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阅读现代文,当然要理解句子,把握语句的含意,特别是要把握、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文眼句”的含意。所谓“文眼句”,就是指能够揭示文章的主旨、集中地体现段落及文章中心的句子。这类句子,或突出重点,或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或表现力丰富。有些句子较复杂,只有先理清脉络,甚至还要作一番语法分析,才能理解其意义。同时还必须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为我们完全读懂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语文《考试大纲》中“鉴赏评价”的层级,在高考的具体题型中属于“理解词语、句子的含意”,一般分值在4~6分左右。文眼句就是文章的关键句,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命题人往往就设在这些文眼句上。所以,理解文眼句也就成为现代文阅读备考的一把“钥匙”。
一、高考中常见的设问方式
1.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或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2.找出本文的文眼句,说说它们的含意和作用。
3.结合上下文,分析“某某”标题或解释某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
二、解题“六看法”
文眼句的含意由浅入深包括表层含意、深层含意和警策含意。解题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六看法”:
一看句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常常是有多重意义的词语,理解句意首先要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具体含义。例如是什么词性,自身含义是什么,有无修辞手法,内部结构(如短语)如何,等等。
二看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看语句所指的对象是什么,要把该对象由具体抽象为一般,个体扩大为类型,先理解句子的表层含意。
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的特点。看该句是否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道理。
四看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看该句是在段首、开头、段尾还是文末,明确其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开篇点题、文中过渡还是文末总结照应。
五看上下文意。联系全文(包括标题),弄懂了上下文意,语句的深刻含意就会逐渐明朗。
六看段、章的中心。通读全文,联系文章的主旨与写作目的,弄清文眼句深层的含意,有时还含有警策意义(例如名言警句),注意提炼概括。
三、步骤技巧“三步法”
答题的具体步骤与技巧可概括为“三步法”:
第一步,首先理解字面意义。对一个句子的理解,首先要抓住关键词,理解这句话字面的含意,即这句话说的对象是谁,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分析语境意。句子是为组成篇章服务的,理解句意,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分析其在上下文中的意思。
第三步,挖掘背后的隐藏意。文眼句大多是含蓄的语句,可能有表、里多层含意。读懂其隐含的深层含意(言外之意),才是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如果是使用了一定手法技巧的语句,就要还原其本意;对结构主旨上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结合整段整篇的意思去理解。
四、真题讲练
2019年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阅读”(二)《呼兰河传》第10题:简析文中畫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地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园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著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罩。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瘸,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千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扒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粒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解析]
由题干中“赏析”“语言特点”可知,本题应该属于鉴赏语句表达技巧类题型。
鉴赏画线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面含意,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通过分析句子运用该手法达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表达了什么情感等,来挖掘出该句子的深层含意。最后组织答案:①“丝蔓……向前跑……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等句子,字面意是说黄瓜蔓生长得快,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了惊叹、惊喜之情。②“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③句子中有“快了”“长了”“跑去了”“开花了”等,每句都用了“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④“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语调轻快,传达出作者由衷的喜悦之情。由此可知,这组画线句子的深层含意,就是表达了惊叹、惊喜之情,赞美了黄瓜蔓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语文《考试大纲》中“鉴赏评价”的层级,在高考的具体题型中属于“理解词语、句子的含意”,一般分值在4~6分左右。文眼句就是文章的关键句,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命题人往往就设在这些文眼句上。所以,理解文眼句也就成为现代文阅读备考的一把“钥匙”。
一、高考中常见的设问方式
1.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或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2.找出本文的文眼句,说说它们的含意和作用。
3.结合上下文,分析“某某”标题或解释某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
二、解题“六看法”
文眼句的含意由浅入深包括表层含意、深层含意和警策含意。解题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六看法”:
一看句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常常是有多重意义的词语,理解句意首先要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具体含义。例如是什么词性,自身含义是什么,有无修辞手法,内部结构(如短语)如何,等等。
二看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看语句所指的对象是什么,要把该对象由具体抽象为一般,个体扩大为类型,先理解句子的表层含意。
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的特点。看该句是否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道理。
四看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看该句是在段首、开头、段尾还是文末,明确其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开篇点题、文中过渡还是文末总结照应。
五看上下文意。联系全文(包括标题),弄懂了上下文意,语句的深刻含意就会逐渐明朗。
六看段、章的中心。通读全文,联系文章的主旨与写作目的,弄清文眼句深层的含意,有时还含有警策意义(例如名言警句),注意提炼概括。
三、步骤技巧“三步法”
答题的具体步骤与技巧可概括为“三步法”:
第一步,首先理解字面意义。对一个句子的理解,首先要抓住关键词,理解这句话字面的含意,即这句话说的对象是谁,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分析语境意。句子是为组成篇章服务的,理解句意,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分析其在上下文中的意思。
第三步,挖掘背后的隐藏意。文眼句大多是含蓄的语句,可能有表、里多层含意。读懂其隐含的深层含意(言外之意),才是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如果是使用了一定手法技巧的语句,就要还原其本意;对结构主旨上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结合整段整篇的意思去理解。
四、真题讲练
2019年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阅读”(二)《呼兰河传》第10题:简析文中畫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地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园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著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罩。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瘸,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千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扒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粒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解析]
由题干中“赏析”“语言特点”可知,本题应该属于鉴赏语句表达技巧类题型。
鉴赏画线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面含意,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通过分析句子运用该手法达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表达了什么情感等,来挖掘出该句子的深层含意。最后组织答案:①“丝蔓……向前跑……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等句子,字面意是说黄瓜蔓生长得快,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了惊叹、惊喜之情。②“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③句子中有“快了”“长了”“跑去了”“开花了”等,每句都用了“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④“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语调轻快,传达出作者由衷的喜悦之情。由此可知,这组画线句子的深层含意,就是表达了惊叹、惊喜之情,赞美了黄瓜蔓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