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族群特有的丰富的活动,华丽而隆重地延续着族群的文化记忆,自觉地承系着民族的文化认同。随着传统节日礼俗的日臻完美,它所承载的文化,逐渐成为中华传统道德的汇集与浓缩。中国传统节日的这种特质,在重阳节中得到了淋漓展现。
重阳登高,避邪祈寿
关于九九重阳的由来,《梦粱录》中说:“日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重阳节的传说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献记载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的东汉桓景登高避邪的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为什么登高就能避邪呢?这则传说并未给出答案。在我国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大型祭祀遗址多建筑在山巅、山梁等处,而在平原地区,往往人工堆筑成山用于祭祀。这是因为,上古时代,人们往往把高山视为神山,是登天成仙之处。今天看来,这是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是人们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
先民们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图是能像那些得道成仙者一样,升入天宫。这种对升天的渴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在意象上,重阳登高,正是人们对人生不老的一种追求。
重阳赏菊,隐士标格
重阳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菊花为秋天的应时花草,在霜降时,唯此花最茂盛。白居易在《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中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既有美丽的姿容,又不怕寒风繁霜,同时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故而历代文人特别钟爱菊花。钟会更是为菊花高唱赞歌:“夫菊有五美焉,黄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审美特质,这与陶渊明有直接的关系。在陶渊明之前,文人已经把菊作为众芳凋落时纷然独荣的、纯洁坚贞的形象予以歌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陶渊明时,他在诗中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后,“采菊东篱”就成为抛弃名利隐居篱下名士的一种文化意象,成为文人们隐逸愿望的图腾。于是,“菊”被赋予一种新的审美文化意蕴:隐士标格。方孝孺曾说:“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菊趣轩记》)陶渊明的菊咏使菊的文化内涵得到质的丰富。他以玄学思维来观照菊,以菊来寄托人生理趣、人生感悟和人生境界。菊的清贞绝俗之性与道家的超越世俗名利之理相契合,使菊具有了隐逸的文化内涵。所以自陶渊明以后,菊便以这种“隐士标格”真正进入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话语体系,如罗隐的《登高咏菊尽》:“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赵秉文的《东篱采菊图》:“平生忠义心,回作松菊伴。东篱把一枝,意岂在酒盏”。
由于陶菊文化内涵的融入,重阳节的文化品格得以提升。
佳节思亲,尊祖敬老
在重阳习俗的演变过程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产生了质的升华,涌现出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
诗词是抒发人情思的最好工具。一年中,重阳节是最撩人情思的,重阳时值深秋,有澄净天宇,秀朗山水,碧涧红叶,斗奇金菊,又有萧瑟西风,凋零草木。重阳时景色是如此丰富,反差又是如此强烈,诗人的种种情感几乎无不与之耦合,这遂使重阳成为历代诗歌创作的丰收季节。而在众多的重阳节诗歌中,思乡怀亲之作蔚为大观。
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太显露,可是一旦遇到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就是所谓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人能用如此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达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就成为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在今天,重阳节已成为台湾游子寄托思乡之情的重要日子。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接受杨澜采访时,望着海那边他曾经居住过的大陆和香港,说他生于1928年的重阳节,自诩为“茱萸的孩子”,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流落台湾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每年重阳都要登阳明山遥望大陆,他的怀乡诗与余光中的《乡愁》在海内外广为传诵,成为期盼祖国统一的经典之作。
重阳节不仅是广大台湾同胞寄托思乡之情的传统佳节,也是两岸炎黄子孙共祭始祖黄帝的重要日子。黄帝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升天,人们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对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励全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到黄帝祭祀日,不少海外华人聚居处都要举行祭拜活动,“翘首大陆,遥望黄陵”。台湾同胞在祭文中更多表达的是:“ 海峡两岸,同出一源” “河山一统,万世千秋”。
在重阳节诗歌中,叹老是另一个主题。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写道:“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诗人慷慨之中含有凄凉,豪放之内深蕴痛楚。“醉把茱萸仔细看”七字,胜过了千言万语。相对而言,现代人重阳叹老的方式与内涵跟古人大相径庭,大我取代小我,意义与气度上有了质的飞跃。毛泽东的《采桑子
重阳登高,避邪祈寿
关于九九重阳的由来,《梦粱录》中说:“日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重阳节的传说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献记载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的东汉桓景登高避邪的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为什么登高就能避邪呢?这则传说并未给出答案。在我国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大型祭祀遗址多建筑在山巅、山梁等处,而在平原地区,往往人工堆筑成山用于祭祀。这是因为,上古时代,人们往往把高山视为神山,是登天成仙之处。今天看来,这是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是人们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
先民们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图是能像那些得道成仙者一样,升入天宫。这种对升天的渴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在意象上,重阳登高,正是人们对人生不老的一种追求。
重阳赏菊,隐士标格
重阳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菊花为秋天的应时花草,在霜降时,唯此花最茂盛。白居易在《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中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既有美丽的姿容,又不怕寒风繁霜,同时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故而历代文人特别钟爱菊花。钟会更是为菊花高唱赞歌:“夫菊有五美焉,黄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审美特质,这与陶渊明有直接的关系。在陶渊明之前,文人已经把菊作为众芳凋落时纷然独荣的、纯洁坚贞的形象予以歌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陶渊明时,他在诗中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后,“采菊东篱”就成为抛弃名利隐居篱下名士的一种文化意象,成为文人们隐逸愿望的图腾。于是,“菊”被赋予一种新的审美文化意蕴:隐士标格。方孝孺曾说:“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菊趣轩记》)陶渊明的菊咏使菊的文化内涵得到质的丰富。他以玄学思维来观照菊,以菊来寄托人生理趣、人生感悟和人生境界。菊的清贞绝俗之性与道家的超越世俗名利之理相契合,使菊具有了隐逸的文化内涵。所以自陶渊明以后,菊便以这种“隐士标格”真正进入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话语体系,如罗隐的《登高咏菊尽》:“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赵秉文的《东篱采菊图》:“平生忠义心,回作松菊伴。东篱把一枝,意岂在酒盏”。
由于陶菊文化内涵的融入,重阳节的文化品格得以提升。
佳节思亲,尊祖敬老
在重阳习俗的演变过程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产生了质的升华,涌现出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
诗词是抒发人情思的最好工具。一年中,重阳节是最撩人情思的,重阳时值深秋,有澄净天宇,秀朗山水,碧涧红叶,斗奇金菊,又有萧瑟西风,凋零草木。重阳时景色是如此丰富,反差又是如此强烈,诗人的种种情感几乎无不与之耦合,这遂使重阳成为历代诗歌创作的丰收季节。而在众多的重阳节诗歌中,思乡怀亲之作蔚为大观。
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太显露,可是一旦遇到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就是所谓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人能用如此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达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就成为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在今天,重阳节已成为台湾游子寄托思乡之情的重要日子。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接受杨澜采访时,望着海那边他曾经居住过的大陆和香港,说他生于1928年的重阳节,自诩为“茱萸的孩子”,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流落台湾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每年重阳都要登阳明山遥望大陆,他的怀乡诗与余光中的《乡愁》在海内外广为传诵,成为期盼祖国统一的经典之作。
重阳节不仅是广大台湾同胞寄托思乡之情的传统佳节,也是两岸炎黄子孙共祭始祖黄帝的重要日子。黄帝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升天,人们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对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励全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到黄帝祭祀日,不少海外华人聚居处都要举行祭拜活动,“翘首大陆,遥望黄陵”。台湾同胞在祭文中更多表达的是:“ 海峡两岸,同出一源” “河山一统,万世千秋”。
在重阳节诗歌中,叹老是另一个主题。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写道:“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诗人慷慨之中含有凄凉,豪放之内深蕴痛楚。“醉把茱萸仔细看”七字,胜过了千言万语。相对而言,现代人重阳叹老的方式与内涵跟古人大相径庭,大我取代小我,意义与气度上有了质的飞跃。毛泽东的《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