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k42424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93年全国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后,中学地理教学便走入了低谷。新课程的实施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无疑给处于低谷中的地理教学带来了一线生机。但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中学地理教学仍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家长及社会方面
  多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家长甚至有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官员都把地理视为“副科”“小科”,认为地理不过就是地名加物产,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行了。有的家长更是“现身说法”,认为学习地理是浪费时间,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行。有的家长根本就不在意学生地理成绩的高低,更别说让孩子选修地理了。
  2.学校方面
  既然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就看升学率,那么学校领导重视“指挥棒”下的“主科”轻视“副科”的现象,肯定是比较严重、普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师资配备不足。地理学科在许多农村中学(尤其是初中)已沦为“识字就能教地理”的地步。有的学校由“主科”教师兼任,而专职的地理教师因为有一定的学历和能力却被“重用”安排上“主科”了;很多初中学校地理成了后勤人员的“评职课”,病、老教师的“关照课”。地理教师人员变动频繁,素质偏低,有的老师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连学生都不如,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
  (2)地理教学资源严重缺乏。教材配套的挂图不全、陈旧不堪,多媒体设备更是空白,有的学校竟连个像样的地球仪都没有,很多老师上课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给教学带来很多不便。
  (3)排课不科学。地理成了语文、数学等主科的“添头”,大多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和下午,根本不考虑地理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地理教师任课班级多,有时还不得不跨年级上课。
  3.学生方面
  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种种作为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有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就把自己的理想定位在理科上,认为学地理无须“浪费”太多时间,能应付学业水平测试便可。这种状况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若不补充初中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学举步维艰;若补充过多势必造成高中地理课时不够,学生学习吃力,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这也成为地理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4.教材编排方面
  初三不学地理,学生本已浅薄的地理知识到了高中已忘得差不多了,高中一入学就要接触地球的运动、天气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不易接受。高一新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因为必需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还没有具备,不少学生都有受挫的感觉,普遍认为地理难学,其难度超过了数学、化学等学科,仅次于物理。难怪学生会感慨:“地理和物理,想说爱你不容易。”
  5.教师方面
  (1)积极性不高。受大环境影响,不少地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愿钻研地理教材、揣摩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逐渐丧失。有些地理骨干教师也觉得前途渺茫、心灰意冷,普通课与公开课相差甚远。有的中青年教师更是乐意改教其他学科。
  (2)教学理念陈旧。“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没有树立起来,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结论,忽视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与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与渗透。比如,怕学生学不会、考不好而满堂讲,满堂练,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建构。“……这样的知识于他们不过是一堆不具任何情感意义的符号,不具任何实用性,是‘死知识、假知识’。学生的学习犹如‘复制——粘贴——删除’三步曲,先从教师那里将知识复制到自己的脑海中,然后在作业或考试时最好能原封不动地粘贴,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再将其从头脑中删除,以留足空间进行下一个循环。”
  (3)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有的教师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把上课当成了“有条不紊”地执行教案的过程,希望学生能按教案设想去思考,去回答。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去活动,场面轰轰烈烈,气氛空前活跃,但却不知如何收回来,造成课堂的失控;而有时又矫枉过正“收”过了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思维活动受到抑制。
  
  二、对策
  
  钱学森曾指出,“地理科学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问题,国家必须重视地理学科,建立地理科学体系,发展地理科学。”如何走出当前中学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呢?本人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加强宣传,彰显地理学科应有的价值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乱砍滥伐、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加剧,都与公民地理科学素养不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中学的地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2.完善考试制度,协调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
  学科的兴衰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地理学科曾不被列入中考或高考的范围,有直接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在出台中考、高考方案时,应全面协调好“中考、高考、学业水平测试”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地理学科的健康发展。
  3.学校管理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办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重视地理教育教学,把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教师安排到地理教学岗位,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逐步建立和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专职地理教师队伍,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教材编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师要舍得删去教材中一些过难、作用又不大的内容,把难度控制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可将学生“一棍子打死”。另外,还可以调整教学顺序,将相对较简单的人文地理内容提到自然地理之前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消除畏难情绪,另一方面等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后,再学习这部分内容就容易多了。
  5.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1)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有机遇的时候,抓住机遇,没有机遇的时候,眼睛向内,超越自我,提高素质,等待机遇。”地理教师尤其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实现由传统经验型、教书匠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才能在课改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更新教学观念。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师要改变那种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表、重积累轻运用的教学观念,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习过程成为启发思维,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愉快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比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要好得多。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是教师的睿智,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坚定信念,走出困惑,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沛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从秦蛉山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小单孢菌属放线菌菌株Z139,其代谢产物对多种农业病原真菌和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无论是在连续传代过程中,还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保存中,Z1
下面是一名高三学子的来信:   “章老师,您好!我是河南的一名高三学生,名叫小亮。现在学习陷入了崩溃期,我自己都快放弃了。我以为家人的期望会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可却转成了压力,我开始厌学,不想去学校,不想听课,可我自己心里很急,知道不能这样,可又学不进去。我所在的高中是一所私立中学,高三两个班,一文一理,每个班20多个人。班级里一点学习气氛都没有,大家都在玩,有的同学已经转学。我没有办法走,可在这又
陶瓷基复合材料焊接包括陶瓷基复合材料自身的焊接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的焊接,其工艺均比金属材料的焊接复杂。本文在分析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焊接技术难点的基础上,对陶瓷
以LiCl-KCl为熔盐介质,以金属铝粉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熔盐氮化法低温合成了AlN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和熔盐/反应物比例对AlN粉体合成过程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
“走过风雨,走过四季,带着春的手笔、秋的旋律。把希望留在心底,把爱心写在歌里。岁月为何光彩早逝?月亮知道,星光知道,是因为总想走进你心里……”这首歌大概是每一个年老或年轻的老师所孜孜以求的一种工作状态和精神品格。要带好班级,首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走进每个学生心里。同时,也要明白仅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依靠家长的帮助,要真正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让自己真正地走进家长心里。  最
<正> 散布于祖国各地的佛教碑刻、塔铭、墓志等石刻资料,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一项宝贵的原始资料。笔者多年从事野外佛教考古工作,兹将调查所得,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