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青村距离玉林市博白县宁潭镇政府所在地约20公里,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走进村子,向村民一问,就能知道哪里是杨青村小学丹地形教学点。简陋的教室里,一个清瘦而精神的男人正在开展复式教学,他就是该教学点的教师王福申。
半路出家,爱校如家
王福申是1997年来到丹地形教学点的,严格地说,这一年他才正式“踏上教坛”。这之前,他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子。
杨青村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丹地形教学点就设置在这“穷乡僻壤”中。18年前,这里没有围墙,三间村民捐资修建起的教室陈旧破烂,教室旁边都是耕地,学生活动的场所只有三四十平方米的空地。因为条件落后,该教学点常年缺乏教师,仅存的两名公办教师与一名民办教师只能实行复式教学或包班教学。“外面来的教师根本留不下来,有一次一个从外地来应聘的教师刚到校就被吓到了,第二天就离开了。”时任杨青村小学校长刁绍基这样告诉笔者。后来,总校只能采取抽签的办法安排教师到这里任教。1997年春季学期,教学点一名教师请了产假,刁绍基校长想起了念过高中的王福申。
当时的王福申农忙时是种田、养殖的农民,农闲时是建筑工人,虽不算太富裕,但也能维持家庭开支。刁绍基校长的到来,让王福申家里炸开了锅,家人坚决反对,王福申也顾虑重重——当老师意味着不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微薄的收入也难以维持家庭开支。但考虑到学生立刻面临没有老师授课的困境,同时考虑到自己两个孩子也在该教学点上学,于是他答应前往试教一个月。谁知,当初说好的一个月,因故变成了一个学期;等到第二个学期,原来请假的教师又调离了教学点,他又经受不住众人的请求,留了下来。
初始教书时,王福申常常感到忧虑,自己没有经验,怎样才能把教学点的工作做好呢?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他决定从改善教学环境入手。他从家里拿来木板、钉子,利用课余时间修理课桌椅,又拿来废报纸带领学生裱糊破损的墙壁,还自费买来玻璃和油漆装修门窗。刮风下雨天,他必到学校巡查排险、疏通水沟……作为教学点的负责人,大小事务他全操持,几乎包揽了所有的维修工作,别人都说他把学校当成了家。
2001年,王福申被调往距丹地形教学点7公里的石观山教学点任教。该教学点的条件更艰苦,只有10余名学生。换了“新家”,王福申又当起了“泥水工人”,他运来一大箩筐新瓦片,爬上房顶逐片检查、翻修。因为从家往返教学点要花费三个多小时,为了不耽误工作,王福申就住在教学点附近。石观山村当时还未通电,每当夜幕降临,他的小屋里就透出微弱的灯光。他说:“天黑了,我就点一盏煤油灯。煤油太贵,我都是备课、写教案和改作业后就灭了。”
王福申爱校甚于爱家。2004年暑假,一股特大强台风夹着暴雨突袭当地。他担心学校的财产受损,冒雨赶往学校,看到一棵倒下的大树把教室屋顶的瓦压烂了、檐压断了。待风势稍弱,他便与堂弟一起爬上屋顶把树砍断搬开,将屋顶修好。而在当天,他家房屋的瓦片也被台风吹开了不少,因来不及抢修,屋内的许多物品都被淋湿了。
2005年春季学期,由于生源、师资力量再次严重流失,丹地形教学点又面临被撤销的窘境。在当地群众的强烈要求下,王福申重返丹地形教学点。看到教学点条件仍旧落后,他立即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又与刁绍基校长多方奔走,终于在2008年为教学点争取到上级拨款12万元、村民集资3万余元用于修建教学楼。2009年,该教学点建起了拥有两层共四个教室的新教学楼。2012年,在他积极奔走、多次反映后,石观山教学点也由村小学筹资12万建起了一间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室,学生终于不用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了,大家都说王老师功不可没。
勤恳教书,细心育人
王福申虽然学历不高,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但他始终以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乡村教学点环境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不好,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在石观山教学点,由于学生数量少,年龄参差不齐,学校采取隔年招生的办法办学(一年招一、三年级,次年招二、四年级)。教学点只有王福申一名教师,他深感自己学历低,经验少,要实施复式教学有难度,于是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学习,周末和寒暑假忙完农活后,也自觉看书学习。他说:“社会在发展,山区教师不能落伍!”他先后参加继续教育、计算机及骨干教师等系列技能培训,均顺利毕业。近几年,教材变换快,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他不仅借来各种理论书籍研究,还自制了一些简易教具,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开展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
针对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他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根据新课标要求研究教材教法,找出重点难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课。近几年来,他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加镇里的学科统测,优秀率、及格率均居全镇前列。
爱生如子,是王福申对自己提出的另一项要求。由于地处偏僻,村民生活水平较低,乡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学生基本都是留守儿童。王福申不仅要当老师,还要做学生的“爸爸”,他关注学生的学习,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次,他正在上课,忽然发现学生黎聪脸色发青,眉头紧锁,伏在课桌上。询问得知黎聪肚子绞痛难忍,他二话不说就背起黎聪,走了三公里多的陡峭山路赶往医院,这才没有耽误病情。
丹地形教学点地处低洼地段,防洪、防涝、防溺水都是需要重视的工作。每次发洪水,王福申都要亲自接送学生上下学,背着每个学生趟过溪流和低洼积水地段。2008年的一次特大洪水中,暴雨连降不停,水位不断上升,学生回家的路被淹没了。雨停后,他坚持护送平山屯的十几名学生绕道回家。他打着伞在前面开路,等把学生送到家门口时,他的手脚都被杂草、荆棘割破了,家长们看到此情景,都十分感动。
王福申对学生的爱远不止这些。有一个学期开学,学生莫一聪迟迟没到学校报到。王福申知道她家庭经济困难,母亲病逝,父亲体弱多病,哥哥、姐姐均辍学外出务工,于是在放学后,步行5里多的山路来到莫一聪家,劝她的父亲让她重返校园。家访结束,王福申又联系了莫一聪的哥哥姐姐,叮嘱他们多教育、关心莫一聪,不要放弃读书的机会。返校后,莫一聪变得勤学好问,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要不是王老师,我现在可能都无法跟其他同学一起上课了,而是像我哥哥姐姐那样去打工了。”莫一聪说。
教学点里还有一名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陈平,平日里情绪低落,缺乏上进心,经常迟到早退,成绩也很落后。王福申多次开导她,但她总是闭口不言。有一次数学检测她只考了二十多分,第二天就不来上学了,只让同学捎口信说是生病了。王福申专程前往家访,了解到原来陈平的母亲因为生活艰难,说要把她送回她父亲那里。王福申立即做了她母亲的思想工作,后来又多次找陈平谈心,帮助她分析母亲的处境和心情,告诉她:“妈妈说不要你并不是真的不爱你,她在生活中受了很多挫折,只有你能给她安慰和希望,妈妈多么盼望你将来有出息呀!”在王福申的细心辅导下,陈平后来不仅再没旷课,成绩也慢慢有了进步。
近年来,教学点的教师来了又走,只有王福申一直坚守着。勤恳、真诚的他深深地打动了当地的学生和家长,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是“掌校”(方言。指专门看管学校的人),家长们都说:“孩子交给王老师,我放心。”光阴飞逝,王福申即将退休了,但他决心站好最后一班岗,他说:“在山区当教师虽然清苦,但苦中有乐,我要把心思都放在孩子们身上。当一名教师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责编 陈 蓉)
半路出家,爱校如家
王福申是1997年来到丹地形教学点的,严格地说,这一年他才正式“踏上教坛”。这之前,他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子。
杨青村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丹地形教学点就设置在这“穷乡僻壤”中。18年前,这里没有围墙,三间村民捐资修建起的教室陈旧破烂,教室旁边都是耕地,学生活动的场所只有三四十平方米的空地。因为条件落后,该教学点常年缺乏教师,仅存的两名公办教师与一名民办教师只能实行复式教学或包班教学。“外面来的教师根本留不下来,有一次一个从外地来应聘的教师刚到校就被吓到了,第二天就离开了。”时任杨青村小学校长刁绍基这样告诉笔者。后来,总校只能采取抽签的办法安排教师到这里任教。1997年春季学期,教学点一名教师请了产假,刁绍基校长想起了念过高中的王福申。
当时的王福申农忙时是种田、养殖的农民,农闲时是建筑工人,虽不算太富裕,但也能维持家庭开支。刁绍基校长的到来,让王福申家里炸开了锅,家人坚决反对,王福申也顾虑重重——当老师意味着不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微薄的收入也难以维持家庭开支。但考虑到学生立刻面临没有老师授课的困境,同时考虑到自己两个孩子也在该教学点上学,于是他答应前往试教一个月。谁知,当初说好的一个月,因故变成了一个学期;等到第二个学期,原来请假的教师又调离了教学点,他又经受不住众人的请求,留了下来。
初始教书时,王福申常常感到忧虑,自己没有经验,怎样才能把教学点的工作做好呢?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他决定从改善教学环境入手。他从家里拿来木板、钉子,利用课余时间修理课桌椅,又拿来废报纸带领学生裱糊破损的墙壁,还自费买来玻璃和油漆装修门窗。刮风下雨天,他必到学校巡查排险、疏通水沟……作为教学点的负责人,大小事务他全操持,几乎包揽了所有的维修工作,别人都说他把学校当成了家。
2001年,王福申被调往距丹地形教学点7公里的石观山教学点任教。该教学点的条件更艰苦,只有10余名学生。换了“新家”,王福申又当起了“泥水工人”,他运来一大箩筐新瓦片,爬上房顶逐片检查、翻修。因为从家往返教学点要花费三个多小时,为了不耽误工作,王福申就住在教学点附近。石观山村当时还未通电,每当夜幕降临,他的小屋里就透出微弱的灯光。他说:“天黑了,我就点一盏煤油灯。煤油太贵,我都是备课、写教案和改作业后就灭了。”
王福申爱校甚于爱家。2004年暑假,一股特大强台风夹着暴雨突袭当地。他担心学校的财产受损,冒雨赶往学校,看到一棵倒下的大树把教室屋顶的瓦压烂了、檐压断了。待风势稍弱,他便与堂弟一起爬上屋顶把树砍断搬开,将屋顶修好。而在当天,他家房屋的瓦片也被台风吹开了不少,因来不及抢修,屋内的许多物品都被淋湿了。
2005年春季学期,由于生源、师资力量再次严重流失,丹地形教学点又面临被撤销的窘境。在当地群众的强烈要求下,王福申重返丹地形教学点。看到教学点条件仍旧落后,他立即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又与刁绍基校长多方奔走,终于在2008年为教学点争取到上级拨款12万元、村民集资3万余元用于修建教学楼。2009年,该教学点建起了拥有两层共四个教室的新教学楼。2012年,在他积极奔走、多次反映后,石观山教学点也由村小学筹资12万建起了一间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室,学生终于不用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了,大家都说王老师功不可没。
勤恳教书,细心育人
王福申虽然学历不高,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但他始终以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乡村教学点环境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不好,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在石观山教学点,由于学生数量少,年龄参差不齐,学校采取隔年招生的办法办学(一年招一、三年级,次年招二、四年级)。教学点只有王福申一名教师,他深感自己学历低,经验少,要实施复式教学有难度,于是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学习,周末和寒暑假忙完农活后,也自觉看书学习。他说:“社会在发展,山区教师不能落伍!”他先后参加继续教育、计算机及骨干教师等系列技能培训,均顺利毕业。近几年,教材变换快,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他不仅借来各种理论书籍研究,还自制了一些简易教具,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开展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
针对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他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根据新课标要求研究教材教法,找出重点难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课。近几年来,他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加镇里的学科统测,优秀率、及格率均居全镇前列。
爱生如子,是王福申对自己提出的另一项要求。由于地处偏僻,村民生活水平较低,乡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学生基本都是留守儿童。王福申不仅要当老师,还要做学生的“爸爸”,他关注学生的学习,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次,他正在上课,忽然发现学生黎聪脸色发青,眉头紧锁,伏在课桌上。询问得知黎聪肚子绞痛难忍,他二话不说就背起黎聪,走了三公里多的陡峭山路赶往医院,这才没有耽误病情。
丹地形教学点地处低洼地段,防洪、防涝、防溺水都是需要重视的工作。每次发洪水,王福申都要亲自接送学生上下学,背着每个学生趟过溪流和低洼积水地段。2008年的一次特大洪水中,暴雨连降不停,水位不断上升,学生回家的路被淹没了。雨停后,他坚持护送平山屯的十几名学生绕道回家。他打着伞在前面开路,等把学生送到家门口时,他的手脚都被杂草、荆棘割破了,家长们看到此情景,都十分感动。
王福申对学生的爱远不止这些。有一个学期开学,学生莫一聪迟迟没到学校报到。王福申知道她家庭经济困难,母亲病逝,父亲体弱多病,哥哥、姐姐均辍学外出务工,于是在放学后,步行5里多的山路来到莫一聪家,劝她的父亲让她重返校园。家访结束,王福申又联系了莫一聪的哥哥姐姐,叮嘱他们多教育、关心莫一聪,不要放弃读书的机会。返校后,莫一聪变得勤学好问,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要不是王老师,我现在可能都无法跟其他同学一起上课了,而是像我哥哥姐姐那样去打工了。”莫一聪说。
教学点里还有一名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陈平,平日里情绪低落,缺乏上进心,经常迟到早退,成绩也很落后。王福申多次开导她,但她总是闭口不言。有一次数学检测她只考了二十多分,第二天就不来上学了,只让同学捎口信说是生病了。王福申专程前往家访,了解到原来陈平的母亲因为生活艰难,说要把她送回她父亲那里。王福申立即做了她母亲的思想工作,后来又多次找陈平谈心,帮助她分析母亲的处境和心情,告诉她:“妈妈说不要你并不是真的不爱你,她在生活中受了很多挫折,只有你能给她安慰和希望,妈妈多么盼望你将来有出息呀!”在王福申的细心辅导下,陈平后来不仅再没旷课,成绩也慢慢有了进步。
近年来,教学点的教师来了又走,只有王福申一直坚守着。勤恳、真诚的他深深地打动了当地的学生和家长,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是“掌校”(方言。指专门看管学校的人),家长们都说:“孩子交给王老师,我放心。”光阴飞逝,王福申即将退休了,但他决心站好最后一班岗,他说:“在山区当教师虽然清苦,但苦中有乐,我要把心思都放在孩子们身上。当一名教师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责编 陈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