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的西昌,走在城市街頭,耳边时常掠过人们的感叹和惋惜。如果没有这场灾难,此时本该是这个高原城市春光明媚的季节。
木里居民曲玛央金(音)平时很少出门,木里到西昌6个半小时的车程,对她来说是个考验。她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汽车蜿蜒的行进路线,令她头晕。
曲玛央金将车窗轻轻拉开一道缝,一股凉风灌进来,她晕车的毛病缓解了许多。“下雨就好了,下雨就好灭火……”曲玛央金望着湛蓝的天空,自言自语。
10天前,木里森林大火烧掉了20多公顷森林,31名救火人员牺牲,整个凉山州被笼罩在无比悲伤的氛围里。在州府所在地西昌,出租车绑上了黄丝带,电台不断播放着火灾消息。人们以各种形式,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山林火灾是这里干燥季节的常态,人力和直升机几乎每次都会出动灭火,但从来都没这次这么严重。“可能前几天还一起吃饭、一起说笑的人,说不在就不在了,这是怎样一种悲痛……”曲玛央金说。
葬英魂
4月6日清晨,李延贵和往常一样,吃过早餐后匆忙离开家门,当天是他的早班。这天,是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牺牲消防员的“头七”,也是西昌籍消防员张浩骨灰安葬的日子。
李延贵驾驶着22路公交车,车厢内人很多,但十分安静,平时爱吹牛的人不说话了,报站声清晰而单调。李延贵是转业军人,在他眼中,牺牲的消防员也是他的“战友”。
“我们的服装不一样,所做的工作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李延贵动情地说,“可惜了!他们多数都比较年轻,其中有些还是独生子。”
烈士安葬的消息传到西昌,西昌市烈士陵园园长徐生卫立即组织人员做好准备工作,扫地、洒水、修剪杂草,布满尘土的水泥路已干干净净。
上午10点40分,载有张浩骨灰的车队抵达西昌市烈士陵园。人们拉着白底黑字的挽联,“英雄一路走好”的声音此起彼伏。安放张浩骨灰的陵园,背依泸山,面朝邛海。这里有他熟悉的树木、花草、阳光和雨露。
虽然山火每年都有,但带走人的山火几乎没人经历过。几天前,得知扑火英雄献身火场的消息,作为陵园园长的徐生卫悲痛万分。他说,这个城市曾牺牲过许多烈士,陵园内那座座墓碑上,镌刻着烈士的英名。
徐生卫每天在陵园内巡视,也是在阅读一本又一本英烈传记。张浩烈士是和平时期牺牲的救火英雄,安葬在此,又为陵园增添了厚重的一页。
冯冰是西昌市某医院的工作人员,直到最近几天,他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因为工作关系,冯冰经常和消防员接触,这次遇难的消防员中有些人还是他的学生。他们彼此都非常熟悉,私下里的感情也非常好。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突然就离开了人世,这让冯冰一时间难以接受。
“我非常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有时候中午路过消防队,打个电话,会和他们一起吃个便饭。十几年来,我一直在给他们做救护方面的培训,有时候看他们打篮球。比如,刘代旭,一米九几的身高,扣篮非常厉害,现在脑海中还有他的影子。” 冯冰说,这些天内心的滋味难以描述,“遇到车祸救援、火灾救援,我们和消防员经常在一起,他们负责处理事故,我们负责医疗救援。我们也是战友啊!” 泪水充满了冯冰的眼眶。
4月的西昌,学校、医院、银行、酒店的LED屏上,滚动着“沉痛悼念救火英雄!”“英雄一路走好!”的字幕。走在城市街头,耳边时常掠过人们的感叹和惋惜。如果没有这场灾难,此时本该是这个高原城市春光明媚的季节。
寄哀思
曲玛央金解释,“木里”的意思是森林的故乡。凉山是四川省三大林区、三大牧区之一,有林地173万公顷,森林面积3000余万亩,占四川省的30%。
汽车穿行在大凉山任何一条公路上,都能看见高山、森林和峡谷。夏天,绿色的森林给人们带来清凉的空气。冬天,林区的雪,吸引了八方游人。
然而,林区也是火灾易发地。有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5年,四川省内共发生森林火灾4364起,相当于平均每年发生311起。
曲玛央金说,干燥季节不能上山用火,这个规矩,当地妇孺皆知,严格遵守。汽车所过,山路和乡村到处都是醒目的防山火标语: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扑打,第一时间上报。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每家每户的劳动力,都是打火队的主力,只要附近山头发生火灾,不用组织大家都会主动奔向火场。
“3·30”木里火灾发生后,为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哀悼,经国务院批准,4月4日凉山州西昌市、木里县,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扑火英雄而降。
凉山州政府决定,4月4日为全州哀悼日,全州范围内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
徐卓在西昌开了几家餐馆,平时还做一些小生意。追悼会当日,他召集了几十个朋友到火把广场帮助布置会场,“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这时候大家的心都很齐,在微信里招呼一声就都来了……”
“我的一个朋友是花店老板,主动把鲜花分发给前去悼念的群众,大家不用提醒、不用号召,就都赶过去了。”徐卓说,4月4日上午,追悼会在西昌市火把广场举行。广场外的每条路上,都挤满了前来悼念的民众。
徐卓记得,一位73岁的退休老职工,早上很早就走出家门,白色的衬衫,黑色的外套。因为当天部分路段交通管制,他顶着太阳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现场,现场有志愿者递给他一束白花,老者颤颤巍巍,眼里浸满泪水。
“集体悼念日那天,我去殡仪馆,感觉那条路特别长,每个人的脚步都很沉重,你想早一点走完,但又不想早点走完,那种心情十分难受。”西昌一中教师覃巍说,老百姓都是自发前去悼念,不需要人号召,也不需要人招集,女同志大都是哭着走出殡仪馆的。
西昌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张浩是西昌本地人。4月4日下午,张浩高中就读的西昌一中举行哀悼仪式,学生们走上主席台,挨个向烈士献花。
“悼念活动那天,班里十分安静,现场秩序很好。有个别同学从悼念活动开始到结束不停地哭,木里火灾中牺牲的消防员,年龄小的和他们差不了几岁。”西昌一中教师董倪说。 颂英雄
张浩的同学记得,他上学时身材瘦小,喜欢看警匪片。张浩还有个姐姐,放假回家,他要去地里收洋葱,和姐姐一起去市场上卖。
中考时,张浩被保送进西昌一中,那是当地最好的高中。在哀悼仪式上,有老师告诉大家,他至今没有向现在的学生讲过张浩,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作为英雄被记住,他希望他还活着。
在老师眼中,张浩为人正直,爱运动,喜欢打篮球。有一次,班级调整座位,同学们都想坐得靠前一些,老师正为难时,个子较小的张浩主动提出坐后排,他说自己的视力较好。
认识张浩的人常说,他喜欢帮助别人,做什么事都冲在前面。做了消防员以后,有人跟张浩说,以后能不能不总是冲在最前面,张浩说自己是党员,要给小弟们做个榜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耗子,从没想过,咱们曾经手拉手表演节目,现在,想再见你一面都不可能了,一路走好。”
這是张浩初中同学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他和张浩曾一起表演节目,张浩还和他聊过梦想,那时张浩的梦想就是当兵。
4月3日,西昌一中全体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站在国旗下聆听英雄颂歌:“君不见山火爆燃万里浓烟滚滚来,亦不见三十将士身付山林未曾还,君可知妻母悲恸青冢墓前泪不止,君当知木叶化尘一捧黄土葬英魂……”
有谁不畏惧死亡,英雄出自平凡人,也都是普通人,但他们有着庸常众生少有的壮志豪情,在面对生死抉择的危急存亡之际,英雄向死而生,成为众生中一座丰碑、一座高山。
距离木里山林火灾已过去几天时间,师生对英雄逝去的反应,随着信息的不断叠加,愈加伤感。和平年代里,这片土地的静好岁月,是英雄的牺牲换来的。英雄猝然离世,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大凉山,脚下的土地不会忘记,土地上的人民不会忘记。
“我们都知道,未来的路不会比以往更笔直,更平坦,甚至是荆棘遍地,目光所至皆泥泞,但我们并不会恐惧,心中永远矗立着一面五星红旗。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所有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没过稻草人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
西昌一中师生站在国旗下,听着这激昂又哀伤的辞章,心中升华起更高尚的情怀。
汽车驶过盐源县,曲玛央金吃起了背包中的零食,她说去西昌是为了看病,也是为了看看她的孩子,她的孩子和年轻的消防员差不多大。她把车窗又拉开一些,公路边的溪流在山涧陡峭处与滚石相遇,溅起白色的水花。
曲玛央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西昌,她说大山确实阻碍了她的远行。她还说,到了西昌,她要和孩子去烈士陵园给英雄鞠躬。
4月的雅砻江,没有充沛的江水,在河滩裸露处,石子清晰可见。“会下雨吧?”曲玛央金望着窗外的天空发问。
木里居民曲玛央金(音)平时很少出门,木里到西昌6个半小时的车程,对她来说是个考验。她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汽车蜿蜒的行进路线,令她头晕。
曲玛央金将车窗轻轻拉开一道缝,一股凉风灌进来,她晕车的毛病缓解了许多。“下雨就好了,下雨就好灭火……”曲玛央金望着湛蓝的天空,自言自语。
10天前,木里森林大火烧掉了20多公顷森林,31名救火人员牺牲,整个凉山州被笼罩在无比悲伤的氛围里。在州府所在地西昌,出租车绑上了黄丝带,电台不断播放着火灾消息。人们以各种形式,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山林火灾是这里干燥季节的常态,人力和直升机几乎每次都会出动灭火,但从来都没这次这么严重。“可能前几天还一起吃饭、一起说笑的人,说不在就不在了,这是怎样一种悲痛……”曲玛央金说。
葬英魂
4月6日清晨,李延贵和往常一样,吃过早餐后匆忙离开家门,当天是他的早班。这天,是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牺牲消防员的“头七”,也是西昌籍消防员张浩骨灰安葬的日子。
李延贵驾驶着22路公交车,车厢内人很多,但十分安静,平时爱吹牛的人不说话了,报站声清晰而单调。李延贵是转业军人,在他眼中,牺牲的消防员也是他的“战友”。
“我们的服装不一样,所做的工作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李延贵动情地说,“可惜了!他们多数都比较年轻,其中有些还是独生子。”
烈士安葬的消息传到西昌,西昌市烈士陵园园长徐生卫立即组织人员做好准备工作,扫地、洒水、修剪杂草,布满尘土的水泥路已干干净净。
上午10点40分,载有张浩骨灰的车队抵达西昌市烈士陵园。人们拉着白底黑字的挽联,“英雄一路走好”的声音此起彼伏。安放张浩骨灰的陵园,背依泸山,面朝邛海。这里有他熟悉的树木、花草、阳光和雨露。
虽然山火每年都有,但带走人的山火几乎没人经历过。几天前,得知扑火英雄献身火场的消息,作为陵园园长的徐生卫悲痛万分。他说,这个城市曾牺牲过许多烈士,陵园内那座座墓碑上,镌刻着烈士的英名。
徐生卫每天在陵园内巡视,也是在阅读一本又一本英烈传记。张浩烈士是和平时期牺牲的救火英雄,安葬在此,又为陵园增添了厚重的一页。
冯冰是西昌市某医院的工作人员,直到最近几天,他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因为工作关系,冯冰经常和消防员接触,这次遇难的消防员中有些人还是他的学生。他们彼此都非常熟悉,私下里的感情也非常好。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突然就离开了人世,这让冯冰一时间难以接受。
“我非常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有时候中午路过消防队,打个电话,会和他们一起吃个便饭。十几年来,我一直在给他们做救护方面的培训,有时候看他们打篮球。比如,刘代旭,一米九几的身高,扣篮非常厉害,现在脑海中还有他的影子。” 冯冰说,这些天内心的滋味难以描述,“遇到车祸救援、火灾救援,我们和消防员经常在一起,他们负责处理事故,我们负责医疗救援。我们也是战友啊!” 泪水充满了冯冰的眼眶。
4月的西昌,学校、医院、银行、酒店的LED屏上,滚动着“沉痛悼念救火英雄!”“英雄一路走好!”的字幕。走在城市街头,耳边时常掠过人们的感叹和惋惜。如果没有这场灾难,此时本该是这个高原城市春光明媚的季节。
寄哀思
曲玛央金解释,“木里”的意思是森林的故乡。凉山是四川省三大林区、三大牧区之一,有林地173万公顷,森林面积3000余万亩,占四川省的30%。
汽车穿行在大凉山任何一条公路上,都能看见高山、森林和峡谷。夏天,绿色的森林给人们带来清凉的空气。冬天,林区的雪,吸引了八方游人。
然而,林区也是火灾易发地。有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5年,四川省内共发生森林火灾4364起,相当于平均每年发生311起。
曲玛央金说,干燥季节不能上山用火,这个规矩,当地妇孺皆知,严格遵守。汽车所过,山路和乡村到处都是醒目的防山火标语: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扑打,第一时间上报。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每家每户的劳动力,都是打火队的主力,只要附近山头发生火灾,不用组织大家都会主动奔向火场。
“3·30”木里火灾发生后,为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哀悼,经国务院批准,4月4日凉山州西昌市、木里县,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扑火英雄而降。
凉山州政府决定,4月4日为全州哀悼日,全州范围内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
徐卓在西昌开了几家餐馆,平时还做一些小生意。追悼会当日,他召集了几十个朋友到火把广场帮助布置会场,“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这时候大家的心都很齐,在微信里招呼一声就都来了……”
“我的一个朋友是花店老板,主动把鲜花分发给前去悼念的群众,大家不用提醒、不用号召,就都赶过去了。”徐卓说,4月4日上午,追悼会在西昌市火把广场举行。广场外的每条路上,都挤满了前来悼念的民众。
徐卓记得,一位73岁的退休老职工,早上很早就走出家门,白色的衬衫,黑色的外套。因为当天部分路段交通管制,他顶着太阳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现场,现场有志愿者递给他一束白花,老者颤颤巍巍,眼里浸满泪水。
“集体悼念日那天,我去殡仪馆,感觉那条路特别长,每个人的脚步都很沉重,你想早一点走完,但又不想早点走完,那种心情十分难受。”西昌一中教师覃巍说,老百姓都是自发前去悼念,不需要人号召,也不需要人招集,女同志大都是哭着走出殡仪馆的。
西昌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张浩是西昌本地人。4月4日下午,张浩高中就读的西昌一中举行哀悼仪式,学生们走上主席台,挨个向烈士献花。
“悼念活动那天,班里十分安静,现场秩序很好。有个别同学从悼念活动开始到结束不停地哭,木里火灾中牺牲的消防员,年龄小的和他们差不了几岁。”西昌一中教师董倪说。 颂英雄
张浩的同学记得,他上学时身材瘦小,喜欢看警匪片。张浩还有个姐姐,放假回家,他要去地里收洋葱,和姐姐一起去市场上卖。
中考时,张浩被保送进西昌一中,那是当地最好的高中。在哀悼仪式上,有老师告诉大家,他至今没有向现在的学生讲过张浩,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作为英雄被记住,他希望他还活着。
在老师眼中,张浩为人正直,爱运动,喜欢打篮球。有一次,班级调整座位,同学们都想坐得靠前一些,老师正为难时,个子较小的张浩主动提出坐后排,他说自己的视力较好。
认识张浩的人常说,他喜欢帮助别人,做什么事都冲在前面。做了消防员以后,有人跟张浩说,以后能不能不总是冲在最前面,张浩说自己是党员,要给小弟们做个榜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耗子,从没想过,咱们曾经手拉手表演节目,现在,想再见你一面都不可能了,一路走好。”
這是张浩初中同学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他和张浩曾一起表演节目,张浩还和他聊过梦想,那时张浩的梦想就是当兵。
4月3日,西昌一中全体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站在国旗下聆听英雄颂歌:“君不见山火爆燃万里浓烟滚滚来,亦不见三十将士身付山林未曾还,君可知妻母悲恸青冢墓前泪不止,君当知木叶化尘一捧黄土葬英魂……”
有谁不畏惧死亡,英雄出自平凡人,也都是普通人,但他们有着庸常众生少有的壮志豪情,在面对生死抉择的危急存亡之际,英雄向死而生,成为众生中一座丰碑、一座高山。
距离木里山林火灾已过去几天时间,师生对英雄逝去的反应,随着信息的不断叠加,愈加伤感。和平年代里,这片土地的静好岁月,是英雄的牺牲换来的。英雄猝然离世,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大凉山,脚下的土地不会忘记,土地上的人民不会忘记。
“我们都知道,未来的路不会比以往更笔直,更平坦,甚至是荆棘遍地,目光所至皆泥泞,但我们并不会恐惧,心中永远矗立着一面五星红旗。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所有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没过稻草人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
西昌一中师生站在国旗下,听着这激昂又哀伤的辞章,心中升华起更高尚的情怀。
汽车驶过盐源县,曲玛央金吃起了背包中的零食,她说去西昌是为了看病,也是为了看看她的孩子,她的孩子和年轻的消防员差不多大。她把车窗又拉开一些,公路边的溪流在山涧陡峭处与滚石相遇,溅起白色的水花。
曲玛央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西昌,她说大山确实阻碍了她的远行。她还说,到了西昌,她要和孩子去烈士陵园给英雄鞠躬。
4月的雅砻江,没有充沛的江水,在河滩裸露处,石子清晰可见。“会下雨吧?”曲玛央金望着窗外的天空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