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慢镜头画面,往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由于慢镜头具有表达人物情绪、暗示情节走向、渲染气氛及隐喻主题等诸多功能,因而得到了许多党教片编导的青睐。反映到作品上,就是有越来越多党教专题片运用慢镜头来诠释主题。我们常说,镜头是一种语言,那么慢镜头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得恰如其分,就会为片子增色;运用得辞不达意,就会成为片子的败笔。
慢镜头的定义与作用
慢镜头又称升格镜头,是通过高速镜头拍摄而产生的慢动作画面。电影播放速度是每秒24帧,电视是每秒25帧。如果我们在拍摄时,每秒拍48帧,在播放时仍按24帧或25帧播放,那么画面就会呈现为慢动作。
从广义上讲,慢镜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强调关键性动作的慢镜头,多用于体育节目的转播和动作类电影,目的是通过慢镜头让观众能够看清运动员或演员的动作,能更直观地感受被摄主体的力与美。对于党教片而言,出于此种目的使用的慢镜头并不多,主要还是出现在一些实用技术片中,用于解读某些比较关键的技术环节或操作要领。另一类是依据主题表达需要而拍摄的慢镜头画面,主要目的是为了渲染气氛、表达人物情绪、控制片子节奏和深化主题,在党员教育专题片中运用慢镜头的目的大多为后者。因此,接下来,我们主要谈谈慢镜头都有哪些表达方式,它们又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
表达人物情绪,增强感染力
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动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在专题片中,情绪是感染力的关键,也是表达的难点。创作者通常会采用特写镜头、解说词阐述、音乐烘托等或单一或叠加的手法来表达情绪。其实,合理使用慢镜头也能表达人物情绪,增强片子感染力。慢镜头表现人物主观情绪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利用带有人物主观感受的慢动作来渲染某种情绪。在系列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编导多次使用了贪官们叹息和擦眼泪的慢镜头,一方面表达了贪官们强烈的悔恨之意,另一方面利用延长的时间线让这种情绪得以延展,从而深化主题。
其次是利用客观事物的慢动作表现拍摄主体的情绪变化。采用侧面烘托、含蓄表达的手法,借助镜头中的次要事物,以整体视觉环境来表现主体的情绪。在专题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中,描写武夷山顶僧人长净对最古老的那棵茶树表达敬意时,编导将他给古茶树清理害虫和苔藓的动作进行了慢化处理,观众可以清楚地看见树上长着的青绿色苔藓,通过苔藓的薄、细小,表现了僧人对古树的细心呵护,进而表现僧人对茶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
最后是利用慢镜头引发观众某种联想,达到烘托主题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单一画面本身的感染力可能差强人意,但加入慢动作,就会放大画面细部,起到强调重点、激发人们关注与联想的作用。在系列专题片《华人在澳洲》第二集《足迹》中,有这么一个高潮段落:段落前半部分是在战争纪念碑前采访一位华裔将军,他说华人为所在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包括献出了生命。段落后半部分是一组抒情空镜头,这组空镜的原素材有长明灯、紀念碑、瞻仰者、纪念碑前的鲜花及正在吃力爬上纪念碑台阶的幼儿等。如果将这些镜头简单连接在一起,在音乐的作用下,或许也能表达出庄严的意味,但是情绪表达的力度不够强。编导对这组空镜头做了筛选及慢动作处理,画面呈现的是鲜花在风中缓缓摇曳,长明灯火在熊熊燃烧,幼儿正在奋力向台阶上攀登。此时,原本是随意拍摄到的幼儿爬台阶的画面,在慢动作的强调和总体叙事铺垫的作用下,其象征意义就被凸显了出来,表达出了在澳华人艰辛的历程和无私的奉献,还有未来和希望,其情绪感染力胜过千言万语。
控制节奏,张弛有度
专题片的节奏感主要取决于情节发展、镜头角度和景别镜头组接等因素,而慢镜头的使用对片子节奏也有一定影响,可以让观众在紧张的观赏状态中得到舒缓间隙,使他们停下来回想和思考。慢镜头营造的这种慢节奏,尤其适用于主人公情感丰富、情节起伏较大的专题片。
在《茶》系列的第一集中,编导使用了一连串的快慢镜头交替画面。先是用快节奏的镜头讲述了茶叶加工的过程——簸箕抖动,擦洗锅,机器炒,撒茶叶,手工挑动。接下来使用了慢镜头:第一个慢动作是一只手的特写,抖动手中的茶叶,使之散落;第二个慢动作是一个茶农的近景,继续上一个动作,且采取动作分切技术;第三个是慢动作特写,继续以上动作,用慢镜头从不同角度展现抖动茶叶的过程。这一系列快慢镜头的交替使用,合理控制了影片节奏,使专题片更加张弛有度,让观众在“快”“慢”两种节奏中感受到了不同的韵味,在音乐响起后,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回味制茶过程中蕴含的美与清新。
用于点题和深化主题
用慢镜头点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暗点,另一种是明点。
首先是暗点。很多时候,影视画面都是通过形象的画面元素来表达深刻内涵的。中国人素有含蓄内敛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上也擅用画面语言表达一定的隐喻和象征意义。比如,在《茶》系列中讲述武夷僧人制茶的故事时,编导使用了僧人敲钟的慢镜头。敲钟本是一种比较深沉严肃的事情,但专题片创作者们使之慢速化,就给敲钟平添了一份韵味。这缓慢的钟声意味着历史的延续,象征着无论历史的钟声敲响多少次,武夷山顶的寺庙和茶树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原味。
其次是明点。明点不具有含蓄的特点,但对主题具有更多的强化作用。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上映的日本影片《人证》,就使用了大量明點的慢镜头。在影片结尾处,导演运用了主人公八杉恭子一连串的闪回慢镜头——她牵着幼年的焦尼在原野上行走,这与闪回中她杀害来日本认母的焦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的扭曲及日本传统社会的冷酷无情这一主题。
慢镜头使用的“度”
慢镜头在抒情写意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也为影视作品的气氛与格调增添了亮色。但在慢镜头的使用过程中,创作者应该注意找准慢镜头所处的位置,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慢镜头只是视听语言叙事时的辅助工具,为叙事添枝加叶,不能成为叙事的主体。同时,也应注意慢镜头使用的“度”,过多的慢镜头不仅不会为片子增色,反而可能成为叙事的累赘,打乱片子的节奏,使作品产生拖沓感。
首先,慢镜头应与专题片的叙事抒情结构保持一致。慢镜头是一种写意手法,长于抒情,短于叙事。在运用慢镜头时应注意与专题片叙事抒情结构相契合,如不契合则可能适得其反。在交代人物、事件基本信息时,使用慢镜头会造成事实模糊,有悖专题片真实性原则。比如,在某庭审纪实节目后接一组当事人的慢动作表情,衬以音乐,就让人感到不知所云。这样的编辑是习惯性使然,大有借慢动作填空节目时间的嫌疑。情绪高潮的产生,归根结底要依托于片子内在的叙事和铺陈,慢动作只是提供了外在的表现形式,只有形式和内容统一,才能真正产生动人的魅力。
其次,慢镜头的使用应契合专题片整体风格定位。慢动作将动作“慢化”,赋予其柔软特性,这就注定慢镜头的风格偏轻柔婉约。在运用慢镜头时,编导应该重点考虑该特性是否与专题片风格定位相契合。
(作者单位为中航工业哈飞党委宣传部电视台)
慢镜头的定义与作用
慢镜头又称升格镜头,是通过高速镜头拍摄而产生的慢动作画面。电影播放速度是每秒24帧,电视是每秒25帧。如果我们在拍摄时,每秒拍48帧,在播放时仍按24帧或25帧播放,那么画面就会呈现为慢动作。
从广义上讲,慢镜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强调关键性动作的慢镜头,多用于体育节目的转播和动作类电影,目的是通过慢镜头让观众能够看清运动员或演员的动作,能更直观地感受被摄主体的力与美。对于党教片而言,出于此种目的使用的慢镜头并不多,主要还是出现在一些实用技术片中,用于解读某些比较关键的技术环节或操作要领。另一类是依据主题表达需要而拍摄的慢镜头画面,主要目的是为了渲染气氛、表达人物情绪、控制片子节奏和深化主题,在党员教育专题片中运用慢镜头的目的大多为后者。因此,接下来,我们主要谈谈慢镜头都有哪些表达方式,它们又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
表达人物情绪,增强感染力
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动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在专题片中,情绪是感染力的关键,也是表达的难点。创作者通常会采用特写镜头、解说词阐述、音乐烘托等或单一或叠加的手法来表达情绪。其实,合理使用慢镜头也能表达人物情绪,增强片子感染力。慢镜头表现人物主观情绪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利用带有人物主观感受的慢动作来渲染某种情绪。在系列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编导多次使用了贪官们叹息和擦眼泪的慢镜头,一方面表达了贪官们强烈的悔恨之意,另一方面利用延长的时间线让这种情绪得以延展,从而深化主题。
其次是利用客观事物的慢动作表现拍摄主体的情绪变化。采用侧面烘托、含蓄表达的手法,借助镜头中的次要事物,以整体视觉环境来表现主体的情绪。在专题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中,描写武夷山顶僧人长净对最古老的那棵茶树表达敬意时,编导将他给古茶树清理害虫和苔藓的动作进行了慢化处理,观众可以清楚地看见树上长着的青绿色苔藓,通过苔藓的薄、细小,表现了僧人对古树的细心呵护,进而表现僧人对茶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
最后是利用慢镜头引发观众某种联想,达到烘托主题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单一画面本身的感染力可能差强人意,但加入慢动作,就会放大画面细部,起到强调重点、激发人们关注与联想的作用。在系列专题片《华人在澳洲》第二集《足迹》中,有这么一个高潮段落:段落前半部分是在战争纪念碑前采访一位华裔将军,他说华人为所在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包括献出了生命。段落后半部分是一组抒情空镜头,这组空镜的原素材有长明灯、紀念碑、瞻仰者、纪念碑前的鲜花及正在吃力爬上纪念碑台阶的幼儿等。如果将这些镜头简单连接在一起,在音乐的作用下,或许也能表达出庄严的意味,但是情绪表达的力度不够强。编导对这组空镜头做了筛选及慢动作处理,画面呈现的是鲜花在风中缓缓摇曳,长明灯火在熊熊燃烧,幼儿正在奋力向台阶上攀登。此时,原本是随意拍摄到的幼儿爬台阶的画面,在慢动作的强调和总体叙事铺垫的作用下,其象征意义就被凸显了出来,表达出了在澳华人艰辛的历程和无私的奉献,还有未来和希望,其情绪感染力胜过千言万语。
控制节奏,张弛有度
专题片的节奏感主要取决于情节发展、镜头角度和景别镜头组接等因素,而慢镜头的使用对片子节奏也有一定影响,可以让观众在紧张的观赏状态中得到舒缓间隙,使他们停下来回想和思考。慢镜头营造的这种慢节奏,尤其适用于主人公情感丰富、情节起伏较大的专题片。
在《茶》系列的第一集中,编导使用了一连串的快慢镜头交替画面。先是用快节奏的镜头讲述了茶叶加工的过程——簸箕抖动,擦洗锅,机器炒,撒茶叶,手工挑动。接下来使用了慢镜头:第一个慢动作是一只手的特写,抖动手中的茶叶,使之散落;第二个慢动作是一个茶农的近景,继续上一个动作,且采取动作分切技术;第三个是慢动作特写,继续以上动作,用慢镜头从不同角度展现抖动茶叶的过程。这一系列快慢镜头的交替使用,合理控制了影片节奏,使专题片更加张弛有度,让观众在“快”“慢”两种节奏中感受到了不同的韵味,在音乐响起后,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回味制茶过程中蕴含的美与清新。
用于点题和深化主题
用慢镜头点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暗点,另一种是明点。
首先是暗点。很多时候,影视画面都是通过形象的画面元素来表达深刻内涵的。中国人素有含蓄内敛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上也擅用画面语言表达一定的隐喻和象征意义。比如,在《茶》系列中讲述武夷僧人制茶的故事时,编导使用了僧人敲钟的慢镜头。敲钟本是一种比较深沉严肃的事情,但专题片创作者们使之慢速化,就给敲钟平添了一份韵味。这缓慢的钟声意味着历史的延续,象征着无论历史的钟声敲响多少次,武夷山顶的寺庙和茶树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原味。
其次是明点。明点不具有含蓄的特点,但对主题具有更多的强化作用。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上映的日本影片《人证》,就使用了大量明點的慢镜头。在影片结尾处,导演运用了主人公八杉恭子一连串的闪回慢镜头——她牵着幼年的焦尼在原野上行走,这与闪回中她杀害来日本认母的焦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的扭曲及日本传统社会的冷酷无情这一主题。
慢镜头使用的“度”
慢镜头在抒情写意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也为影视作品的气氛与格调增添了亮色。但在慢镜头的使用过程中,创作者应该注意找准慢镜头所处的位置,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慢镜头只是视听语言叙事时的辅助工具,为叙事添枝加叶,不能成为叙事的主体。同时,也应注意慢镜头使用的“度”,过多的慢镜头不仅不会为片子增色,反而可能成为叙事的累赘,打乱片子的节奏,使作品产生拖沓感。
首先,慢镜头应与专题片的叙事抒情结构保持一致。慢镜头是一种写意手法,长于抒情,短于叙事。在运用慢镜头时应注意与专题片叙事抒情结构相契合,如不契合则可能适得其反。在交代人物、事件基本信息时,使用慢镜头会造成事实模糊,有悖专题片真实性原则。比如,在某庭审纪实节目后接一组当事人的慢动作表情,衬以音乐,就让人感到不知所云。这样的编辑是习惯性使然,大有借慢动作填空节目时间的嫌疑。情绪高潮的产生,归根结底要依托于片子内在的叙事和铺陈,慢动作只是提供了外在的表现形式,只有形式和内容统一,才能真正产生动人的魅力。
其次,慢镜头的使用应契合专题片整体风格定位。慢动作将动作“慢化”,赋予其柔软特性,这就注定慢镜头的风格偏轻柔婉约。在运用慢镜头时,编导应该重点考虑该特性是否与专题片风格定位相契合。
(作者单位为中航工业哈飞党委宣传部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