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掌握初中作文教学规律,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主要做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中,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分析事物,博览群书,积累素材,用于写作;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特点,多点鼓励,少点批评,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求学生多写多练,熟能生巧,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深入生活;观察积累;写作兴趣;熟能生巧
[中图分类号]G63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11-0033-02
收稿日期:2009-10-03
作者简介:翁德清(1958-),女,广西钦州浦北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初中阶段,作文教学是比较难的一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于讲解,学生在练习中写作中也有不能很好地把内容表达出来,行文不顺,中心表达不明等现象。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掌握作文教学规律,指导好学生作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下面是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深入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它为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也是作文提供新鲜活泼、生动有趣的技巧启示。
1.1 引导学生“为情而作文”,不要“为作文而情”,也就是为表达感情作文,不是为写作文而虚造思想感情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作时写出实在的语言、真情的语言、自己的语言。由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不丰富,作文中“为作文而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作文中,很多学生都是写我指导时所举的活动或照抄作文选的内容。由此我觉得应该反复教育学生写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应当为此努力。
1.2 指导学生区别幻想和无中生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初中生都喜欢动画片、科幻影视剧和故事等,他们没有完全懂得可供幻想的原始材料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善于幻想,但由于年龄小,思想简单,不成熟,幻想的事往往虚无缥缈。由此,帮助学生学会去细致入微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生活库存,日积月累地做好作文的准备,从而在写作时得心应手,觉得有话要说,有事要写,记事状物真实可信,抒情表意情真意切。
2.观察积累
写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观察和思维是打开作文内容宝库的金钥匙,没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写出好作文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思维应从下面的两点入手:
2.1 鼓励学生多看多问
鼓励学生经常地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弄清楚事物的来龙去脉、性质特点,人们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如有不明白的要向老师、家长、同学等请教,使自己了解得更多。比如,春天到了,我让同学们比较春天与冬天的不同,课间观看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校园内的树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等等,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总是要问些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花的颜色不同,一些树木为什么冬天落叶,春天发芽长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
2.2 提倡多读多记
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博览群书,汲取营养。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独特的写作技巧。博览,解决广度问题,有利于扩大眼界,兼收并蓄。精读,解决深度问题,达到潜移默化。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说过“日札优于作文”,因此让学生把看到的好词,好句写出来,记下来,持之以恒,就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且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
3.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是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1 从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入手,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心理变化很大,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喜欢向老师敞开纯真的心扉,大胆热情。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应尽量适应他们纯真的感情需要。如《我的老师》作文题目,他们在小学写过多遍了,很难写出新意,我就改为《老师的……》,让学生自己思考,完成题目,如老师的“脸”、“笑容”、“眼睛”、“皱纹”、“衣服”等。学生能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抓住某一点来描写,果然写活了老师的形象。由于题目的灵活性,满足了学生想要表达的情感需求,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3.2 多加鼓励,少点批评
在改学生作文时,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作文中,有些学生在用词造句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都给予赞美鼓励,选出一些较好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在班上宣读,或抄贴在学习园地上。鼓励学生课外写作,平时多写日记,心得体会,让自己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既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4.多写多练
作家严文井说“观察力和表达力一天不练都不好”,要写好作文绝无捷径,必须勤练,熟能生巧,恰似卖油翁一样“无他,惟手熟耳”,“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途径。指导学生在作文课写出好作文之外,还要求学生经常写日记、读后感和观后感等小作文,加强日常练笔。如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考试成绩差了,下雨了,刮风了……凡是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记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培养随时记录的习惯,记下对人、对事、对物的点滴见解,这样多写多练,不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总之,我在几十年作文教学实践中,一直遵循其作文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而使学生写作能力显著提高。
[责编 雷艳]
[关键词]作文教学;深入生活;观察积累;写作兴趣;熟能生巧
[中图分类号]G63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11-0033-02
收稿日期:2009-10-03
作者简介:翁德清(1958-),女,广西钦州浦北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初中阶段,作文教学是比较难的一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于讲解,学生在练习中写作中也有不能很好地把内容表达出来,行文不顺,中心表达不明等现象。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掌握作文教学规律,指导好学生作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下面是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深入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它为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也是作文提供新鲜活泼、生动有趣的技巧启示。
1.1 引导学生“为情而作文”,不要“为作文而情”,也就是为表达感情作文,不是为写作文而虚造思想感情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作时写出实在的语言、真情的语言、自己的语言。由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不丰富,作文中“为作文而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作文中,很多学生都是写我指导时所举的活动或照抄作文选的内容。由此我觉得应该反复教育学生写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应当为此努力。
1.2 指导学生区别幻想和无中生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初中生都喜欢动画片、科幻影视剧和故事等,他们没有完全懂得可供幻想的原始材料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善于幻想,但由于年龄小,思想简单,不成熟,幻想的事往往虚无缥缈。由此,帮助学生学会去细致入微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生活库存,日积月累地做好作文的准备,从而在写作时得心应手,觉得有话要说,有事要写,记事状物真实可信,抒情表意情真意切。
2.观察积累
写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观察和思维是打开作文内容宝库的金钥匙,没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写出好作文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思维应从下面的两点入手:
2.1 鼓励学生多看多问
鼓励学生经常地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弄清楚事物的来龙去脉、性质特点,人们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如有不明白的要向老师、家长、同学等请教,使自己了解得更多。比如,春天到了,我让同学们比较春天与冬天的不同,课间观看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校园内的树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等等,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总是要问些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花的颜色不同,一些树木为什么冬天落叶,春天发芽长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
2.2 提倡多读多记
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博览群书,汲取营养。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独特的写作技巧。博览,解决广度问题,有利于扩大眼界,兼收并蓄。精读,解决深度问题,达到潜移默化。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说过“日札优于作文”,因此让学生把看到的好词,好句写出来,记下来,持之以恒,就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且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
3.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是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1 从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入手,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心理变化很大,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喜欢向老师敞开纯真的心扉,大胆热情。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应尽量适应他们纯真的感情需要。如《我的老师》作文题目,他们在小学写过多遍了,很难写出新意,我就改为《老师的……》,让学生自己思考,完成题目,如老师的“脸”、“笑容”、“眼睛”、“皱纹”、“衣服”等。学生能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抓住某一点来描写,果然写活了老师的形象。由于题目的灵活性,满足了学生想要表达的情感需求,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3.2 多加鼓励,少点批评
在改学生作文时,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作文中,有些学生在用词造句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都给予赞美鼓励,选出一些较好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在班上宣读,或抄贴在学习园地上。鼓励学生课外写作,平时多写日记,心得体会,让自己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既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4.多写多练
作家严文井说“观察力和表达力一天不练都不好”,要写好作文绝无捷径,必须勤练,熟能生巧,恰似卖油翁一样“无他,惟手熟耳”,“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途径。指导学生在作文课写出好作文之外,还要求学生经常写日记、读后感和观后感等小作文,加强日常练笔。如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考试成绩差了,下雨了,刮风了……凡是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记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培养随时记录的习惯,记下对人、对事、对物的点滴见解,这样多写多练,不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总之,我在几十年作文教学实践中,一直遵循其作文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而使学生写作能力显著提高。
[责编 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