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地提出了对作文深刻性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然而现实中学生面对文题时,或无话可写,或写得肤浅,或写得偏颇……要想作文写得深刻,关键要提升学生识见。何谓识见?识见即见识,见解。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多数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接触的生活范围有限,再加上课堂教学和教材容量的限制,造成他们阅历少、见解低、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在写作能力提高上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约。那么如何来提升学生识见呢?我认为“应该引领学生扎下生活的根须,吸取阅读的养分,增长人生的识见,长出文章的大树”。由此可见,识见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书本中采。
一、学习观察、思考生活,提升思维品质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古往今来,凡是写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其次,可以使文章获得较深刻的思想意义。
善于观察,积累见识。观察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大干世界,七彩人生,值得我们观察的东西很多:朝夕相处的亲人、团结友爱的同学、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美丽可爱的家乡景物……在观察日记、随笔中反映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这样可以开阔视野,积累生活体验,从而丰富自己的见识。
潜心感受,精心思考,提升见识。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思考,是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要能够从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中得出人生或社会的命题,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深刻性。对生活的思考,一般要经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二、广泛阅读文章,开阔视野。提升识见
写作是从阅读开始的,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要有十篇、百篇文章在胸,写作时才会思维大开,文思泉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阅读与写作就是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识见,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呢?
首先要明白,阅读是一种了解知识、了解他人的手段,那么阅读就要有自己的见解。别人的书就是他人的体验与感悟,表达了对作者对生活、人生或某事物的看法,这可能引起你的共鸣,也可能遭到你的反对。但不论是哪一种,对于阅读而言,这种情感的参与本身就是一次思维的锻炼,别人的书也可能是介绍某些知识,那么你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曾经不知道的东西,学习别人的写法,不是于无形中长了见识么?
这个观点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就是阅读教学中的练笔训练(读书笔记、读后感)。培养孩子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是使孩子深入书籍、加深理解文章内容的好办法。然而,不少学生拿过一本书或一本杂志,随意翻翻,看过就算,虽然“开卷有益”,但降低了看书的价值。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不动笔墨不看书,勾、划、批、记,写心得,写体会。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教材进行相应的课堂小练笔,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把阅读、习作、生活三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還要博群书。别人的文字也可能写得很美,你从中会受到启发;别人的经历也许会教育你怎样做人,怎样面对困难,怎样与人相处,这些也有可能引发你的感悟,由此而生出写作的念头,不是一举多得吗?通过老师有计划引导下的大量阅读,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缺乏见识的,获得见识;见识不多的,增添见识;见识肤浅的,深刻见识;见识偏颇的,辩证见识。
当然,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很少有时间去阅读长篇经典名著,那么我们可以利用阅读课推荐阅读短小的随笔散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以读促写,提升思想认识。我尝试在三年的教学中坚持指导学生阅读《意林·校园版》和《素材魔方》两本杂志,并要求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通过三年的坚持,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提升了思维,对作文少了畏难情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写作需要技巧,更需要思想,思想认识的程度直接决定文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想要好文章,先有好思想,这是写作的首要条件。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品格修养。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备战高考,不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思考生活,提升思维品质,阅读与写作共舞,提升学生识见。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一、学习观察、思考生活,提升思维品质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古往今来,凡是写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其次,可以使文章获得较深刻的思想意义。
善于观察,积累见识。观察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大干世界,七彩人生,值得我们观察的东西很多:朝夕相处的亲人、团结友爱的同学、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美丽可爱的家乡景物……在观察日记、随笔中反映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这样可以开阔视野,积累生活体验,从而丰富自己的见识。
潜心感受,精心思考,提升见识。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思考,是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要能够从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中得出人生或社会的命题,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深刻性。对生活的思考,一般要经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二、广泛阅读文章,开阔视野。提升识见
写作是从阅读开始的,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要有十篇、百篇文章在胸,写作时才会思维大开,文思泉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阅读与写作就是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识见,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呢?
首先要明白,阅读是一种了解知识、了解他人的手段,那么阅读就要有自己的见解。别人的书就是他人的体验与感悟,表达了对作者对生活、人生或某事物的看法,这可能引起你的共鸣,也可能遭到你的反对。但不论是哪一种,对于阅读而言,这种情感的参与本身就是一次思维的锻炼,别人的书也可能是介绍某些知识,那么你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曾经不知道的东西,学习别人的写法,不是于无形中长了见识么?
这个观点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就是阅读教学中的练笔训练(读书笔记、读后感)。培养孩子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是使孩子深入书籍、加深理解文章内容的好办法。然而,不少学生拿过一本书或一本杂志,随意翻翻,看过就算,虽然“开卷有益”,但降低了看书的价值。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不动笔墨不看书,勾、划、批、记,写心得,写体会。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教材进行相应的课堂小练笔,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把阅读、习作、生活三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還要博群书。别人的文字也可能写得很美,你从中会受到启发;别人的经历也许会教育你怎样做人,怎样面对困难,怎样与人相处,这些也有可能引发你的感悟,由此而生出写作的念头,不是一举多得吗?通过老师有计划引导下的大量阅读,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缺乏见识的,获得见识;见识不多的,增添见识;见识肤浅的,深刻见识;见识偏颇的,辩证见识。
当然,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很少有时间去阅读长篇经典名著,那么我们可以利用阅读课推荐阅读短小的随笔散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以读促写,提升思想认识。我尝试在三年的教学中坚持指导学生阅读《意林·校园版》和《素材魔方》两本杂志,并要求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通过三年的坚持,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提升了思维,对作文少了畏难情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写作需要技巧,更需要思想,思想认识的程度直接决定文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想要好文章,先有好思想,这是写作的首要条件。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品格修养。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备战高考,不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思考生活,提升思维品质,阅读与写作共舞,提升学生识见。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