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认为历史枯燥无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是机械的记忆课本知识。要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应该具有问题意识,以问题来带动学生学习历史。特别是一些情境性的问题,使历史能够与现实联系更密切,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教学;思维习惯;情境性的问题;解决问题
山东省在2008年新课改之前使用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对于学生而言,每天就是记忆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为高考取得高分而被迫去学,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走进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并通过教师对学生提问和学生向教师提问的过程,从而形成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表达能力地一种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特点,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理解“问题教学法”,从以下几个角度作阐释:
一、“问题教学法”实施的紧迫性
1.教师的原因
新课改以前,历史教师们只要吃透教材就可以稳稳的端好历史教师这碗饭,教师们甚至十年以上不再更新业务知识。这样安逸的教学工作,使得一些教师一时还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变化,留恋传统教学的“传授—接受”式教学,不愿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下,积极改进教学方式,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还有更多的教师在应试效果的支撑下,不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中仍以教师为中心以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理由是教学内容太多负担沉重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搞教学改革,而且传统教学方式很实用。于是很多地方虽说进行了教学改革可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本应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考试,变成枯燥乏味的条条目目,学生厌学,怕学当然就在所难免了。
2.学生的原因
学生在初中学习时,由于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教师教学中又往往采取以教师为中心,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特别是紧张的中考,使学生早已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所以对于“问题教学法”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一时不能适应。另外,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比较习惯于教师地“授业”、“解惑”,被动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灌输多,启发少、理论多,应用少、练习多,实践少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机械学习”,学生只会在课堂里听课,记笔记;而课堂外也就会简单地知识重复和教师布置的大量练习,对于新的“问题教学法”中要求的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质疑解疑等根本就不知从何入手。
3.高考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对历史学科的考查与以前的高考有了很大的变化,试题立意以“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命题特点也以“浅知识、新情境、热问题、重综合、重能力”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训练空间,使学生能在突破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及学科内部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高考形势的变化。
二、“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无论采用那一种教学方法,根本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问题教学法,同样如此。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
1.课前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可提问,“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什么呢?”;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可设问,“希腊仅仅点燃了世界奥运的圣火吗?”,这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学由被动变为主动。
2.课中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如在讲述“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一目时,可提问“中国的哪些主权受到破坏?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讲到“战火再燃”一目时,可接着提问“英法美等国家侵略中国的特点与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特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被充分溶入课堂讨论的热烈气氛之中,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
3.课后利用问题巩固知识。如学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时,可提问“法国和德国的各自确立的政体是什么?国家权力的中心各在哪里?”“法国和德国政体确立的过程各有何特点?形成不同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这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比较的能力。
4.还可利用逆向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讲“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可提问“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吗?”,讲“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时,可提问“没有袁世凯的夺权,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政体就能在中国真正建立吗?”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总之,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形成师生互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生动活泼的课堂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在新课改形势下,“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教师的角色由以前单纯的施教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由以前被动听讲、被动接受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讨论探究,提问质疑,应用实践,整体素质提高。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2.必须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不是越难越好,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能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能力,又充分顾及学生实际水平。否则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3.教师设问、提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有层次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4.应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提问这把“金钥匙”。只要我们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四、实施问题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偏重于传授历史课本知识,教师备课的依据是教学目标和教材,而不是学生,是见“本”不见人。一本教案用几年的现象并不罕见。而“问题教学法”则是见“本”又见人,面对一大群活生生的学生以及他们丰富的思维活动,教师有的放矢地去备课,逐个批阅、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无疑会加大工作量,可谓“自找麻烦”。历史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事业,孜孜以求,才会有不竭的动力。作为有事业心、有使命感的历史教师,站在时代的前列,审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时代的挑战、科技的挑战、人才竞争的挑战的激烈。“教学生三年,为学生想三十年,为国家想三百年。”自觉地迎难而上,向自我挑战,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上来一番根本转变。
2.教师的经验、机敏和应变调控能力。
教师必须善于创设情景,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学生思维,引发课堂教学中的小高潮。教师必须以灵敏的反应,处理课堂中偶尔出现的棘手问题。有些学生好钻“牛角尖”,在一些概念问题上固执己见,有些学生词不达意,引起嬉笑等。处理不当,就会挫伤学生积极性。这都需教师进行机敏、适度的处理。
五、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的设置方式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每一个问题。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主旨精神和要求。
2.梯度性原则。人们认识问题时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
3.层次性原则。学生的知识维度是多层次的,有优秀的或相对落后的,设计问题时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己解决几个问题,问题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
4.启发性原则。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层层设问即层层启发,提出的问题不是由教师越俎代疱,而是诱导学生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进,得出正确结论。
5.全面性原则。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尽可能要涵盖每个课时的全部知识点,这样解决全部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6.开放性原则。设计好的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但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可留下一定的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7.学生为主原则。运用问题教学法,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向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思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起来,最后做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能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要达到这一步,没有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由老师提出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老师完成的,不是学生完成的,如果老是停留在老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总之,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使用都必须因时间、学科、内容、教师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使教学模式走向教条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问题教学法”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在实践中尝试这种教学模式怎样才能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4版).
[3]《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4]《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教育学》.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教学;思维习惯;情境性的问题;解决问题
山东省在2008年新课改之前使用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对于学生而言,每天就是记忆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为高考取得高分而被迫去学,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走进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并通过教师对学生提问和学生向教师提问的过程,从而形成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表达能力地一种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特点,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理解“问题教学法”,从以下几个角度作阐释:
一、“问题教学法”实施的紧迫性
1.教师的原因
新课改以前,历史教师们只要吃透教材就可以稳稳的端好历史教师这碗饭,教师们甚至十年以上不再更新业务知识。这样安逸的教学工作,使得一些教师一时还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变化,留恋传统教学的“传授—接受”式教学,不愿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下,积极改进教学方式,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还有更多的教师在应试效果的支撑下,不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中仍以教师为中心以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理由是教学内容太多负担沉重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搞教学改革,而且传统教学方式很实用。于是很多地方虽说进行了教学改革可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本应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考试,变成枯燥乏味的条条目目,学生厌学,怕学当然就在所难免了。
2.学生的原因
学生在初中学习时,由于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教师教学中又往往采取以教师为中心,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特别是紧张的中考,使学生早已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所以对于“问题教学法”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一时不能适应。另外,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比较习惯于教师地“授业”、“解惑”,被动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灌输多,启发少、理论多,应用少、练习多,实践少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机械学习”,学生只会在课堂里听课,记笔记;而课堂外也就会简单地知识重复和教师布置的大量练习,对于新的“问题教学法”中要求的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质疑解疑等根本就不知从何入手。
3.高考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对历史学科的考查与以前的高考有了很大的变化,试题立意以“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命题特点也以“浅知识、新情境、热问题、重综合、重能力”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训练空间,使学生能在突破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及学科内部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高考形势的变化。
二、“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无论采用那一种教学方法,根本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问题教学法,同样如此。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
1.课前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可提问,“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什么呢?”;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可设问,“希腊仅仅点燃了世界奥运的圣火吗?”,这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学由被动变为主动。
2.课中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如在讲述“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一目时,可提问“中国的哪些主权受到破坏?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讲到“战火再燃”一目时,可接着提问“英法美等国家侵略中国的特点与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特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被充分溶入课堂讨论的热烈气氛之中,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
3.课后利用问题巩固知识。如学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时,可提问“法国和德国的各自确立的政体是什么?国家权力的中心各在哪里?”“法国和德国政体确立的过程各有何特点?形成不同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这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比较的能力。
4.还可利用逆向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讲“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可提问“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吗?”,讲“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时,可提问“没有袁世凯的夺权,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政体就能在中国真正建立吗?”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总之,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形成师生互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生动活泼的课堂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在新课改形势下,“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教师的角色由以前单纯的施教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由以前被动听讲、被动接受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讨论探究,提问质疑,应用实践,整体素质提高。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2.必须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不是越难越好,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能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能力,又充分顾及学生实际水平。否则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3.教师设问、提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有层次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4.应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提问这把“金钥匙”。只要我们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四、实施问题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偏重于传授历史课本知识,教师备课的依据是教学目标和教材,而不是学生,是见“本”不见人。一本教案用几年的现象并不罕见。而“问题教学法”则是见“本”又见人,面对一大群活生生的学生以及他们丰富的思维活动,教师有的放矢地去备课,逐个批阅、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无疑会加大工作量,可谓“自找麻烦”。历史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事业,孜孜以求,才会有不竭的动力。作为有事业心、有使命感的历史教师,站在时代的前列,审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时代的挑战、科技的挑战、人才竞争的挑战的激烈。“教学生三年,为学生想三十年,为国家想三百年。”自觉地迎难而上,向自我挑战,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上来一番根本转变。
2.教师的经验、机敏和应变调控能力。
教师必须善于创设情景,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学生思维,引发课堂教学中的小高潮。教师必须以灵敏的反应,处理课堂中偶尔出现的棘手问题。有些学生好钻“牛角尖”,在一些概念问题上固执己见,有些学生词不达意,引起嬉笑等。处理不当,就会挫伤学生积极性。这都需教师进行机敏、适度的处理。
五、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的设置方式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每一个问题。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主旨精神和要求。
2.梯度性原则。人们认识问题时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
3.层次性原则。学生的知识维度是多层次的,有优秀的或相对落后的,设计问题时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己解决几个问题,问题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
4.启发性原则。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层层设问即层层启发,提出的问题不是由教师越俎代疱,而是诱导学生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进,得出正确结论。
5.全面性原则。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尽可能要涵盖每个课时的全部知识点,这样解决全部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6.开放性原则。设计好的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但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可留下一定的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7.学生为主原则。运用问题教学法,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向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思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起来,最后做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能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要达到这一步,没有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由老师提出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老师完成的,不是学生完成的,如果老是停留在老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总之,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使用都必须因时间、学科、内容、教师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使教学模式走向教条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问题教学法”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在实践中尝试这种教学模式怎样才能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4版).
[3]《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4]《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