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食人间烟火的创客不是好创客,“天天想得天马行空,但不落地,有什么卵用?”创客刘锟说。创客偏理想,脑洞大开的创意令其漂浮于大地,睥睨众生,恍若神仙;商业偏现实,庸常却四处长着金山银山,名利遍野,好似人间。而用户体验,是连接创客与商业的那根擎天大柱。
跟用户站在一起
刘锟的产品是一款名为“i-light”的智能灯,跟互联网没有什么硬连接,“但我们是基于互联网思维打造的。”刘锟的互联网思维,便是完完全全跟用户站在一起,“站在用户角度反推一款产品,而不是工程师思维——我觉得我的产品牛逼,你就该用我的产品。”
刘锟认为,在他所处的智能家居领域,并不是有好的技术,就有好的产品,“要真正要解决用户的需求,让大家用起来很爽。我们的产品也没什么尖端的技术,只不过我们把用户的体验做得很好。”
在刘锟办公室的柜子里,摆放着i-light的第一代及其改进版,包装盒上印的全是英文,刘锟想进军海外的野心表露无遗。“我们肯定是想做海外市场,人群的接受度更高,价钱也可以卖得更高。”
刘锟的i-light目前已经在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了小规模投放,对于销量,刘锟还比较满意,“虽然才做了一年,但资金能自给自足了,销售已经能把研发养起来了。”
解决用户真正痛点
刘锟的合伙人叶焱枭正在对i-light第二代产品做测试,“第二代产品的研发理念也是根据用户的反馈而来的,用户觉得使用麻烦,哪怕只有一点麻烦,我们也应该把麻烦消灭掉。”
刘锟和叶焱枭是高中同学,都从小喜欢倒腾电子产品。大学期间,刘锟在电子科大学计算机,叶焱枭在法国学自动化。大学毕业后,刘锟在深圳广电做软件项目管理,“国企很稳定,但没激情,我就想自己做点事情。”于是,刘锟拉上叶焱枭一块创业。
“我们很看好智能家居这个领域,我们分析了市面上很多产品,觉得很多都是技术的堆砌,比如用手机控制灯或窗帘的开启。所以我们想通过智能技术解决大家真正的痛点。”刘锟和叶焱枭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晚上起床时,朦朦胧胧地找灯的开关,不方便也不安全,并会刺激自己和旁边人的眼睛。
于是去年3月,两人萌生了做智能灯的想法,两个月时间做出第一批试产的版本,接着进入“小范围投放、收集用户反馈、反推修改产品”的阶段,精心打磨之后,他们的i-light达到了用户使用的标准。“目前我们的产品分双人床、单人床、婴儿床三个版本,它的逻辑是只要你的脚一落地,探头就能感应到,灯就自动亮起;感应不到人的活动了,就自动倒数关灯。”
跟多数用手机控制的智能家居不同,i-light不借助任何其他设备,刘琨认为,解放双手才符合人最本真的需求。
智能是手段,而非目的
说到智能家居,就不能不提巨头小米。小米构建了以小米手机为中枢的智能生态系统,但刘锟并不十分赞同,“用户没有必要被手机绑架,该用手机控制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用。”
刘锟反感“为了智能而智能”的做法,“真正的智能,不是让用户特意地去和硬件交互,而是在不改变用户原有习惯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但刘锟也不是全盘否定智能手机,他认为智能硬件的春天到来正是因为智能手机,“以前要开发一款产品很困难,因为没有开源硬件平台,也没智能手机的辅助。现在要想做一款硬件,只要稍微有点想法,懂一些电子方面的知识,都能够基于这些平台实现,不再只是很专业的工程师才能做了。”
开源硬件平台和智能手机只是降低了技术门槛,“做硬件产品也没看上去那么容易,你把一个想法呈现出来,只是个试验品,要让它真正在市场销售,打磨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
谈到未来,刘锟的想法很朴素,不是影响世界的大概念,而是做一些能真正影响大众生活的产品。
创客刘锟很实在。
跟用户站在一起
刘锟的产品是一款名为“i-light”的智能灯,跟互联网没有什么硬连接,“但我们是基于互联网思维打造的。”刘锟的互联网思维,便是完完全全跟用户站在一起,“站在用户角度反推一款产品,而不是工程师思维——我觉得我的产品牛逼,你就该用我的产品。”
刘锟认为,在他所处的智能家居领域,并不是有好的技术,就有好的产品,“要真正要解决用户的需求,让大家用起来很爽。我们的产品也没什么尖端的技术,只不过我们把用户的体验做得很好。”
在刘锟办公室的柜子里,摆放着i-light的第一代及其改进版,包装盒上印的全是英文,刘锟想进军海外的野心表露无遗。“我们肯定是想做海外市场,人群的接受度更高,价钱也可以卖得更高。”
刘锟的i-light目前已经在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了小规模投放,对于销量,刘锟还比较满意,“虽然才做了一年,但资金能自给自足了,销售已经能把研发养起来了。”
解决用户真正痛点
刘锟的合伙人叶焱枭正在对i-light第二代产品做测试,“第二代产品的研发理念也是根据用户的反馈而来的,用户觉得使用麻烦,哪怕只有一点麻烦,我们也应该把麻烦消灭掉。”
刘锟和叶焱枭是高中同学,都从小喜欢倒腾电子产品。大学期间,刘锟在电子科大学计算机,叶焱枭在法国学自动化。大学毕业后,刘锟在深圳广电做软件项目管理,“国企很稳定,但没激情,我就想自己做点事情。”于是,刘锟拉上叶焱枭一块创业。
“我们很看好智能家居这个领域,我们分析了市面上很多产品,觉得很多都是技术的堆砌,比如用手机控制灯或窗帘的开启。所以我们想通过智能技术解决大家真正的痛点。”刘锟和叶焱枭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晚上起床时,朦朦胧胧地找灯的开关,不方便也不安全,并会刺激自己和旁边人的眼睛。
于是去年3月,两人萌生了做智能灯的想法,两个月时间做出第一批试产的版本,接着进入“小范围投放、收集用户反馈、反推修改产品”的阶段,精心打磨之后,他们的i-light达到了用户使用的标准。“目前我们的产品分双人床、单人床、婴儿床三个版本,它的逻辑是只要你的脚一落地,探头就能感应到,灯就自动亮起;感应不到人的活动了,就自动倒数关灯。”
跟多数用手机控制的智能家居不同,i-light不借助任何其他设备,刘琨认为,解放双手才符合人最本真的需求。
智能是手段,而非目的
说到智能家居,就不能不提巨头小米。小米构建了以小米手机为中枢的智能生态系统,但刘锟并不十分赞同,“用户没有必要被手机绑架,该用手机控制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用。”
刘锟反感“为了智能而智能”的做法,“真正的智能,不是让用户特意地去和硬件交互,而是在不改变用户原有习惯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但刘锟也不是全盘否定智能手机,他认为智能硬件的春天到来正是因为智能手机,“以前要开发一款产品很困难,因为没有开源硬件平台,也没智能手机的辅助。现在要想做一款硬件,只要稍微有点想法,懂一些电子方面的知识,都能够基于这些平台实现,不再只是很专业的工程师才能做了。”
开源硬件平台和智能手机只是降低了技术门槛,“做硬件产品也没看上去那么容易,你把一个想法呈现出来,只是个试验品,要让它真正在市场销售,打磨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
谈到未来,刘锟的想法很朴素,不是影响世界的大概念,而是做一些能真正影响大众生活的产品。
创客刘锟很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