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QQ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和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重大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两者在功能上有着很高的契合度。本文探讨了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影响,指出了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99-02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简介:杨志聪(1991—),男,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辅导员,工学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廖立胜(1992—),男,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5级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就业指导。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受高校“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以及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双重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逐年递增,因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1]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和QQ等新媒体发展迅猛,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数字化生存”的最先体验者,是新媒体的主力军。[3]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信息的接受者与发布者的主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冲击。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指导,容易引发一些思想及心理问题。同时,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有着强大的信息传播优势,已经成为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平台。如何运用好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通过网络和手机等主要媒介传播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出现至今,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高校均搭建相关平台,如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提供高效的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取得一定的成效。
1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1)便携性和时效性。手持终端的高度智能化以及网络通信的快速化为新媒体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使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内容大大扩展,能够方便及时地传递信息。在手机和电脑上,学生可以通过网页、微信、微博和QQ等新媒体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和知识。
(2)开放性和交互性。新媒体对参与对象没有严格的限制,无论什么学校、专业,只要有条件和意愿,就可以接收信息。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背景下的学生不再是单向的信息被动接受者,同时是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以及受益者。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传递观点,发表言论,参与互动。
(3)丰富化和多样化。由于携带信息容量的扩展,新媒体所传播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更多样化,文字、声音、视频都可以在新媒体中传递。
新媒体扩充了学生的交际圈,加强了朋辈教育对思想引导的作用,拓宽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途径和互动方式。在这个平台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点对面的共性教育和信息传递,也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个性化辅导与咨询。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实用信息得到更及时、更快捷和更广泛的传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收和吸收,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率。
2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新媒体不仅进入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还广泛应用于高校日常工作和课堂之中。当然,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由新媒体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负面信息随意流传等现象对缺乏社会经验和判断能力较低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虚拟性是网络的显著特征,新媒体的主要传播手段便是网络,这不可避免地使新媒体带有虚拟性。如果没有对信息进行事先筛选,学生将容易接收到一些虚假、诈骗等有害信息,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所依赖的网络平台具有匿名发布的功能,这容易导致新媒体的交流群体的诚信意识有所降低。未经思考便可以发布消息且较难追踪发布者,这使得学生的责任感有所下降。此外,新媒体容易导致学习的碎片化。碎片化是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点之一,手机阅读信息大都是“快餐式”的浏览,难以达到纸质阅读的效果,这也给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挑战。
二、新媒体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当前在高校中,新媒体的应用已经崭露头角,某些领域的运用相对成熟。在宣传工作上,以新媒体为窗口,向社会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校园风采,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在班级管理上,组织建立班级微信群和QQ群等,及时传达通知,实现双向互动,有效提高管理学生的效率;在学生活动上,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间的各种主题活动;在教学上,以慕课为平台,提升课程质量,拓宽学生数量。新媒体在高校日常工作中已经体现出其巨大的生命力。以新媒体为媒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有诸多益处。
1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在学生的自我认知上,新媒体可以实现线上网络职业测评、自我测评等多种智能化初步分析,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制约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效果的普遍因素之一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全程化需要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人数不足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5]以新媒体为课程载体,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利用慕课、网络课、手机视频课等形式,可以大幅度发展上课学生人数;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课,可以提升课程质量。在个性化咨询上,新媒体可实现快捷预约和线上一对一指导服务等。 2促进供求双方的有效沟通
在传统的就业工作中,招聘单位与毕业生缺乏沟通与交流。除了面对面的招聘会,新媒体能够为高校毕业生和招聘单位搭建线上的交流互通平台。招聘单位除了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渠道发布相关的岗位信息,为学生解答薪酬待遇、岗位要求等问题,还可以利用新媒体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向求职者全方位展示公司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减少线下招聘的成本。
3实现就业指导信息流通
新媒体拓宽了就业信息的传播,丰富了就业指导信息的种类。成功的就业案例或创业案例、蕴含正确就业价值观的社会新闻舆论导向将积极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应对方式。高校以新媒体为媒介发布就业信息,不仅服务本校学生,还能使信息传达到其他高校。在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信息渠道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各大高校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共同进步。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功能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针对学生参与就业而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主要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全社会对就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科学分析就业市场形势,理性应对就业中存在的障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以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2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品质
处于寻求就业阶段的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多会产生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这对就业是不利的。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自我,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对就业难度认识不足,就业后频繁更换职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帮助学生客观对待就业中的挑战,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为毕业后就业打下基础。
3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当代大学生,走向工作单位不仅需要充分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多个环节,特别是在实践环节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学生对突发事情的应变能力。同时在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换,鼓励学生服务社会,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增强个人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四、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1提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新媒体素养,以相关培训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实操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微信平台、QQ和微博等新媒体来搜索、获取就业政策、法律法规、招聘单位情况、招聘职位信息、招聘能力要求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信息鉴别能力,学会甄别网络的虚假、诈骗信息,注意结合实际考察,全面了解招聘单位的详细信息。
2利用新媒体为高校搭建就业平台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相关的咨询服务,对招聘信息进行筛选,主动向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做好微信平台,定时更新,将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等信息及时传达给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还可以联合各大新媒体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由专门人员开展指导工作。把校园招聘和网络招聘结合,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就业信息,同时做好校园招聘会的面试和应聘准备。
3提升就业指导人员业务水平
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应建设一支专业化且具备网络技能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只有具备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和扎实的新媒体实操能力,才能很好地胜任如今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应制订就业指导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制订适合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背景要求的就业指导工作手册,引进吸收新媒体技术人才加入,同时为现任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郑擎,张坤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大众科技, 2012, 14(2):149—150.
〖2〗谭蔚沁, 罗雪红对高校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 2007, (1):91—93.
〖3〗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1,(12):72—74.
〖4〗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5〗肖池平, 张小青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2):73—74.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99-02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简介:杨志聪(1991—),男,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辅导员,工学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廖立胜(1992—),男,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5级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就业指导。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受高校“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以及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双重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逐年递增,因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1]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和QQ等新媒体发展迅猛,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数字化生存”的最先体验者,是新媒体的主力军。[3]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信息的接受者与发布者的主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冲击。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指导,容易引发一些思想及心理问题。同时,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有着强大的信息传播优势,已经成为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平台。如何运用好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通过网络和手机等主要媒介传播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出现至今,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高校均搭建相关平台,如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提供高效的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取得一定的成效。
1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1)便携性和时效性。手持终端的高度智能化以及网络通信的快速化为新媒体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使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内容大大扩展,能够方便及时地传递信息。在手机和电脑上,学生可以通过网页、微信、微博和QQ等新媒体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和知识。
(2)开放性和交互性。新媒体对参与对象没有严格的限制,无论什么学校、专业,只要有条件和意愿,就可以接收信息。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背景下的学生不再是单向的信息被动接受者,同时是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以及受益者。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传递观点,发表言论,参与互动。
(3)丰富化和多样化。由于携带信息容量的扩展,新媒体所传播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更多样化,文字、声音、视频都可以在新媒体中传递。
新媒体扩充了学生的交际圈,加强了朋辈教育对思想引导的作用,拓宽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途径和互动方式。在这个平台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点对面的共性教育和信息传递,也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个性化辅导与咨询。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实用信息得到更及时、更快捷和更广泛的传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收和吸收,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率。
2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新媒体不仅进入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还广泛应用于高校日常工作和课堂之中。当然,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由新媒体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负面信息随意流传等现象对缺乏社会经验和判断能力较低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虚拟性是网络的显著特征,新媒体的主要传播手段便是网络,这不可避免地使新媒体带有虚拟性。如果没有对信息进行事先筛选,学生将容易接收到一些虚假、诈骗等有害信息,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所依赖的网络平台具有匿名发布的功能,这容易导致新媒体的交流群体的诚信意识有所降低。未经思考便可以发布消息且较难追踪发布者,这使得学生的责任感有所下降。此外,新媒体容易导致学习的碎片化。碎片化是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点之一,手机阅读信息大都是“快餐式”的浏览,难以达到纸质阅读的效果,这也给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挑战。
二、新媒体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当前在高校中,新媒体的应用已经崭露头角,某些领域的运用相对成熟。在宣传工作上,以新媒体为窗口,向社会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校园风采,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在班级管理上,组织建立班级微信群和QQ群等,及时传达通知,实现双向互动,有效提高管理学生的效率;在学生活动上,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间的各种主题活动;在教学上,以慕课为平台,提升课程质量,拓宽学生数量。新媒体在高校日常工作中已经体现出其巨大的生命力。以新媒体为媒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有诸多益处。
1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在学生的自我认知上,新媒体可以实现线上网络职业测评、自我测评等多种智能化初步分析,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制约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效果的普遍因素之一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全程化需要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人数不足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5]以新媒体为课程载体,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利用慕课、网络课、手机视频课等形式,可以大幅度发展上课学生人数;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课,可以提升课程质量。在个性化咨询上,新媒体可实现快捷预约和线上一对一指导服务等。 2促进供求双方的有效沟通
在传统的就业工作中,招聘单位与毕业生缺乏沟通与交流。除了面对面的招聘会,新媒体能够为高校毕业生和招聘单位搭建线上的交流互通平台。招聘单位除了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渠道发布相关的岗位信息,为学生解答薪酬待遇、岗位要求等问题,还可以利用新媒体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向求职者全方位展示公司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减少线下招聘的成本。
3实现就业指导信息流通
新媒体拓宽了就业信息的传播,丰富了就业指导信息的种类。成功的就业案例或创业案例、蕴含正确就业价值观的社会新闻舆论导向将积极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应对方式。高校以新媒体为媒介发布就业信息,不仅服务本校学生,还能使信息传达到其他高校。在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信息渠道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各大高校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共同进步。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功能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针对学生参与就业而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主要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全社会对就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科学分析就业市场形势,理性应对就业中存在的障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以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2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品质
处于寻求就业阶段的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多会产生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这对就业是不利的。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自我,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对就业难度认识不足,就业后频繁更换职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帮助学生客观对待就业中的挑战,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为毕业后就业打下基础。
3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当代大学生,走向工作单位不仅需要充分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多个环节,特别是在实践环节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学生对突发事情的应变能力。同时在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换,鼓励学生服务社会,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增强个人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四、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1提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新媒体素养,以相关培训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实操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微信平台、QQ和微博等新媒体来搜索、获取就业政策、法律法规、招聘单位情况、招聘职位信息、招聘能力要求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信息鉴别能力,学会甄别网络的虚假、诈骗信息,注意结合实际考察,全面了解招聘单位的详细信息。
2利用新媒体为高校搭建就业平台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相关的咨询服务,对招聘信息进行筛选,主动向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做好微信平台,定时更新,将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等信息及时传达给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还可以联合各大新媒体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由专门人员开展指导工作。把校园招聘和网络招聘结合,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就业信息,同时做好校园招聘会的面试和应聘准备。
3提升就业指导人员业务水平
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应建设一支专业化且具备网络技能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只有具备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和扎实的新媒体实操能力,才能很好地胜任如今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应制订就业指导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制订适合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背景要求的就业指导工作手册,引进吸收新媒体技术人才加入,同时为现任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郑擎,张坤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大众科技, 2012, 14(2):149—150.
〖2〗谭蔚沁, 罗雪红对高校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 2007, (1):91—93.
〖3〗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1,(12):72—74.
〖4〗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5〗肖池平, 张小青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