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开展好体育活动,我园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一是追求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让户外体育活动更具吸引力;二是充分利用园内外教育资源,让户外体育活动走向有效。
  关键词: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内容 形式
  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开展好此类活动,笔者跟同事们一道努力,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追求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让户外体育活动更具吸引力
  1.追求形式多样化
  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完成户外体育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必备要素。多年来,我们经过实践,摸索出了六种形式:一是主题式早操活动,包括游戏化早操和家长参与式早操两种方式;二是体育教育教学游戏化,分为以多个游戏形式组织的体育课和以一个情节角色组织的集体课;三是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班级化,分为班级、年级、混龄三种形式;四是幼儿运动会特色化,分为主题活动运动会、亲子运动会、游戏运动会;五是小型竞赛活动多样化,分为班级比赛和年级比赛;六是远足活动规范化,分为班级远足、年级远足、亲子远足等。
  2.追求容多样化
  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对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来说不可或缺,可以为幼儿将来的身体发育奠定良好基础。为此,我园努力追求户外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并将其拓展为六个方面:动作练习、体操练习、体育游戏活动、运动器械的活动、运动会、远足活动。针对幼儿以单独游戏为主的特点,我园遵循由“单独玩”到“合作玩”的顺序,开展一系列活动,如送信游戏,采用接力方式;个人担水改为两人合作抬水;幼儿体操的编排,由单个人舞蹈编排成两三个人自由邀请舞,目的是让幼儿在不同的玩法中,感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合作玩比单独玩更有趣。
  3.追求材料多样化
  材料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必需品,为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我园致力于材料的多样性和有效性的研究。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在轻器械操创编的过程中创编了中班的旗操、圈操、哑铃操、易拉罐操(喜乐瓶操)、纸棒操、手绢操,大班的筷子操、花穗操、椅子操。在体育课的组织中进行了一物多玩的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废旧材料组织体育教学,如小班自制大布口袋,挖掘布袋的多种玩法,巧妙地利用布袋开展体育锻炼:布袋既可以作为“小兔运萝卜”的跳袋(双脚跳),又可以作为“贪吃的毛毛虫”(手膝爬)的材料,还可以作为“小猪洗澡”(滚)的材料和“小企鹅运球”(穿大布袋走)的材料。游戏过程中,我们善于运用现成的玩具和自制玩教具,创编了各种组合游戏。如小班游戏中,由平衡木、垫子、拱桥、自制跳圈、老虎牙、自制挑桶、胡萝卜等组合成游戏场景;中班游戏中,由体操垫、自制压压板、自制露露罐平衡桥、轮胎、自制梯子,结合荡桥、花园中的长城、木桩障碍、攀登架等,组合成游戏场景;大班游戏中,由自制木质高架彩虹桥、自制木质独轮车、自制奶箱障碍、自制压压板、爬网、油桶和竹竿组合的纵跳触摸、自制平衡木等组合成游戏场景。除了在集体的体育活动形式中运用了多种材料以外,还自制了若干自由活动时的手头玩具,如布制尾巴、沙包,飞盘、飞鱼,茶叶桶小推车、鞋盒小拖车、纸球、保龄球等若干玩具。
  二、利用园内外教育资源,让户外体育活动走向有效
  1.充分利用园内环境
  首先,要对运动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做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充分利用地面、墙面、空间三位一体的设计思路,针对各区域游戏特点和场地要求,同时考虑平面、立体交叉设计的方法。如投掷区设置在水泥地上,在地面上画有长度标志的记分牌;墙面上可以设计打靶的靶环,进行记分比赛活动;大树上可以绑上篮球筐练习投准;两座楼之间可悬挂铁丝,设计成高低不同的“鸟巢”,让幼儿将沙包投入鸟巢喂小鸟;在楼房与围墙之间的过道可以设计跳房子、摘果子等区域游戏内容等。
  其次,要进行周边环境的整合利用,根据园内现有条件,可以将周边环境和运动区域进行有机融合。如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设置梅花桩、小长城、方砖地等进行平衡练习。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活动情境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和利用,使材料和空间安排均便于幼儿的自由选择和活动,同时要考虑如何避免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2.努力开发地区资源
  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需要幼儿走出幼儿园,融入大自然和社会。因此,我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自然环境,组织幼儿开展社会实践及远足等活动,促使幼儿在体能方面得到发展,引领他们感受周围的环境美,了解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从小就在他们心里播下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我园的具体做法是将地区资源分为三类:第一,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如踏青、秋游等远足活动;第二,社会实践资源的利用,如利用健身广场召开亲子运动会、去果园开展采摘活动、去蔬菜大棚参观等;第三,人文环境资源的利用,如大班同学参观名胜古迹,中班同学开展社区广场游玩等。这些活动使幼儿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对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自然风景、人们的劳动等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3.走好“家园合作”之路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家校共同责任,家长是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为此,我们坚持走好“家园合作”之路,激发家长参与热情,凸显他们在教育中不可取代的作用。首先,借助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让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其次,使家庭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由原来的旁观者转变为合作者,了解、支持、配合园内开展的各种活动,如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制作各种体育材料、游戏器械等;再次,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密切联系,如,活动前请家长参与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准备,活动中请有条件的家长自由参与,活动后通过小型家长会、班级博客、便条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情况,征求意见,不断改进。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园基本形成了户外体育活动亮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
其他文献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STEM教育,其具有四大主要特征:综合性、融合性、情境性、创新性。STEM教育主张参与课程的学生能够进行以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同时获得实践性课堂体验,以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中职Flash实训教学的常态问题较多,包括教学方法单一、知识融合性低、教学情境欠缺、创新意识不强等。通过研究发现,有效融合STEM教育能将Flash实训课传统的"模仿式教学
期刊
摘 要: 高效课堂是体现素质教育价值理念的教育模式,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在分组教学中,要从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增进学生团结,增强学生主动性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分组的意义,增强教育教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分组层次上要坚持体现搭配性,人数上要体现合理性,调整上要体现客观性,分工上体现特质性,强化分组落实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分组管理上要注重抓好考核评价、导学规划、课堂展示
期刊
兴趣是学生在愉悦精神状态下积极、主动探究学习内容的一种主观心理倾向,对其最终的实际学习效果有着直观重要的影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小学品德与社会科目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亚曾如此高度概括兴趣的重要意义;爱因斯坦直言描述:“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些名人大家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兴趣之于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 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基础差异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课时不够内容较多等问题,积极倡导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该课程。文章在分析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不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以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职业教育 信息化 教学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期刊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是凝聚力强的班集体。面对高一新生,新组建的班级,如何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建设优秀班集体呢?我认为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构建优秀班集体的基本前提;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乐观的心态、优秀的学习品质是构建优秀班集体的核心;抓好学生干部的建设是构建优秀班集体的重要途径;严格常规管理,培养规范意识是构建优秀班集体的有力保障。  一、区别对待不同类别学生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
期刊
摘 要: 音乐游戏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而设置的一种游戏形式,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尤其在小学音乐课程实践中,设置音乐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程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程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旨在为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音乐游戏 小学音乐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