性学分制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课程设置而进行的改革,学生可以在八年时间里修完专业要求的所有课程而毕业[2]。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去课程设置的弊端,增强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但是,有很多学生为了尽量早毕业,用大学三年的时间把大学四年要修的课程都修完,这就造成了学生一周之内需要上大量的课程,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分类分层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针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言[3]。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实行分类、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供学生来选修,也可以把专业方向细化为不同的模块,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创业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优势等情况选择相关模块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较深厚的造诣。
(三)“3+1”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比较盛行的模式[4],即要求学生在大学前三年主要从事专业学习,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从事社会实践。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能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社会实践,但是学生要用三年时间将四年的课程学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如果学校没有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自己从事社会实践,就必然会导致学生盲目地到企业打工挣钱,从而与专业培养目标相悖。
(四)“3.5+0.5”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很多高校所推崇,即要求学生用三年半的时间学完大学所有课程,最后半年通过社会实践来撰写毕业论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从事社会实践。但是如果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也必然无法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五)“1+2.5+0.5”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校专业大类招生情况下实施的,即按照大类专业来招收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不分具体专业,到大学二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任意选择大类专业下的具体专业进行学习。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就是能够让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再根据对自身、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重新进行专业的选择和定位。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北方工业大学是一所北京市教委主管的地方院校,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有3个班,专升本有2个班,每一届学生有170人左右。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步从“3.5+0.5”模式向“1+2.5+0.5”模式转化,但从人才培养的过程和培养目标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脱节
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学生的管理理论素养没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高标准、严要求,培养过程质量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
(二)个别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在大学学习阶段,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应当尽量安排大学一、二年级,专业必修课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个别专业课程安排在了大学一、二年级,而且还呈现过度娱乐化,这势必会让学生与其他课程进行对比,从降低了对其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三)校外实践基地不健全
学校校内的实践教学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但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一直落后于同类院校,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因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来讲显得非常重要,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力保障。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完善人才培养监控体系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修订,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监测点的考核标准,明确培养计划中专业评价各监测点的内容、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具体体现学校的专业建设特色和专业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5]。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建立配套的监测点和监控体系,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
学校和学院可以通过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施方案和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起高效优质的人才培养保障、服务和支撑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有效实施,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突出特色,注重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工商管理专业是学校的老牌专业,从学校到学院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比重在逐步增大,但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还一直不够健全。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于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有教学实习的模式下,可以逐步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锻炼,使学生真正把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加突出北方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构建人才培养模块,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特色模块。在加强理论教学(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联系几家大型企业作为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在实践中构建“1+2+1”人才培养模块或“1+2+0.5+0.5”人才培养模块,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实践的密切联系。
1.“1+2+1”人才培养模块
在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招生背景下,构建“1+2+1”人才培养模块势在必行。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块中,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要用最后一年的时间去企业实习和锻炼,在实践中检验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2.“1+2+0.5+0.5”人才培养模块
这种人才培养模块也是符合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历理论知识外,在最后一年中用半年时间在企业实习,再用半年的时间结合企业实践撰写毕业论文,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人才培养模块,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着重从课程设置、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首先课程设置应从学生实际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科学、合理地制订学生在三个阶段的课程,在第一阶段(一年级)应着重通识课程的学习,把数学、外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作为重中之重;在第二阶段(二、三年级)着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在第三阶段(四年级)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专业实习可放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学校和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调研和实践。课程设计课程的设置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而制订。校外实践基地是专业实习和毕业实践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当把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抓住重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人际沟通、协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程春.论高校弹性学分体质的创新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3(24):153.
[3]梁川.基于动机激发理论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8):40-42.
[4]金玮,梁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9):147-148.
[5]夏镇波,陈利波.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42-44.
(责任编辑:宋 佳)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监控体系;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9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生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也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给高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1]中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分类分层教学,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实行弹性学分制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课程设置而进行的改革,学生可以在八年时间里修完专业要求的所有课程而毕业[2]。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去课程设置的弊端,增强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但是,有很多学生为了尽量早毕业,用大学三年的时间把大学四年要修的课程都修完,这就造成了学生一周之内需要上大量的课程,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分类分层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针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言[3]。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实行分类、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供学生来选修,也可以把专业方向细化为不同的模块,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创业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优势等情况选择相关模块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较深厚的造诣。
(三)“3+1”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比较盛行的模式[4],即要求学生在大学前三年主要从事专业学习,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从事社会实践。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能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社会实践,但是学生要用三年时间将四年的课程学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如果学校没有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自己从事社会实践,就必然会导致学生盲目地到企业打工挣钱,从而与专业培养目标相悖。
(四)“3.5+0.5”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很多高校所推崇,即要求学生用三年半的时间学完大学所有课程,最后半年通过社会实践来撰写毕业论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从事社会实践。但是如果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也必然无法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五)“1+2.5+0.5”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校专业大类招生情况下实施的,即按照大类专业来招收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不分具体专业,到大学二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任意选择大类专业下的具体专业进行学习。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就是能够让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再根据对自身、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重新进行专业的选择和定位。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北方工业大学是一所北京市教委主管的地方院校,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有3个班,专升本有2个班,每一届学生有170人左右。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步从“3.5+0.5”模式向“1+2.5+0.5”模式转化,但从人才培养的过程和培养目标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脱节
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学生的管理理论素养没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高标准、严要求,培养过程质量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
(二)个别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在大学学习阶段,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应当尽量安排大学一、二年级,专业必修课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个别专业课程安排在了大学一、二年级,而且还呈现过度娱乐化,这势必会让学生与其他课程进行对比,从降低了对其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三)校外实践基地不健全
学校校内的实践教学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但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一直落后于同类院校,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因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来讲显得非常重要,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力保障。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完善人才培养监控体系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修订,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监测点的考核标准,明确培养计划中专业评价各监测点的内容、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具体体现学校的专业建设特色和专业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5]。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建立配套的监测点和监控体系,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
学校和学院可以通过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施方案和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起高效优质的人才培养保障、服务和支撑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有效实施,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突出特色,注重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工商管理专业是学校的老牌专业,从学校到学院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比重在逐步增大,但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还一直不够健全。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于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有教学实习的模式下,可以逐步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锻炼,使学生真正把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加突出北方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构建人才培养模块,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特色模块。在加强理论教学(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联系几家大型企业作为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在实践中构建“1+2+1”人才培养模块或“1+2+0.5+0.5”人才培养模块,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实践的密切联系。
1.“1+2+1”人才培养模块
在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招生背景下,构建“1+2+1”人才培养模块势在必行。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块中,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要用最后一年的时间去企业实习和锻炼,在实践中检验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2.“1+2+0.5+0.5”人才培养模块
这种人才培养模块也是符合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历理论知识外,在最后一年中用半年时间在企业实习,再用半年的时间结合企业实践撰写毕业论文,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人才培养模块,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着重从课程设置、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首先课程设置应从学生实际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科学、合理地制订学生在三个阶段的课程,在第一阶段(一年级)应着重通识课程的学习,把数学、外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作为重中之重;在第二阶段(二、三年级)着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在第三阶段(四年级)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专业实习可放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学校和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调研和实践。课程设计课程的设置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而制订。校外实践基地是专业实习和毕业实践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当把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抓住重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人际沟通、协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程春.论高校弹性学分体质的创新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3(24):153.
[3]梁川.基于动机激发理论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8):40-42.
[4]金玮,梁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9):147-148.
[5]夏镇波,陈利波.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42-44.
(责任编辑: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