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大学推行“外交”战略,利用“外交”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关系。实行外交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前期准备、恰当的对象选择、灵活得体的策略实施和及时客观的战略反思。谋求“外交”成果,更关注“外交”过程,以此形成具有大学自身特色的对外关系处理方式。从“外交”前期准备、对象选择、策略实施及策略反思四个方面,对现今大学的“外交”战略进行了分析,意在指出,大学持续、主动的发展,积极灵活的“外交”策略不可缺少。
关键词:大学“外交”战略;前期准备;策略实施;战略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5.0027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积极处理对外关系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选择实行高校“外交”,一方面反映了大学身处社会组织中,对处理好外部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开始学习与“人”打交道来构建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点的高等教育营销策略,将大学的“外交”战略视为其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无论是从高校组织内部经营,还是高等教育产品销售,都需要高校与其有关联的人和组织产生联系。因此,凭借灵活的“外交策略”建立强大的关系网络,是高校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外交”的前期准备
大学实施“外交”战略,良好的前期准备必不可少。有准备,方能在“外交”过程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推行外交,自我定位很为关键。大学搞“外交”,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互补交流,互利共赢。过于强势或过于低调,都会导致对外关系出现以强赢弱或因弱靠强的局面,从而失去了“外交”对于大学来讲最本真、最純粹的意义。因此,实现自我定位,把握好自身的“外交”姿态,是大学“外交”前期的首要准备。大学推行“外交”,责任感、务实性、灵活度和开放化是其拥有的最基本“外交”姿态。大学进行有责任“外交”,不仅要对自身开展的“外交”事宜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同时要对“外交”对象抱有负责的态度,不以损害对方为手段来达到“外交”目的。强调务实性,反映出大学推行“外交”诚恳、求实的态度。不自傲,不虚夸,言行一致,讲求实际,杜绝华而不实的伪“外交”。大学在推行“外交”过程中,还需兼具灵活开放的“外交”姿态。加强灵活性,有利于“外交”的开展和实现;强调开放性,则拓宽了“外交”领域,实现了“外交”多元化。当然,衡量大学“外交”姿态的标准,还应涵盖五个方面,即坦诚性、平等性、互利性、借鉴性和包容性。具体来讲,对于大学,开诚布公地进行“外交”,就是选择了与相关联的人和组织进行坦诚、平等的交流。以互利性为真实目的,积极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和有益的成功方略,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此外,由于存在差异性,在“外交”过程中阻力、偏见和歧义不可避免。因此,为顺利实现“外交”,大学更需要兼容并包,懂得包容的价值和力量。
定位“外交”姿态后,大学“外交”前期准备的另一方面则是实现自我包装,换言之,就是要回答究竟凭借什么推行“外交”,“外交”资本又是什么,这两个关键问题。对于大学来讲,实现自我包装,需进行名片设计和品牌创新。名片设计,就是要为大学量身打造一张得体而华丽的身份名片,让其成为大学良好“外交”形象的首次亮相。通常来说,名片是对学校的定位说明。它以名称和视觉形象相结合,“表达出一所院校的真实特征”[1]。校名、校徽、校训和极具代表性的校园一景,包含了学校的历史、现状、发展、办学遵旨及特色。含蓄而直观地将一所大学映入他人眼帘,用“感性显现”[2]的方式塑造了大学“外交”的第一印象。因此,校徽的视觉和内涵性,校训的朴实和历练性,校园一景的幽静和恬雅性,是大学宝贵的无形资产,大学需要一张好名片来提高知名度。
品牌创新是大学实行“外交”的重要资本。由于“高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为公众所认同和知晓的各种因素的总和”[3],因此,品牌创新应兼顾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外显方面,大学个性化的形象设计,能充分从视觉上突显自身的特点。中英文校名、校徽、校标、校园建筑、人文景观等,都可以体现大学的历史积淀以及当下风貌和发展愿景。因此,不断注重外显的品牌创新,可以为大学树立良好的“外交”门面。关于内隐,是指品牌创新要以大学生为中心主体,树立为学生进行教育服务的观念,适时打造符合学校教育特色的系列品牌。这其中应包括:创建品牌招生,包括优惠的招生条件,公平的招生制度,完善的奖助学体系,公开的专业调剂;创建品牌管理,包括多样的学校管理模式,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工作,细致的后勤保障制度;创建品牌师资队伍,包括建立强大的教学团队,高素质人才引进,多渠道教师深造,全方面专业能力考核;创建品牌教育环境,包括先进的教育体制,卓识的教育理念,前瞻的教育眼光,客观的教育现实认同;创建品牌专业,包括完善学科设置,建立核心学科,突出优势专业,发掘特色专业;创建品牌课程,包括选课机制完善化,精品课程多样化,学科课程跨越化,课程设置时代化;创建品牌学生,使其综合素质较强,专业能力突出,道德品质过硬,眼光前瞻豁远,具备创新精神;创建品牌大学文化,建立多态人文景观,鼓励多样学术争鸣,创建丰富的校园生活,加强校外文化交流;创建品牌就业服务,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全方位就业疏通,多角度就业推荐。
二、大学“外交”的对象选择
庞大的社会组织和复杂的社交领域,决定了大学在“外交”对象的选择上,既要慎重筛选,也要多样涉猎。根据学校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要注重“外交”对象选择上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对于高校来讲,其在办学过程中要有较为固定的“外交”群体。与这些群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外交关系,对于学校发展实为重要,这也就是“外交”对象选择上的一般性。首先,大学要与社会建立“外交”。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大众化的现实进程,已让大学不再与社会产生若即若离的关系。大学要发展,就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动与相关的社会组织产生联系。一方面,大学的资金来源渠道需要多元化。除了政府的长期稳定拨款外,更大的资金支持动力应当来自社会。与社会建立对等利益上的“外交”,可以逐步缓解大学因资金短缺而遭受的发展瓶颈;另一方面,大学的教育产出需要更大的消费市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教育产出在知识、科研、精神和人才等层面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为了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借助市场力量使教育产出市场化,开辟更大的教育消费空间,大学也需要与社会打交道。同时,大学的引领作用是社会健全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带来的物质、经济利益至上,需要大学的理性精神作为一剂良药给予其一定的调剂。“现代大学往往成为现存社会秩序的一种有效制衡力量,使现代社会追求并靠近更美好的理想生活。”[4]因此,社会需要大学走出自身的精神领地,站在制高点的角度,与社会群体进行理智与情感的交流;其次,大学之间要建立“外交”。通常,校际交流合作是大学能够发展的最常规“外交”形式。天然的渊源关系让大学间拥有着相互合作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共同的办学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发展诉求,决定了大学间更易进行对话与合作。可以说,建立大学间的“外交”关系,从操作过程来讲,一方面,减少了“外交”过程中的交流障碍,基于共识而可以实现互补共进,互利共生;另一方面,加强了“外交”的多层次性和多角度性,增加了校际“外交”的契合点。从操作结果来讲,进行校际“外交”,不仅降低了“外交”成本,提高了“外交”时效性,同时,促使高校为谋求发展而积极展开良性的“外交”斡旋与竞争,保证高校间“外交”渠道的开放与畅通。 当然,在对外关系处理上,大学需要时刻面对特殊的外交群体,重视“外交”对象选择上的特殊性。其一,大学与政府建立“外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大学社会角色地位的转变,大学开始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又促使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愈加明显。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政府与大学间的关系开始出现适时性调整。直接、全面和强大的隶属控制与干预出现弱化,大学的主体性地位开始突出,自制、自由下的相对独立性为“大学提供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空间”[5]不断扩大。换言之,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至此,大学与政府间双边关系的建立基础发生了转变,互补互需成为了两者“外交”的主旋律。由此,大学主动与政府推行“外交”,既要发挥主体性,也要具备大局观念。根据不同的“外交”事务,确立大学与政府的不同关系形式,进而采取不同的“外交”策略,兼顾大学与政府在“外交”力量上的相对均衡性;其二,大学与特别对象建立“外交”。由于个别特殊事件需要通过对外关系得以解决,这使得大学会时常进行临时性“外交”。临时性“外交”目的突出,对象明确,结果唯一,且由于事件特殊而产生的外交联系多属偶然,并不具有长期性,因此,大学在“外交”处理上,需要大胆灵活,有的放矢,敏锐果断。
三、大学“外交”策略的实施
高校“外交”策略繁复多样,但以面对面的直接形式或依靠中介为手段的间接形式,是所有策略实施的共同途径。因此,大学的“外交”策略可以统归为两类,即“直线外交”和“曲线外交”。
所谓“直线外交”就是点对点的直接性“外交”。大学与“外交”对象进行面对面的直接对话,以达到“外交”目的。对于“直线外交”,可以采取“请进来”策略和“走出去”策略。
第一,“请进来”策略。“请进来”,就是以真诚开放的姿态在家门里实现“外交”。这种策略形式上反映主客之别,但本质上同为“外交”主体,双边关系平等无差异,共同实现既定目标。把“外交”对象请进学校,有利于提高大学“外交”策划和组织能力。把自身客观、直接地呈现给对方,更易在深入了解中展开“外交”合作。通常,“请进来”策略涵盖教育教学、学术科研、行政管理、商业经济等方面,其方式包括校外学者学术报告讲座,国内外学者访学,举办高校学术论坛或校际教育研讨,领导人访校,各类政府宣讲团进校,大学开放日,开办各类研修班,企业进驻校园招聘,校园商品交易会,学校建设招标等等。这些“外交”方式将行政管理者、研究者、教师、学生共同纳入到“外交”过程中,在与“外交”对象进行交流和学习后,最终达成“外交”合作。因此,“请进来”策略的最大特点就是为师生和管理者提供较为广阔的参与空间,让“外交”成果更符合大学发展诉求。
第二,“走出去”策略。“走出去”,就是以谦虚学习的态度走出家门开展“外交”。“走出去”并不代表大学卑躬屈膝、畏手畏脚,而是以自信和务实的姿态,迈出校门搞“外交”,谋大事,求发展。“走出去”战略是大学自谋发展的重要表现,反映出大学开放化意识和竞争性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学实行“走出去”策略,首先要明确主要目标、留意衍生目标,这是“走出去”外交战略能够长久实施的关键之一。大学实施“走出去”外交必须达到既定目的,而非空手而归,这是确立主要目标的意义所在。当然,在“外交”过程中,“外交”参与者所看、所感、所悟引发的新思考,很可能会衍生为新一轮“走出去”外交的新目标;其次,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注重方式、方法。“外交”对象选择要注重代表性、可合作性,“外交”步骤设计要灵活恰当,“外交”准备要充分考虑细节和可操作性。多学、多看、多问、多思考,切勿盲目进行“外交”合作。这是“走出去”外交战略能够长久实施的关键之二;再次,实施“走出去”战略还要注重“外交”关系网的建立,为更多次“走出去”外交作准备。这是“走出去”外交战略能够长久实施的关键之三。如何“走出去”,其“外交”手段也很多样:校外访问,参与國内外学术会议,校长实名推荐,参加校庆,莅临企业相关活动,派遣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高校对口教育支援,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立校外校企研发机构等等。
“曲线外交”打破了大学与“外交”对象面对面交流的传统格局,是在双边关系之间通过迂回策略展开交流。这种非直接化的“外交”策略,是为可能产生的潜在“外交”关系寻觅契机,或是为建立长期的“外交”关系作好准备。换言之,“曲线外交”的目的更多是为要建立“外交”关系搭建平台,是大学与“外交”对象之间的能否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试探性策略。对如何做好“曲线外交”,大学也摸索出了很多方式。这些方式可以归结为两大策略,即“搭媒介”和“搭舞台”。
采取“搭媒介”策略,就是打破时空限制,以新的平台为起点实施“外交”。通常,大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校园新闻、校园广播、学校出版物等形式,将自己广泛地推销出去。让可能与己建立对外关系的人或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求,在进一步了解中产生“外交”联系。这种方式不仅成本低收效快,同时还具有时效性、持续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建立分校,将分校作为一个更大的“媒介体”去宣传大学,让社会群体有更多机会走入大学。通常,分校的确立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地域特点与大学类型较匹配,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域发展前景乐观,地域影响辐射力较强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大学分校能否落户扎根,蓬勃发展,发挥好对大本校的推广作用。此外,成立校友会,建立校友网也是重要的“搭媒介”策略。校友会、校友网是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沟通桥梁。与校友保持联系,是大学对人才培养的再延续,这对于提高大学声誉度来讲是极为宝贵的无形资产。校友是一种隐形的“外交”力量,他们拥有自身的影响力、关系网和经济实力,可以为大学在资金、学术、校际合作、信息发掘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因此,通过校友实现大学“外交”战略,是一种用之不竭的媒介资源。
“搭舞台”是“曲线外交”更直观的体现。所谓“搭舞台”就是大学凭借自身的地域优势,利用校园舞台寻找“外交”伙伴。其一,开办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艺术节、旅游节、音乐会、艺术展等。这些方式一方面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能展示大学形象,为自身赚得声誉,吸引有意向与大学建立“外交”关系的人或组织走进校园,寻找“外交”契机;另一方面也为大学无形之中搭建了更广的人脉网路,为开辟新的“外交”渠道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利用校园设施场所,承接诸如大型晚会、影展、科技展等活动。这一则能为大学广结好友,与其建立非利益化的纯粹、友好关系;另则将大学推向了更大的形象展示平台,显示出大学具有建立“外交”的实力和信心;其三,让更多的体育公开赛事走进大学,或利用赞助方式举办系列体育赛事,用体育精神让大学结交可信的“外交”对象。 四、大学“外交”战略之反思
(一)“外交”战略的本质
对于高校来讲,实现“外交”资本累积和“外交”经验增长,是其战略实施的根本意图。而达到预定目标,仅是大学凭借“外交”方式让诉求获得满足的基本意图。大学的“外交”战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智慧工程,不是想之即用,用之即弃,简单易学的玩弄手段。既然将“外交”定位在战略高度,那么实施时,就要把持战略的意义,要有章法、有眼界、有气度、有权衡。点滴积累,才能将各种“外交”手段整合成极具分量的“外交”战略。当然,称之为战略,也反映出了大学“外交”的风险性,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要有张有弛。
(二)“外交”战略的特点
尽管大学“外交”名目繁多,方式各异,但最终为学生服务的中心目标是确定的,这就是“外交”终极目标的唯一性。在“外交”战略实施上,保持长期稳定性是大学的一贯诉求。一批稳定的外交伙伴,定期性的外交会晤等都是维系“外交”的基本方式。此外,一次性外交也是大学适时所推行的。特殊需求下的特殊对象选择,体现了“外交”短时多变的特点。当然,大学“外交”对象的多元性,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外交”关系的复杂性和“外交”推行的困难性。因此,对外关系存在风险性,也同样是大学“外交”战略的一大特点。同时,高风险也存在高回报,大学“外交”开展得越顺利,意味着“外交”的满足程度越高。
(三)“外交”战略的意义
通过“外交”来提升声誉,是“高等教育特殊的交换硬币”[6]。有声誉,大学才能更有自信地继续搞“外交”。这是“外交”战略意义的最突出表现。“外交”战略的推行,从短期来看,可以解决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对资金、人才、信息、科研设备、教育资源、教育消费品等的需求。减少大学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中,不因资源缺乏而影响办学质量。让大学通过“外交”,获得办学应有的自信心,从“要办学”转变为“能办学”。换言之,大学“外交”战略的首要意义就在于获得短期利益。当然,从长远角度来看,实行“外交”,就是将其作为构建大学合理、稳定关系网络的方式,为大学提供未来发展的持久后劲。只有身居庞大、复杂且包含特殊利益勾连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大学才能够意识到“关系力”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当然,“外交”战略的实施,会促使大学不断提升公关能力。通过梳理、整合、分解和细化,形成一整套公关策略,推动“外交”更顺利地进行。
(四)“外交”战略的前景
推进“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保证其持久健康的发展。对于大学来讲,用战略眼光审视“外交”,便已给予了“外交”客观审慎的态度:谈战略,既着眼现实,也放眼未来;既讲求方式,也突破常规;既谋求结果,也注重过程。由此,“外交”战略的前景,因战略实施者的良好态度和恰当方式,而富有了持续性和长远性。当然,作为人才的集结地,智慧和创新优势让大学更具有前瞻目光。这使得“外交”战略的前景也拥有了可期待性。
(五)“外交”战略的不足
首先,长期推行“外交”战略,滋生了大学对“外交”对象的过分依赖。有困难,搞“外交”。当出现资金匮乏、人才短缺或是资源稀少时,大学都愿意首选“外交”途径进行解决,把对外关系视为解决一切困难的良方。其次,“外交”战略建立在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出发点上。然而,由于大學受各种因素影响,自身发展动力有限。因此,主体力量薄弱的现实,使得大学在“外交”战略实施中,依然略显被动。第三,大学的“外交”战略仍出于不断摸索和实践之中,特点鲜明、施展有方的灵活体系还未形成。第四,大学的“外交”战略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随意性较大。大学行政部门和院系各级各自为阵,纷纷实行独立“外交”。这导致学校内部协调性较差,产生重复“外交”,过度“外交”或是私利“外交”的现象。
五、结 语
大学拥有自己事务的独特性。想要不断发展,就需建立有效的对外关系网络,来符合自身的特殊需求。正视“外交”价值,把握好“外交”实施的各个环节,利用“外交”产生的积极“连锁”效应,来谋求大学持续、主动的发展。因此,大学实行“外交”战略,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弗兰克·阿尔布林顿,茱莉亚·托马斯.高等院校对外关系管理[M].杨树兵,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0.
[2]李奇勇,曹叔亮.高校形象塑造与高校公共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07(7):9-11.
[3]谷合强.当前我国高校品牌内涵建设及相关要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5):6-7.
[4]刘 理.在适应中超越,在服务中引领:现代大学与社会关系的辨证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44-47.
[5]董云川.调适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改善中国大学生存与发展状态[J].现代大学教育,2003(6):39-42.
[6]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第2版[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85.
[7]吴业春.美国大学的对外关系工作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3-76.
[8]谭海桢.我国高校校友会的构建理念与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10.
(责任编辑 王婷婷)
Abstract:Recently, universities are implementing diplomatic strategy. This diplomatic strategy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relations which are sui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the good preparation, appropriate subjects choice, flexibl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objective and timely strategy reflection are necessary.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form their own ways to deal with the external relations from seeking the diplomatic achievements to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plomatic process.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university diplomatic strategy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are preparation, subject choic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strategy reflection. The purpose is to point out that positive and flexible diplomatic strategy is indispensable if universities want to develop continuously and positively.
Key words:university diplomatic strategy; previous preparatio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reflection
关键词:大学“外交”战略;前期准备;策略实施;战略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5.0027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积极处理对外关系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选择实行高校“外交”,一方面反映了大学身处社会组织中,对处理好外部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开始学习与“人”打交道来构建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点的高等教育营销策略,将大学的“外交”战略视为其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无论是从高校组织内部经营,还是高等教育产品销售,都需要高校与其有关联的人和组织产生联系。因此,凭借灵活的“外交策略”建立强大的关系网络,是高校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外交”的前期准备
大学实施“外交”战略,良好的前期准备必不可少。有准备,方能在“外交”过程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推行外交,自我定位很为关键。大学搞“外交”,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互补交流,互利共赢。过于强势或过于低调,都会导致对外关系出现以强赢弱或因弱靠强的局面,从而失去了“外交”对于大学来讲最本真、最純粹的意义。因此,实现自我定位,把握好自身的“外交”姿态,是大学“外交”前期的首要准备。大学推行“外交”,责任感、务实性、灵活度和开放化是其拥有的最基本“外交”姿态。大学进行有责任“外交”,不仅要对自身开展的“外交”事宜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同时要对“外交”对象抱有负责的态度,不以损害对方为手段来达到“外交”目的。强调务实性,反映出大学推行“外交”诚恳、求实的态度。不自傲,不虚夸,言行一致,讲求实际,杜绝华而不实的伪“外交”。大学在推行“外交”过程中,还需兼具灵活开放的“外交”姿态。加强灵活性,有利于“外交”的开展和实现;强调开放性,则拓宽了“外交”领域,实现了“外交”多元化。当然,衡量大学“外交”姿态的标准,还应涵盖五个方面,即坦诚性、平等性、互利性、借鉴性和包容性。具体来讲,对于大学,开诚布公地进行“外交”,就是选择了与相关联的人和组织进行坦诚、平等的交流。以互利性为真实目的,积极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和有益的成功方略,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此外,由于存在差异性,在“外交”过程中阻力、偏见和歧义不可避免。因此,为顺利实现“外交”,大学更需要兼容并包,懂得包容的价值和力量。
定位“外交”姿态后,大学“外交”前期准备的另一方面则是实现自我包装,换言之,就是要回答究竟凭借什么推行“外交”,“外交”资本又是什么,这两个关键问题。对于大学来讲,实现自我包装,需进行名片设计和品牌创新。名片设计,就是要为大学量身打造一张得体而华丽的身份名片,让其成为大学良好“外交”形象的首次亮相。通常来说,名片是对学校的定位说明。它以名称和视觉形象相结合,“表达出一所院校的真实特征”[1]。校名、校徽、校训和极具代表性的校园一景,包含了学校的历史、现状、发展、办学遵旨及特色。含蓄而直观地将一所大学映入他人眼帘,用“感性显现”[2]的方式塑造了大学“外交”的第一印象。因此,校徽的视觉和内涵性,校训的朴实和历练性,校园一景的幽静和恬雅性,是大学宝贵的无形资产,大学需要一张好名片来提高知名度。
品牌创新是大学实行“外交”的重要资本。由于“高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为公众所认同和知晓的各种因素的总和”[3],因此,品牌创新应兼顾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外显方面,大学个性化的形象设计,能充分从视觉上突显自身的特点。中英文校名、校徽、校标、校园建筑、人文景观等,都可以体现大学的历史积淀以及当下风貌和发展愿景。因此,不断注重外显的品牌创新,可以为大学树立良好的“外交”门面。关于内隐,是指品牌创新要以大学生为中心主体,树立为学生进行教育服务的观念,适时打造符合学校教育特色的系列品牌。这其中应包括:创建品牌招生,包括优惠的招生条件,公平的招生制度,完善的奖助学体系,公开的专业调剂;创建品牌管理,包括多样的学校管理模式,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工作,细致的后勤保障制度;创建品牌师资队伍,包括建立强大的教学团队,高素质人才引进,多渠道教师深造,全方面专业能力考核;创建品牌教育环境,包括先进的教育体制,卓识的教育理念,前瞻的教育眼光,客观的教育现实认同;创建品牌专业,包括完善学科设置,建立核心学科,突出优势专业,发掘特色专业;创建品牌课程,包括选课机制完善化,精品课程多样化,学科课程跨越化,课程设置时代化;创建品牌学生,使其综合素质较强,专业能力突出,道德品质过硬,眼光前瞻豁远,具备创新精神;创建品牌大学文化,建立多态人文景观,鼓励多样学术争鸣,创建丰富的校园生活,加强校外文化交流;创建品牌就业服务,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全方位就业疏通,多角度就业推荐。
二、大学“外交”的对象选择
庞大的社会组织和复杂的社交领域,决定了大学在“外交”对象的选择上,既要慎重筛选,也要多样涉猎。根据学校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要注重“外交”对象选择上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对于高校来讲,其在办学过程中要有较为固定的“外交”群体。与这些群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外交关系,对于学校发展实为重要,这也就是“外交”对象选择上的一般性。首先,大学要与社会建立“外交”。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大众化的现实进程,已让大学不再与社会产生若即若离的关系。大学要发展,就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动与相关的社会组织产生联系。一方面,大学的资金来源渠道需要多元化。除了政府的长期稳定拨款外,更大的资金支持动力应当来自社会。与社会建立对等利益上的“外交”,可以逐步缓解大学因资金短缺而遭受的发展瓶颈;另一方面,大学的教育产出需要更大的消费市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教育产出在知识、科研、精神和人才等层面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为了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借助市场力量使教育产出市场化,开辟更大的教育消费空间,大学也需要与社会打交道。同时,大学的引领作用是社会健全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带来的物质、经济利益至上,需要大学的理性精神作为一剂良药给予其一定的调剂。“现代大学往往成为现存社会秩序的一种有效制衡力量,使现代社会追求并靠近更美好的理想生活。”[4]因此,社会需要大学走出自身的精神领地,站在制高点的角度,与社会群体进行理智与情感的交流;其次,大学之间要建立“外交”。通常,校际交流合作是大学能够发展的最常规“外交”形式。天然的渊源关系让大学间拥有着相互合作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共同的办学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发展诉求,决定了大学间更易进行对话与合作。可以说,建立大学间的“外交”关系,从操作过程来讲,一方面,减少了“外交”过程中的交流障碍,基于共识而可以实现互补共进,互利共生;另一方面,加强了“外交”的多层次性和多角度性,增加了校际“外交”的契合点。从操作结果来讲,进行校际“外交”,不仅降低了“外交”成本,提高了“外交”时效性,同时,促使高校为谋求发展而积极展开良性的“外交”斡旋与竞争,保证高校间“外交”渠道的开放与畅通。 当然,在对外关系处理上,大学需要时刻面对特殊的外交群体,重视“外交”对象选择上的特殊性。其一,大学与政府建立“外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大学社会角色地位的转变,大学开始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又促使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愈加明显。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政府与大学间的关系开始出现适时性调整。直接、全面和强大的隶属控制与干预出现弱化,大学的主体性地位开始突出,自制、自由下的相对独立性为“大学提供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空间”[5]不断扩大。换言之,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至此,大学与政府间双边关系的建立基础发生了转变,互补互需成为了两者“外交”的主旋律。由此,大学主动与政府推行“外交”,既要发挥主体性,也要具备大局观念。根据不同的“外交”事务,确立大学与政府的不同关系形式,进而采取不同的“外交”策略,兼顾大学与政府在“外交”力量上的相对均衡性;其二,大学与特别对象建立“外交”。由于个别特殊事件需要通过对外关系得以解决,这使得大学会时常进行临时性“外交”。临时性“外交”目的突出,对象明确,结果唯一,且由于事件特殊而产生的外交联系多属偶然,并不具有长期性,因此,大学在“外交”处理上,需要大胆灵活,有的放矢,敏锐果断。
三、大学“外交”策略的实施
高校“外交”策略繁复多样,但以面对面的直接形式或依靠中介为手段的间接形式,是所有策略实施的共同途径。因此,大学的“外交”策略可以统归为两类,即“直线外交”和“曲线外交”。
所谓“直线外交”就是点对点的直接性“外交”。大学与“外交”对象进行面对面的直接对话,以达到“外交”目的。对于“直线外交”,可以采取“请进来”策略和“走出去”策略。
第一,“请进来”策略。“请进来”,就是以真诚开放的姿态在家门里实现“外交”。这种策略形式上反映主客之别,但本质上同为“外交”主体,双边关系平等无差异,共同实现既定目标。把“外交”对象请进学校,有利于提高大学“外交”策划和组织能力。把自身客观、直接地呈现给对方,更易在深入了解中展开“外交”合作。通常,“请进来”策略涵盖教育教学、学术科研、行政管理、商业经济等方面,其方式包括校外学者学术报告讲座,国内外学者访学,举办高校学术论坛或校际教育研讨,领导人访校,各类政府宣讲团进校,大学开放日,开办各类研修班,企业进驻校园招聘,校园商品交易会,学校建设招标等等。这些“外交”方式将行政管理者、研究者、教师、学生共同纳入到“外交”过程中,在与“外交”对象进行交流和学习后,最终达成“外交”合作。因此,“请进来”策略的最大特点就是为师生和管理者提供较为广阔的参与空间,让“外交”成果更符合大学发展诉求。
第二,“走出去”策略。“走出去”,就是以谦虚学习的态度走出家门开展“外交”。“走出去”并不代表大学卑躬屈膝、畏手畏脚,而是以自信和务实的姿态,迈出校门搞“外交”,谋大事,求发展。“走出去”战略是大学自谋发展的重要表现,反映出大学开放化意识和竞争性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学实行“走出去”策略,首先要明确主要目标、留意衍生目标,这是“走出去”外交战略能够长久实施的关键之一。大学实施“走出去”外交必须达到既定目的,而非空手而归,这是确立主要目标的意义所在。当然,在“外交”过程中,“外交”参与者所看、所感、所悟引发的新思考,很可能会衍生为新一轮“走出去”外交的新目标;其次,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注重方式、方法。“外交”对象选择要注重代表性、可合作性,“外交”步骤设计要灵活恰当,“外交”准备要充分考虑细节和可操作性。多学、多看、多问、多思考,切勿盲目进行“外交”合作。这是“走出去”外交战略能够长久实施的关键之二;再次,实施“走出去”战略还要注重“外交”关系网的建立,为更多次“走出去”外交作准备。这是“走出去”外交战略能够长久实施的关键之三。如何“走出去”,其“外交”手段也很多样:校外访问,参与國内外学术会议,校长实名推荐,参加校庆,莅临企业相关活动,派遣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高校对口教育支援,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立校外校企研发机构等等。
“曲线外交”打破了大学与“外交”对象面对面交流的传统格局,是在双边关系之间通过迂回策略展开交流。这种非直接化的“外交”策略,是为可能产生的潜在“外交”关系寻觅契机,或是为建立长期的“外交”关系作好准备。换言之,“曲线外交”的目的更多是为要建立“外交”关系搭建平台,是大学与“外交”对象之间的能否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试探性策略。对如何做好“曲线外交”,大学也摸索出了很多方式。这些方式可以归结为两大策略,即“搭媒介”和“搭舞台”。
采取“搭媒介”策略,就是打破时空限制,以新的平台为起点实施“外交”。通常,大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校园新闻、校园广播、学校出版物等形式,将自己广泛地推销出去。让可能与己建立对外关系的人或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求,在进一步了解中产生“外交”联系。这种方式不仅成本低收效快,同时还具有时效性、持续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建立分校,将分校作为一个更大的“媒介体”去宣传大学,让社会群体有更多机会走入大学。通常,分校的确立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地域特点与大学类型较匹配,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域发展前景乐观,地域影响辐射力较强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大学分校能否落户扎根,蓬勃发展,发挥好对大本校的推广作用。此外,成立校友会,建立校友网也是重要的“搭媒介”策略。校友会、校友网是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沟通桥梁。与校友保持联系,是大学对人才培养的再延续,这对于提高大学声誉度来讲是极为宝贵的无形资产。校友是一种隐形的“外交”力量,他们拥有自身的影响力、关系网和经济实力,可以为大学在资金、学术、校际合作、信息发掘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因此,通过校友实现大学“外交”战略,是一种用之不竭的媒介资源。
“搭舞台”是“曲线外交”更直观的体现。所谓“搭舞台”就是大学凭借自身的地域优势,利用校园舞台寻找“外交”伙伴。其一,开办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艺术节、旅游节、音乐会、艺术展等。这些方式一方面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能展示大学形象,为自身赚得声誉,吸引有意向与大学建立“外交”关系的人或组织走进校园,寻找“外交”契机;另一方面也为大学无形之中搭建了更广的人脉网路,为开辟新的“外交”渠道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利用校园设施场所,承接诸如大型晚会、影展、科技展等活动。这一则能为大学广结好友,与其建立非利益化的纯粹、友好关系;另则将大学推向了更大的形象展示平台,显示出大学具有建立“外交”的实力和信心;其三,让更多的体育公开赛事走进大学,或利用赞助方式举办系列体育赛事,用体育精神让大学结交可信的“外交”对象。 四、大学“外交”战略之反思
(一)“外交”战略的本质
对于高校来讲,实现“外交”资本累积和“外交”经验增长,是其战略实施的根本意图。而达到预定目标,仅是大学凭借“外交”方式让诉求获得满足的基本意图。大学的“外交”战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智慧工程,不是想之即用,用之即弃,简单易学的玩弄手段。既然将“外交”定位在战略高度,那么实施时,就要把持战略的意义,要有章法、有眼界、有气度、有权衡。点滴积累,才能将各种“外交”手段整合成极具分量的“外交”战略。当然,称之为战略,也反映出了大学“外交”的风险性,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要有张有弛。
(二)“外交”战略的特点
尽管大学“外交”名目繁多,方式各异,但最终为学生服务的中心目标是确定的,这就是“外交”终极目标的唯一性。在“外交”战略实施上,保持长期稳定性是大学的一贯诉求。一批稳定的外交伙伴,定期性的外交会晤等都是维系“外交”的基本方式。此外,一次性外交也是大学适时所推行的。特殊需求下的特殊对象选择,体现了“外交”短时多变的特点。当然,大学“外交”对象的多元性,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外交”关系的复杂性和“外交”推行的困难性。因此,对外关系存在风险性,也同样是大学“外交”战略的一大特点。同时,高风险也存在高回报,大学“外交”开展得越顺利,意味着“外交”的满足程度越高。
(三)“外交”战略的意义
通过“外交”来提升声誉,是“高等教育特殊的交换硬币”[6]。有声誉,大学才能更有自信地继续搞“外交”。这是“外交”战略意义的最突出表现。“外交”战略的推行,从短期来看,可以解决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对资金、人才、信息、科研设备、教育资源、教育消费品等的需求。减少大学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中,不因资源缺乏而影响办学质量。让大学通过“外交”,获得办学应有的自信心,从“要办学”转变为“能办学”。换言之,大学“外交”战略的首要意义就在于获得短期利益。当然,从长远角度来看,实行“外交”,就是将其作为构建大学合理、稳定关系网络的方式,为大学提供未来发展的持久后劲。只有身居庞大、复杂且包含特殊利益勾连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大学才能够意识到“关系力”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当然,“外交”战略的实施,会促使大学不断提升公关能力。通过梳理、整合、分解和细化,形成一整套公关策略,推动“外交”更顺利地进行。
(四)“外交”战略的前景
推进“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保证其持久健康的发展。对于大学来讲,用战略眼光审视“外交”,便已给予了“外交”客观审慎的态度:谈战略,既着眼现实,也放眼未来;既讲求方式,也突破常规;既谋求结果,也注重过程。由此,“外交”战略的前景,因战略实施者的良好态度和恰当方式,而富有了持续性和长远性。当然,作为人才的集结地,智慧和创新优势让大学更具有前瞻目光。这使得“外交”战略的前景也拥有了可期待性。
(五)“外交”战略的不足
首先,长期推行“外交”战略,滋生了大学对“外交”对象的过分依赖。有困难,搞“外交”。当出现资金匮乏、人才短缺或是资源稀少时,大学都愿意首选“外交”途径进行解决,把对外关系视为解决一切困难的良方。其次,“外交”战略建立在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出发点上。然而,由于大學受各种因素影响,自身发展动力有限。因此,主体力量薄弱的现实,使得大学在“外交”战略实施中,依然略显被动。第三,大学的“外交”战略仍出于不断摸索和实践之中,特点鲜明、施展有方的灵活体系还未形成。第四,大学的“外交”战略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随意性较大。大学行政部门和院系各级各自为阵,纷纷实行独立“外交”。这导致学校内部协调性较差,产生重复“外交”,过度“外交”或是私利“外交”的现象。
五、结 语
大学拥有自己事务的独特性。想要不断发展,就需建立有效的对外关系网络,来符合自身的特殊需求。正视“外交”价值,把握好“外交”实施的各个环节,利用“外交”产生的积极“连锁”效应,来谋求大学持续、主动的发展。因此,大学实行“外交”战略,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弗兰克·阿尔布林顿,茱莉亚·托马斯.高等院校对外关系管理[M].杨树兵,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0.
[2]李奇勇,曹叔亮.高校形象塑造与高校公共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07(7):9-11.
[3]谷合强.当前我国高校品牌内涵建设及相关要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5):6-7.
[4]刘 理.在适应中超越,在服务中引领:现代大学与社会关系的辨证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44-47.
[5]董云川.调适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改善中国大学生存与发展状态[J].现代大学教育,2003(6):39-42.
[6]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第2版[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85.
[7]吴业春.美国大学的对外关系工作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3-76.
[8]谭海桢.我国高校校友会的构建理念与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10.
(责任编辑 王婷婷)
Abstract:Recently, universities are implementing diplomatic strategy. This diplomatic strategy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relations which are sui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the good preparation, appropriate subjects choice, flexibl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objective and timely strategy reflection are necessary.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form their own ways to deal with the external relations from seeking the diplomatic achievements to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plomatic process.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university diplomatic strategy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are preparation, subject choic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strategy reflection. The purpose is to point out that positive and flexible diplomatic strategy is indispensable if universities want to develop continuously and positively.
Key words:university diplomatic strategy; previous preparatio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