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指的是只有一个词素起作用的双音节复合词。换言之,偏义复词的两个词素中的某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凑足音节的作用。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向学生讲清这类词的构词特点,有助于他们准确地领会词义,顺利地把握全句、理解全篇,也是我们加强文言实词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选几例试作解释。
1.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出入无完裙”意思是儿媳连一条走出门的裙子都没有。显然,“出入”只有“出”义。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休,吉兆。祲,阴阳相侵的灾祸之气。上文已经讲了“彗星袭月”等三种凶兆,因而在这里从天而降的绝不会是吉兆。可见“休祲”只取“祲”义。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既然对“宫中”近臣和“府中”官属一视同仁(“一体”),当然是“不宜异”了。可见“同”字无义。
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该句所在的一段文字,主要写了“迁客骚人”目睹洞庭美景而乐以忘忧(忘掉了遭贬谪的不幸)。既为“迁客骚人”,哪有“受宠”可言?以物而喜,暂时忘却的应该是“辱”而不是“宠”。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要防备的当然是盗“入”而不是盗“出”。“出入”只有“入”义而无“出”义。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7.禽兽负恩如是。(《中山狼传》)
这两例中的“禽兽”均指狼,显然偏义于“兽”而无“禽”义。
8.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纵观全诗内容兰芝只有“姥”而无“公”。“公姥”偏义于“姥”。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偏义复词的基本结构特征:一、偏义复词由两个反义的词素构成,如1至5例;二、偏义复词由两个相近或相关的词素构成,如6至8例。
只知道偏义复词的基本结构特征还不够,为了正确地指导学生,进一步把握偏义复词的意义,还必须了解偏义复词的形成原因。
首先,词义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确定下来的含义,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词义也就随之变化。如果一个复合词的某一词素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与原词意义不同甚至毫不相干)就有可能使该词从一般的复合词变为偏义复词了。如上述的6、7两例中的“禽兽”一词,在上古汉语中,本来不是偏义复词。“禽”本为动词,有“擒获”之义,引申为“擒获物”(名词),既可指猎获的鸟类,又可指猎获的兽类。可见,“禽”包括飞禽走兽。《周易·师卦》:“田有禽。”“田”指打猎,“禽”则指猎获物;《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其中“鸟”与四种兽类合称“五禽”,进一步说明“禽”包括飞禽与走兽,当时的“禽兽”是并列式双音节合成词。中古以后,“禽”专指鸟类,词义缩小了,在例6、例7中就成了标准的偏义复词。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词义的演变,今天是偏义复合词,在古代却不一定是偏义复词。比如,现在的“人物”属于偏义复词,但是在古汉语中,“物”除了指“事物”外,还有“人”的意思。这在魏晋以后的古汉语中更是常见。《辞海》中对“物”的解释有“人、众人”。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损己以利物。”“物”应该指人,可见,“人物”在古汉语中为并列式双音节合成词。
其次,在汉语词汇由单音节词逐步发展为复音词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汉语两音节一小顿的习惯,有些本来用单音就可表达的意思后来多用双音节复合词来表述了,不少偏义复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再加上在韵文中,为了凑足音节,也往往要变单音词为复音词。这也许就是韵文中偏义复词多见的原因。如上述例1、例3、例4就是如此。
再次,在语言实践中有些相反、相关的句子中,词经常对举、并列使用,如“众寡”“远近”“厉害”“车马”等等。人们写文章时出于习惯(有时也是调整音节的需要),用到一个词,便不自觉地连带用上另一个相反或相关的词,这又形成了一些偏义复词。如例2就是如此。
偏义复词形成原因很复杂,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对大家在以后的古汉语教学中有所帮助。
(吉成宪,江苏省兴化市顾庄中学)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向学生讲清这类词的构词特点,有助于他们准确地领会词义,顺利地把握全句、理解全篇,也是我们加强文言实词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选几例试作解释。
1.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出入无完裙”意思是儿媳连一条走出门的裙子都没有。显然,“出入”只有“出”义。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休,吉兆。祲,阴阳相侵的灾祸之气。上文已经讲了“彗星袭月”等三种凶兆,因而在这里从天而降的绝不会是吉兆。可见“休祲”只取“祲”义。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既然对“宫中”近臣和“府中”官属一视同仁(“一体”),当然是“不宜异”了。可见“同”字无义。
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该句所在的一段文字,主要写了“迁客骚人”目睹洞庭美景而乐以忘忧(忘掉了遭贬谪的不幸)。既为“迁客骚人”,哪有“受宠”可言?以物而喜,暂时忘却的应该是“辱”而不是“宠”。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要防备的当然是盗“入”而不是盗“出”。“出入”只有“入”义而无“出”义。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7.禽兽负恩如是。(《中山狼传》)
这两例中的“禽兽”均指狼,显然偏义于“兽”而无“禽”义。
8.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纵观全诗内容兰芝只有“姥”而无“公”。“公姥”偏义于“姥”。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偏义复词的基本结构特征:一、偏义复词由两个反义的词素构成,如1至5例;二、偏义复词由两个相近或相关的词素构成,如6至8例。
只知道偏义复词的基本结构特征还不够,为了正确地指导学生,进一步把握偏义复词的意义,还必须了解偏义复词的形成原因。
首先,词义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确定下来的含义,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词义也就随之变化。如果一个复合词的某一词素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与原词意义不同甚至毫不相干)就有可能使该词从一般的复合词变为偏义复词了。如上述的6、7两例中的“禽兽”一词,在上古汉语中,本来不是偏义复词。“禽”本为动词,有“擒获”之义,引申为“擒获物”(名词),既可指猎获的鸟类,又可指猎获的兽类。可见,“禽”包括飞禽走兽。《周易·师卦》:“田有禽。”“田”指打猎,“禽”则指猎获物;《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其中“鸟”与四种兽类合称“五禽”,进一步说明“禽”包括飞禽与走兽,当时的“禽兽”是并列式双音节合成词。中古以后,“禽”专指鸟类,词义缩小了,在例6、例7中就成了标准的偏义复词。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词义的演变,今天是偏义复合词,在古代却不一定是偏义复词。比如,现在的“人物”属于偏义复词,但是在古汉语中,“物”除了指“事物”外,还有“人”的意思。这在魏晋以后的古汉语中更是常见。《辞海》中对“物”的解释有“人、众人”。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损己以利物。”“物”应该指人,可见,“人物”在古汉语中为并列式双音节合成词。
其次,在汉语词汇由单音节词逐步发展为复音词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汉语两音节一小顿的习惯,有些本来用单音就可表达的意思后来多用双音节复合词来表述了,不少偏义复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再加上在韵文中,为了凑足音节,也往往要变单音词为复音词。这也许就是韵文中偏义复词多见的原因。如上述例1、例3、例4就是如此。
再次,在语言实践中有些相反、相关的句子中,词经常对举、并列使用,如“众寡”“远近”“厉害”“车马”等等。人们写文章时出于习惯(有时也是调整音节的需要),用到一个词,便不自觉地连带用上另一个相反或相关的词,这又形成了一些偏义复词。如例2就是如此。
偏义复词形成原因很复杂,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对大家在以后的古汉语教学中有所帮助。
(吉成宪,江苏省兴化市顾庄中学)