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赫本:女王的一生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F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特立独行,是好莱坞第一位不施粉黛的自由女性。她不落尘俗,对名利场的喧嚣浮华嗤之以鼻。她芳华绝代,却拒绝附庸迎合,随波逐流。镁光灯闪耀过后,她依旧是舞台上那个口齿伶俐,叛逆睿智的“奇女子”。她的美秀而不媚,她的美个性鲜明。66年的从影生涯,她从未向好莱坞的游戏规则妥协,却依旧被尊为好莱坞最富传奇色彩的银幕女神。她,就是被AFI(美国电影协会)誉为“美国百年影史最伟大的女演员之首”的“好莱坞女王”凯瑟琳·赫本。
  凯瑟琳·赫本出生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她的父亲是一位泌尿外科医生,同样也是性卫生健康领域的早期开创者之一。她的母亲则是一位女权运动家,从小就带着小凯瑟琳举横幅上街游行,为女性争取社会权利。成长在这样一个倡导言论自由,性解放的开放家庭,当别人家的千金还在被督促做一个淑女时,凯瑟琳早就换上短裤剪成短发和小正太们一起在泥地里撒泼打滚了。她酷爱冬泳,高尔夫,甚至拿过花样溜冰的铜牌。
  笑看沉浮
  长大后的凯瑟琳依旧难改我行我素的“女汉子”形象,在17岁进入布莱恩默尔女子学院后,她又多次违反校规,无视宵禁,还因为在房间里抽烟被停课。然而,此时的凯瑟琳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表演艺术,为了能够进入学校社团表演,凯瑟琳甚至收敛了她锋芒毕露的性格。1928年,凯瑟琳在获得历史与哲学学位后不顾家人反对,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事业。
  就算在今天,男女同工不同酬的性别定律仍是好莱坞公开的秘密,更别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了。那时,男主角签约后,可以决定女主角的去留,甚至有权决定和谁接吻。在1931年的舞台剧《动物王国》中,男主角莱斯利·霍华德(《乱世佳人》)就因为嫌弃凯瑟琳“男人婆”的性格而炒了她鱿鱼。就在凯瑟琳事业岌岌可危之际,一个为她量身打造的角色及时出现——希腊寓言剧《勇士丈夫》中的女王安提奥普,凯瑟琳本色出演了这位巾帼英雄, 她飒爽的英姿和传神的演绎立刻吸引了当时的好莱坞八大制片厂之一——雷电华公司的目光。雷电华刚刚以重金签下凯瑟琳·赫本,她的银幕处女作《离婚清单》(A Bill of Divorcement)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越来越多的导演和制片人开始注意到这个奇女子。
  之后,凯瑟琳继续在银幕上诠释独立、坚强的女性角色,先是在《克里斯托弗·斯特朗》中(1932)塑造了一个泼辣前卫的女飞行家,后又凭借《清晨的荣誉》(1933)赢得她演艺生涯中第一个奥斯卡小金人。凯瑟琳在《清晨的荣誉》中本色出演,将“小明星进军百老汇”的辛酸之路鲜活再现,依旧是快到让字幕组崩溃的语速,依旧是大大咧咧的霸气台风。在凭借名著改编电影《小妇人》摘得威尼斯影后之后,凯瑟琳的表演才华受到了瞩目。但带刺的玫瑰不是人人都敢摘。凯瑟琳·赫本曾试镜《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一角,制片人大衛·O·塞尔兹尼克认为她不配扮演郝思嘉。得知这一消息,凯瑟琳当面质问塞尔兹尼克,塞尔兹尼克也不客气:“亲爱的,你和性感二字八竿子打不着,你凭什么让白瑞德追你12年?”凯瑟琳厉声反击:“大卫,你这么说我也没办法,总有人对性感的理解和你完全不同!”
  这就是游离在性感标签与男性附庸之外的凯瑟琳·赫本,她古怪尖锐的新英格兰口音,挑战男性权威的锋芒毕露一开始并不讨喜,但天真率直的性格,银幕内外的表里如一,以及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睿智都让人情不自禁为她喝彩。美貌,的确是一样很宝贵的东西,但它的重要性却被远远夸大,尤其是在那时的好莱坞。凯瑟琳·赫本以她一生的坚持和追求向世人证明,在美貌之外,还有更值得尊重和珍惜的东西。她并不在意自己的外表,却是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好莱坞女王”。
  长达66年的职业生涯中,凯瑟琳·赫本面对着无数的竞争对手,但她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以正直和独立的本性谋立足之地。凯瑟琳不知怼过多少制片人,导演,男一号,却从未嫉贤妒能,任性损人。当年在《乱世佳人》的试镜中输给费雯·丽而无法出演郝思嘉是凯瑟琳一生的遗憾,但凯瑟琳依旧和费雯丽保持了一辈子的友谊,还曾在费雯丽和劳伦斯·奥利弗的婚礼上担任伴娘。她唯一的“撕逼”八卦发生在1959年拍摄《夏日痴魂》时——凯瑟琳看不惯影片另一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的女神做派,两人在片场上演了一场《宿敌》式的“兰闺惊变”。就像贝蒂与琼合作的《兰闺惊变》一样,《夏日痴魂》也是部沉重而压抑的惊悚电影,讲述的是凯瑟琳饰演的蛇蝎婆婆,为了掩盖家丑逼疯泰勒饰演的儿媳,片中甚至还有同性、食人、脑叶切除术等限制元素。一向擅长轻喜剧,展现女性光辉的凯瑟琳哪受得了这种画风,演的非常不舒服。而泰勒从小就是众星捧月的女神,和女汉子凯瑟琳水火不容。两人在片中剑拔弩张的对峙关系也延续到了台下,合作非常不愉快。巧的是,她们共同的好朋友——影片的男一号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受到导演的不公正对待,两人统一战线,以罢演威胁导演不得辞退克利夫特,在拍摄现场,凯瑟琳当着所有人的面怒目而视导演约瑟夫·曼凯维奇,并朝地上啐了一口。凯瑟琳和伊丽莎白·泰勒的冲突也因为“一致对外”而趋于缓和。
  1967年,凯瑟琳·赫本和斯宾塞·屈塞合作了最后一部影片——《猜猜谁来吃晚餐》,两人在片中饰演一对老夫妻,影片聚焦“跨种族通婚”这一敏感的社会问题,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彻底结束了美国部分州禁止种族通婚的历史。然而,杀青十七天后,斯宾塞就在她的怀中与世长辞。凯瑟琳在某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自始至终都没敢去看这部电影,因为那是二人“最后的晚餐”。令人欣慰的是,凯瑟琳凭借本片获得了第二座影后小金人。仅仅一年后,凯瑟琳化悲痛为力量,凭借《冬狮》蝉联影后。
  进入七、八十年代,凯瑟琳转战电视电影和戏剧舞台,数次获得艾美、金球和托尼奖的提名。就在人们以为凯瑟琳·赫本打算告别银幕时,已入古稀之年的她再一次用老而弥坚的演技震撼影坛。1981年,凯瑟琳和亨利·方达主演的《金色池塘》一举夺下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奖,这是凯瑟琳·赫本第四次在奥斯卡封后。   1974到1984的十年间,凯瑟琳将演艺事业的重心放在了电视领域,接连出演了《戴拉福德夫人的婚姻 》,《劳拉·兰馨长眠于此》,《走向新生》,《明星残缘》等电视电影。在阔别银幕10年后,凯瑟琳带来了她的谢幕之作—《爱情事件》,这也是她成名以来,首次以配角身份登场。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曾评价:“这是凯瑟琳有生以来第一次展露出女人的脆弱。”同时也是凯瑟琳第一次在电影中爆出美国国骂。1994年,凯瑟琳献上了她最后一部作品—《巴迪的圣诞节》,在这部电视电影中,她说出了此生最后一句电影台词:“在我老去之后,我不会为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刻感到后悔,不会去奢望改变过去发生的任何一件事……”
  宠辱不惊
  凯瑟琳·赫本一生特立独行,她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参加名流活动,不给粉丝签名,甚至不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从《清晨的荣誉》到《金色池塘》,四度奥斯卡封后她竟然从未到场领奖。1974年第46届奥斯卡是她唯一一次出现在奥斯卡领奖台上,此行目的也是为好友颁发“欧文·G·托尔伯格纪念奖”。在这次颁奖礼上,凯瑟琳并没有穿晚礼服,成为了第一个穿长裤出席奥斯卡的影后。
  私下里,凯瑟琳深居简出,连饭馆都很少去。偶尔下馆子,凯瑟琳总喜欢把双脚放在桌子上,身子仰躺在靠背上。当问起她为什么这么做,凯瑟琳回答道:“要是我的臀部没有头高的话,我吃什么都消化不了。”另外,凯瑟琳极其看重个人隐私,曾经因为一个记者未经允许就拍照,凯瑟琳一怒之下将对方的相机摔的粉碎。上世纪三十年代,作为“票房毒药”的她和媒体间的矛盾更加严重,当被问及打算生多少孩子的问题,凯瑟琳回答道: “五个,三个白人,两个有色人种”。媒体大鳄也对她的粗鲁无礼颇为不满,还给她起了个“傲娇凯瑟琳”的外号。
  不施粉黛,不婚主义,无神论,支持堕胎,争取选举权,凯瑟琳在男权当道的大制片厂时代掀起了一场旗帜鲜明的女权风暴,在“借精冻卵”还是神话的上世纪初,凯瑟琳“不要丈夫要孩子”的婚姻观尽人皆知。在穿着上,凯瑟琳更是引领世界潮流的“反时尚”先锋,她是第一位在银幕上穿短裤的女演员、第一个在生活中把男装穿上身的好莱坞女星、第一个穿长裤出席奥斯卡的影后,还是影史上第一位扮演香奈儿的时尚达人, 轻松驾驭各种Coco中性单品。在马丁·斯科塞斯的《飞行家》中,饰演凯瑟琳的凯特·布兰切特就完美再现了凯瑟琳的“中性风”,举手投足之间带出浑然天成的高贵,自信与英气。
  对待爱情,凯瑟琳遵从本心敢爱敢恨,她的一生中有无数男人为她倾倒,包括潜规则不成反被她胖揍一顿的“好莱坞怪杰” 约翰·巴里摩尔,被她迷得言听计从的米高梅老总,“好莱坞之王” 路易斯·梅耶。凯瑟琳在邂逅传奇富商—霍华德·休斯后也没有被他的金山银山唬住,甚至在休斯帮助她重振事业后也没有“还债”一般以身相许。最后她选择了和她性格互补的斯宾塞·屈塞,凯瑟琳回忆起两人在米高梅的初相识,那年他41岁,她34岁,穿着高跟鞋的凯瑟琳对屈塞说道,“对于你的个头来说,我实在太高了,屈塞先生。”殊不知她脏兮兮的指甲一下就拉低了她的印象分,斯宾塞还怀疑她是个蕾丝边。然而,就是这一样一对欢喜冤家,却谱写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两人厮守的26年中斯宾塞从未真正离婚,凯瑟琳就这样无怨无悔,没名没分的跟随“夫君”浪迹天涯,直到死神棒打鸳鸯。
  对待事业,凯瑟琳轻伤不下火线。1976年,年逾花甲的她在巡演舞台剧时脚踝骨折,但她坚持坐着轮椅也要演完。1982年秋,凯瑟琳遭遇严重车祸,差点失去一只脚,但到年底时,她又生龙活虎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在刚果拍摄《非洲女王号》时,凯瑟琳因为水土不服得了严重的疟疾,又因为喝生水染上了痢疾,面容憔悴仍旧带病工作。凱瑟琳始终保留着她另一部“金酸梅神作“《烈性子》中的剧照,时刻提醒自己戒骄戒躁。她曾说过:“我不想把一个弱女子的形象展现给大
  与很多好莱坞大牌明星的纸醉金迷、不问世事不同,凯瑟琳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精神。除了早期的女权旗手,她也是一位反种族隔离斗士。要知道,50年代正是麦卡锡主义阴影笼罩时期,好莱坞人人自危,凯瑟琳追求平权的社会与银幕形象树大招风。但她丝毫不畏惧右翼分子的恐吓和抨击,甚至指名道姓怒怼非美活动委员会主席、3K党成员帕内尔·托马斯,指责他玷污了电影艺术。凯瑟琳还在1944年主演过一部抗日电影——《龙种》,影片改编自诺贝尔奖女作家”赛珍珠“的同名小说,凯瑟琳在片中饰演“抗倭女侠”小玉。1944年中国大陆正值水深火热,大洋彼岸的凯瑟琳则用西方人的视角,让世人有机会看到华夏子孙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不卑不亢。
  经历了半辈子银幕浮沉,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步入老年的凯瑟琳或许不再是曾经那个锋芒毕露,打倒“男权主义”的独行女侠,但她对表演艺术的狂热探索,超前的“独立制片意识”,不依赖不附庸的人生信条却为新时代银幕女性充盈了肉身与灵魂。
  香消玉殒
  2003年6月29日,凯瑟琳与世长辞。她的家乡康涅狄格州为此降半旗致哀。她曾在生前嘱咐家人一切从简,不要开追悼会。深陷哀思中的各界人士纷纷以简短的发言表达缅怀之情。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劳拉向她的家人发来唁电。“玉婆”伊丽莎白·泰勒在追忆她时称赞她为“全世界女演员的榜样,优雅,睿智而又迷人。”媒体、影评人、电影学者高度赞扬了她的人格魅力:“在凯瑟琳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独立女性开始在银幕上含苞怒放,她有着动人的面庞,却从不靠脸吃饭。”《洛杉矶时报》写道:“她不仅是一位银幕女王,更是美国独立女性的守护神。”与此同时,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立即决定在当届电影节上放映凯瑟琳的代表作《艳阳天》,用影像缅怀这位在银幕上活跃了七十余年的伟大演员。
  凯瑟琳·赫本对于美国影坛、对于世界观众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她的自信和坚持、睿智和不屈,代表着银幕世界的另一种美好。终其一生,她怀着对电影和戏剧的古典主义艺术憧憬,为之奉献热情和年华,银幕和舞台也将铭记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其他文献
然而,在这片外表相对荒芜的土地上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神奇故事。独特的大漠风光、雅丹地貌″魔鬼城″、古老的陆相和海相地貌、怪石群、石钱滩、古火山口以及极为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