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蝶是从蓝、白花色溪荪自然杂交后的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溪荪新品种,2017年通过了国际鸢尾协会新品种登录,适宜在中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
1.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生植株花期分蘖株数达25~30株。株高85厘米左右,冠幅40~60厘米,株形整齐。基生叶片条形,较直立,长70~90厘米、宽约1厘米。每株丛花葶数20~30个,单葶花朵数2~3朵,花朵蓝紫色,直径8厘米左右。花茎光滑且有白粉,高60~80厘米、直径0.45厘米,茎生叶1~2枚。外花被裂片3枚,阔倒卵形,基部具黑褐色网纹及黄色斑纹,顶部蓝紫色,边缘具白斑纹,中心有白色网纹,无附属物,长5.2~6.0厘米、宽3.8~4.3厘米。内花被裂片3枚,狭倒卵形,边缘具白色斑纹,长3.8~4.5厘米、宽2.0~2.5厘米。花柱分枝扁平,顶端裂片呈三角形,长3~4厘米、宽0.8厘米,边缘有白色斑纹,具浅锯齿。花被管长0.65~0.85厘米、直径4~5毫米,雄蕊长2~3厘米,花药紫色,花丝白色。子房三棱状圆柱形,长1.8厘米左右、直徑0.4~0.5厘米。果实长卵状圆柱形,顶端开裂,长4.5~5.5厘米、直径1.1~1.3厘米。花期6—7月,单朵花期2~3天,群体花期可达20天左右,果期9—10月。
该品种在哈尔滨地区栽植可露地越冬,一般4月末萌芽,10月中下旬枯萎。叶片绿色期长,适应性强,耐寒能力强。
2.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阴性,适宜在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或轻黏土上生长。于春、秋两季进行分株繁殖,4~5个芽为1株丛,定植间距30~40厘米。栽植前先将栽植穴灌满水,待水渗下去后再栽植分株苗。栽植后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植株恢复生长,不需施肥。病虫害发生极少,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
1.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生植株花期分蘖株数达25~30株。株高85厘米左右,冠幅40~60厘米,株形整齐。基生叶片条形,较直立,长70~90厘米、宽约1厘米。每株丛花葶数20~30个,单葶花朵数2~3朵,花朵蓝紫色,直径8厘米左右。花茎光滑且有白粉,高60~80厘米、直径0.45厘米,茎生叶1~2枚。外花被裂片3枚,阔倒卵形,基部具黑褐色网纹及黄色斑纹,顶部蓝紫色,边缘具白斑纹,中心有白色网纹,无附属物,长5.2~6.0厘米、宽3.8~4.3厘米。内花被裂片3枚,狭倒卵形,边缘具白色斑纹,长3.8~4.5厘米、宽2.0~2.5厘米。花柱分枝扁平,顶端裂片呈三角形,长3~4厘米、宽0.8厘米,边缘有白色斑纹,具浅锯齿。花被管长0.65~0.85厘米、直径4~5毫米,雄蕊长2~3厘米,花药紫色,花丝白色。子房三棱状圆柱形,长1.8厘米左右、直徑0.4~0.5厘米。果实长卵状圆柱形,顶端开裂,长4.5~5.5厘米、直径1.1~1.3厘米。花期6—7月,单朵花期2~3天,群体花期可达20天左右,果期9—10月。
该品种在哈尔滨地区栽植可露地越冬,一般4月末萌芽,10月中下旬枯萎。叶片绿色期长,适应性强,耐寒能力强。
2.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阴性,适宜在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或轻黏土上生长。于春、秋两季进行分株繁殖,4~5个芽为1株丛,定植间距30~40厘米。栽植前先将栽植穴灌满水,待水渗下去后再栽植分株苗。栽植后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植株恢复生长,不需施肥。病虫害发生极少,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