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基本策略探析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cc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改革其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有效对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行为方式。只有让学生融入教学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 学生主体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其核心体现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上。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will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只有亲自去做,才能真正理解。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行动导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处理好教与学关系的行之有效的行为方式。
  一、转变观念,形成职教理念下的教学观
  职教理念下的教学观,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基于这种职教观,教师要完成两个转变:
  (一)是克服消极心理变被动为主动
  基础课教师常常存在一个误区,即基础课是从属于专业课的。因为这些课的课程安排是根据专业课的情况随机而定的,课程安排缺乏持续性。课程的这种从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课改积极性。
  (二)是克服惰性思想变基础课静观其变为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效对接
  一些教师常常认为课程改革是专业课的事情,基础课似乎无需下大力气。所以常常出现专业课改革热火朝天,而基础课却风平浪静。致使基础课教师缺乏与专业课教师间的沟通协作,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要求把握不准,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对文化课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不够清楚,也就很难从整体和全局上系统地把握课改的方向和要求。
  二、优化教学设计,推进课程实施
  教学策略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是实现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实践联结的路径。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的策划。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优化教学设计教师要完成两个转变:
  (一)变备课为课人兼备
  传统教学中备课关注的是“课”,教师为如何讲而做准备;而新职教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则关注的是“学”,展示的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要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得到提高。教学设计既关注“意料之中”的事情,即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过程;创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和环境,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等。同时,教学设计又能尽量预想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注重教学流程的生成性。
  (二)变演员为导、演兼备
  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研究的是如何传授好教材的知识内容,无形中教师自己演变成了教科书的“传声筒”,教材成为独霸讲坛的坛主,教师的个性,教学的创造性很难体现。而教改强调的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不仅是演员,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成为导演,课程的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融于教学之中,既能演更能导,能进行创造性地活动,能从整体着眼,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全面统筹。
  三、关注学生的发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正确评价学生是保障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高职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确地评价学生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保持我要学的积极性,又能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原认知水平。教学评价包括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期未终结性的考核评价。如何正确实施评价?
  首先,课堂教学评价目标是多元性的、方法是多样性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而且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他们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但是,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更多的是关注评价的形式,出现了鼓励和夸奖的滥用,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恰当的评价,最后将会导致评价是盲目的、无效的甚至是反面的。因此实施有效评价,教师要确定明确的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提高他们自我反省能力,不因为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而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
  其次,要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标准,增强检查督促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客观公正和谐的评价策略有助于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主动学,更好地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认真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让学生学会有效的自我表达、健康的自我激励和反思,这才是高职教育全面育人的真谛所在。
  (作者单位: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10年前,在一个酒吧里听见ENIGMA的Return To Innocence,使我第一次想起高原,那是一种张开双臂迎风的姿势.于是我开始怀揣那部用第一个月薪水买的海鸥照相机,把自己装扮成“色
现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着这些进行就会形成一个标准,成为供大家参考的一个基础,但是它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不断发展的产物.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浅析行政服务
众所周知,公共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及非竞用性,公共物品本身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市场在配置这种资源方面的失灵,提供公共物品的重担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政府的头上
通过系列措施创新开展大一新生教育,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深化熏陶学生,促进学生逐渐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的能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
期刊
陈全国书记在全区召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指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举措,是
古人通常多久洗一次澡?他们用什么来洗头呢?  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现在的公务员哪有这待遇?更有人因为喜欢洗澡而著书立说,这就是南朝的梁简文帝萧纲和他的《沐浴经》。古人洗头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洁剂“无患子”来洗头。  古人没有卫生纸,那么上完厕所用什么擦屁股? 
期刊
2004年4月1日:清晨的阳光抚醒熟睡的我,想到今天就要进燕子沟不由得十分兴奋。磨磨蹭蹭早上10点过才收拾好我的大背囊,钻进吉普车直赴磨西。海螺沟已是威名的冰川地质公园,
作为旁观者,我们不敢用自己的方式去判断,rn在登山的过程中人类不畏生死rn去追寻、实现和证明的是什么东西.rn虽然那句“因为,山在那里”rn曾经风靡万千山友,rn成为每个人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