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中英雄形象的比较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70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和美国作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世界文学史上两大巨匠,皆以高超娴熟的人物塑造技巧而闻名。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两位作家成功塑造了鲁滨逊和圣地亚哥两位英雄,他们孤身战斗却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和勇气。在人物性格和环境描写方面,两部小说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试图比较两部小说中两位英雄形象的异同点,探究两国文学观念的整合与互动,以及揭示比较文学的重要意义。
  一、英雄人格
  在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往往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品质独树一帜。《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就是一个顽强无畏的、具有坚定意志的英雄。一方面,鲁滨逊被描绘成一个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依旧坚韧不拔的人。在孤岛上,鲁滨逊试图种植大麦和大米来获得食物。由于下雨,每次的播种只取得很少的收获。但是无数次的失败从未使他沮丧,他比以前更加精心照料植物。最后,他成功地发展了种植技术,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另一方面,鲁滨逊被描绘成一个身处困境的实干家。流落到这个偏僻贫瘠的荒岛上,他并没有丧气堕落,他建造房子、种植谷物、建造大型船只等,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为自己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鲁滨逊身上的冒险精神是读者眼中典型的英雄特征。鲁滨逊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但他放弃了平静安逸的生活,选择了海上冒险的生活。他的冒险精神迎合了读者对于英雄的想象。
  在《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同样被塑造成一个具有坚毅性格的英雄人物。起初,圣地亚哥处于一个不利的阶段,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被其他渔民嘲笑是“失败者”。在第85天,他决定再次远航,终于碰上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然而,在圣地亚哥费尽千辛万苦成功杀死这条鱼并把它绑在他的船上后,却在归途中遇到一群凶狠的鲨鱼。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毫不犹豫利用一切能用的东西进行反击,比如鱼叉、刀子、棍子和舵柄。在与马林鱼两天两夜的搏斗和与鲨鱼的残酷搏斗中,老人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忍受住了孤独、饥饿和痛苦。虽然最后鱼还是被鲨鱼吃尽,但老人以他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写下了一首不朽的英雄颂歌,这个胜利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胜利。
  鲁滨逊和圣地亚哥在性格方面展现的强大的毅力和意志向读者展现了一种可贵的英雄精神,即人们永远不应该向生活中的困难屈服,而应该与之斗争。两位英雄人物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二、英雄与环境
  在两部作品中,艰苦险恶的环境进一步强化了鲁滨逊和圣地亚哥的英雄形象。两位英雄都处于一个充满不可控制的力量和未知风险的危险环境中,突出了他们身上勇气卓越的英雄特征。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是对鲁滨逊独自一人与岛上无情的自然力量成功斗争的写实描述。正是在这种不毛之地,鲁滨逊身上的优秀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鲁滨逊处于一个四面环海的荒岛上,“就我所能看到的而言,我看不到一块土地,远处只有几块孤立的岩石和礁石……”此处,读者可以从鲁滨逊的话语中感受到他对环境的强烈恐惧和惊慌失措。然而,正是这种贫瘠的环境为鲁滨逊创造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利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他所使用的材料,突出了他强大的生活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可怕的环境,笛福将主人公鲁滨逊塑造成了一位成功的战士。
  在《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所处的环境同样险恶。作为一名渔民,圣地亚哥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大海在人们心中总是象征着一种无限神秘的东西,它时而给人们带来丰收,时而狂风暴雨,让人们失去生命。在小说中,读者可以看到一幅海天相连的生动画面,揭露了自然界中强者与弱者的关系。例如:“有毒水母是海洋中最诡诈的生物,但却是海龟的美味食物。然而,凶猛的鲨鱼对海龟很残忍。”在这里,大海到处都是隐藏的杀戮,一条无情的食物链在这些生物身上尽然显露。另外,圣地亚哥出行的海域汹涌危险:“当他划过那片海域时,他看到了水中海湾杂草的磷光,因为这里突然有700多英寻深……”老人在大海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但他在前进的过程中从不退缩、屈服或犹豫。因此,作者越是强调气氛,就越能表现出圣地亚哥的坚韧和勇气。
  因此,两部作品中皆以严峻和危险的环境有效突出了鲁滨逊和圣地亚哥身上的勇气特征。如果作家们把人物置于一种和平安稳的环境,那么英雄的特征或许难以塑造。正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鲁滨逊和圣地亚哥的勇气才得以彰显,因为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战胜可怕的环境。
  三、英雄与自然
  虽然两位英雄在性格特征和所处的环境方面有所相似,但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方面,《鲁滨逊漂流记》是一个冒险故事,主人公鲁滨逊是由于恶劣的天气被迫流落到海岛上。他并不愿意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条件允许,他会毫不犹豫离开这里,回到他曾经生活过的文明社会。“如果我再踏上一次陆地,我会直接回到我父亲的家,不会再到船上来了……”鲁滨逊的这句独白表达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鲁滨逊对待岛上的动物也仅仅是将它们当作是满足他物质需求的一种手段。为了生存,他无情地屠宰动物,剥皮并烘干毛皮以制作衣服和其他物品。因此,不难看出鲁滨逊对他所处的自然环境是厌恶至极的。另一方面,《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是一名从事捕鱼业多年的渔夫。他热爱这片海洋,也热爱捕鱼这份职业。圣地亚哥欣赏大自然和大海,甚至热爱巨大而美丽的马林鱼。他称他的对手马林鱼为“兄弟”,甚至想亲自喂它,正如圣地亚哥所说的“这条鱼也是我的朋友”, 即使在海上与马林鱼进行紧张的斗争时,他也抽出时间与船上休息的鸟儿进行友好的交谈。虽然圣地亚哥的岁数很大,且很长时间没有捕到鱼,但他依旧坚持不懈追求生活的目标。因此,圣地亚哥与海洋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圣地亚哥对自然和他的职业的深厚感情。
  因此,两部作品体现了两位英雄对待自然截然不同的两种感情。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构建了作品的丰满度,有助于引发读者对于作品主题的思考。
  四、结论
  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中鲁滨逊和圣地亚哥两位人物的比较,本文展示了两位坚毅、勇敢的英雄形象,揭露了两部作品在人物性格塑造、环境刻画和人物对自然的态度方面的差异,展示了两国文学作品的动态互动和相互影响。通过文学的比较分析,读者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欣赏到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以及不同文明的独特魅力,体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其他文献
老牛湾乡办联中是他心海最初的蜃景。从村庄到联中两公里风尘泥泞,他家里穷,买不起自行车,是唯一步行上学的走读生。晨读,晚自习,他步履匆匆,每天用布鞋叠量八次窄窄的田埂。  三年初中,他不迟到,不早退,日月朗照他汗涔涔的背影。孤单的脚步跋涉着反刍与思考的动能,他步行锻炼,头脑也变得更加灵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里唯一考上中专的学生。孤单的行走磨砺了他的干劲和韧性,他没有满足跳出农门的阶荣,中专沒
期刊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自行车很少,即使有,也都是大“铁驴”(加重载货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本身自重就有七八十斤。我们村有十个生产队,我们队只有两辆半自行车。那个半辆就是我们家的。因为一年中就有一半多的时间“趴窝”。不过我可得感谢这辆自行车,我用它不仅学会了骑车,还学会了修车。  因为自行车破旧得很,所以要经常修理。常出现的故障有断链条、扎胎、破滚珠、轴紧、轴松、倒千斤丝等。当年我要学骑自行车的时候
期刊
欧阳修,何许人也?上过中学人的大概都记得《醉翁亭记》和《卖油翁》。没错,《醉翁亭记》和《卖油翁》都是欧阳修的散文代表作。当然还有《伐树记》《养鱼记》《画舫斋记》《秋声赋》等,都是他的留世名篇,读之,明白流畅、平易朴实、说理透彻、妙趣横生,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欧阳修,人如其文,言行一致,愛憎分明,胸怀坦荡。欧阳修是北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他父亲欧阳观也中过进士,也有过一官半职,可他出生时(公元10
期刊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我家邻居金大爷锯木头。每次一听到有锯子的响声,我就会从家里跑去,等着金大爷锯完木头,收集落下来的锯末子玩儿。  我把锯末子放在妈妈的大洗衣盆里,拿一根木棒在盆上敲,锯末子就在盆里形成各种图形。图形与锯末子的多少和我敲打的劲儿的大小有关。  开始我是玩水,每敲一下,盆里的水就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水波纹,有时敲得重了,中间还有水珠跳起来。因为这样玩水弄得周围全是水,妈妈就不许我再玩水了。
期刊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咿咿呀呀燕啭莺啼,令人不免心生一动,驻足于此。  茶香袅袅,腾起的水汽倏忽间消磨于满楼人声。待锣鼓骤鸣,人声渐止,我才从茶盏间抬眼,江南多情,柔软中带着怨愁,怅然间携着远思,多少人因戏而结缘。  这只是一个草台班子,里面的人儿,个个身怀绝技。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子,是這个班里的名角,许是看出我对戏曲的热爱,她总爱与我交谈,我便称
期刊
岁岁金秋,今又金秋。临近十月金秋,我又想起作家魏来安(笔名秋枫)的散文集《十月的秋》。我是2018年4月赴西藏采风时认识魏老师的,他当时送我一本散文集《十月的秋》,还送我一本诗集《写在春天》。  说到秋天,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写的相关诗文,可谓浩如烟海,虽然绝大部分都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但传世经典依然不计其数。数量固然很多,但其主旨无非悲秋和赏秋。最著名的诗句有魏晋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
期刊
陽光可以普照大地,给予世间光明与温暖;阳光可以驱除黑暗,给予人们关爱,让人们为之欣喜。人间有看得见的阳光,也有看不见的阳光。  —题记  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太阳,太阳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量。人类渴望阳光,这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一种信仰。  人是十分复杂的动物,人们脆弱且坚强。人们在有着一颗充满斗志的心的同时,似乎也很容易在某个瞬间被压垮。在这中间,无形地支撑着人们
期刊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大文豪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家、艺术家,而且热爱生活、心性旷达,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乃至美食领域均有成就。尤其是苏轼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旷达心境、豪迈胸襟,充分展现出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是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和发扬,其著名的豪放词作更是一改晚唐、五代时期的写作窠臼,开创豪放派词风,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豁达旷逸心性。  一、开创宋词豪
期刊
前些日子应广州一对小夫妻的邀请,前往处理其父母的婚姻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无法相处了。  到底是用法律的方法处理,还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处理,对于其父母的情况,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想了想,不管怎样,去了再说。  我们两口子结婚几十年,感情一直很好,如果让老婆一起去,可能会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于是,征得老婆和那对小夫妻的同意后,我和老婆一起启程了。  抵达后,我主要与他们的父母进行
期刊
时值小暑节气,“阳光书院”写作训练班的蔡老师带领着我们20位学员,一起前往大家期待已久的圣地—乌山。这一次的行程是两天,我们可以在山上住一宿。  一路上,山路盘旋蜿蜒,前面的一切景致皆为未知,大家自然都很兴奋。此时的我们,内心与阳光一样炽热!  两天下来,采风与授课,劳逸结合,节奏紧张而有序,内容充实而有趣。所有的一切,大大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和视野,真可谓收获满满,感慨良多!至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