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文光、杜任之和李毓珍三位著名教授,于1947年在山西大学共同建立了民盟在山西最早的组织。他们分工如下:王文光教授负主要责任,杜任之教授负责组织工作,李毓珍教授负责宣传工作。此时,国民党已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阴森森的恐怖气氛笼罩着山大校园。民盟组织的三位创建人有事要商量,也只用"你找我,我找你"的方式进行。他们谈什么呢?李毓珍教授在《关于民盟的一些回忆》一文中讲,他们三人见面谈得最多的是创办《北风》诗刊的事。文中他还说:"特别是后来同我一道办《北风》的马作楫,《北风》没有办起的时候,就经常来往,也没有把他介绍进来(指加入民盟组织),就是怕给他带来麻烦。"我当时是文学院教育系的学生,有关读书和写作的事,经常向三位教授请教。李毓珍教授还说:"1947年底,我跟青年诗人马作楫经过多次研究决定办一个小型诗刊,定名为《北风》"。他还说:"这个小刊物于1948年1月15日创刊了。杜任之、王文光二位同我联系,我们有意识地把这个小刊物作为山西民盟的宣传刊物办下去......这个小刊物花力气最大的是马作楫。他不但是主要撰稿人,而且编排、校对、发行等工作都由他一个包下来。"刊物"由1948年1月15日至6月11日,一共刊出了七期。最后在梁化之警告之下只好停刊。"
此前,我为《北风》也撰写过《"北风"诗刊创办的前前后后》一文,详叙了办《北风》的诗路历程。在《北风》诗刊上,我也撰写过三首诗《预言》、《春神与诗人》和《我走出了村庄》。这些诗唱出了我争民主、反内战的心声。我感到鼓舞的是李毓珍教授还以"北风诗社"的名义,支持我在上海光华出版社于1948年出版了我第一本诗集《忧郁》。
1948年,太原已陷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包围之中,山西大学师生遂于1948年5月走出被困的太原城迁往北平。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4月26日山西大学才迁返太原。这时民盟支部公开成立,地址设在太原市三圣庵北面一小院。王文光教授任主任委员,田羽翔教授分管组织工作。大多数人与王文光教授有师生情谊,他们虽对盟的性质和入盟的条件不熟悉,但都愿意向盟组织靠近,追求进步。有不少的同学在王文光主任委员指导下组织起来,以民盟的名义参加太原市杏花岭体育场举办的庆祝太原解放的各种活动。我也是参加庆祝会的人之一。
很快,学校有了党团组织。不久,王文光教授兼任了市教育局的领导工作。杜任之教授担任了山西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李毓珍教授于1948年6月早已应聘到兰州大学。我当时还是在校学生,除了代表全校学生参加山西省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外,还与山西省中苏友好协会的诗人李涛共同组成了太原市苏联文学研究小组。
1950年,我大学毕业留中文系任教。我讲授过《文选及习作》、《写作》、《现代文学》、和《新诗专题》等课程。继《忧郁》之后,我又出版了《汾河春光》、《马作楫诗选》、《无弦琴》和《怀念》等诗集。诗《重庆夜景》获赵树理文学二等奖。《无弦琴》获山西省文学艺术创作银牌奖。诗《城》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散文《岁月茫茫》选入《山西作家的创作之路》文集。
1989年我退休后,晚霞尚自烂漫。1992年10月参加山西《作文周刊》代表团去日本东京、仙台、京都、大阪等地访问,回国后写了《访日诗草》。1994年,山西作协组织有影响的诗人在汾阳市召开"马作楫诗歌研讨会"。1995年,太原电视台《艺海春秋》播放了有关我的专题片。1997年,山西电视台也放映我的专题片《心路》。这时期创作诗篇30余篇,评论52篇。我还编辑了第五本诗集《怀念》,主编大学写作教材《写作丛书》一套。
我先后担任过山西文联委员,山西作协理事、山西诗人协会主席、山西写作学会会长、山西诗词学会副会长、香港世界华人诗人协会创会理事、长治职工大学名誉校长、中文系第一副主任、写作教研主任、民盟省委常委。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山西写作学会名誉会长、作文周刊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岁月如流,潺潺东去。我的几篇散文如《校园往事》(中央盟讯1981年6月)、《往事重重》(《山西经济报》1995年1月21日)、《难忘的关怀》(《太原日报》1993年5月6日)、《往事怀想》(《忻州日报》1996年9月18日)等,都是抒发我对三位教授的思念之情。1985年,我曾给杜任之教授去信回忆《北风》创刊时的情景。其时杜老身已瘫痪,还托人代笔于1985年1月15日给我回信:"马作楫同志:几年不见,见你信很高兴,关于你的历史问题,民盟关系问题,需要我证明,我很愿效劳。但需山大党委会给社科院哲学所党委来函联系,否则我写了材料不能盖章。"
1992年9月,我想起给山大党委写份申请,叙述我编辑《北风》的经过,请领导根据政策审议!同时,也向省民盟领导反映。过了一段时间,有关方面告我《北风》是民盟的外围组织,民盟中央不知道。我想在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已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省民盟支部办的刊物,中央不知道,就得不到承认。尽管如此,《北风》也不会在盟史的长河中消失!
事实是不容否定的。历史已作出正确的结论。省民盟在纪念山西民盟组织建立50周年的盛会时,有关文章就指出:"《北风》诗刊是民盟太原秘密支部于1948年创办的宣传刊物,以诗的形式反对内战,争取民主。"《北风》创建的意义将永世其芳!
王文光、杜任之和李毓珍三位教授创办的《北风》诗刊,历经沧桑终于恢复了它最初辉煌的形象。三位教授已先后辞世,如果能心知后继擎旗人为民盟做出更灿烂的贡献,莫非早晨的红霞就是他们欣慰的笑颜!
(责编岩春)
此前,我为《北风》也撰写过《"北风"诗刊创办的前前后后》一文,详叙了办《北风》的诗路历程。在《北风》诗刊上,我也撰写过三首诗《预言》、《春神与诗人》和《我走出了村庄》。这些诗唱出了我争民主、反内战的心声。我感到鼓舞的是李毓珍教授还以"北风诗社"的名义,支持我在上海光华出版社于1948年出版了我第一本诗集《忧郁》。
1948年,太原已陷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包围之中,山西大学师生遂于1948年5月走出被困的太原城迁往北平。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4月26日山西大学才迁返太原。这时民盟支部公开成立,地址设在太原市三圣庵北面一小院。王文光教授任主任委员,田羽翔教授分管组织工作。大多数人与王文光教授有师生情谊,他们虽对盟的性质和入盟的条件不熟悉,但都愿意向盟组织靠近,追求进步。有不少的同学在王文光主任委员指导下组织起来,以民盟的名义参加太原市杏花岭体育场举办的庆祝太原解放的各种活动。我也是参加庆祝会的人之一。
很快,学校有了党团组织。不久,王文光教授兼任了市教育局的领导工作。杜任之教授担任了山西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李毓珍教授于1948年6月早已应聘到兰州大学。我当时还是在校学生,除了代表全校学生参加山西省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外,还与山西省中苏友好协会的诗人李涛共同组成了太原市苏联文学研究小组。
1950年,我大学毕业留中文系任教。我讲授过《文选及习作》、《写作》、《现代文学》、和《新诗专题》等课程。继《忧郁》之后,我又出版了《汾河春光》、《马作楫诗选》、《无弦琴》和《怀念》等诗集。诗《重庆夜景》获赵树理文学二等奖。《无弦琴》获山西省文学艺术创作银牌奖。诗《城》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散文《岁月茫茫》选入《山西作家的创作之路》文集。
1989年我退休后,晚霞尚自烂漫。1992年10月参加山西《作文周刊》代表团去日本东京、仙台、京都、大阪等地访问,回国后写了《访日诗草》。1994年,山西作协组织有影响的诗人在汾阳市召开"马作楫诗歌研讨会"。1995年,太原电视台《艺海春秋》播放了有关我的专题片。1997年,山西电视台也放映我的专题片《心路》。这时期创作诗篇30余篇,评论52篇。我还编辑了第五本诗集《怀念》,主编大学写作教材《写作丛书》一套。
我先后担任过山西文联委员,山西作协理事、山西诗人协会主席、山西写作学会会长、山西诗词学会副会长、香港世界华人诗人协会创会理事、长治职工大学名誉校长、中文系第一副主任、写作教研主任、民盟省委常委。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山西写作学会名誉会长、作文周刊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岁月如流,潺潺东去。我的几篇散文如《校园往事》(中央盟讯1981年6月)、《往事重重》(《山西经济报》1995年1月21日)、《难忘的关怀》(《太原日报》1993年5月6日)、《往事怀想》(《忻州日报》1996年9月18日)等,都是抒发我对三位教授的思念之情。1985年,我曾给杜任之教授去信回忆《北风》创刊时的情景。其时杜老身已瘫痪,还托人代笔于1985年1月15日给我回信:"马作楫同志:几年不见,见你信很高兴,关于你的历史问题,民盟关系问题,需要我证明,我很愿效劳。但需山大党委会给社科院哲学所党委来函联系,否则我写了材料不能盖章。"
1992年9月,我想起给山大党委写份申请,叙述我编辑《北风》的经过,请领导根据政策审议!同时,也向省民盟领导反映。过了一段时间,有关方面告我《北风》是民盟的外围组织,民盟中央不知道。我想在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已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省民盟支部办的刊物,中央不知道,就得不到承认。尽管如此,《北风》也不会在盟史的长河中消失!
事实是不容否定的。历史已作出正确的结论。省民盟在纪念山西民盟组织建立50周年的盛会时,有关文章就指出:"《北风》诗刊是民盟太原秘密支部于1948年创办的宣传刊物,以诗的形式反对内战,争取民主。"《北风》创建的意义将永世其芳!
王文光、杜任之和李毓珍三位教授创办的《北风》诗刊,历经沧桑终于恢复了它最初辉煌的形象。三位教授已先后辞世,如果能心知后继擎旗人为民盟做出更灿烂的贡献,莫非早晨的红霞就是他们欣慰的笑颜!
(责编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